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模态(Multimode)意为多种模态或多通道。作为一种教学理论,多模态是指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协同运作,以达到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的目的。英文教学歌曲内容简洁、节奏轻快、形式多样,符合当今学生心理发展,但目前这一资源优势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文章尝试通过多模态教学方式,用英文歌曲这个媒介把静态的资源(如文字、图片等)和动态的资源(如动作、语言、表情、声音、手势等)纳入外语教学过程,给学生以全方位的多感官的刺激,达到多层次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英文歌曲;多模态教学方法;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6-0207-02
  不同的学科和理论方法对多模态的研究内容不同,定义也不同。本文中的多模态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通过调动学者多种感官协同合作而提高记忆,增强学习效果,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高投入低效率等问题。英文教学歌曲内容简洁、节奏轻快、形式多样,符合当今学生心理发展。但目前这一资源优势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其表现在:有些学生学唱英文教学歌曲时,只因个人兴趣爱好,停留在模仿的基础上,并没有深入拓展歌曲中的原点及歌曲背后的文化。许多英语教师选择英文教学歌曲只是为了课堂形式,没有根据课文选择相对应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的歌曲;还有部分英语教师因个人天赋不足,放弃英文教学歌曲的应用,也不去挖掘或寻求其他教英文歌曲的方法;在创编英文教学歌曲时,只停留在改词改唱的基础上,不利于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针对以上现象,很多学校开展了第二课堂,运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自发的学习英文歌曲,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文歌曲的热爱。
  根据以上问题,以大庆师范学院为例,针对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特点,我们不断反思:如何将英文歌曲这种既具有声音、语言又具有图像、动作的多渠道教学手段应用到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同时调动和刺激学习者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来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一、多模态教学方法
  从语境和交际层面和话语意义层面说, 单模态和多模态话语交际并没有什么区别。目前,多模态教学方法和交际方法有着快速和深远的变化,许多多媒体和电子信息源的新形式开始面临着重大挑战,于是多种模态的教学方式开始走进课堂。该理论首先由Kress和Van Leeuwen在1996年提出,在21世纪,伴随着新兴的信息技术、文化视觉、传达方式的增长,多模态教学方法在语言教室和在更广泛的背景影响下对教师的思维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成果评估时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某种程度上讲,一个新的技术(基于图片或多媒体),这些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不一定是取代传统的形式和格式,而应视为补充现有的教学或学习资源。语言的不同观点导致不同的学习观。Kress 又在2001年提出:“学习是一个‘变革的标志’的动态过程。”在多种教学方法联用的课堂上考虑其全部的科学课堂活动,提供“在教室里真的发生了什么”更全面的分析的可能性,如试验、示范、模拟活动等。除了语言,在科学知识的建构和科学教育中,Paul Ernest在2006年也提出了:文本是作为一个由复合符号组成的标志,可以提供的形式,如口头、书面、电子等,可能包括手势、字母、数学符号、图、表等。我们选择或组合这些模式,阐述了教育过程中侧重于符号系统、知识技能及能力发展的观点。
  二、如何利用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多模态教学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歌曲是反映西方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了以下两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性教学模式的运用;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外语教师虽然不是音乐专业人士,但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英文歌曲这一素材展开一系列的师生间的交际对话,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焦虑,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1.英文歌曲辅助听力教学
