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中的科学精神培养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prit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可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旅游行业实践以及旅游学科发展态势分析,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亟须强化科学精神培养。鉴于旅游实践和学科发展现状,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应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任课教师和导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应注重对旅游理论的反思与探索,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注重旅游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科学精神;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1-0110-03    
   近年來,国务院、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教育思想。不难看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影响力快速提升,旅游高等教育也快速跟进。2010年,国家批准了第一批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本科专业新目录,旅游管理从工商管理类下属专业演变为与工商管理类并列的旅游管理类专业。可见,旅游管理学科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致力于为我国旅游业培养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要实现此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就应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其旅游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本文以此为立足点,结合旅游行业实践与旅游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尝试对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问题展开反思与探讨。
   一 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国内外对“科学精神”这一概念进行的专门探讨并不少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大学生的科学精神问题引起了不少关注,例如秦元海、赵一铤、吴薇、张潇等多位学者都曾分别对科学精神进行了理论阐释[1-4]。虽表述略有差异,但基本都认同“质疑、求真、思考和创新”等核心内涵。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可以认为科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对待问题的一种态度和精神信念,面对具体理论学说与现实问题时表现为“不盲听盲从、不唯师、不唯书”,而是依靠理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或创新方法。这种敢于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是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强弱紧密相关的。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能抓住旅游行业的特殊性,针对其具体现象和问题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反思,敢于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的态度与信念,即为旅游领域中的科学精神。这是推动旅游科学和旅游实践不断取得进步的核心力量。
   (二)科学精神与旅游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
   科学精神首先是指不盲目崇拜权威、敢于质疑和创新的精神;其次是这种精神会促使一个人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理性创新的潜在能力。怀疑精神驱使我们去发现问题,但只发现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思考和创新,探寻改进措施、方法和途径。完成一次怀疑与创新,就是科学精神的一次发扬与体现。创新能力也就是在这样的实际活动中反复磨炼而逐渐得到增强的,其互动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就旅游行业从业人员
  而言,科学精神与旅游创新能力的互动逻辑关系更加明显。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尚不成熟的新兴专业,无论是社会实践发展,还是学科发展,都处于摸索和不断创新改进的阶段。长期以来,从本科到硕士教育层次,国内旅游高等教育长期呈现出“供需错位”现象,即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旅游企业招聘者总在抱怨找不到理想的人才。面对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出现如此“相悖”的现象,高校不应一味埋怨当前的旅游企业过于挑剔,而应在人才培养方面适时做出自我调整,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实践创新潜力。在旅游行业,实操经验与技能是就业基础,而旅游创新能力则是从业者的发展潜力。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旅游行业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而要实现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首先就必须培养和强化其科学精神。
  
   二 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强化科学精神培养的紧迫性
   (一)就业状况反映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随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升级演变为更多、更贴切行业实践需要的细化专业。然而从社会现实看,旅游管理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太理想。由于这些毕业生对本专业认可度并不高,自认为缺乏明显的从业竞争优势和职业发展前景[5],所以大多数旅游专业毕业生选择跳入其他行业就业[6,7]。与此同时,却有大量的非旅游专业学生投身旅游行业工作,例如外语类专业学生考取外语导游证,比旅游专业学生做外语导游更具有竞争力;还有一些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也纷纷在旅游行业就业,他们的从业表现和旅游专业毕业生相比并没有太大差距。总之,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反映出旅游专业的专业技术壁垒并不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并不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旅游专业学生缺乏突出的创新能力分不开的,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强化则必须以强烈的科学精神为支撑。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任务在于增强其旅游创新能力,进而提升旅游就业竞争力。显然,以提升旅游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首先就应塑造和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旅游行业实践迫切需要具备科学精神的从业者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几年更是日新月异,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国务院、原国家旅游局和相关部门下发的多项文件可以看出政府在持续不断地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二是旅游消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家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已经超过50亿人次;三是旅游企业集团并购行为频现,其他行业领域的企业也纷纷进军旅游业,旅游竞争日趋激烈;四是各地方政府重视旅游业已经成为常态,不重视旅游业则是非常态。