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河,中国第三大河流,介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间,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主要流经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的40多个地(市),180多个县(市),供养着流域内的1.7亿人,人口密度是全同平均人口密度的4.7倍。
在中同环境保护领域,淮河污染问题人尽皆知。经济的增长真的要以牺牲环境和这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健康为代价?从污染到治污,淮河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警示。淮河地处我国东部,古老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恫柏县西部的恫柏山西北侧河谷,其于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作为东中部的连接桥梁、南北方过渡地带,淮河流域人口密集,占全国的13%,耕地占11%,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但一直以来淮河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淮河流域更是集中了沿淮四省最贫困地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围绕着淮河以及各支流,造纸、酿造、制革、化工等行业迅速发展,这些产业普遍存在资源消耗大、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的特点。此外,工业结构较为单一、工业企业技术水平偏低也使得污染程度雪上加霜。此后,淮河各支流水质急剧恶化,一系列的重大污染事故接连发生。1989年2月和1992年2月,淮河两次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江苏洪泽湖一带遭到广泛的污染,人们只能到山上背水做饭。1993年国家环保总局发表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淮河流域水污染较重。枯水期水质污染严重,超标河段占82%。”1994年、1995年沙颍河、淮河连续发生大面积水污染事故,对沿淮广大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城镇供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次污染事件发生在1994年7月,侵袋淮河的污水团长达90公里,沿淮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水,150万人没水喝,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2001年,淮河上游1.44亿立方米污水形成20余公里污水带,水利部门从骆马湖调水8亿立方米补进洪泽湖;2002年,1.3亿立方米污水下泄,仅江苏盱眙受污染的水面就达5.3万亩;2004年7月中旬,淮河支流沙颍河、洪河、涡河上游局部地区普降暴雨,上游5.4亿吨高浓度污水顺流而下,形成长130至140公里的污水团。2013年1月,淮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河南开封的涡河开闸,污染水体下泄导致下游渔民遭受灭顶之灾,最终河南调1亿多立方黄河水冲洗被污染的涡河。2013年整个淮河流域,全年监测评价总河长22396公里,劣V类水质河长仍占22.2%,其中淮河北岸29条支流中,12条为重度污染。从监测来看,流域内企业超排、直排现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2013年淮河水利委员会共监督检测重点入河排污口7000多个(次),通报严重超标的入河排污口667个(次),2014年上半年重点入河排污口超标率为32.4%。
“工业化”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它无疑也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工业废水是淮河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处理难的特点。
被污染吞噬的村庄
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两岸曾经流传着的一段顺口溜生动地描绘了沙颍水质变差的历程:“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随着污染的加重,河中的生物远远不再是唯一的受害者。2000年5月18日傍晚,阜阳市农民杨建波、杨新宽父子在七里长沟边种植红薯,轮换着到排污沟边挑水浇地,几番头晕目眩,纷纷倒地。此后,前来救助的村民们也接二连三倒下,造成6死4伤的惨剧,出人意料的是,肇事元凶竟是排污沟内产生的高浓度硫化氢气体。这还仅仅是呼吸到了有毒气体,如果是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呢?
