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边界学习,意味着利用所有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使用身边任何可以获取的资源、机会来进行学习的环境,帮助孩子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怎样走进“无边界学习”?下面,笔者试以最新创课《孩子们的发现》为例,浅谈一孔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传统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定势,流弊是过于“中心”。只要有中心,就能确定边界。只要有了边界,就会受到边界的束缚。而真正的发展是没有清晰边界的。没有中心,没有定义边界,就获得了最为自由、自然的发展模式。基于此,笔者创课《孩子们的发现》,通过课程资源的广域化组织,实现了由“教材”到“学材”,由“教师”到“资源”,由“教室”到“社会”,由“教学”到“导学”的转变。
譬如,为了突破“书本中心”的边界,笔者在创课《孩子们的发现》时,自创教材,变“教材”为“学材”。如果说传统教学中的“教材”是固态的,那么创课中的“学材”则是液态的。《孩子们的发现》中的 “学材”由六季组成:第一季是我们一起玩游戏;第二季是我们一起看“秒拍”;第三季是我们一起看“体育课”;第四季是我们一起看“戏剧课”;第五季是我们一起看“老师评价学生”;第六季是我们一起看“学生评价老师”。这六季学材的视频文本是以液态“时间流”呈现的,宛若六道“食材”,吊足了孩子们“发现”的胃口,他们细细品尝,深感滋味无穷。
【创课镜头一】
观看了一分十秒的秒拍“学材”后,孩子们自告奋勇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发现。
有的说:“课前,视频中的那位黑人老师站在教室门口与每位学生打招呼的每一个动作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每个人脸上的微笑与内心的喜悦却是一样的。”
有的说:“我发现那位黑人老师能做出适合每个孩子的动作,每位学生也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回应老师的动作。”
有的说:“我发现那位黑人老师,课前与学生打招呼与众不同,不像我们课前师生打招呼——‘老师好!’‘同学们好!’……千人一面,毫无创新,疲于应付。”
再如,为了实现由“教师”到“资源”的转变,笔者把自身化为一种“资源”——让学生呼喊我的名字。一喊“孙建锋”,学生说老师好玩、幽默;二喊“建锋”,学生说感觉老师很亲切;三喊“锋”,学生说我们是朋友,像兄弟,似亲人……这时,孩子们的“发现”呼之欲出:“一喊、二喊、三喊,孙建锋的名字越喊越短,但‘我’与孙建锋的心理距离却越喊越近。如果说人和人是平等的,孙老师是人,‘我’也是人,‘我’和孙老师是平等的。于是,我懂得走出校园里的我与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是的,当我们的孩子发现“走出校园里的我与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就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由“教室”到“社会”的转变?
当然,最关键是大脑的转变。只有脑中无边界,才能为内生的活力所驱动,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才能带动学生持续不断地前进发展。无边界,才能到达更远的远方。
我们正在进入到无边界社会,很多事物之间的边界也正在逐步地被打破。无边界社会中的组织都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有弹性,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多样化。
哈佛教授克里斯德迪警策目下教育:“对我们孩子做的最危险的实验,就是在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戏剧性的转变时,仍然用陈旧的方法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学组织方式应该怎样调整呢?笔者的创课从“评价”的维度做了一点尝试:
【创课镜头二】
在创课《孩子们的发现》的第五季,我和学生一起观看“老师评价学生”的视频。视频中,第一次,笔者站在学生身旁聆听学生习作;第二次,笔者请学生坐着朗读其习作,自己蹲下来倾听;第三次,笔者高高抱起学生,仰视她,聆听她读习作。
学生目不转睛地观看了视频之后,奋笔疾书,写下自己的“发现”:
“评价学生作文时,第一次孙老师是站在学生身旁倾听;第二次孙老师是蹲在学生身旁倾听;第三次孙老师是把学生高高抱起倾听。”
這时,我相机出示投影文字——
学校最重要的是倾听儿童的心声。——教育家玛雅
倾听是教师最美妙的姿态。
——教授佐藤学
如果你谦虚,你就能倾听到心与心碰撞的清脆音响,宛若风铃。
——作家毕淑敏
创课第六季的内容是“学生评价老师”:一次创课教学之后,我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教学,并“怂恿”学生将“评语”写在我的衣服上……这一相机生成的纯粹的“教学行为艺术”是将感觉留存于特定媒介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将影响孩子一生。
实践表明,调整方式、突破定势、走进无边界,每一次创造,每一点改变,都需要我们用心创造,值得付出所有努力。
学校无边界、学习无边界、教法无边界是未来的教育生态系统。怎样实现教法的无边界,超越封闭的学习、单一的符号学习,实现学习的丰富性与整体性?见仁见智,言人人殊。
