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盛衰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亡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51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言文字大论坛”举办50期之际,不胜感慨。
  我们举办“语言文字大论坛”,旨在研究、开发汉字、汉语,弘扬汉字文化,这不仅是个学术问题,更是捍卫汉字文化的大论战,而且还关系着国家民族中兴的大局,意义极其重大。因此,“语言文字大论坛”将在中国汉字文化发展史上谱写下光辉的一页。
  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细胞,是民族文化之根,更是中华文化之魂。汉字蕴含着中华文化各种科学知识和思想成果,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博大而精深。几千年来,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凝聚中华民气、维护中华统一、推动中华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四化”建设、振兴中华的今天,汉字在现代语言信息传递上、在计算机的中文信息处理的水平上,都大大超过了欧美的拼音文字;并且在提高国力、打造我们国家软实力等方面,都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汉字及其文化,成为联系、沟通国际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为中华的崛起和推进世界和平的发展创建了新功。
  然而,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汉字,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一样,近百年来,在西方文化洪流的巨大冲击下,作为革命的对象,几遭灭顶之灾。在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认定造成中国政治腐败、国家衰落、文化愚昧和科技落后、国力孱弱的终极祸首,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于是在以陈独秀、钱玄同为首的文化学者们提出“打倒孔家店”的革命呼号声中,作为传承儒家文化的汉字当然也在劫难逃,连鲁迅也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们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在1934年,中国文化艺术教育界名流688人联名向社会发表《我们对推行新文字的意见》,也呼吁加快废除汉字,推行新的拼音文字,其中就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沈钧儒等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吴玉章主持建立的文字改革委员会就是奉行坚决废除汉字这一指导思想,并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中国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化方向。当时仍认为汉字是有阶级性的,“方块儿字是愚民政治的有力工具”,“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方纲”的极左路线,拨乱反正,汉字研究才又回到学术本位。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文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从此通用几千年的汉字才又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
  但是,当前的中国由于社会急剧的转型,还没顾及对极左思潮进行认真、深刻地反思和批判,因此,全盘西化思想在中国还大有市场,大学教育均存在重英(语)轻汉(语)的现象,当前报刊媒体大量使用英语简缩词或英语字母词,商店牌匾盛行西化的名称,按字母排序(包括汉语各类词典的词目排序)多用英语字母的排序等都是西化的表现。一些专家学者对汉字仍然持有怀疑和否定的思想,这些人仍旧把持着语言文字的话语权,在国家语委的会议上有人仍坚持提出要实现“一语双文”制度,并把繁体汉字定为非规范汉字。其实,实行汉字简化也是为汉字拼音化铺平道路。
  总之,近百年来的汉字改革,似乎存有一种倾向,不是为了使汉字更加完美,而是为了淘汰汉字,以拼音代替汉字,在这些人的眼中汉字都是缺点甚至罪恶。以淘汰汉字为目的的汉字改革,就是制造文化冤案。现在正是结束这个冤案的时日。当然,汉字冤案的终结首要条件是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但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汉字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并且这一生命力和优越性随着电子计算机进一步优化和信息现代化,人们对汉字的生命力和优越性的进一步认识,将更有力地展现出来。
  在举办的50期“语言文字大论坛”中,很多专家学者从汉字的本质、性质,汉字的优越性、科学性,汉字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信息化处理,中国幼儿汉字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专家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对不同意见进行平等自由的争论,真正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使汉字的研究开发,得以深入地发展。
  汉字的盛衰,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亡,国家与汉字的兴亡,匹夫有责,正如徐德江先生所说的:我们为从“语言文字大国”迈向“语言文字强国”而奋斗。
其他文献