淮河流域大部分都是平原,平原河流是地表水的主要载体,多有节制闸控制,除了在大汛期间开启泄洪河水产生流动以外,常年大部分时间河水处于静止状态,被污染的河水长期贮存在河道里,不仅直接影响环境,而且给地下水造成一定影响。拦蓄水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灌溉,干渠、支渠、毛渠像毛细血管一样将河水输送到大地之中,伸入到村庄,灌注到空塘里,渗到地下……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各地政府开始扶持群众打井饮用和灌溉。据新华社报道,至2000年底,淮河流域共打井132万多眼,年采水超过120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受地表水的影响较大,而深层受影响相对较小,于是井越打越深,深到几百米也还没有干净水……
过去十多年中,淮河两岸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癌症村”屡屡见诸报端。地处沙颍河下游的河南省沈丘,承纳着河南上至郑州,下至项城,共30多座城市的污水。在紧靠沙颍河的沈丘县杜营村,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村里不断有人患上怪病。“开始就是吃不下饭,在小地方看不准是什么病。到省城大医院一查,说是癌症。”村里人如是说。2003至2010年间,村里每年都有十几个人死于癌症,像杜营村这样的村庄在淮河两岸有很多,尤其是劣V类水长期滞留的地方。2006年,安徽省蚌埠市仇岗村两家化工厂因超标排放污染村里十几口水塘和数百亩田地,导致数人患癌死亡,引起全国关注。2011年,仇岗村又因为一部纪录片进入了全世界的视野。影片里仇岗村的农民张功利带领村民与当地一家化工厂抗争,最终促使化工厂被责令停业整顿,并于2008年搬迁。虽然化工厂至今已搬离近7年,并且搬离后也采取了所谓的修复措施,但其原厂区至今没有一株健康生长的植物,和周围的杂草丛生形成鲜明对比。在仇岗村村民仍在污染遗毒中挣扎的同时,更多村庄也开始面临环境被污染的类似境地,安徽省蚌埠市的农村几乎已没有了空闲的土地,因为土地都被附近的工厂买走了。
2013年6月25日,《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数字版出版,这是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考虑到环境污染健康效应之后的特性,可以预计在未来十年里,淮河流域依然面临严峻的癌症防治形势。比起等待遥遥无期的环境治理和修复,村民更希望能够尽快搬离已经被污染吞噬的家园,可他们又能搬到哪去? 淮河怎么就治不好
1994年我国启动了淮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程,这是我国开展的第一个大规模流域污染治理工程。1995年8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流域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揭开了我国以工业企业限期达标为主要手段的治污战役的序幕。《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中规定沿淮四省人民政府分别对本省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负责,并成立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国家环保局和水利部是领导小组的组长单位,淮河水利委员会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双重领导的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改为领导小组办公室。1996年6月批准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并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家“九五”期间“三河三湖”治理的重点。政府对淮河的治理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不但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还投入了巨大资金,但结果是淮河的污染依旧,特别是支流,而且污染反弹问题严重。为什么?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地方政府唯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企业的唯利是从,官商勾结,监督机制的欠缺,环境教育的不足,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每个答案似乎都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其实,淮河的治污不是没有希望,但要从根本谈起,那就是整个流域的协同治理。
淮河最早的流域机构是成立于1950年的淮河水利委员会,主要承担水利部门流域管理职责。另有一个机构即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名义上受到国家环保总局和水利部双重领导,后来是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另外,国家环保总局下设污染控制司,污染控制司下设重点流域环境管理处,负责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流域水污染控制。20世纪80年代后,淮河的治理机构频繁变化,或者更名或者换领导部门。所有这些机构的设立变更全是以政府内部文件确立,没有法律依据,“治水”和“治污”还时有冲突。实际上,淮河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行之有效地制定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总体方案的一体化集成的流域综合管理平台。
让我们把目光放之全国,我国现行的水环境管理体制的具体设置为国务院统一领导各个环境监管部门和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资源保护工作,领导所属各有关行政部门和下级政府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对国内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水利部门、港务监督、航运管理部门等,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也就是说,水环境行政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划一一对应,并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各级环保局与其他分管各自领域水环境工作的部门执法地位平等,统管与分管部门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导致上下级环保部门纵向分离,环境管理机构的上下级单位只是业务指导关系,削弱了环境管理的国家监督特征。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利益的驱使,流域的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方的利益,势必会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统一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在“地方保护”势力的影响下,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流域管辖以各行政区域管理为主的分割式管理,进而导致互相推诿的状况。