【创课镜头三】
创课《孩子们的发现》第四季是我们一起看“戏剧课”,其视频的主要内容是:课前,一位戏剧课老师静默端坐于观众席中,一言不发,等待一群小学生有序地走进剧场,自编自导自演一出“戏剧”。表演开始了,老师起身做“服务”:拉上窗帘,打开舞台灯光;学生自己着装,分配角色,对白表演……一出戏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表演结束,老师面带微笑,起身报以诚挚的掌声。
视频观赏结束,笔者让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发现,孩子们写道——
“这节戏剧课,老师的位置变了,由讲台走到了台下;角色变了,由导演变成了观众;教学方式变了,由教,变成了欣赏。”
“这节戏剧课,学生的位置也变了,由台下走到了台上;角色也变了,由配角变成了主角;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由被灌输变成了自我输出。”
这节自编、自导、自演的“无边界学习”戏剧课,确认了学习的丰富内涵和多维的意义向度。学习不只是认知性的,更是实践性的;学习不只是为了掌握书本知识,更是通过知识引起学习者内在素养的变化,促进个体精神发育的过程;学习不只是在传统的课堂环境中发生的活动,更是在多元的环境中发生的活动。学习追寻的是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引发的是学习者的高阶思维,建立的是知识与情感、与文化、与想象、与经验的丰富关联性,引起知识作为精神种子在学生心灵中的意义生长。
综上,创课《孩子们的发现》,唤醒了学生无边界学习的意识,孩子们发现:无边界学习是一种人人、时时、处处、事事皆可进行的学习过程。当然,在传统学习方式长期的桎梏下,这一过程需要首先经历一个“从负数变成零”的过程。记得朱大可老师说过,他在大学教书时,是帮助学生“从负数变成零”,而不是从零增加一些知识。其实从负数爬到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包括我,渗入到潜意识的一些陈旧的学习方式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破除。对无边界学习的实践探索,还在路上。
总之,在创课中走进无边界学习,绝非是为过去的学习强加一种表现形式,而是一个生成事件,永远没有结束,永远正在进行中,超越任何可能经历或已经经历的内容。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穿越未来与过去的生命片段。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怎样走进“无边界学习”?下面,笔者试以最新创课《孩子们的发现》为例,浅谈一孔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通过课程资源的广域化组织,突破传统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定势,走进“无边界学习”
传统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定势,流弊是过于“中心”。只要有中心,就能确定边界。只要有了边界,就会受到边界的束缚。而真正的发展是没有清晰边界的。没有中心,没有定义边界,就获得了最为自由、自然的发展模式。基于此,笔者创课《孩子们的发现》,通过课程资源的广域化组织,实现了由“教材”到“学材”,由“教师”到“资源”,由“教室”到“社会”,由“教学”到“导学”的转变。
譬如,为了突破“书本中心”的边界,笔者在创课《孩子们的发现》时,自创教材,变“教材”为“学材”。如果说传统教学中的“教材”是固态的,那么创课中的“学材”则是液态的。《孩子们的发现》中的 “学材”由六季组成:第一季是我们一起玩游戏;第二季是我们一起看“秒拍”;第三季是我们一起看“体育课”;第四季是我们一起看“戏剧课”;第五季是我们一起看“老师评价学生”;第六季是我们一起看“学生评价老师”。这六季学材的视频文本是以液态“时间流”呈现的,宛若六道“食材”,吊足了孩子们“发现”的胃口,他们细细品尝,深感滋味无穷。
【创课镜头一】
观看了一分十秒的秒拍“学材”后,孩子们自告奋勇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发现。
有的说:“课前,视频中的那位黑人老师站在教室门口与每位学生打招呼的每一个动作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每个人脸上的微笑与内心的喜悦却是一样的。”
有的说:“我发现那位黑人老师能做出适合每个孩子的动作,每位学生也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回应老师的动作。”
有的说:“我发现那位黑人老师,课前与学生打招呼与众不同,不像我们课前师生打招呼——‘老师好!’‘同学们好!’……千人一面,毫无创新,疲于应付。”
再如,为了实现由“教师”到“资源”的转变,笔者把自身化为一种“资源”——让学生呼喊我的名字。一喊“孙建锋”,学生说老师好玩、幽默;二喊“建锋”,学生说感觉老师很亲切;三喊“锋”,学生说我们是朋友,像兄弟,似亲人……这时,孩子们的“发现”呼之欲出:“一喊、二喊、三喊,孙建锋的名字越喊越短,但‘我’与孙建锋的心理距离却越喊越近。如果说人和人是平等的,孙老师是人,‘我’也是人,‘我’和孙老师是平等的。于是,我懂得走出校园里的我与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是的,当我们的孩子发现“走出校园里的我与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就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由“教室”到“社会”的转变?
