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不是“盗墓贼”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con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洛阳铲》广受好评
  51岁的司卫平,祖籍河南省洛宁县。他中学毕业后参军入伍,退伍后到宜阳县一家工厂当工人。司卫平酷爱写作,20多岁就开始发表小说,1995年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淡淡忧伤》。后来成为县报记者。2004年报社解散后,在时任宜阳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过问下,司卫平被分配到宜阳县畜牧局下属的畜牧站工作。虽然司卫平的工作内容是与牲畜打交道,但这并不影响他写作的热情,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的31万字的《诗鬼李贺》,是他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在当地,司卫平小有名气,他是国家二级编剧、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文学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2010年下半年,应甘肃出版社的约稿,司卫平创作完成了近20万字的小说《洛阳铲》。
  “洛阳铲”又名“探铲”,一种考古学工具,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端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小说《鬼吹灯》、《盗墓笔记》等都对“洛阳铲”有一定介绍。
  为此,司卫平参考了大量的网上素材,并且多次开车去北邙山走访当地老人。2011年7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将《洛阳铲》出版发行。
  司卫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洛阳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当时写这本小说,就是想对‘洛阳铲’这张洛阳文化名片进行梳理。”
  这是小说《洛阳铲》的内容简介:“他是贼,在驰名中外的邙山上盗墓,他的爷爷发明了老鼠衣,他的爹爹发明了鬼手,他发明了‘洛阳铲’……他就是演化出盗墓乃至后来的考古史上的绝代利器‘洛阳铲’的李鸭子……他有了自己的豪宅,有了自己的狂妄,靠着自己的贼手艺,纠结与洋和尚、土匪、军警政客、古董商人间。但与他的成败真正纠结的是一个女记者为了追逐真相,而受尽磨难和摧残的曲折经历。”
  洛阳作家宁少斌撰文指出:“《洛阳铲》是一幅民国时期民族社会的风情画,也是一部军阀混战时期的民族历史的别传野史。这部小说恐怖离奇、情节曲折、错综复杂、引人入胜,确实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小说。”
  2011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书展隆重推出了司卫平的扛鼎之作——《洛阳铲》,这是洛阳市第一个在该书展布展宣传的作家。司卫平还与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有作品传播、发行的“数字作品合作协议”,该书已经成为新浪网的推介书目。截至目前,《洛阳铲》在新浪读书频道的点击超过了90万人次。
  “洛阳铲”发明者
  让司卫平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小说《洛阳铲》,他被李鸭子的后代告上了法庭。
  李鸭子确有此人。在洛阳从事田野考古和博物馆工作30多年、曾任洛阳古代艺术馆馆长、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发掘股长的赵振华经过多年的走访研究认为,“洛阳铲”的始发明者,应该是李鸭子和陈印娃。李鸭子出创意,陈印娃锻造,二人合作,创造了瓦铲。后来的铁匠们依照探工实践需求,不断改造,日臻完美,基本定型为“洛阳铲”。
  赵振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1983年4月7日,我在洛阳市东郊塔湾村访问87岁的马三愚老人,他在旧社会刨过墓,说钢锨斜着捣,才能带上土,后来是李鸭子发明了‘瓦垄锨’。”
  赵振华说,探铲以产地命名,并且首次由国家级重要媒体向社会广泛传播,这应该视为“洛阳铲”名称最终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后,1979年版《辞海》、1990年版《汉语大词典》、1991年版《考古学词典》均将“探铲”与“洛阳铲”设为词条,“洛阳铲”成为稳定的专用名词。
  近代金石学者、孟津县刘坡村人郭玉堂所著《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收集了从清末民初至1946年前洛阳古墓葬被盗掘时出土的历代墓志碑刻2818方。他还著有书稿《洛阳古物记》,其中有关于“洛阳铲”的珍贵记录:瓦铲为洛阳马坡村人唤李鸭子者所首制,其作用与目的乃为刺土探究古墓之所在。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在《考古调查的目标和方法》一文中,肯定了“洛阳铲”在考古调查工作中的作用。“洛阳铲”正式作为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特备工具而列入考古专科教科书,书上画有探铲图形,介绍使用方法,在全国推广使用。
  小说《洛阳铲》讲述了洛阳铲的发明者李鸭子那恐怖离奇的盗墓生涯,解密了这个小角色鲜为人知的发明创造洛阳铲的过程。
  常言说:“生在苏杭,葬于北邙。”邙山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富商巨贾、名流学士墓葬的风水宝地,千百年来,这里埋葬着无数的帝王将相、高官富商,自然坟墓里就少不了金银财宝。
  在司卫平的笔下,李鸭子发明“洛阳铲”,并不是为了发明创造,而是为了他这个盗墓贼在盗墓使用时更加得心应手。李鸭子的全部心思都花在探寻古墓,挖掘古墓上。李鸭子被抓后,数名相关司法人员为从其身上诈取价值巨大的古物,表面上判李鸭子死刑,暗地里却找了个革命党处决。李鸭子用盗墓所得保住性命后,改名生活,上世纪70年代初自然死亡。
