记住那段西迁的历史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an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迁”两个字穿透岁月时光,深深刻在了所有锡伯人的心灵深处,他们不断到东方去寻找自己的根……
  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选送的六集纪录片《西迁往事》,于2014年11月6日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举办的“人文中国第三季——传承中国”全国纪录片专题片展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该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华民族》栏目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政府共同策划拍摄。
  《西迁往事》讲述的是公元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1000多名锡伯族官兵奉清朝政府的调遣,携家眷共4000余人,告别东北故土,辗转漠北草原,行程5000多公里抵达新疆伊犁屯垦戍边的故事。
  百年寻亲
  节目一开始,就是主持人回顾童年经历的心声:“我在新疆的伊犁河边长大,每年农历四月十八,锡伯族人都要聚在一起纪念西迁。那时,老人们总是面朝北方,眼中噙满泪水。年少的我问父母什么叫西迁?我的祖先到底来自哪里?‘西迁’两个字穿透岁月时光,深深刻在了所有锡伯人的心灵深处,他们不断到东方去寻找自己的根……”由此,展开了对锡伯族族源的历史探秘。
  在拍摄中,大量运用镜头蒙太奇的时空穿越方式,让主持人游历于历史现实时空中,造成主观抽象的视觉效应。如第二集,主持人在沈阳家庙祭祖,同一画面中清代锡伯兵举香拜祖;又如:第二集的告别家庙,亲人告别上路,黑白画面中,主持人身着红色服装行走在告别队伍中,犹如亲历祖先的告别瞬间。
  另外,突出情感点也是本片着意捕捉的线索。西迁虽然作为一次国家行为的军队调防,客观上造成了两地亲人间情感的百年牵挂,因此,《西迁往事》拍摄中的情感表达很重要。除了运用电视语言为节目里当事人的情感抒发推波助澜,节目还着重强调了几个点:家庙告别的亲人离别之情,西迁之路的悲壮之情,卡伦风雨中的爱国之情,素花离家的惜别之情,百年寻亲的幸福之情。
  锡伯族是很重视教育和学习的民族,民间传说和口头文学的资源非常丰富。经调查,70%左右的锡伯族人家都保存有手抄本的中国古典小说和故事读本。因此,关注民间成为此次拍摄中的重要关注点。除了关照文献效应外,前期创意里也考虑到观众的观看性。如果全篇铺天盖地的史料堆积,势必使节目变得很乏味。所以,需注意史料与故事结合、历史与今天结合,构成以当下生活为基点,对应历史事件讲故事的方式,概括诠释历史,把视点放在关注西迁后的戍边、建设家园和生存状态上。
  纪录片《西迁往事》的拍摄,横跨东北和新疆锡伯族生活地区,经过六年的采访拍摄,积累了2500多分钟的拍摄素材。
  寻访拍摄背后的感人故事
  因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西迁的拍摄是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开始的。在察布查尔县县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县委宣传部的带领下,动员全县各族群众,创造性地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民族史诗。
  最初,导演组的设计方案里,西迁历史主要是以再现拍摄结构的。因此,片中必须有四季的大规模迁徙镜头和历史人物再现表演。如此大量的拍摄,在一般的影视拍摄中要有雄厚资金保障才能完成。然而,无论是波澜壮阔的西迁场景还是某个民族的人物故事,都是当地的各族干部群众参与扮演完成的。节目的拍摄成了各民族群众回顾西迁历史、感受锡伯族先辈忠于祖国、屯垦戍边伟大历史的过程。可以说,一部艰苦卓绝的《西迁往事》就是在广大西迁军人后代的努力和付出中诞生的。
