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各种因素制约着学校教育并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校德育与社区外部社会环境的矛盾更加凸现。我校结合实际创新构建了少先队教育活动新模式,并系统有效推进少先队各项教育活动。具体做法是: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少先队活动;新模式
一、利用社区、农村教育资源,构建校外少先队活动监护教育体系
社区、村屯给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社区、村屯德育资源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宝贵财富,是青少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的实践主阵地;是青少年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劳动、学会服务、学会发展、学会创造,进行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的基地。
我们首先成立社区、村屯教育委员会。由学校牵头,社区、村屯行政负责人、基层党组织干部及学校德育主任、团组织少先队辅导员等成员组成。每学期定期召开社区、村屯教育委员会会议,研究青少年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探索构建校外少先队活动监护教育体系。其次,利用社区、村屯资源,创新构建少先队活动模式。如:开展周末社区、村屯青少年球类比赛、乡村清洁卫生维护活动等,引导少先队参与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指导社区、村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新农村书屋、农村少年文艺、体育活动队等。
二、整合利用社会各种教育基地,创新构建少先队活动模式
我县是全国著名的茉莉花之乡,城镇社区及周围郊区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教育资源,为我校开展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多年来,“横州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会议纪念馆”和“横州公园红色主题园”就一直是我校对少先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阵地。此外,横州镇的一些重要、具有纪念意义的地点,如:海棠公园秦观纪念地、南山明朝建文帝隐居风景区等,连同镇敬老院、县福利院、特殊学校、附近村屯五保户新村等,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革命传统及民族优秀传统有形化教育和社会实践阵地。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整合设置教育阵地,将少先队思想教育活动建设有形化
我们充分利用本地域范围内的公安消防、交警、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单位的德育资源,建立了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利用横州公园、南山风景区、西津湖风景区、岭脚、木祥新农村生态园等地域人文资源,不断拓展了少先队社会实践教育工作的渠道。
2.优化社会教育资源的教育功能,将少先队活动模式系统化
理清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建立各类教育基地资源档案,按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民族文化系列、公民道德教育系列、科普艺术教育系列、农业生态系列、爱心志愿者服务系列等进行分类。编制“社会实践基地地图”和主题活动时间安排表。以模式化、系统化活动替代城镇及乡村留守儿童周末活动的无序化。如下:
(1)三月份为“传承雷锋精神和安全教育系列”。每年三月份,组织少先队以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到横州镇敬老院为孤老残弱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深入社区、村屯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新风尚新文明”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组织少先队志愿者到社区、村屯开展清洁卫生活动。
(2)四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以参观实践活动模式的形式,组织少先队员到横州公园烈士纪念碑、红色主题园及革命会议纪念馆这三个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参观、瞻仰、祭扫、纪念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忆先辈、树理想、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当改革与建设的有为之才。
(3)五月份为“民族文化主题教育系列”。每年五月份,我们以参予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组织少先队员到县博物馆、海棠公园、茉莉花广场、中国茉莉园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深刻感受家乡灿烂的原始文化。
(4)六月份为“感恩教育系列”。以活动为载体,结合儿童节、父亲节、环境日等主题日,以班队会为活动形式,让少先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大自然的恩赐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国家社会的资助之恩等。
(5)七八月份为“爱心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系列”。一直以来我校以“认识社会、关心社会、回报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通过开展以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模式,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利用暑假期,走进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区、新农村的文明建设。
(6)九月份为“感恩教育和安全教育系列”。每年中秋节、重阳节,我校都组织青少年学生到县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老人们谈心聊天,打扫卫生,开展文艺活动等。学校还主动与社区、派出所、消防队、交警队等单位建立联系,通过创办少年警校、军训活动等活动形式,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疏散演习、交通安全图片板报展、法制专题讲座等活动。
(7)十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以“国庆长假游社会实践活动”的活动形式,引导青少年学生与家长积极参与参观游览家乡美景、祖国美好河山的旅游观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爱国情操,激发情感共鸣,使少先队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8)十一月份为“农业生态,新农村建设系列”。岭脚屯、木祥村、新仲村是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我们引导少先队员开展“走进新农村”、“我当新农村小记者”等各类专题活动;成立文明宣讲服务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青少年汲取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性情提供良好条件;培养少先队员为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学习的精神。
(9)十二月份为“科普艺术實践教育系列”。开展校园艺术节、科技小发明实践活动。以“科普作品展”的活动形式开展。
(10)元、二月份为“民族文化主题教育系列”。以写“贴春联、读春联”、“做粽子、做汤圆”等体验活动,感受“元旦”、“春节”传统民族文化。
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的教育基地和人文资源,创新构建少先队活动模式,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校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生机,给少先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切实提高了少先队德育工作的实效。当然,社会实践资源、德育基地的开发和活动的开展,仅仅是社会顺应大教育发展趋势的一个方面。教育社会化实践化、创新化,要求社会作出更多的响应,而这正是我们青少年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方向。
