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降脂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降脂茶(3次/日饮用,共3个月)治疗52例NAFLD,其中男29例,女23例,平均年龄(12.2±1.8)岁,基础疾病为体重过重和/或中心性肥胖。结果:饮用降脂茶后,临床症状改善率86.4%(38/44);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异常改善率78.9%(30/38);血脂异常改善率46.7%(14/30);并且34.6%(18/52)的患者B超脂肪肝程度下降1个或1个以上等级;全组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3.5%(7/52),主要表现为轻度腹泻。结论:降脂茶对NAFLD有一定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轻微。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药降脂茶;治疗
1材料与方法
1.1入选病例: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医院儿科门诊患者中,经2次以上B超和/或CT 证实的慢性弥漫性脂肪肝,同时伴有以下3项指标中2项及以上者纳入临床试验:(1)临床症状明显;(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3)血脂异常[甘油三酯(TG)>1.9mmol/L和/或总胆固醇(TC)>5.2mmol/L]。基础疾病主要为体重过重(体重指数大于24kg/m2)和/或中心性肥胖(腰围男>85cm,女>80cm)。所有病例均无饮酒史,并排除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其他病毒感染。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提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标准[1]。
1.2治疗方法:在反复通过健康宣教实施节制饮食、增加运动和修正不良行为等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自拟降脂中药代茶饮,药用:生山楂、决明子各9g,丹参、黄芪各9g,马鞭草、杭白菊各6克,自制成茶包每日泡水饮用,连用3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症状:治疗前及治疗1、2、3月后分别记录并量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具体包括乏力、纳差、恶心、腹胀、肝区疼痛及腹泻。症状按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3分,总积分为0~18分。并测量身高、体重,部分患者同时测量腰围。
1.3.2生化检查:治疗前和治疗1、2、3月后,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空腹血清(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γ-谷胺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以及TG、TC和血糖等指标。
1.3.3B超:治疗前后行肝脏B超检查,并尽可能固定检查医师。根据肝脏声像图改变特点将脂肪肝分为轻、中和重度以及大致正常声像图。
1.4统计学处理Excel软件输入数据,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P <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共有56例NAFL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例被剔除或失访。在完成3月疗程的52例NAFLD患者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10-14岁,平均(12.2±1.8)岁。
2.1临床症状改善率在52例NAFLD中,有8例患者就诊时无任何症状,无症状性脂肪肝的比率占15%,其余44例患者各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恶心、腹胀、肝区疼痛以及便秘。经3个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或改善,其中显效10例(22.7%),有效28例(63.6%),无效6例(13.6%),有效率86.3%(38/44)。13例患者伴有便秘,治疗后除1例无好转外,其余患者大便1~2次/日,多为黄烂便,便秘症状改善率为92.3%。
2.2ALT异常改善率52例NAFLD患者中,治疗前血清ALT在正常值范围内者14例,占26.9%。38例患者血清ALT升高(多在正常值上限的1.5倍以內),经3个月治疗后,显效2例(5.2%),有效28例(73.7%),无效8例(21%),有效率78.9%(30/38)。血清ALT升高者治疗前后ALT水平差异显著,分别为(62.0±27.4)比(31.8±15.8)U/L,P<0.001。
2.3血脂异常改善率治疗前血清TG和TC均正常者为22例,占42.3%。30例血清TG和/或TC升高者,应用降脂茶治疗3月后,显效4例(13.3%),有效10例(33.3%),无效16例(53.3%),有效率46.6%(14/30)。在23例治疗前血清TG升高者中,治疗前后血清TG水平差异显著,表现为(2.5±0.8)比(1.6±0.5)mmol/L,P<0.05。治疗前后血清TC水平差异不显著。
2.4B超下脂肪肝改变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详细的B超检查,结果治疗3月后部分患者脂肪肝程度减轻或消失,其中显效2例(3.8%),有效16例(31.0%),无效34例(65.0%),有效率34.6%(18/52)。B超下脂肪肝程度减轻者大多伴有体重、肝脏酶学及血脂等指标的改善。
2.5不良反应52例接受降脂茶治疗的患者中有7例次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表现为腹泻>2次/日和/或大量水样泻6例次,药物减量后多数患者腹泻得到控制;恶心1例次,自我缓解。
3讨论
随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深入研究,现认为该病不再是良性病变,它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不仅可导致肝病相关残疾和死亡,而且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密切相关,为此必须重视该病的治疗[2]。现代医学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笔者采用化瘀理气法,自拟中药降脂茶,方中山楂为君药,具有活血散瘀、消食化积的作用,为化瘀之要药,味咸,入肝经;丹参活血化瘀,草决明清肝利胆,黄芪治十二经血凝气聚,又善理肝气,既能舒肝气之郁,又能平肝气之盛。临床观察显示,中药降脂茶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功,显著降低TG、TC指标,促进脂质过氧化与转运功能,改善肝脏功能,有降脂保肝、抗肝纤维化、肝硬化作用。应用降脂茶尤其适用于伴有便秘的NAFLD患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标准[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11 ( 2 ) :71.