当然,最关键是大脑的转变。只有脑中无边界,才能为内生的活力所驱动,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才能带动学生持续不断地前进发展。无边界,才能到达更远的远方。
二、通过教学组织方式的调整,突破既有的课堂中心定势,走进学习方式的无边界
我们正在进入到无边界社会,很多事物之间的边界也正在逐步地被打破。无边界社会中的组织都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有弹性,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多样化。
哈佛教授克里斯德迪警策目下教育:“对我们孩子做的最危险的实验,就是在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戏剧性的转变时,仍然用陈旧的方法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学组织方式应该怎样调整呢?笔者的创课从“评价”的维度做了一点尝试:
【创课镜头二】
在创课《孩子们的发现》的第五季,我和学生一起观看“老师评价学生”的视频。视频中,第一次,笔者站在学生身旁聆听学生习作;第二次,笔者请学生坐着朗读其习作,自己蹲下来倾听;第三次,笔者高高抱起学生,仰视她,聆听她读习作。
学生目不转睛地观看了视频之后,奋笔疾书,写下自己的“发现”:
“评价学生作文时,第一次孙老师是站在学生身旁倾听;第二次孙老师是蹲在学生身旁倾听;第三次孙老师是把学生高高抱起倾听。”
這时,我相机出示投影文字——
学校最重要的是倾听儿童的心声。——教育家玛雅
倾听是教师最美妙的姿态。
——教授佐藤学
如果你谦虚,你就能倾听到心与心碰撞的清脆音响,宛若风铃。
——作家毕淑敏
创课第六季的内容是“学生评价老师”:一次创课教学之后,我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教学,并“怂恿”学生将“评语”写在我的衣服上……这一相机生成的纯粹的“教学行为艺术”是将感觉留存于特定媒介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将影响孩子一生。
实践表明,调整方式、突破定势、走进无边界,每一次创造,每一点改变,都需要我们用心创造,值得付出所有努力。
三、通过师生关系的调整,突破已有的教师定势,实现教法的无边界,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关乎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个体经验情感世界的整体性学习
学校无边界、学习无边界、教法无边界是未来的教育生态系统。怎样实现教法的无边界,超越封闭的学习、单一的符号学习,实现学习的丰富性与整体性?见仁见智,言人人殊。
【创课镜头三】
创课《孩子们的发现》第四季是我们一起看“戏剧课”,其视频的主要内容是:课前,一位戏剧课老师静默端坐于观众席中,一言不发,等待一群小学生有序地走进剧场,自编自导自演一出“戏剧”。表演开始了,老师起身做“服务”:拉上窗帘,打开舞台灯光;学生自己着装,分配角色,对白表演……一出戏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表演结束,老师面带微笑,起身报以诚挚的掌声。
视频观赏结束,笔者让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发现,孩子们写道——
“这节戏剧课,老师的位置变了,由讲台走到了台下;角色变了,由导演变成了观众;教学方式变了,由教,变成了欣赏。”
“这节戏剧课,学生的位置也变了,由台下走到了台上;角色也变了,由配角变成了主角;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由被灌输变成了自我输出。”
这节自编、自导、自演的“无边界学习”戏剧课,确认了学习的丰富内涵和多维的意义向度。学习不只是认知性的,更是实践性的;学习不只是为了掌握书本知识,更是通过知识引起学习者内在素养的变化,促进个体精神发育的过程;学习不只是在传统的课堂环境中发生的活动,更是在多元的环境中发生的活动。学习追寻的是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引发的是学习者的高阶思维,建立的是知识与情感、与文化、与想象、与经验的丰富关联性,引起知识作为精神种子在学生心灵中的意义生长。
综上,创课《孩子们的发现》,唤醒了学生无边界学习的意识,孩子们发现:无边界学习是一种人人、时时、处处、事事皆可进行的学习过程。当然,在传统学习方式长期的桎梏下,这一过程需要首先经历一个“从负数变成零”的过程。记得朱大可老师说过,他在大学教书时,是帮助学生“从负数变成零”,而不是从零增加一些知识。其实从负数爬到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包括我,渗入到潜意识的一些陈旧的学习方式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破除。对无边界学习的实践探索,还在路上。
总之,在创课中走进无边界学习,绝非是为过去的学习强加一种表现形式,而是一个生成事件,永远没有结束,永远正在进行中,超越任何可能经历或已经经历的内容。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穿越未来与过去的生命片段。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