  目前,师范学院的学生基于专业四级考试的压力,绝大多数学生在听力课的课堂上接受的训练一方面是教材中系统的练习,而另一方面就是机械地做模拟试题。英文电影往往因为播放时间较长,对白语速过快,口语较多,很难恰当地在课堂中使用。只有英文歌曲,不仅有宽泛的选择余地,而且短小精悍,是教师理想的选择。
  2. 英文歌曲辅助语音教学
  通过多次的课堂实践,我们总结了一个如何运用它练习语音的方法。把事先准备好的歌词让学生们先熟读,先让他们试着去连读和弱读包括失去爆破,然后在学生已经很熟练的情况下播放原音。学生们对他们的错误发音以及错误的连读弱读和歌曲中出现的特殊发音印象极其深刻,他们会主动地去模仿歌词中的连读和弱读,这样的做法后果是,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快速地纠正自己错误的发音并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英文歌曲辅助词汇教学
  记忆单词是做一个艰苦工作入门的阶段,特别是当学生不熟悉单词的拼写。大家都知道,诗歌或民谣有着比较吸引人的歌词而英文歌曲的歌词通常短小,它优美的旋律使枯燥乏味的机械化记忆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例如,歌曲BINGO可以用来协助语音教学,数字歌用于辅助数量的教学。一旦学生学唱歌曲“The days of the week”,星期几和单词的拼写将不再是难题。此时,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都会参与学习。
  4.英文歌曲辅助写作教学
  用歌曲来辅助写作教学是一个综合技能,通常包括四个步骤,即简介、倾听、讨论和写作。其教学程序包括:话题引入,听(音乐)或阅读(歌词)填空,理解这首歌的主旨思想;专题讨论(一组或多个);就书写要求给予写作技巧的指导;学生写和修改他们的材料。一首赏析性极强的歌曲都会包含着一个主题,从描述同学之间的惜别之情(如《毕业生》)到歌颂世界和平(如《拯救世界》),可谓包罗万象。一些研究人员做了中国学生写作中语言和话语特征的专门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一些特点,可以得出结论:(1)中国学生使用英语口语比正式的语言要多;(2)中国学生喜欢用代词、连词和形容词来取代从句;(3)中国学生更愿意使用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在找出歌曲的主题之后,在每项写作任务之前都有一定的语言和信息输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恐惧,这样学生在赏析的同时又可以发挥想象,活跃思维,给枯燥的写作增色了不少。
  5.英文歌曲辅助文化教学
  我们学习英文歌曲的另一目的也是了解西方文化,而了解西方文化又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很多文化的特点是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对于中国学生来讲,英语是最主要的课程。语言是最基本的通信工具,所以除了语言技能,文化强调的应该是加载的因素。正如Aizhen Liu(2001)指出,只有在学生掌握了整个的文化体系,他们才可以在一定文化环境使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据报道,中国大学生的目标语言与文化能力较弱,因为文化教学从很久以前就已经不足。Hymes(1972)提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提高中国学生的文化能力,使他们可以达到和英语国家的人沟通的问题。通过英文歌曲赏析正好可以解决这方面问题,对学生加深文化的了解助有一臂之力。
  传统的外语教学注重语言本身的教与学,而其他模态在教学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师生交际互动诉诸于多种感官、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刺激二语学习者感官,提供大量可理解性输入,促进多模态在二语学习者头脑中结合和转换,完成语言输入在头脑中内化,有效提高二语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所以本文力图结合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具体探索如何将英文歌曲这种既具有声音、语言又具有图像、动作的多渠道教学手段应用到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同时调动和刺激学习者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来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尝试多角度地探讨论证以英文歌曲为媒介的多模态教学方法的可行性,而多模态教学方法也必然将成为教学方法的主流趋势。
  [参 考 文 献]
  [1] 申思关于英语课堂中学唱英文歌曲的实证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张兆利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歌曲在汉语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张 峰]
其他文献