  孙女为祖父维权
  洛阳市瀍河区马坡村70岁的李金英,自称是李鸭子的亲孙女,她在2012年6月份购买了一本《洛阳铲》。她认为祖父李鸭子一生勤劳善良,未干过盗墓的勾当,未受过政府任何处罚,司卫平的小说《洛阳铲》捏造事实,用大量篇幅对祖父进行侮辱诽谤,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出售,严重侵害了祖父的名誉权,给其后代家庭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
  2012年,李金英将司卫平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司卫平停止对其祖父李鸭子的名誉权侵害;为祖父李鸭子恢复名誉并赔偿损失2万元。
  此前,因为一些媒体将李鸭子写成盗墓贼,李金英与媒体多次交集。
  2003年11月11日,《洛阳日报》刊登新华社记者采写的《解密北邙古墓群》文章,称“洛阳铲”的发明者是洛阳马坡村叫李鸭子的盗墓贼。   文中称:“李因家境贫寒,以刨古墓为生。1923年,他到孟津县赶集,见集上卖水煎包子的正在搭棚子,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子,在地上挖坑插棚杆。那铲子往地下用力一戳,提起就带出不少土来。李鸭子灵机一动:这样的铲子探墓肯定比钢锨容易多了。于是他用纸贴着铲子撕出一张图样,回家后找铁匠琢磨着打造了一把。果然好用,u形的铲子,每次带出三四寸厚的土,铲子的柄接长了,地下几米、十余米的泥土都能带出地面。老练的盗墓者眼观鼻闻手搓,从土的颜色、结构、包含物,就能知道有没有墓葬、是什么年代的墓、墓穴有多大。从此,‘洛阳铲’就在盗墓者手中传开了,地下的众多古墓又开始遭殃。”
  2004年3月13日,《河南工人日报》又刊登记者采写的《为“洛阳铲”喊冤》的文章,称“洛阳铲”的发明人李鸭子人品高尚,没有做过偷鸡摸狗的事。同年9月2日,《洛阳日报》刊登题目为《洛阳铲》的文章,肯定了“洛阳铲”是李鸭子发明,但没有李鸭子盗墓的内容。
  期间,李金英曾以新华社、洛阳日报社为被告,向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提起名誉权纠纷诉讼,后于2004年8月13日撤诉。
  在法庭上,李金英称“洛阳铲”是他的爷爷李鸭子发明的,但不是用来盗墓的,而是是为了给卖包子小摊位支撑棚子的木棍挖坑。
  司卫平辩称,本人创作的《洛阳铲》资料全部来自于网络,虽然都是以网络素材虚构出来的故事。提起“洛阳铲”连老百姓都知道是盗墓的专用工具,一个小商贩用以挖一个固定木棍坑的铲子就能被全国人奉之为“洛阳铲”,且在近百年来盛名不衰?
  司卫平称,他笔下李鸭子是一个公众人物,而非是一个普通人。公众人物承担着更多被刨根问底的风险,即使生前的盗墓贼李鸭子并不想成为公众人物,但他的所作所为冲击了社会底线,这样的人更要接受后世的拷问。
  判决赔偿2万元
  洛阳市瀍河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证据证明李鸭子是马坡村村民,发明了“洛阳铲”,李金英是李鸭子孙女,但没有证据证明李鸭子盗墓。被告司卫平创作《洛阳铲》时有义务了解这些事实,视为应当知道这些事实。《洛阳铲》将李鸭子写成盗墓贼,原告要求其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应予支持。但媒体上关于“洛阳铲”和李鸭子的传说及文学作品大量存在,公众对李鸭子的现实身份并不清楚,被告进行艺术创作并无恶意。所以被告作品侵犯李鸭子名誉权的情节轻微。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损失,证据不足。虽然被告主张其创作行为是受甘肃人民出版社约稿而为,小说也是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要求追加被告,但原告不同意追加被告,依法不予追加。
  2013年5月28日,洛阳市瀍河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司卫平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停止《洛阳铲》一书的出版、发行等传播行为;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二个月内,在全国统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声明,说明自己创作的《洛阳铲》一书描写李鸭子盗墓没有充分证据。诉讼费500元,原告李某负担200元,被告司卫平负担300元。
  李金英不服上述判决,上诉到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金英上诉的理由是:原审认定被上诉人侵权情节轻微错误,其在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将一生本分勤劳的李鸭子描写成盗墓贼,并用大量篇幅杜撰李鸭子盗墓生涯,向全国发行,其行为应当认定为严重的侵权行为;被上诉人侵权行为严重,上诉人要求赔偿损失的请求应当得到支持;由于被上诉人的侵权行为,给上诉人及其家人带来严重的精神损害,引发各种疾病的治疗费用、为恢复名誉权打官司支出的费用等都属于损失,另上诉人所受的精神伤害被上诉人也应当赔偿。
  洛阳中院开庭审理时,司伟平未到庭应诉。
  洛阳中院审理查明,司伟平在创作的《洛阳铲》中,描述李鸭子在北洋政府时期以盗墓为生,并在被抓获后,用盗墓所得保住了命。被上诉人在无证据证明李鸭子盗墓的情况下,在《洛阳铲》中将李鸭子描写成盗墓贼,将该书出版,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对李鸭子的名誉权造成了侵害,上诉人作为李鸭子的后代,要求被上诉人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原审处理适当,本院予以维持。但原审认定被上诉人侵权情节轻微,与本案事实不符。综上,被上诉人侵权事实成立,应对其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上诉人请求判令赔偿损失20000元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
  2013年10月30日,洛阳中院终审判决维持瀍河区法院的两项判决外,另判司卫平于本判决生效10日内支付李金英损失2万元,并负担一、二审共1000元诉讼费。