多部门跨地区协同治理之外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法律法规的健全。很长一段时间里,淮河污水管理采取的主要约束方式为通过建立和实施法律或者行政命令来规定企业必须遵守的排污目标、标准和技术,如果不按规定执行则遭受处罚。而此类法律法规偏于原则性、可操作性不强、处罚力度弱,虽有多部法律法规,但执法主体横向分散在多个负有监管职能的资源开发部门,同时赋予环保部门的处罚权和强制手段都非常有限。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并受其管理,行政干预已经成为环保部门独立执法的一大障碍。由于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成为企业违法排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淮河卫士”在行动
今年62岁的霍岱珊人称“淮河卫士”,老霍是河南沈丘人,在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边长大,天天喝沙河水,“老家距离河边不超过500米”。老霍本来是一名摄影记者,1994年7月的一天,他本想到河边去拍风光,但到了河边发现臭气熏灭,能拍到的只有污染:一大群人在徒手抓那些漂得到处都足的死鱼。身为记者的霍岱珊对淮河污染早有关注,从此他把镜头正式对准了被污染的沙颍河、淮河,为淮河污染问题奔波了20年,曾获评为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是民间保护淮河的一面旗帜。
“淮河卫士”实际上是一个公益组织,也是淮河流域第一家经政府注册的民间环保组织,全称“淮河水系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在这之前的1998年,霍岱珊向国家环保总局下属《中国环境报》申请,得到了对淮河流域1997年达标后情况进行后续调查的委托书。拿着这份委托书,带着身边越来越多的癌症是否来自于污染的疑问,他离开了《周口日报》社,开始沿淮河拍摄、调查。之后他走访了淮河沿线20多个县市、4000多公里道路,拍摄了2万多幅照片,并多次举行环保大型展览,用镜头纪录了淮河污染的真实状况,其中包括闻名于世的《花朵拒绝污染》。1999年,国家有关部门宣布,淮河治污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距离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不足百米的一所中学里,老霍发现,坐在教室里听讲的孩子们,为了抵御河水臭气的侵袭,竟然都戴着口罩上课,有的还戴上了墨镜。他坚定地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引起更多人对淮河污染的关注。
最初的环保之路无比艰难,没人理解老霍,包括他的家人。而他可用的手段也简陋至极:一部破旧的照相机,加上两条不知疲倦的腿。尤其是还会遭受不明来路的监控和恐吓,慢慢地妻子和两个儿子也开始默默地帮助他。一个人的环保变成了一家人的环保,但是活动的经费一直很不稳定,并一度紧张到靠他妻子摆地摊、送牛奶、织毛衣,孩子找做临时工来维持。2003年,老霍到北京了解了一些NGO后,觉得自己一个人闷头在河南干不行,得有个组织发动公众参与,“环境问题不是一个英雄能解决的。”老霍说。在他的感召下有1000多名环保志愿者加入,一个淮河卫士变成了一群淮河卫士。
目前“淮河卫士”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一项监督,两项救助。一项监督就是对淮河排污口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和监督,霍岱珊认为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行动;两项救助就是做清洁饮水救助和医疗卫生救助,虽然有些人认为这属于公共安全卫生的范畴,不是一个环保组织应该做的事情,但霍岱珊认为这也是很急迫的任务,如果在安装了滤水装置以后,疾病得到控制,那就能说明疾病和饮用水污染之间的关系。 现在“一项监督”比去年有了发展,“淮河卫士”在SEE基金会的支持下,自淮河源头桐柏山至下游洪泽湖之间800公里的河段上建立8个自然生态保护站:恫柏、西华、漯河、周口、项城、界首、阜阳、蚌埠,形成“淮河排污口公众监控网络”,使公众监督的力量进一步加强。这个监控网络的运行,把“放在淮河的一双眼睛”放大为无数只眼睛,由此,“淮河卫士”获得了“从游击战到阵地战”的战略提升。“我们把公众参与的力量聚焦的每一个排污口,所以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协助政府监管部门及时解决。”霍岱珊更想做的是,先从河流沿岸8个淮河自然生态工作站起步,慢慢把村民带动起来,成立白发关注当地环境的“农民环保合作社”。
解决清洁饮水问题亦是当务之急。区别于传统造价较高的打井取水模式,“淮河卫士”从2004年开始为黄孟营、东孙楼两个癌症高发村免费安装滤水器,同时开始试验“生物净水装置”。经过四个“版本”的升级,到2008年试验成功“生物净水装置”,并把这项技术正式应用于沿河村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净水效果(经过淮河水资源保护局所做水质检测,结论为“完全符合06年最新饮用水标准”)。2009年起,“淮河卫士”在沿河村庄推广建造“生物净水装置”,当年就使10000个村民获得清洁饮水救助。“淮河卫士”正在将这一项目复制推广,目前已经有40多座净水装置,计划逐步覆盖淮河流域豫东平原严重污染区域,为8000万村民解决饮用水危机。
该项目目前采取分散布点,就近定点供水的办法建造“生物净水装置”,10至30户共用一组,实行参与式、白助式使用和管理。白2008年起,已在沈丘县刘庄店镇周边设置了三个试点,包括附近的洼子村、李庄村以及石槽乡。洼子庄建造两组的“生物净水装置”给全村500多人带来了福音,“生物净水装置”的好处口口相传,连20多公里外的村民都慕名而来,用水车来提水喝。村民喝上干净水的四五年后,癌症发病率就趋于平缓。
2004年至今,“淮河卫士”已经从民间募集到100多万元的治疗药物,救助癌症患者200多名。从2006年起“淮河卫士”开始探索“一对一”的救助方式,为癌症高发村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免费做心脏手术,目前已经为40多名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成功地实施手术救治。与此同时,“淮河卫士”推动开展全体村民健康体检,以期对癌症早发现、早治疗和实行“癌前阻断”措施。