[2]王雁翔,王灵台.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现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3, 13 (5) : 319.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药降脂茶;治疗
1材料与方法
1.1入选病例: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医院儿科门诊患者中,经2次以上B超和/或CT 证实的慢性弥漫性脂肪肝,同时伴有以下3项指标中2项及以上者纳入临床试验:(1)临床症状明显;(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3)血脂异常[甘油三酯(TG)>1.9mmol/L和/或总胆固醇(TC)>5.2mmol/L]。基础疾病主要为体重过重(体重指数大于24kg/m2)和/或中心性肥胖(腰围男>85cm,女>80cm)。所有病例均无饮酒史,并排除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其他病毒感染。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提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标准[1]。
1.2治疗方法:在反复通过健康宣教实施节制饮食、增加运动和修正不良行为等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自拟降脂中药代茶饮,药用:生山楂、决明子各9g,丹参、黄芪各9g,马鞭草、杭白菊各6克,自制成茶包每日泡水饮用,连用3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症状:治疗前及治疗1、2、3月后分别记录并量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具体包括乏力、纳差、恶心、腹胀、肝区疼痛及腹泻。症状按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3分,总积分为0~18分。并测量身高、体重,部分患者同时测量腰围。
1.3.2生化检查:治疗前和治疗1、2、3月后,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空腹血清(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γ-谷胺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以及TG、TC和血糖等指标。
1.3.3B超:治疗前后行肝脏B超检查,并尽可能固定检查医师。根据肝脏声像图改变特点将脂肪肝分为轻、中和重度以及大致正常声像图。
1.4统计学处理Excel软件输入数据,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P <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共有56例NAFL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例被剔除或失访。在完成3月疗程的52例NAFLD患者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10-14岁,平均(12.2±1.8)岁。
2.1临床症状改善率在52例NAFLD中,有8例患者就诊时无任何症状,无症状性脂肪肝的比率占15%,其余44例患者各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恶心、腹胀、肝区疼痛以及便秘。经3个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或改善,其中显效10例(22.7%),有效28例(63.6%),无效6例(13.6%),有效率86.3%(38/44)。13例患者伴有便秘,治疗后除1例无好转外,其余患者大便1~2次/日,多为黄烂便,便秘症状改善率为92.3%。
2.2ALT异常改善率52例NAFLD患者中,治疗前血清ALT在正常值范围内者14例,占26.9%。38例患者血清ALT升高(多在正常值上限的1.5倍以內),经3个月治疗后,显效2例(5.2%),有效28例(73.7%),无效8例(21%),有效率78.9%(30/38)。血清ALT升高者治疗前后ALT水平差异显著,分别为(62.0±27.4)比(31.8±15.8)U/L,P<0.001。
2.3血脂异常改善率治疗前血清TG和TC均正常者为22例,占42.3%。30例血清TG和/或TC升高者,应用降脂茶治疗3月后,显效4例(13.3%),有效10例(33.3%),无效16例(53.3%),有效率46.6%(14/30)。在23例治疗前血清TG升高者中,治疗前后血清TG水平差异显著,表现为(2.5±0.8)比(1.6±0.5)mmol/L,P<0.05。治疗前后血清TC水平差异不显著。
2.4B超下脂肪肝改变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了详细的B超检查,结果治疗3月后部分患者脂肪肝程度减轻或消失,其中显效2例(3.8%),有效16例(31.0%),无效34例(65.0%),有效率34.6%(18/52)。B超下脂肪肝程度减轻者大多伴有体重、肝脏酶学及血脂等指标的改善。
2.5不良反应52例接受降脂茶治疗的患者中有7例次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表现为腹泻>2次/日和/或大量水样泻6例次,药物减量后多数患者腹泻得到控制;恶心1例次,自我缓解。
3讨论
随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深入研究,现认为该病不再是良性病变,它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不仅可导致肝病相关残疾和死亡,而且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密切相关,为此必须重视该病的治疗[2]。现代医学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笔者采用化瘀理气法,自拟中药降脂茶,方中山楂为君药,具有活血散瘀、消食化积的作用,为化瘀之要药,味咸,入肝经;丹参活血化瘀,草决明清肝利胆,黄芪治十二经血凝气聚,又善理肝气,既能舒肝气之郁,又能平肝气之盛。临床观察显示,中药降脂茶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功,显著降低TG、TC指标,促进脂质过氧化与转运功能,改善肝脏功能,有降脂保肝、抗肝纤维化、肝硬化作用。应用降脂茶尤其适用于伴有便秘的NAFLD患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标准[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11 ( 2 ) :71.
[2]王雁翔,王灵台.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现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3, 13 (5) :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