[摘 要]民间法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国家法的一种重新审视,民间法的提法一直受到质疑,另有民间法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社会”二元基础之上的概念,而在中国本土是否实际存在与西方相符的这一二元体系仍有待讨论。但是讨论应当给民间规范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社区纠纷解决机制视野下的民间规则运作将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提供可启发的思路。  [关键词]民间法;国家法;良性互动;社区纠纷解决机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中国现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民小说,几乎都是关于“土”与“改”以及相互关系的文学叙事。丁玲与赵树理是解放区两类作家的代表,同样写土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邪不压正》是两种样态的土改叙事,二人笔下的土改虽各有长处与不同,但其土地意识的缺失却是一致的。  [关键词]解放区;土改叙事;农民;土地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当下,文学批评的地位与声音变得脆弱和苍白,身处“失语、失节、失效”的尴尬境地。在文学本身的时代能量值和精神影响力日渐衰减的情况下,仍有一批担当责任、无愧使命的批评家强力发出自己坚定而响亮的声音。其中,张学昕以率直、真诚、充满激情又富有学理的阐释,从心灵出发,行进在发现、判断与创造文学之美的精神旅程。文章从“沉潜文本:探求本真的阐释与升华”、“至诚至善:文学与心灵的对话”和“唯美叙述:艺术
期刊
[摘 要]1907年,鲁迅以《摩罗诗力说》在中国文坛树起“摩罗诗人”的大旗,希望青年们以摩罗诗人为精神参照,从其诗歌创作中攫取“摩罗诗力”以捣平和之假象,撄华夏之民心,从而挽救传统文化之衰落,疗救国民精神之卑劣。除了以理论的形式宣扬“摩罗诗魂”,鲁迅在小说创作上还渗透进了摩罗诗魂,使其作品饱含诗性的情感内核。  [关键词]摩罗;诗力;诗魂;反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大X”(其中X表示两个音节以上的语素)形式的多音节合成词为研究对象,并以“大”的语素义特点为标准进行分类描写,以此检验《现代汉语词典》“大”的语素义条目设置的合理性程度。经分类考察,发现该词典中“大”词条下所辖词的“大”语素义并不能完全涵盖在这一词前的所列义项中。  [关键词]大;语素义;辞书;义项;所附词;关系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
期刊
[摘 要]一般意义上,私塾是指私人在民间独立设置的一种教育机构。日本的私塾历史肇始于9世纪,在德川时期(1600-1868)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成为日本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私塾在德川时期的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它主要的特点是“平等、独立、自主”。广濑淡窗的咸宜园与吉田松阴的松下村塾是德川私塾中的杰出代表。咸宜园注重学业成绩,利用“月旦评”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坚持因材施教,培養学生成为不
期刊
[摘 要]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于茶陵派文学理论的研究较之于其他方面的研究而言,成果更为显著和丰富,集中体现在研究者对茶陵派文学理论的追根溯源、深入剖析和长远影响。尽管研究者们的见解不一,但在纷至沓来的争辩声中却丰富了李东阳及茶陵派的文学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有三个特点:从成果的研究内容看,成果更集中于个案研究;从成果的研究方法看,包括文献资料的考辨,诗话理论的具体阐述,宏观探讨与微观思考相结合;从成
期刊
[摘 要]池莉的《所以》让我们看到了在社会幸福标准的异化使得经济独立的女性仍然生活在对幸福追求的困惑中,身体这个欲望化的符号在女性追求幸福的路途中愈加显现。在迷途中,女性要想获得幸福,就要增强自省意识,通过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标准,这样才不会盲从和迷失。从身体出发,找到女性的困惑,才能让幸福不再沉重,让生命更为纯粹。  [关键词]身体写作; 女性自省意识; 消费身体  [中
期刊
[摘 要]基于广东省总体和各类型地市的医保制度和运行情况,提出了广东省医疗保险制度总体和各类型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这一体系未能做到全民都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不能满足实现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发展的要求,离全民医保的制度目标尚有差距。这种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制度不足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决定了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三元制;二元制;一元制;整合 
期刊
[摘 要] 荀子与霍布斯是中西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性恶论者。其经历的社会背景和命运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位思想家都希冀以各自的手段,构建有效的道德秩序,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紧张状态与实现其政治理想。文章以人性论着手,通过二者在人性理论内容、约束手段、政治指归等方面的比较,看到人性学说的异同以及人性理论建构的逻辑。  [关键词] 荀子;霍布斯;人性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