漳平,一座具有五百年历史的古城,虽经沧海桑田,但颇具当地传统特色的茶乡文化却沿袭至今。民间以祖传工艺制作的水仙茶,就是漳平悠久茶文化的经典之作,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至福建品茶后欣然赐名。  漳平是我国南方茶叶的重要产地之一。水仙茶属乌龙茶系列。传说水仙茶最早产自境内一条叫做“九鹏溪”的周边地区。九鹏溪水滋润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两岸人民占据着亚热带的气候优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从元代就开始了茶叶种
期刊
农业催生旅游业,旅游业又带动农业发展,观光农业正在福建省内台湾农民的创业园里悄然兴起。据了解,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的天福茶博物院,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农业部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的天福茶博物院,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农业部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漳平永福高山农业旅游区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试点。春节期间,来这些景点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
期刊
《政通人和·茶话》是一本凝结着政和县文艺界与基层茶人心血和智慧的,反映千年茶县政和的茶叶史话与文化读本。全书由向西的水、绿白红花、百年工夫、品茶工夫、春水秋香、茶人秋香、天下清和、茶史纪略八章组成,既有对政和茶业历史文化的回顾,又有对政和茶业科技专业知识的论述,是一本了解政和茶业发展史的最为详尽的书籍。  做为《政通人和·茶话》的主编,杨扬女士对政和茶有一份特殊的感悟。政和茶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积淀是
期刊
“政和工夫”为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一,以政和县为主产区。政和境内山岭重叠、丘陵起伏,这里不仅适合茶叶生长,也有举世瞩目的古代廊桥。在这里,廊桥文化与茶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闽浙边界,政邑山乡,以高山地势为主,崇山峻岭,溪流纵横,一座座横亘在幽谷深涧上的廊桥,是先民遗留的文化瑰宝,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桥梁。据民国《政和县志》记载,政和当时有古桥235座,其中绝大多数为廊桥。文物普查发现,
期刊
在建瓯,有中国最早的御用茶园——北苑御茶园。这里是台湾“青心乌龙”和“冻顶乌龙”的发源地,这里拥有一片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矮脚乌龙茶园,这里的水仙茶与武夷山并列极品,出类拔萃。  “建溪官茶天下绝”,南宋大词人陆游曾如此赞誉北苑御茶,人称“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茶界泰斗张天福曾说,建瓯水仙是茶中极品,在福建众多名茶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  1000多年前,建瓯北苑御茶园所产龙凤团茶,专
期刊
所谓“三防”,指的是防火、防盗、防病虫害。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是我国南方三大杉木中心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林业科技和信息化应用的逐步增多,延平区林业局围绕延平“十二五”规划林业发展任务,坚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原则,在与南平电信分公司合作基础上,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移动执法、森林防护监控、林业即时通信等信息应用,在全省率先建设覆盖全区林业“三防”一体化信息平台,有效提高了全区林业服务工
期刊
邓春晖的作品使用了多种绘画手段,其画面广大与精微,既是精神的专注,亦是情绪的弥漫,细微处有生动,模糊处有韵味,在单纯中耐人寻味。  2010年,邓春晖来到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高研班研修,初次见面,我们交换了许多看法与见解,我惊喜这是个很有想法、追求的青年艺术家。  从福州美术学校到福建师范大学再到中国美术学院,每一步春晖都走得稳健,保持着浓烈的向上求知欲望,在艺术追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中国美术
期刊
茶叶先从武夷下梅村出发到江西的河口,然后改为水运到达汉口经由襄樊、唐河北上至社旗镇,再换马驮运经洛阳、晋城、长治到祈县再经过太原、大同、张家口到达归化,在那里换驼队经过库伦之后抵达边界城市恰克图。然后被分送到俄国境内的各大城市。全程5000公里,这条路被后人称为万里茶路。  起源于南北朝  纵观《茶经》及其以后的茶学典籍,武夷茶最早见诸于文字的记载,是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年~公元820年),才
期刊
由福建省摄影家协会网和福州大扬影像俱乐部联合主办的“大扬影像杯”摄影月赛10月赛日前评选揭晓,16幅作品获奖。包世生的《呐喊》荣获一等奖,陈登登的《闲暇》、何春生的《宴席》获二等奖,洪青的《古镇姑娘》、陈向橙的《金山寺之夜》、陈国云的《诉说》获三等奖,林梅钦等10位作者获优秀奖。  《呐喊》(一等奖)积10分 包世生 摄  点评:低角度构图,使画面更加简洁,大象也似乎要冲出画面,让整个画面更具冲击
期刊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学者,尊敬的各位嘉宾:  上午好!  “语言文字大论坛”从2007年1月18日创办以来,已经举办了50期。大论坛之所以能长期坚持下来,和大家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是酷暑还是严冬,你们都不辞辛劳地来论坛演讲、讨论,为建立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科学体系,破除汉字难学之谜,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代表“语言文字大论坛”组委会向你们和一切支持我们工作的同道、朋友致以崇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