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中实施“生本教育”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农村中学的体育课多数被上成了老师组织学生做一下活动准备,让学生有一定的“热身”后,便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由活动了。看起来是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然而这种类似大撒把式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隐患,并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时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允许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因此,课堂氛围如同“死水”一般没有波澜,没有活力,没有创新。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河北省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积极深入地进行,中学体育教学也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多数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事实证明:单调划一、缺乏生机的体育课堂教学已不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那种人为地去制造符合检查要求的心率曲线使体育课失去了生动活泼、快乐有趣的本色,实施“生本教育”课堂教学,能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并深受学生的喜爱。
  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性格不同,志趣爱好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论是身体素质好一些的,还是基础差一些的,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他们之间在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作为教师来说,既要看到差异,更要重视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因此,教学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照顾他们的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就会出现有的学生活动,有的学生观看,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学习过程是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學生体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笔者认为,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 是不现实的,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各种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 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
  教师要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由于教师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忘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根据,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
  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
  运用“生本教育”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启发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生本教育”的体育课堂是从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三维空间来把握体育教学的特性与整体效益的。是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变革、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以及参与状态的变化,在吸取外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当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以苦为乐、乐此不疲则是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事情能够持之以恒,进而得以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比如自主选择活动项目,游戏对抗,利用多媒体示范创境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入景动情的状态中,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乐趣,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情境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身理特点,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情境教学使学生想上课,甚至达到等不及的程度,情境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的成功乐趣。
  一般来说,体育理论比较枯躁,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 越多的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躁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博精神。 如教师可以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屡创佳绩的优异表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运动员永不言败的积极拼博精神,培养学生的勇气和信心;结合运动员刷新记录的亮点,培养学生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勇气;结合运动员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画面,培养学生公平竞、和谐运动的涵养。
  “生本教育”的体育课堂,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强化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培养,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达到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主动学习和愉快发展。
其他文献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好的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顺利地进入教学情境。课堂引入的形式,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学生原旧有的物理知识出发,过渡到新的知识;二是给学生经感性认识或利用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然后上升为理性的认识。《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
期刊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 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入大脑,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便产生了记忆。  近些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作了点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
期刊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  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历史上的一些道德规范在今天已失去存在的价值,如“一女不嫁二夫”、“不孝有三,无子为大”等已被当作封建礼教而摒弃,而爱国主义却始终是基本的素质要求。爱国情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
期刊
新课改实施以来,身在历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都在不断更新观念,探索着历史教学的成功之道。很多历史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情景化、“演义化”的方法改变了过去沉闷的、贝多芬(背多分)式的历史课堂,使历史课更加生动、鲜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显著提高,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细细追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对此,简要说明。  这里的“演义”是指在历史课堂上采用声情、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形成感
期刊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 注重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
期刊
常言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导入新课做的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愉快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这已被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所证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  一、时政新闻导入法  经常的联系时政也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那么,教师在授课时用鲜活的时政新闻导入,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期刊
【摘要】 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而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理念要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本文分知识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探讨了各种方法。  【关键词】 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探索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恰当的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
期刊
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谈谈在习题课教学中看法。  一、 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上午6∶50早读课,小明家到校的距离是200m,如果骑车的平均速度是0.5m/s,问小明6∶45从家动身会迟到吗?学生解题后发现小
期刊
高中物理很难学,具体到一些学生,甚至会出现看不懂题意、不知从哪儿入手的现象。出现这样的问题,都与对问题的物理情景建立、理解有关。很多难题“难”就难在物理情景不清,因此无法运用物理规律解题。如果学生能把题目中和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像电影镜头一样一幕一幕展现在眼前,能全景展现变化过程,能对关键镜头进行定格,能找到镜头变化遵循的物理规律,就很容易看懂题意、解决问题、学好物理。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浅谈
期刊
历史比较法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是分析历史事物和评析历史人物的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中学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通过比较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及在比较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或将比较法的运用留于形式,没有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就从三方面阐述了历史教学法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比较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教学基本的常用的方法  因此,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