  今年5月,瀍河区法院向司卫平下达强制执行通知书。而司卫平以未收到开庭传票、未能参加二审为由,正在向法院申请再审。
其他文献
美术大师要选一个年轻人做他丹青事业的关门弟子,前来考试的人很多,经过几轮严格的淘汰赛,只剩下两个年轻的画家:一个是从美院刚刚毕业的,他的作品已多次参加画展,并且获得了不少奖项,实力不俗。另一个年轻人则是刚从乡村来的,他酷爱绘画,画出了不少上乘之作,自学成才,备受关注。  大师说:“你们两位的作品我都看了,难分伯仲,各有千秋。现在我只有看你们各自的美术天赋了。”大师让他们两人各自为对方画一张白描画像
期刊
一个富商与一个罪犯回忆他们的童年,都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  犯人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我一看那双皮鞋,就非常想要。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我想说我要皮鞋。可是弟弟抢先喊了‘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说:‘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好的留给自己。’于是我心里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布鞋好了。’妈妈听了很高兴,就把那双皮鞋给了我。”  “我得到
期刊
2012年,《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出台,规定产假拟由90天增至14周,流产者也有不少于2周的产假,并首次将私营企业纳入法规。新条例出台后,一些企业在招收女职工的时候肯定会设置一些门槛,或者设置一些附加条件,比如女性在多少岁之前不许结婚等来进行限制。还有一些企业,往往找个岔儿扣掉产假期间的工资或撤换其原有工作岗位,甚至以“工作性质特殊”为由,逼女工“主动”提出不休产假。  北京市毅凡商贸有限公司
期刊
一个小沙弥在一个寺庙里修行。那儿香火鼎盛,前来烧香的人络绎不绝,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川流不息。小沙弥想静下心神,潜心修身,但寺庙的应酬太多,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自己远不如寺里的其他僧人。有人劝小沙弥说:“这个寺庙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纳集了天下的许多名僧,如果你想崭露头角,应该到一些偏僻小寺中潜心修行,大量阅读经书,那样很快你就会高出一般僧人了。”  小沙弥想了一会儿
期刊
2013年10月22日,山西省太原市通达国际小区,一名女子在家中被人杀害。根据现场留下的线索,警方很快将凶手李健抓获。李健交代,一个叫曹丽华的很有钱的女人借公司名义用微信招募杀手,他报名应聘,曹丽华像好莱坞影片里培养超级杀手那样亲自对他进行培训:每天强迫他跑2公里路,去健身房锻炼3个小时,凌晨一点让他去殡仪馆静坐,同时为了培养他的反侦察能力,还租来很多凶杀片和侦探书籍,督促他研读。经过3年的精心策
期刊
有困难找社工  2014年3月5日是第51个学雷锋纪念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的一些社工和志愿者们走上街头,为环卫女工提供爱心服务。这天上午,刘阿姨和其她几十位环卫女工聚集在南阳路和农业路交叉口东北角的一片空地上。  在车水马龙的农业西路旁,这些以前经常弯腰打扫卫生的环卫女工,今天成了“学雷锋,迎三八,关爱环卫女工”活动的主角。  在活动现场,20多名头戴红帽和身穿红上衣的人员在忙碌着,来自金水区南
期刊
汉代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  有一天,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他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  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的一点也没错。在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
期刊
前几日,与好友在外吃饭,落座后,发现正对我视线的是门口站立的一位迎宾小姐。看得出,这是个外地姑娘,二十出头,高高的个子,身着与其他饭店迎宾员无异的旗袍,每有顾客光临或离去,她总会微笑着说“欢迎光临”或“请慢走”之类的话。大概是食客们对迎宾小姐早已司空见惯的缘故,他们要么只顾着和身边的人攀谈,要么就匆匆走过,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而这个外地姑娘似乎也习惯了人们的冷落,在没有顾客经过的时候,就收起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职业、工种和劳动方式不断产生,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也更为复杂多样。据了解,我国目前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我国的职业病形势十分严峻,对职业病的防治和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极不适应,职业病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
期刊
做女人难,做一名职场女性就更是难上加难,不仅要承受工作中的压力,还要承担家庭的重任。随着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问题的出现,职场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  女性员工职场打拼之重重艰难  求职无端遭遇性别歧视  上海市妇联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求职过程中,55.8%的女性认为遭遇了性别歧视,还有63.7%的女性和47.6%的男性认为用人单位存在着“很歧视”或“比较歧视”女性现象。这表明,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