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设计的转变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D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为对象,通过分析教材中语法项目的编排结构、呈现方式、练习设计,探讨不同阶段的教材设计如何体现语法教学理念的变化。
  【关键词】语法教学;教学方式;高中英语教材
  【作者简介】汤玲,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语法教学在语言教学中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对于语法教学方式的转变探讨较多,但对于教材中是如何体现语法教学方式的转变还研究得不够。
  一、语法教学观的变化
  语法翻译法时期,语法是语言教学的中心,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结构主义语言教学理论把语言看作一种线性结构,句子是最基本结构。因此句型训练是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内容,但由于缺少真实语境的交际练习,学生在真实交际活动中仍有困难。认知法时期,语言学习的过程被看作是推理和假设,分析推断语言规则的过程。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了语言规则,从有限规则生成无限话语,才能进行言语交际。
  当人们逐渐发现学习者掌握了语法规则,仍不会恰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研究者们认为教学重点应转移到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上,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继出现。交际法忽视了语言的循序渐进原则,没有系统的、阶段性的、按照从易顺序安排语言材料,且对学生的语言错误持宽容态度。在任务型语法教学中,教师围绕学习目的,选择真实和自然的语言材料,设计各种围绕所教语法项目的真实交际任务,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任务型教学法经常被误解为不重视语法教学,实际上从极端派到温和派,任务型语言教学都赞成语言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显性的语法教学。
  二、人教版教材中语法教学设计转变
  本文选取人教版不同阶段的教材:高级中学课本英语(1984年);中英合编的高级中学教科书英语(SEFC, 1996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SFC,2007年)。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教材中语法项目的呈现方式、练习设计的变化,由此体现出教材中的语法教学设计思路及编写者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在编排结构上,由直线式编排发展到循环式安排。高级中学课本以语法为脉络编排和组织教学,所有语法项目的安排采用直线式编排,学过的语法项目不再重复出现。语法教学系统性强,但复现率低,难度较大。SEFC将同一个语法项目按照不同的层次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单元,逐步拓展学习内容。采用循环式编排语法项目,增加复现率,有利于学生巩固复习。但有些语法项目过于分散,如定语从句分别安排在三册教材中。NSFC仍采用循环式编排,但考虑到与单元话题及功能的结合,以及表达意义的所需要的语法结构,同一语法项目分布相对集中。
  在呈现环节,由第一阶段教材用中文详细罗列语法规则,并附例句的直接呈现方式,发展到在语境中呈现语法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发现规则。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法意识。但仍然更重视语法结构的形式,对意义和功能的关注明显不够。
  在练习设计上,第一阶段教材的练习多为句子层次的机械的语法练习。这种练习没有为学生创设选择使用语法形式的情景和机会。之后两阶段的练习设计变为包含机械操练,有意义的半控制性练习以及含有特定的交流对象、情景、目的等的语言交际任务。语法练习的材料呈现出语境化和语篇化的特点。但是语法练习对语法项目的功能关注不够。
  三、结束语
  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教材从来没有忽视语法教学,只是语法项目的编排、呈现方式和练习设计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在语境中呈现语法项目,引导学生发现,归纳,运用语法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对语法项目的功能和意义仍然关注不够。因此,如何设计各种形式的交际活动来安排语法练习,使学生对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功能有更深刻地体会,提高学生的语法技能和交际能力,是一个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Celce-Mureia,M.1991.Grammar pedagogy in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TESOL Quarterly,25(3):459-480.
  [2]Wilkins,D.A.1983.Perspectives 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London:London Academic Press.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刘道义.新高中英语教材教法的继承与创新[J].基礎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5):18-25.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Abstract】This research mainly explored its profound themes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and its corresponding English expressions of Chinese word “jiayou”.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differe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高职生开展职业英语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传统的對于高职生的英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之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只注意英语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但是并没有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水平,学生即使在上学期间收到过相
【摘要】“头脑风暴法”是指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和激发新思维。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种方法创造性地加以利用,无论是用于词汇复习、词缀练习,还是用于词汇搭配练习,都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头脑风暴法;英语词汇教学;运用  【作者简介】周文德,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词汇是二语习得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把语言能力比喻成一座大楼,那么词汇知识就是其中的建筑材料
【摘要】随着福建高考新政的推行,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也凸显了在高中时期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学生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不仅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1] 因此,这就要求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逐渐渗透高中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培养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意识。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逐渐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多媒体技术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听力水平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了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使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自主学习;學习兴趣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而它也深入到了小学英语的教学中,从而为多媒体教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营造阅读教学需要的意境,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搜集和分享阅读信息,提升整体的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付碧玉,浙江省长兴县洪桥逸夫中学。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初中英语的阅读教
【摘要】英语书面表达需要单词、句法、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支撑,在考试中大多借助写作文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里,写作能力在英语知识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书面表达能力的支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寻求教学技巧,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书面写作能力,本文就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策略  【
【摘要】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感知,也是影响其学习质量的主要动机因素之一。本文则就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就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策略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策略  【作者简介】马刚,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翔中学。  随着学界对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因此,国际贸易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商务信函旨在在商务往来中获取信息,进行有效沟通,从而维护友好的业务联系。而合理的使用礼貌原则可规避在商务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商务信函的礼貌原则,以期丰富礼貌原则的研究视角同时使商务信函写作者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以此取得预期的商务结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合
【摘要】欧苏文化属于我国民族文化中较为宝贵的财富,对外传播是全世界人接触以及了解欧苏文化的主要途径,是宣传与弘扬文化的重要措施。而外译是针对欧苏文化进行对外传播的桥梁与纽带。针对于此,本文分析欧苏文化的对外传播问题,通过翻译理论的研究,提出几点外译措施,为更好的对外传播夯实基础。  【关键词】欧苏文化;对外传播;外译措施  【作者简介】方柳青(1979.08-),女,汉族,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