目前是政府主导驱动旅游业成为热点、旅游市场消费成为热潮、旅游企业跟进形成热流。虽说我国旅游业发展在总体上是“形势一片大好”,但具体到微观,国内众多旅游企业经营并不十分景气,可以说是“宏观报喜、微观报忧”。例如在酒店业、景区游览业中占多数的中低等级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而收益良好的主要是占少数的高等级酒店和旅游景区。造成这样两极分化的状况说明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旅游企业缺乏旅游竞争力,而缺乏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缺乏创新型人才。在这样的旅游业发展环境下,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各旅游企业,都迫切需要具有科学精神的时代“弄潮儿”,需要大量具有旅游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旅游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结合急需更多具有科学精神的专业人才
   在旅游实践飞速发展的同时,理论学界也在不断涌现新思潮新理论。这些新名词、新理念、新理论都是与旅游实践相结合,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创新和发展。例如旅游遮蔽效应、产业融合理论是在旅游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文化创意旅游理念是将创意产业、创意思维在旅游领域中的运用;智慧旅游是在智慧技术支撑下,将智慧城市理念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并衍生出智慧酒店、智慧景区等一系列新理念;而“旅游+”理念则是在“互联网+”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更是对旅游业发展整体升级的模式创新。然而这些新理论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要充分发挥旅游理论对旅游实践发展的指导作用,就客观需要更多具有科学精神的专业人才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
   三 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培养思路
   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把培养科学精神放在首位,在培养方案上以职业化、能力化和专长化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教学的数量与质量,在课堂教学上注重解决旅游实践问题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方案层面的科学精神培养总体指向
   高职高专类旅游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实操化导向,而旅游本科和硕士教育则需要注重旅游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社会实践状况看,旅游管理研究生毕业生需要一定实操技能基础,更需要较强的思考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规划,是实现专业教育目标的战略性总纲,指导着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具体问题。在培养目标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应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培养,努力培养出有创新头脑的“思考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执行者”。在培养方案中,在素质、知识和能力培养基础上,需要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观的引导,提升其对旅游行业的认可度,减少流向其他行业就业的可能性[8]。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围绕培养学生在旅游领域中的科学精神为目标,以增强旅游创新能力为主线,使学生从专业学习中不断获取专业优势感,进而爱上旅游行业。
   (二)专业课程设置上的实践导向
   要增强学生的旅游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增强其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专业课程是对培养方案的具体化落实,是专业教育的内容框架。由于不同旅游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略有不同,所以在特定培养方案指导下设置而成的专业课程体系也必然各有差异。但在设置专业课程的整体思想上,都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导向,考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旅游实践应用与创新机会。一方面应设置更多贴近旅游社会现实的实践类课程,另一方面在同一课程的教学环节上,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解决旅游实践现实问题的机会。
   (三)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培养
   专业课程教学是对专业教育的贯彻实施。旅游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侧重点,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是进行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具体手段上都应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相信并做到“Less is more”,即教学重点不在于讲解多少内容要点,而在于能否启发学生进行质疑与思考,推进其参与到教学问题当中,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思考问题与创新改进的技能与方法,以此增加教学吸引力[9]。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逐渐形成质疑和思考的习惯,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提升创新能力。总之,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贯穿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同时使其增加专业自信心以及对行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四 基于科学精神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实施路径
   课堂教学是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构建知识体系的具体化落实,是培养和强化科学精神的核心环节。以增强学生的旅游创新能力为驱动力的课堂教学应在培养学习习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三方面得到体现。
   (一)培养形成勇于质疑和勤于思考的习惯
   就旅游业而言,无论是实践发展还是理论研究,在很多方面都比以前进步很多,但同时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新兴与不成熟”的特点。例如近年兴起的智慧旅游概念正在逐步渗透到酒店、景区、旅游交通等领域,但其理论研究还不成熟、不成体系,而且实践应用也是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的探索性应用。对于这些不成熟的旅游业新概念新理念,还有大量的理论发展与实践运用空间。这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投入其中,探寻当前的不足,不断对其优化。从心理学视角看,习惯是行为的持续强化和惯性表现。质疑和思考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持续产生创造力。反过来,随着创新能力的增强,也更容易产生质疑和思考的习惯。作为具有活跃思维的年轻人,学生只要勤于思考,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和创造力,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总之,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在逐步强化科学精神的过程中增强其旅游创新能力。
