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思品学科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活动——引导参与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kll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能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二、组织辩论,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征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跟着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后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开展实践,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样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只是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能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能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职业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的重担。而英语教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他们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职业院校 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
期刊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学不好英语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农村中学全凭英语老师一张嘴,稍不讲求方式方法,学生就会感到学习英语单调乏味,乃至丧失信心、放弃学习,因此,要恰当地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和信心,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本文拟针对农村中学英语阅读现状及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体会。  一、农村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同时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必须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  德是育人之首,是学生成才的关键。一个人失去了德,就谈不上有任何才能,更谈不上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可能主持正义、维护公平。因此学校必须制定好育人目标和育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知识及一定的词汇量,同时要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还要注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课文阅读教学,它的任务具有双重性:第一,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第二,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其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两个任务为了一个目的──“为学生运用和进一步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一、培养学
期刊
一、问题的发现与应对策略的界定  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动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促进体育课的教学,这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一个教学能力。而在快速跑教学中,一旦学生出现了错误的摆臂动作,常规的教学手段不外乎是反复的讲解、示范、练习,往往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导致出现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的动作却依然错误,其中原因何在?  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摆臂动作的原因,首当其冲是对正确的摆臂动作技术概念不清,没有
期刊
不等式ab≤(a、b∈R+)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被称作基本不等式,它在求最值的题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历年高考中的热点内容。但其取等号的条件相当苛刻,概括起来有三条:“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即这两个数必须都是正的,“二定”即这两个数的和或积是定值,“三相等”即这两个数可以相等。只有以上三条同时成立,才能取得最值。当这些条件不能同时满足时,需要我们根据已知条件对所求式子进行适当变形,使其具备上述
期刊
一、激活体育课堂氛围,创设快乐教育模式  1、以新颖有趣充满挑战性的导入,创设活跃气氛。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导入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得到快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也乐于接受。例如:我们可以试着改变以往的常规导入方式(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汇报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把游戏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由分组按自己的练习倾向和优势有序地进行活动。当然,一些轻松愉快
期刊
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最为重要的领域,所有国家都把它摆在核心和灵魂的位置,我国也把青少年的德育放在了首位。本人在近20年的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从普通的代课教师干起,曾担任过班主任、校团委书记、政教主任、教导主任之职,从不同角色、不同的层面从事过德育教育工作,深感学校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除了充分发挥教育为主渠道的作用,把德育教育在多科教
期刊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导入作为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对一堂语文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在语文教学中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导入模式与具体可行的做法。  关键词:语文 兴趣 课堂魅力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像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因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在努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同时,理应担负起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发展的重任。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所指出的“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智能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