“我不是激进的环保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动者。我注重于环境的改变,努力把一切不可能改变为可能。现在开始更多的是用乐观的态度去看,要做幸运环保人。”已经62岁的“淮河卫士”领头人如是说。
后记
当前淮河主要污染源仍以工业污染为主,但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等新型污染源不断增多。淮河流域农业人口众多,生产方式粗放、分散,面源污染严重,化肥使用是最重要的氮磷污染来源,畜禽养殖对COD(化学耗氧量)贡献最大,丰水期来自农业的污染已经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染。一些地方污水处理厂污染问题频频被环保部门通报,还有一些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因地方管网没有配套,建完后就晒太阳,无法运行,越来越多的生活污水得不到解决。
淮河治理,最初是出于减少水文灾害的目的,至今淮河流域内已经有大大小小几千座坝,在夏季,由于水量充沛,为了防洪,各大水库大坝均开闸放水。于是,淮河干流、重要支流沙颍河、洪汝河等水质清澈;到了雨季末期,各闸坝关闭,开始蓄水。在雨季前夕,为腾出库容,各闸坝纷纷开闸放水,大量污染团下泄。水库以及水利工程的建立,为淮河流域的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提供了保障,但客观上加剧了水体污染。
中国政府主导型的环境保护机制自身存在局限性,我们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除了像“淮河卫士”这样对淮河水污染及其治理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和监督,尽全力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并为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而努力的民间环保组织,还需要更多的在流域污染控制方面具有专业影响力的组织尽快成长起来。
在中同环境保护领域,淮河污染问题人尽皆知。经济的增长真的要以牺牲环境和这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健康为代价?从污染到治污,淮河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警示。淮河地处我国东部,古老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恫柏县西部的恫柏山西北侧河谷,其于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作为东中部的连接桥梁、南北方过渡地带,淮河流域人口密集,占全国的13%,耕地占11%,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但一直以来淮河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淮河流域更是集中了沿淮四省最贫困地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围绕着淮河以及各支流,造纸、酿造、制革、化工等行业迅速发展,这些产业普遍存在资源消耗大、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的特点。此外,工业结构较为单一、工业企业技术水平偏低也使得污染程度雪上加霜。此后,淮河各支流水质急剧恶化,一系列的重大污染事故接连发生。1989年2月和1992年2月,淮河两次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江苏洪泽湖一带遭到广泛的污染,人们只能到山上背水做饭。1993年国家环保总局发表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淮河流域水污染较重。枯水期水质污染严重,超标河段占82%。”1994年、1995年沙颍河、淮河连续发生大面积水污染事故,对沿淮广大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城镇供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次污染事件发生在1994年7月,侵袋淮河的污水团长达90公里,沿淮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水,150万人没水喝,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2001年,淮河上游1.44亿立方米污水形成20余公里污水带,水利部门从骆马湖调水8亿立方米补进洪泽湖;2002年,1.3亿立方米污水下泄,仅江苏盱眙受污染的水面就达5.3万亩;2004年7月中旬,淮河支流沙颍河、洪河、涡河上游局部地区普降暴雨,上游5.4亿吨高浓度污水顺流而下,形成长130至140公里的污水团。2013年1月,淮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河南开封的涡河开闸,污染水体下泄导致下游渔民遭受灭顶之灾,最终河南调1亿多立方黄河水冲洗被污染的涡河。2013年整个淮河流域,全年监测评价总河长22396公里,劣V类水质河长仍占22.2%,其中淮河北岸29条支流中,12条为重度污染。从监测来看,流域内企业超排、直排现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2013年淮河水利委员会共监督检测重点入河排污口7000多个(次),通报严重超标的入河排污口667个(次),2014年上半年重点入河排污口超标率为32.4%。
“工业化”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它无疑也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工业废水是淮河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处理难的特点。
被污染吞噬的村庄
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两岸曾经流传着的一段顺口溜生动地描绘了沙颍水质变差的历程:“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随着污染的加重,河中的生物远远不再是唯一的受害者。2000年5月18日傍晚,阜阳市农民杨建波、杨新宽父子在七里长沟边种植红薯,轮换着到排污沟边挑水浇地,几番头晕目眩,纷纷倒地。此后,前来救助的村民们也接二连三倒下,造成6死4伤的惨剧,出人意料的是,肇事元凶竟是排污沟内产生的高浓度硫化氢气体。这还仅仅是呼吸到了有毒气体,如果是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呢?
