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家民居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干栏和云南一颗印,被称为中国汉民族的五大古民居。但比较而论,客家古民居以其建筑结构的严谨科学、建筑功能的完善实用、建筑艺术的奇巧完美,以及与宗法思想和宗教信仰的巧妙结合,而最具历史性、民族性和对外神秘性。
客家古民居建筑大多分布于闽粤赣边境山区,类型复杂多样,风格独特。其类型主要有:高层土楼、走马楼、四方楼、五凤楼、围龙屋、中西混合式的民居建筑等六种,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土楼和围龙屋。
客家古民居,无论是土楼还是围龙屋都浓缩了客家的特有历史和文化历程,其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它一方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如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南北中轴等;另一方面又深受山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上下结构、前低后高等,充分表现了它的传统风格、实用价值及建筑艺术的融合,也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历史和所处的环境。就建筑造型而论,圆形土楼,象征封建官吏的“乌纱帽”,反映了中国自唐宋以来提倡“耕读入仕则官,不仕则民”的历史背景与“承前福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福建永定县“承启楼”门联)的客家人心态,亦与客家人重视教育,竭力培养后辈,走教育兴家立业的传统相一致,也反映了土楼是真正教育的中心。客家先民崇尚圆形,也因为圆是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福建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古民居浓缩了客家民系的特有历史、文化,包容了客家地域特有的山水文化和民族风情,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客家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历史密切相关。各地的客家民居虽不尽相同,例如,广东大部分的客家围屋和福建的客家土楼就风格各异,不过功能上却大致相同。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缺乏,而且为防豺狼虎豹、盗贼侵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
客家土楼闪烁着客家人的智慧,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土楼格局的恢弘,令人为之肃然起敬。
客家民系被史学界称为是“永远在路上的民系”。在旧社会,许多客家人因生活所迫,漂洋过海,到外地打工创业。漂泊在外的客家人把对故土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内心,事业有成后,他们都会回乡购置田地,建楼置业。在梅县西阳镇,有一座由旅居海外的丘氏客家人兴建、有着浓郁中西建筑特色的客家民居——联芳楼,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两层客家民居建筑。
联芳楼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筑物环成“围屋”大院。该楼除平面上沿袭了客家民居建筑中的中轴对称的布局外,在外观上几乎完全改变为西洋风格。它区别于传统的瓦屋,代之以完全的平屋顶,四周设有出挑的平檐口,檐上四周立望柱,设瓶式栏杆。中间主大门门楼平顶上,另筑球缺穹隆顶的方亭,每角用双柱,并于四面置半圆拱券,两侧置饰瓶,正面屏壁题书:联芳楼。
该楼内部装修也极为精美,有四季屏风、刻花挂落、横披腰窗等,除了传统四季花卉,还有“莲(连)升三戟(级)”、“平安宝贵”、“榴生百子”等寓意吉祥的传统花卉雕饰,在底子上皆用极为精美的细纹,而且全部饰贴金箔,工艺高超、金碧辉煌,颇具伊斯兰的装修风格。
这座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集西洋古典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以及中国闽粤客家风格于一体,是客家人在外艰苦奋斗的历史反映,也是客家人海纳百川宽大胸怀的表现。
客家民居建筑几百年不倒。依现代人看来,在当时的人力因素、建筑材料和建筑水平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客家人却创造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奇迹,留下一个谜。
在建筑客家民居的过程中,客家人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的民居特色,同时客家精神成为客家人建好房屋的重要精神因素。因为为人忠诚,所以讲信义,重视建筑质量,建造最好的房子;因为器重名节、主持正义,所以不敢做对不起当代人、对不起后人的事情,所以努力建造最好的房子,因为勤俭持家,所以不能因为粗心大意,导致拆除重做,浪费人工,浪费材料。因此他们就有了责任意识,有了精品意识,将房子建成高质量的精品。
20世纪80年代,闽西土楼群与万里长城同时出现于美国地球资源卫星图片上,一时轰动世界,中外专家为此深入其境进行考察,并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
客家古民居建筑大多分布于闽粤赣边境山区,类型复杂多样,风格独特。其类型主要有:高层土楼、走马楼、四方楼、五凤楼、围龙屋、中西混合式的民居建筑等六种,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土楼和围龙屋。
客家古民居,无论是土楼还是围龙屋都浓缩了客家的特有历史和文化历程,其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它一方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如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南北中轴等;另一方面又深受山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上下结构、前低后高等,充分表现了它的传统风格、实用价值及建筑艺术的融合,也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历史和所处的环境。就建筑造型而论,圆形土楼,象征封建官吏的“乌纱帽”,反映了中国自唐宋以来提倡“耕读入仕则官,不仕则民”的历史背景与“承前福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福建永定县“承启楼”门联)的客家人心态,亦与客家人重视教育,竭力培养后辈,走教育兴家立业的传统相一致,也反映了土楼是真正教育的中心。客家先民崇尚圆形,也因为圆是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福建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古民居浓缩了客家民系的特有历史、文化,包容了客家地域特有的山水文化和民族风情,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客家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历史密切相关。各地的客家民居虽不尽相同,例如,广东大部分的客家围屋和福建的客家土楼就风格各异,不过功能上却大致相同。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缺乏,而且为防豺狼虎豹、盗贼侵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
客家土楼闪烁着客家人的智慧,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土楼格局的恢弘,令人为之肃然起敬。
客家民系被史学界称为是“永远在路上的民系”。在旧社会,许多客家人因生活所迫,漂洋过海,到外地打工创业。漂泊在外的客家人把对故土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内心,事业有成后,他们都会回乡购置田地,建楼置业。在梅县西阳镇,有一座由旅居海外的丘氏客家人兴建、有着浓郁中西建筑特色的客家民居——联芳楼,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两层客家民居建筑。
联芳楼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筑物环成“围屋”大院。该楼除平面上沿袭了客家民居建筑中的中轴对称的布局外,在外观上几乎完全改变为西洋风格。它区别于传统的瓦屋,代之以完全的平屋顶,四周设有出挑的平檐口,檐上四周立望柱,设瓶式栏杆。中间主大门门楼平顶上,另筑球缺穹隆顶的方亭,每角用双柱,并于四面置半圆拱券,两侧置饰瓶,正面屏壁题书:联芳楼。
该楼内部装修也极为精美,有四季屏风、刻花挂落、横披腰窗等,除了传统四季花卉,还有“莲(连)升三戟(级)”、“平安宝贵”、“榴生百子”等寓意吉祥的传统花卉雕饰,在底子上皆用极为精美的细纹,而且全部饰贴金箔,工艺高超、金碧辉煌,颇具伊斯兰的装修风格。
这座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集西洋古典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以及中国闽粤客家风格于一体,是客家人在外艰苦奋斗的历史反映,也是客家人海纳百川宽大胸怀的表现。
客家民居建筑几百年不倒。依现代人看来,在当时的人力因素、建筑材料和建筑水平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客家人却创造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奇迹,留下一个谜。
在建筑客家民居的过程中,客家人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的民居特色,同时客家精神成为客家人建好房屋的重要精神因素。因为为人忠诚,所以讲信义,重视建筑质量,建造最好的房子;因为器重名节、主持正义,所以不敢做对不起当代人、对不起后人的事情,所以努力建造最好的房子,因为勤俭持家,所以不能因为粗心大意,导致拆除重做,浪费人工,浪费材料。因此他们就有了责任意识,有了精品意识,将房子建成高质量的精品。
20世纪80年代,闽西土楼群与万里长城同时出现于美国地球资源卫星图片上,一时轰动世界,中外专家为此深入其境进行考察,并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