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战“疫”标兵, 如何加固人体“防御墙”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    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所长,主任医师。北京健康教育协会科学膳食与健康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营养学会理事。


陈    伟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各类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肿瘤、神经性厌食症、肠衰竭等),老年营养不良与肌少症的营养干预,以及医学营养减重等。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我一个人不出门,不会传染给别人,切断了传播途径,接下来就是我和病毒的抗争了。在隔离的日子里,按时吃饭、规律作息,熬过鸡汤、鱼汤、排骨汤、小米粥、八宝粥……早上醒来喝杯热牛奶,吃个鸡蛋,增强体内营养。这一仗的最大武器就是‘自身的抵抗力’。每天,同事们主动买来菜和肉放在家门口,餐桌上蛋白质和新鲜蔬菜从没缺席过。2020年2月4日,第二次去医院复查核酸,转阴了!”



  这是一位曾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士在今年2月所写的一篇博客,笔者描述了在独自隔离期间,为了增强自身抵抗力,自己每天非常注重三餐饮食。通过治疗以及饮食的帮助,她终于在半个月后复查核酸指标转阴。看到笔者质朴却又透露出坚强的文字,相信每位读者都会更加坚定战胜新冠肺炎的信念,也会对她饮食中的奥秘感到好奇。

人体的三道免疫“防御墙”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总是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病毒,但人体却能依靠强大的抵抗力来抵御它们,这都缘于人体有三道免疫“防御墙”。
  第一道免疫“防御墙”: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皮肤及黏膜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具有杀菌作用。另外,呼吸道黏膜非常特殊,它不仅具有普通黏膜的能力,而且其表面附着有纤毛,在我们咳嗽时,呼吸道黏膜便可通过纤毛将异物向呼吸道入口清扫。
  第二道免疫“防御墙”: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当病原体越过第一道免疫“防御墙”,它们便会进入人体的体液中,开始参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也就得到了攻击人体正常细胞的机会,这时第二道免疫“防御墙”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这第二道免疫“防御墙”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些物质会与进入体液的病原体进行殊死搏斗,可以有效抵御病原体的侵入。
  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外来的病原体都会进行无差别的防御和攻击,并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因此这两个过程并称为非特异性免疫或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免疫“防御墙”: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御墙”,是我们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等;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以及肥大细胞则属于免疫细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个过程被称为特异性免疫或后天性免疫。
  当病原体侵入后,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因受到刺激会产生出一种可以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原,抗原会奋力抵抗侵入的病原体,守护好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御墙”在抑制肿瘤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饮食加固人体“防御墙”


  这三道免疫“防御墙”都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来进行加固,防御墙的抵御能力越强,我们自身的抵抗力也就越强。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维护一个系统更不容易,可是对于入侵人体的病原体来说,想要毁掉一个系统却很简单。
  疫情期间,当我们宅在家中的时候,如果不注意某些行为或处于某种状态,就更容易对我们的免疫系统造成伤害,比如焦虑情绪、减肥、熬夜、过度吃糖、饮水少、偏食等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负面的心理状况,对每一道免疫“防御墙”都会造成一定的实质性损害,从而导致我们免疫力下降。
  心理状况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過程,需要长期投入才能看见相应的回报,如果你的免疫力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迹象,我们便可以先着手于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谈到饮食就一定会提到消化系统,二者密不可分。殊不知,属于消化系统的肠道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一旦它生病了,人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降低,所以肠道功能健康才能保证免疫功能的正常。

食物中的战“疫”标兵


  到底怎么做才能保证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呢?专家告诉我们,改变吃法,食物中也有战“疫”标兵。

1.水


  人体的一半以上由水组成,人体的代谢当然离不开水,营养学会专家建议:普通人每天饮水量应在1 500毫升左右,肾病、糖尿病患者等须遵医嘱饮水。

2.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或缺乏,可能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而且生病后也不容易康复。
  食物是机体蛋白质来源的最好方式,合理搭配饮食就能获取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那么什么是优质蛋白质呢?食物中所含的氨基酸成分和人体组成所需要的氨基酸成分越接近,就说明蛋白质越优质。专家向我们推荐了四大优质蛋白质的饮食来源,分别是肉、蛋、奶、大豆,并且建议我们在疫情期间可以每天吃两个整鸡蛋(包含蛋黄和蛋白),一袋250毫升的牛奶和一袋150毫升的酸奶。