淮河流域大部分都是平原,平原河流是地表水的主要载体,多有节制闸控制,除了在大汛期间开启泄洪河水产生流动以外,常年大部分时间河水处于静止状态,被污染的河水长期贮存在河道里,不仅直接影响环境,而且给地下水造成一定影响。拦蓄水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灌溉,干渠、支渠、毛渠像毛细血管一样将河水输送到大地之中,伸入到村庄,灌注到空塘里,渗到地下……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各地政府开始扶持群众打井饮用和灌溉。据新华社报道,至2000年底,淮河流域共打井132万多眼,年采水超过120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受地表水的影响较大,而深层受影响相对较小,于是井越打越深,深到几百米也还没有干净水……
过去十多年中,淮河两岸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癌症村”屡屡见诸报端。地处沙颍河下游的河南省沈丘,承纳着河南上至郑州,下至项城,共30多座城市的污水。在紧靠沙颍河的沈丘县杜营村,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村里不断有人患上怪病。“开始就是吃不下饭,在小地方看不准是什么病。到省城大医院一查,说是癌症。”村里人如是说。2003至2010年间,村里每年都有十几个人死于癌症,像杜营村这样的村庄在淮河两岸有很多,尤其是劣V类水长期滞留的地方。2006年,安徽省蚌埠市仇岗村两家化工厂因超标排放污染村里十几口水塘和数百亩田地,导致数人患癌死亡,引起全国关注。2011年,仇岗村又因为一部纪录片进入了全世界的视野。影片里仇岗村的农民张功利带领村民与当地一家化工厂抗争,最终促使化工厂被责令停业整顿,并于2008年搬迁。虽然化工厂至今已搬离近7年,并且搬离后也采取了所谓的修复措施,但其原厂区至今没有一株健康生长的植物,和周围的杂草丛生形成鲜明对比。在仇岗村村民仍在污染遗毒中挣扎的同时,更多村庄也开始面临环境被污染的类似境地,安徽省蚌埠市的农村几乎已没有了空闲的土地,因为土地都被附近的工厂买走了。
2013年6月25日,《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数字版出版,这是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考虑到环境污染健康效应之后的特性,可以预计在未来十年里,淮河流域依然面临严峻的癌症防治形势。比起等待遥遥无期的环境治理和修复,村民更希望能够尽快搬离已经被污染吞噬的家园,可他们又能搬到哪去? 淮河怎么就治不好
1994年我国启动了淮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程,这是我国开展的第一个大规模流域污染治理工程。1995年8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流域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揭开了我国以工业企业限期达标为主要手段的治污战役的序幕。《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中规定沿淮四省人民政府分别对本省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负责,并成立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国家环保局和水利部是领导小组的组长单位,淮河水利委员会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双重领导的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改为领导小组办公室。1996年6月批准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并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家“九五”期间“三河三湖”治理的重点。政府对淮河的治理可以说是非常重视,不但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还投入了巨大资金,但结果是淮河的污染依旧,特别是支流,而且污染反弹问题严重。为什么?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地方政府唯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企业的唯利是从,官商勾结,监督机制的欠缺,环境教育的不足,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每个答案似乎都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其实,淮河的治污不是没有希望,但要从根本谈起,那就是整个流域的协同治理。
淮河最早的流域机构是成立于1950年的淮河水利委员会,主要承担水利部门流域管理职责。另有一个机构即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名义上受到国家环保总局和水利部双重领导,后来是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另外,国家环保总局下设污染控制司,污染控制司下设重点流域环境管理处,负责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流域水污染控制。20世纪80年代后,淮河的治理机构频繁变化,或者更名或者换领导部门。所有这些机构的设立变更全是以政府内部文件确立,没有法律依据,“治水”和“治污”还时有冲突。实际上,淮河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行之有效地制定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总体方案的一体化集成的流域综合管理平台。