  《西迁往事》拍摄的每个细节,都凝聚了当地各民族群众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节目中的服装道具均由当地各族群众无偿帮助提供和制作完成。从拍摄计划公布到正式拍摄,只有20多天时间,然而,800多个刀枪用具、600面旗幡,1300件清兵服装和600件妇女儿童服装以及各类生活用具于拍摄开机前尽数交付。妇女们在西迁精神的感召下,夜以继日赶制劳作,她们用娴熟的锡伯族传统刺绣一针一线精细缝制。沈阳沈北新区锡伯镇民族中学也赶制出十几套清代官服及时寄到县里。为展现清代军人形象,200多位年轻人主动剃光头参加拍摄,很多不知情的年轻人也跟风效仿。一时间,在察布查尔县的大街小巷,“光头小伙儿”成了那段时间流行的时尚头型。
  为表现西迁路上的场景,摄制组需要6辆老牛车,察布查尔县县委宣传部当即向各乡招募有技术的制作者。金泉乡4位70多岁的老人得知消息,主动请求制作牛车。当摄制组在20天后赶到那里时,6辆牛车已经整齐地摆放在了院子里,后来才知道,几位老人拿着县里给的1800元买木料的钱跑了很多地方,直至买到最好的木材后才加班加点完成了制作。老人说:“当年父辈们走那么远的路,牛车的木材不好的话,是完不成西迁任务的。”
  在西迁节目拍摄过程中,社会各界也都伸出手来相助。导演焦建成的深圳朋友孟健听说拍摄西迁要修建一座清代古城墙时,立即联络了几位热爱文化的企业朋友,捐资9万元修起了一座锡伯兵营城墙。为把城墙修得更高更好,察布查尔县也拿出部分费用,为该县增添了一座表现戍边历史的高大城池。
  各乡镇为拍摄西迁抽调了马200匹、骆驼50峰、羊60只、牛29头;县里派出了100多辆车往返运送拍摄人员;伊犁州专门派出发电保障车配合摄制组十几天;伊犁州消防大队也派出了一部35吨的消防车免费为西迁拍摄雨中迁徙的场景;由当地各民族干部、群众、学生1000多人参加的历史西迁场面就有六次。尤其是冬季迁徙拍摄,在零下30~C的严寒中,全县动员以保障拍摄效果。大家自己动手,在近一米深的雪地上铲雪、埋桩、搭帐篷,在冬季雪原上施工劳动了两天,建起了一座西迁路上的临时营地,圆满完成了1000多人参加的冬季西迁的壮观场面。经统计,西迁拍摄过程中全县参与拍摄共计6000余人次。
  那些日子,全县各地都有“西迁”人的身影在忙碌。其中还有一个身影令我们感动。纪录片《西迁往事》的主题歌是由著名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这首歌的录制背后也有一个令我们感动的故事。几年前,导演焦建成和腾格尔吃饭时讲起要拍摄有关西迁的纪录片,腾格尔曾答应演唱主题歌。拍摄完成后焦建成打电话请他时,对方有些语塞。经再三请求解释后,他终于答应节目组录制了主题歌。过后才得知,腾格尔的女儿病逝,这一年,他终止了一切演出和录音……
  “当你离别的那个早晨,浓雾在村边的丛林中迷蒙,家庙的烛光,摇曳着告别的身影,泪水伴着初春的雨滴流淌……”如今,腾格尔演唱的《家庙的烛光》和这位蒙古族歌唱家的故事在伊犁河畔的锡伯民族中流传,如同西迁军人雄壮的步履声,令人难忘。
  2014年11月6日,《西迁往事》在“人文中国第三季——传承中国”全国纪录片专题片展评选中,从参赛的300多部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虽然是晚到的荣誉,但与西迁拍摄漫长的六年艰辛,对于凝聚了当地各族干部群众太多心血与真情投入的参与者来说却是实至名归,这个经历也必将与伟大的西迁历史一起,成为未来难忘的记忆。
其他文献
在吐鲁番无论是乘坐飞机、汽车还是火车,将实现铁路、公路、航空的“零换乘”。  想想看,不出高铁站,就能乘坐公交车、出租车和长途客车,不远处就是飞机场,走路就可以过去,这种铁路、公路、航空的“零换乘”出行模式,想想就令人兴奋。不久之后,这种模式在吐鲁番就可以实现。  随着新疆首条高铁——兰新客运专线乌鲁木齐至哈密段通车运营日子的临近,吐鲁番政府部门做足了准备工作。今后,在吐鲁番无论是乘坐飞机、汽车还
期刊
在半个世纪的卫国戍边中,派出所历代官兵在这片壮美的大地上创造了50年边境辖区无人畜越界、无重大刑事案件的奇迹。  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以下简称“木垒县”)一直往北走,经过近200公里的戈壁荒漠,在中蒙边境蒙洛克山腹地,有一座白墙海蓝屋顶的警营,这就是木垒县公安边防大队大黄水泉边防派出所。  它是全国仅有的几个不通班车、无长明电保障、条件最艰苦的边防派出所之一。  “这里就是意义”  50年前,在派