3.维生素A


  维生素A可以决定人体黏膜的功能,这个黏膜就是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御墙”。临床营养学把维生素A称为免疫营养素,由此可见维生素A摄入充足对提高免疫力、抗病毒非常有效。
  但大家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补充维生素A就是吃胡萝卜。其实胡萝卜中更多的是β-胡萝卜素,它需要在人体内通过激活、转化才能进一步变成维生素A。专家告诉我们,如果想补充维生素A,动物类食品才是最好的选择,动物类食品中的维生素A最为优质,含量也最高,并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动物肝脏、深海鱼类、鸡蛋黄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专家建议:疫情期间,可以每天吃一个蛋黄或一周吃一次动物肝脏或深海鱼类。

4.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帮助身体清除多余的过氧化物,从而提高抵抗力。维生素C还有助于铁的吸收,所以它也被列为免疫营养素之一。
  专家建议:每人每天摄入100毫克的维生素C就足够了,一天吃一个水果即可。

5.维生素D、锌、铁




  它們都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抗呼吸道病毒。获取维生素D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晒太阳。锌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比如牡蛎、扇贝等,铁主要来源于瘦肉和动物肝脏。
其他文献
藏在腹部的炸弹  有一种腹部疾病非常常见,但是也很容易被我们忽略,这种疾病与我们的腹部肌肉密切相关,可轻可重,但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有致命风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的专家们告诉我们,要警惕三颗来自腹部的“炸弹”:腹壁肿瘤、肥胖、妊娠,这三颗“炸弹”正是导致这种可怕腹部疾病的直接原因。那么专家所说的腹部疾病到底是什么呢?危险的疾病:腹直肌分离  专家所说的腹部疾病其实就是腹直肌分离。腹直肌位于我们腹
期刊
王洁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综合)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擅长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周围神经及肌肉病的诊治。〇 血压  血压,顾名思义,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侧压力,是推动人体血液流动的动力,可谓生命之源。当人无法与血压友好相处,也就是血压高于正常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受其危害最大的就是心脏,若长期的高血压使心脏负荷过大而无法代偿,便会出现喘憋、心悸、浮肿等症状
期刊
杨文英杨文英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日友好医院大内科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荣誉主任委员。亚洲糖尿病学会(AASD)副主席,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擅长治疗内分泌疑难病包括垂体病、甲状腺病、糖尿病、肥胖病等。在糖尿病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主要从事糖尿病、代谢
期刊
傅延龄  傅延龄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身于中医世家,为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是我国少有的既有中医家学,又接受了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完整大学教育,并且完成国家级师徒式培养的中医专家,长期工作在中医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及教学一线。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对外交流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
期刊
张兆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曾历任《中国农村医学》杂志编委,中国中医研究院高职称评委,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委、高评委、学院学报编委等。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中医理论与现代检测方法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诊治方法,发挥了中医药现代化的优势。擅长阳痿、早泄、不育症、结石肿瘤、前列腺疾病等的诊治。门诊时间:周四下午(特需门诊),周三上午、周五下午(专家门诊)江希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期刊
许 云  许 云  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秘书、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先后赴挪威Tromo大学补充与替代医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辅助医学中心访问研究。  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十余年,擅长各种良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肾
期刊
李拥军北京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血管专家委员会委员。擅长多发性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外周动脉瘤、内脏动脉瘤、颈动脉狭窄等疾病的诊治。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腿部健康与我们全身的健康状态息息相关。北京医院血管外科的李拥军主任介绍了自己一位同行的亲
期刊
于 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家营养标准委员会委员、国家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总编、《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副总编、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兼科普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医学会营养分会副会长等。 致力于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症、肾脏疾病、外科疾病等各类疾病的肠内营养支持和营养治疗、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定等。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期刊
姜良铎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原卫生部卫生技术职称评审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評审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中药、火罐、针灸、点穴、按摩等中医综合疗法。门诊时间:周四上午王 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二科主任医师。擅长急性与慢性咳嗽、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慢
期刊
郑金刚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美国冠脉介入协会专家组成员、科技部国际合作评审专家。擅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包括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以及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酒精消融等。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李佳慧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擅长冠心病(特别是合并多系统疾病的老年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以及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