让我们把目光放之全国,我国现行的水环境管理体制的具体设置为国务院统一领导各个环境监管部门和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资源保护工作,领导所属各有关行政部门和下级政府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对国内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水利部门、港务监督、航运管理部门等,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也就是说,水环境行政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划一一对应,并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各级环保局与其他分管各自领域水环境工作的部门执法地位平等,统管与分管部门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导致上下级环保部门纵向分离,环境管理机构的上下级单位只是业务指导关系,削弱了环境管理的国家监督特征。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利益的驱使,流域的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方的利益,势必会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统一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在“地方保护”势力的影响下,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流域管辖以各行政区域管理为主的分割式管理,进而导致互相推诿的状况。
多部门跨地区协同治理之外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法律法规的健全。很长一段时间里,淮河污水管理采取的主要约束方式为通过建立和实施法律或者行政命令来规定企业必须遵守的排污目标、标准和技术,如果不按规定执行则遭受处罚。而此类法律法规偏于原则性、可操作性不强、处罚力度弱,虽有多部法律法规,但执法主体横向分散在多个负有监管职能的资源开发部门,同时赋予环保部门的处罚权和强制手段都非常有限。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并受其管理,行政干预已经成为环保部门独立执法的一大障碍。由于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成为企业违法排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淮河卫士”在行动
今年62岁的霍岱珊人称“淮河卫士”,老霍是河南沈丘人,在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边长大,天天喝沙河水,“老家距离河边不超过500米”。老霍本来是一名摄影记者,1994年7月的一天,他本想到河边去拍风光,但到了河边发现臭气熏灭,能拍到的只有污染:一大群人在徒手抓那些漂得到处都足的死鱼。身为记者的霍岱珊对淮河污染早有关注,从此他把镜头正式对准了被污染的沙颍河、淮河,为淮河污染问题奔波了20年,曾获评为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是民间保护淮河的一面旗帜。
“淮河卫士”实际上是一个公益组织,也是淮河流域第一家经政府注册的民间环保组织,全称“淮河水系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在这之前的1998年,霍岱珊向国家环保总局下属《中国环境报》申请,得到了对淮河流域1997年达标后情况进行后续调查的委托书。拿着这份委托书,带着身边越来越多的癌症是否来自于污染的疑问,他离开了《周口日报》社,开始沿淮河拍摄、调查。之后他走访了淮河沿线20多个县市、4000多公里道路,拍摄了2万多幅照片,并多次举行环保大型展览,用镜头纪录了淮河污染的真实状况,其中包括闻名于世的《花朵拒绝污染》。1999年,国家有关部门宣布,淮河治污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距离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不足百米的一所中学里,老霍发现,坐在教室里听讲的孩子们,为了抵御河水臭气的侵袭,竟然都戴着口罩上课,有的还戴上了墨镜。他坚定地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引起更多人对淮河污染的关注。
最初的环保之路无比艰难,没人理解老霍,包括他的家人。而他可用的手段也简陋至极:一部破旧的照相机,加上两条不知疲倦的腿。尤其是还会遭受不明来路的监控和恐吓,慢慢地妻子和两个儿子也开始默默地帮助他。一个人的环保变成了一家人的环保,但是活动的经费一直很不稳定,并一度紧张到靠他妻子摆地摊、送牛奶、织毛衣,孩子找做临时工来维持。2003年,老霍到北京了解了一些NGO后,觉得自己一个人闷头在河南干不行,得有个组织发动公众参与,“环境问题不是一个英雄能解决的。”老霍说。在他的感召下有1000多名环保志愿者加入,一个淮河卫士变成了一群淮河卫士。
