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w-release praziquantel for dogs: presentation of a new formulation for echinococcosis control

来源 :贫困所致传染病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及护理措施,对于降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术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接受自体PBSC采集术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这160例患者入院顺序号的奇、偶数,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于研究组患者,移植护士在患者接受自体PBSC采集术前、术中、术后,均对其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实时的
近年,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包括药物化疗、脾切除术、干扰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等方法。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可使CML患者的总体生存(OS)率与无事件生存(EFS)率均显著提高,已成为CML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部分CML患者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TKI耐药,成为导致CML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探索TKI耐药机制、寻找应对TKI耐药的新策略
目的探讨广东省佛山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感染状况,评估经血液传播HTLV的风险,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12月,于佛山市参加无偿献血的69 275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献血者血浆中HTLV-Ⅰ/-Ⅱ抗体进行初步筛查。对初检结果呈反应性的标本再进行双孔复检。对复检结果呈反应性的标本,则判定为HTLV-Ⅰ/-Ⅱ抗体
目的探讨核仁磷酸蛋白(NPM)-骨髓增生异常/髓细胞白血病因子(MLF)1融合基因呈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成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2月16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1例AML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时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患者于20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约50%患者在接受allo-HSCT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可能严重影响接受allo-HSCT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关于allo-HSCT后GVHD的发生机制及防控措施为目前allo-HSCT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造血微环境在allo-HSCT后造血重建及GVHD发生、发展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特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是一种较少见的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常为脾大、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RA)。T-LGLL的发病机制是,通过慢性的抗原刺激,激活存活信号通路和抑制凋亡信号通路,维持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的长期活化状态。临床对于T-LGLL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但是目前一些新型药物,如托法替尼等已进入临
目的探讨单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患儿的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及抑制物存在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6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进行凝血功能筛查,并且筛查结果显示单独APTT延长的2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凝血因子缺乏试验和APTT纠正试验。结果①本研究278例单独APTT延长患儿中,凝血因子(F)缺乏患儿为131例(47.1%),其中,FⅧ、FⅨ、FⅪ、FⅫ缺乏患儿分别为1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MM细胞的恶性增殖严重依赖其骨髓微环境。B细胞活化因子(BAFF)作为骨髓微环境的重要组分,在MM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M细胞表达多种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BAFF与BAFF-R结合后,激活MM发病过程中重要的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与健康个体相比,MM患者BAFF的水平显著升高。因此,关于BAFF的相关研究,对于MM
热休克蛋白(HSP)90是一类ATP依赖性分子伴侣。HSP90可活化并稳定多种客户蛋白,其中许多客户蛋白都涉及重要的信号通路。HSP90影响许多生理过程,如信号转导、胞内运输和蛋白降解,其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之一。HSP90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过度表达,而抑制HSP90可诱导MM细胞凋亡,并抑制其重要的存活和增殖通路。HSP90在MM耐药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使得HSP90抑制剂成为新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