注:★少先队工作课题研究成果材料。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少先队活动;新模式
一、利用社区、农村教育资源,构建校外少先队活动监护教育体系
社区、村屯给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社区、村屯德育资源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宝贵财富,是青少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的实践主阵地;是青少年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劳动、学会服务、学会发展、学会创造,进行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的基地。
我们首先成立社区、村屯教育委员会。由学校牵头,社区、村屯行政负责人、基层党组织干部及学校德育主任、团组织少先队辅导员等成员组成。每学期定期召开社区、村屯教育委员会会议,研究青少年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探索构建校外少先队活动监护教育体系。其次,利用社区、村屯资源,创新构建少先队活动模式。如:开展周末社区、村屯青少年球类比赛、乡村清洁卫生维护活动等,引导少先队参与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指导社区、村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新农村书屋、农村少年文艺、体育活动队等。
二、整合利用社会各种教育基地,创新构建少先队活动模式
我县是全国著名的茉莉花之乡,城镇社区及周围郊区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教育资源,为我校开展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多年来,“横州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会议纪念馆”和“横州公园红色主题园”就一直是我校对少先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阵地。此外,横州镇的一些重要、具有纪念意义的地点,如:海棠公园秦观纪念地、南山明朝建文帝隐居风景区等,连同镇敬老院、县福利院、特殊学校、附近村屯五保户新村等,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革命传统及民族优秀传统有形化教育和社会实践阵地。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整合设置教育阵地,将少先队思想教育活动建设有形化
我们充分利用本地域范围内的公安消防、交警、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单位的德育资源,建立了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利用横州公园、南山风景区、西津湖风景区、岭脚、木祥新农村生态园等地域人文资源,不断拓展了少先队社会实践教育工作的渠道。
2.优化社会教育资源的教育功能,将少先队活动模式系统化
理清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建立各类教育基地资源档案,按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民族文化系列、公民道德教育系列、科普艺术教育系列、农业生态系列、爱心志愿者服务系列等进行分类。编制“社会实践基地地图”和主题活动时间安排表。以模式化、系统化活动替代城镇及乡村留守儿童周末活动的无序化。如下:
(1)三月份为“传承雷锋精神和安全教育系列”。每年三月份,组织少先队以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到横州镇敬老院为孤老残弱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深入社区、村屯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新风尚新文明”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组织少先队志愿者到社区、村屯开展清洁卫生活动。
(2)四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以参观实践活动模式的形式,组织少先队员到横州公园烈士纪念碑、红色主题园及革命会议纪念馆这三个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参观、瞻仰、祭扫、纪念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忆先辈、树理想、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当改革与建设的有为之才。
(3)五月份为“民族文化主题教育系列”。每年五月份,我们以参予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组织少先队员到县博物馆、海棠公园、茉莉花广场、中国茉莉园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深刻感受家乡灿烂的原始文化。
(4)六月份为“感恩教育系列”。以活动为载体,结合儿童节、父亲节、环境日等主题日,以班队会为活动形式,让少先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大自然的恩赐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国家社会的资助之恩等。
(5)七八月份为“爱心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系列”。一直以来我校以“认识社会、关心社会、回报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通过开展以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模式,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利用暑假期,走进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区、新农村的文明建设。
(6)九月份为“感恩教育和安全教育系列”。每年中秋节、重阳节,我校都组织青少年学生到县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老人们谈心聊天,打扫卫生,开展文艺活动等。学校还主动与社区、派出所、消防队、交警队等单位建立联系,通过创办少年警校、军训活动等活动形式,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疏散演习、交通安全图片板报展、法制专题讲座等活动。
(7)十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以“国庆长假游社会实践活动”的活动形式,引导青少年学生与家长积极参与参观游览家乡美景、祖国美好河山的旅游观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爱国情操,激发情感共鸣,使少先队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8)十一月份为“农业生态,新农村建设系列”。岭脚屯、木祥村、新仲村是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我们引导少先队员开展“走进新农村”、“我当新农村小记者”等各类专题活动;成立文明宣讲服务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青少年汲取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性情提供良好条件;培养少先队员为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学习的精神。
(9)十二月份为“科普艺术實践教育系列”。开展校园艺术节、科技小发明实践活动。以“科普作品展”的活动形式开展。
(10)元、二月份为“民族文化主题教育系列”。以写“贴春联、读春联”、“做粽子、做汤圆”等体验活动,感受“元旦”、“春节”传统民族文化。
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的教育基地和人文资源,创新构建少先队活动模式,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校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生机,给少先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切实提高了少先队德育工作的实效。当然,社会实践资源、德育基地的开发和活动的开展,仅仅是社会顺应大教育发展趋势的一个方面。教育社会化实践化、创新化,要求社会作出更多的响应,而这正是我们青少年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方向。
注:★少先队工作课题研究成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