目前“淮河卫士”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一项监督,两项救助。一项监督就是对淮河排污口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和监督,霍岱珊认为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行动;两项救助就是做清洁饮水救助和医疗卫生救助,虽然有些人认为这属于公共安全卫生的范畴,不是一个环保组织应该做的事情,但霍岱珊认为这也是很急迫的任务,如果在安装了滤水装置以后,疾病得到控制,那就能说明疾病和饮用水污染之间的关系。 现在“一项监督”比去年有了发展,“淮河卫士”在SEE基金会的支持下,自淮河源头桐柏山至下游洪泽湖之间800公里的河段上建立8个自然生态保护站:恫柏、西华、漯河、周口、项城、界首、阜阳、蚌埠,形成“淮河排污口公众监控网络”,使公众监督的力量进一步加强。这个监控网络的运行,把“放在淮河的一双眼睛”放大为无数只眼睛,由此,“淮河卫士”获得了“从游击战到阵地战”的战略提升。“我们把公众参与的力量聚焦的每一个排污口,所以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协助政府监管部门及时解决。”霍岱珊更想做的是,先从河流沿岸8个淮河自然生态工作站起步,慢慢把村民带动起来,成立白发关注当地环境的“农民环保合作社”。
解决清洁饮水问题亦是当务之急。区别于传统造价较高的打井取水模式,“淮河卫士”从2004年开始为黄孟营、东孙楼两个癌症高发村免费安装滤水器,同时开始试验“生物净水装置”。经过四个“版本”的升级,到2008年试验成功“生物净水装置”,并把这项技术正式应用于沿河村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净水效果(经过淮河水资源保护局所做水质检测,结论为“完全符合06年最新饮用水标准”)。2009年起,“淮河卫士”在沿河村庄推广建造“生物净水装置”,当年就使10000个村民获得清洁饮水救助。“淮河卫士”正在将这一项目复制推广,目前已经有40多座净水装置,计划逐步覆盖淮河流域豫东平原严重污染区域,为8000万村民解决饮用水危机。
该项目目前采取分散布点,就近定点供水的办法建造“生物净水装置”,10至30户共用一组,实行参与式、白助式使用和管理。白2008年起,已在沈丘县刘庄店镇周边设置了三个试点,包括附近的洼子村、李庄村以及石槽乡。洼子庄建造两组的“生物净水装置”给全村500多人带来了福音,“生物净水装置”的好处口口相传,连20多公里外的村民都慕名而来,用水车来提水喝。村民喝上干净水的四五年后,癌症发病率就趋于平缓。
2004年至今,“淮河卫士”已经从民间募集到100多万元的治疗药物,救助癌症患者200多名。从2006年起“淮河卫士”开始探索“一对一”的救助方式,为癌症高发村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免费做心脏手术,目前已经为40多名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成功地实施手术救治。与此同时,“淮河卫士”推动开展全体村民健康体检,以期对癌症早发现、早治疗和实行“癌前阻断”措施。
“我不是激进的环保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动者。我注重于环境的改变,努力把一切不可能改变为可能。现在开始更多的是用乐观的态度去看,要做幸运环保人。”已经62岁的“淮河卫士”领头人如是说。
后记
当前淮河主要污染源仍以工业污染为主,但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等新型污染源不断增多。淮河流域农业人口众多,生产方式粗放、分散,面源污染严重,化肥使用是最重要的氮磷污染来源,畜禽养殖对COD(化学耗氧量)贡献最大,丰水期来自农业的污染已经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染。一些地方污水处理厂污染问题频频被环保部门通报,还有一些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因地方管网没有配套,建完后就晒太阳,无法运行,越来越多的生活污水得不到解决。
淮河治理,最初是出于减少水文灾害的目的,至今淮河流域内已经有大大小小几千座坝,在夏季,由于水量充沛,为了防洪,各大水库大坝均开闸放水。于是,淮河干流、重要支流沙颍河、洪汝河等水质清澈;到了雨季末期,各闸坝关闭,开始蓄水。在雨季前夕,为腾出库容,各闸坝纷纷开闸放水,大量污染团下泄。水库以及水利工程的建立,为淮河流域的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提供了保障,但客观上加剧了水体污染。
中国政府主导型的环境保护机制自身存在局限性,我们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除了像“淮河卫士”这样对淮河水污染及其治理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和监督,尽全力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并为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而努力的民间环保组织,还需要更多的在流域污染控制方面具有专业影响力的组织尽快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