   (二)在理论教学中拓展质疑和创新空间
   理论教学是旅游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对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而言,他们不仅需要知道“是什么”,还必须明白“为什么”。但这并不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充分条件。在进行旅游理论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客观阐释现存理论学说及其争议,鼓励和引导学生去质疑和思考这些理论的适用性,例如“有什么限制性条件?有何不足?还有哪些改进的余地?”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线索,思考“从哪些视角和路径去思考和尝试创新”,帮助学生拓展思考空间。通过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理论教学,对现存理论举一反三,让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意识,这才能进一步激发其创新潜能。
   (三)在实践教学中提升思考与创新能力
   旅游实践教学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在理论教学中将理论与社会实践充分对接;二是设置专门的实践类课程,课程内容就是解决一系列行业实际问题。旅游理论和旅游实践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旅游学科的逐步成熟和旅游实践水平的逐步提升都是通过不断解决现实问题而实现的。例如创意旅游(Creative Tourism)这一学术概念发端于2000年,在国内外实践中快速得到应用,目前是一种流行的旅游形态。在中国,以“印象系列”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意展示旅游项目取得了极大成功。但从严格意义上看,这其实只是初级层次的创意旅游产品。并且这一模式很快在多地被模仿,旅游吸引力也在逐步下降。而那些真正以主客互动和激发游客创意潜能为主要特征的高级创意旅游产品在我国却并不多见,其原因和瓶颈是什么?再如,当前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该如何逐步贯彻落实,有哪些阻力因素和实践误区?旅游发展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旅游实践教学环节,需要针对这些旅游发展现实问题展开思考,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旅游创新能力,强化其科学精神。
   总之,在国家大力提倡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导向下,在旅游行业实践与学科理论大发展的情境下,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实践与学科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旅游就业竞争优势的毕业生,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必须在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展现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进而增强其旅游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秦元海.论科学精神——兼析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D].上海:复旦大学,2006:14-16.
   [2]赵一铤.我国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7-10.
   [3]吴薇.当下我国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缺失与构建[D].锦州:渤海大学,2012:6-11.
   [4]张潇.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4:9-12.
   [5]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生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5):13-17.
   [6]梅虎,詹泽慧.旅游管理本科生就業倾向与本行业关联性分析及对策[J].旅游学刊,2009,24(6):76-81.
   [7]李晓阳.旅游行业特点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的影响[J].职业技术,2016,15(6):8-10.
   [8]李晓阳.学生自身因素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进入旅游企业就业的影响研究[J].职业技术,2016,15(8):24-28.
   [9]宋河有.旅游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课堂吸引力分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15(1):101-104.
  (责任编辑:张宏玉)
其他文献
ZigBee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提案,是以IEEE802.15.4标准为基础的。ZigBee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工业自动
IMS网络以其业务、控制、承载完全分离的水平架构,集中的用户属性管理,接入方式的无关性,灵活的业务触发机制和开放的API等特性,被各标准化组织认可,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植物在教育、娱乐、农业研究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虚拟植物已经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虚拟植物,就是在计算机上利用虚拟
学位
前些年,汪中求先生写了一本叫做《细节决定成败》的书,这本书很快风靡海内外,被各领域的成功人士尊为宝典。其实,细节无处不在,对一个细节的关注,就可能带来一次意想不到的成
南非Palabord铜矿作为露天矿的设计经济开采年限是2002年,需处理的粗玄岩的数量越来越大。如果2002年后,矿山向地下采矿发展,与粗玄岩的硬度、耐磨蚀性和抗冲击磨矿性相关的
武警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支队四中队的前身是黑龙江大兴安岭森警支队一大队。在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中,因作战勇敢顽强,该中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988年7月,该中队
在这个新的数字时代,电子商务已被证明是刺激企业增长和收入的有效工具,例如中国的阿里巴巴和美国的亚马逊。另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动力,而中国是安哥拉最大的贸
美联社21日自北京报道,中国对政府官员发出警告,赈灾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腐败都将受到严惩。中国国务院周三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说,中国最高反腐败部门将严肃处理滥用或延迟发放
图形用户界面缺陷产生的一个可能原因是:代码中存在code smells,导致重构问题,引起图形用户界面缺陷。在软件缺陷报告的辅助下,可以较快定位缺陷代码,以此加快图形用户界面缺
无线传感设备均存在电池供电、内存小、CPU处理能力低和数据实现率等限制,因此在提供QoS保障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何高效使用这些资源。在特定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我们不仅仅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