期刊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西勒·库斯特是《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栏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孩子们有
期刊
高铁在速度上、空间上、舒适度上远远高于目前的公路班线车,高铁开通对重叠线路客流影响比较大。  乌鲁木齐到哈密动车开通,意味着新疆正式步入高铁时代。动车开通极大分流了公路和民航的客流,乘坐动车进出疆将成为常态,新疆交通格局也会为之改变。  高铁影响·公路  受动车冲击,班车客流减半  许多旅客选择动车出行,使得公路客流受到冲击。“今天往哈密只发了2班车,平时都是3班车,客流也减少了一半。”2014年
期刊
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乌鲁木齐至哈密段正式开通,新疆由此迈入高铁时代。  12月26日,兰新高鐵全面通车,这标志着新疆又以新的发展速度踏上新征程。  高铁,新疆人民的幸福车,拉近了新疆与内地的距离,提升了新疆经济发展的节奏。  兰新高铁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通道”,新疆,也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期刊
有人说,站在世界最低点艾丁湖,再往上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上升;还有人说,到了最高点,就不怕有到不了的地方  如果想同时领略这些风景,2014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的兰新高铁就能成全你,现在就让记者带您看看蘭新高铁沿线的九大风景。  ●海拔最低点  从乌鲁木齐出发去兰州的高铁,第一站是吐鲁番,这里有低于海平面155米,位于大陆最低点的艾丁湖。  在这里不仅可以游览艾丁湖,整个吐鲁番盆地也是不错的去处,这
期刊
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动车的开通,预示着新疆旅游的“高铁时代”即将到来。“早上在乌鲁木齐吃早饭,中午去哈密吃拌面”,已成为现实。高铁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新疆开启了高铁游新模式。  来疆游客将增加  “高铁将成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将给新疆旅游带来重大变化。”自治区旅游局副巡视员马睿说。  这也是新疆旅游业界的共识。此前,自治区旅游部门曾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后,乘坐动车来疆旅游的
期刊
沈苇说:“我想还原一个真实的新疆,而不是一个被风景主义和风情主义遮蔽的地区。”  对很多人来说,新疆遥远而神秘,笼罩着传奇色彩,熟悉又陌生。  2014年底,《新疆词典》(增订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诗人沈苇。26年来,他游走于这片土地上,以文字描摹新疆之美。书中,他用111个词条写新疆,字母排序,涉及新疆的人文、历史、地理、人物、动植物,运用随笔、札记、童话、日记、书信、微叙事等多种文体
期刊
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存,手一摸,冷得像烙铁一样地生疼。  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吹着他的箫管
期刊
八年潜心打造的《黑夜的那颗心》专辑,成全了洪启,也向国人又一次呈现了以他为代表的新疆本土音乐人独特的民谣曲风。  洪启,有人熟悉,有人陌生,他的代表作《红雪莲》曾在全国红遍大街小巷。  2015年,来自新疆的洪启凭借专辑《黑夜的那颗心》获得华语金曲奖“最佳民谣艺人”大奖。这个奖,他等了八年。他一度也认为自己只能被提名。  八年潜心打造的《黑夜的那颗心》专辑,成全了洪启,也向国人又一次呈现了以他为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