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作文教学应抓住“农”字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指导学生作文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求真求实,求活求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乡土性;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50-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对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很多老师都为之困惑,普遍认为农村的学生视野狭窄,见识少,内容贫乏,写出来的文章往往题材单一,内容空洞,语言平淡,没有个性,笔者不以为然。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中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其实这就是农村作文教学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只要能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的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一、观察农村的美景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谈艺术》)农村是一个广阔诱人的世界,农村学生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人情美等等,都是学生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源泉。农村孩子可以最大限度的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不会写肯德基的美味,还不会写母鸡生蛋吗?写作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美,让学生去欣赏美、描绘美。
  《望岳》诗说“造化钟神秀”,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教师要敢于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秩序,让学生与绚丽多姿的大自然拥抱亲吻。油菜开花、水稻抽穗,麦苗孕果、苇花飘絮……农村田野风光美不胜收。春天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夏天骄阳似火、热浪逼人,秋天梨黄栗香、蟹肥鱼跃,冬天寒风刺骨、冰天雪地。欣赏大自然美丽的画卷,既可以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感,又可以使学生捕捉到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堪为一举数得。传统的“封闭式”的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的作文充满“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而曾经与大自然相拥抱、亲吻的学生则不然,早春的第一声蛙鸣,盛夏的最后一朵玫瑰,深秋的满树 红叶,寒冬的鹅毛大雪,无一不触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撩拨孩子们的诗兴。当孩子们置身于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的时候,也为我们老师培养孩子们的品格提供了契机。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家乡的第一场秋雨,捕捉它给自然界带来的细微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了解搬家初与搬家时蚂蚁活动的特点,培养思维的条理性;让学生观察潺潺的河流,或宽或窄、或缓或急,体会溪水中穿梭往来的小鱼,呆头呆脑的虾公,随波摇曳的水草给人带来的美的感受,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可让学生观察自家的菜园、比较白胖胖的冬瓜、火艳艳的辣椒和红通通的番茄诸方面的异同,培养思维的独特性。通过如此多角度、多侧面的训练,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必定会思维活跃,文思泉涌,他们的作文必定会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鲜活充盈。
  二、感受农村的风情
  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情浓趣浓。在这里很多有关邻里之间的交往乐、纯情美和农家结婚寿诞、满月进屋、买船造桥、办厂开业等方面的风俗习惯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写作的题材。孩子们深入农家采集到这些富有浓重的乡土气息的材料,并加以精心整理,不仅可以避免依样画瓢,千篇一律的作文弊病,也为孩子们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农家人情乐
  在开掘作文素材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农村存在着大量作文中推崇的“真善美”。农村人纯朴善良、率真热情,他们勤勤恳恳的劳动,问心无愧的待人。农忙季节,为了赶农时,众乡亲互相帮助,不计报酬;为了方便大家出入行走,众邻居出钱出力,修桥筑路;张家喜事临门,众亲戚邻居就会带着红包主动上门祝贺,李家遭遇不幸,亲朋好友就会伸出温暖的手给予无私地帮助。孩子们深入农家,在观察、采访中收集到这些题材,并通过与老师、同学间的信息交流,可以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人与人之间的大同小异,深刻感受到农家人的纯情美。
  (二)农村乡俗趣
  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农村的生活更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旺盛的生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家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特别是农家过春节,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方式:节俭了一年的农家常常是杀鸡鸭宰猪羊,烹鱼煮虾;贴春联放鞭炮,张灯结彩;搭戏台唱大戏,祭拜神灵;走乡邻、访亲友,举杯把盏,一醉方休。农家的节日,不仅有“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元宵节等等。在这些农家的传统节日里,他们采用的庆贺方式又不同。如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门前挂艾草,据说可以驱蚊虫、保平安;七月初七,男女老少都喜欢躺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说情话。让孩子们深入农家,了解这些风气习俗,既可以陶冶他们的健康的生活情趣,又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农民观念新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许多农民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了富。他们致富后,不仅造起了别墅,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和小汽车,他们还要买书、买电脑,并且利用网络技术与老外做生意。更值得倡导的是他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风尚。他们不仅捐资办学校,修村道,还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共同致富等等。这些反映当代农民新思想、新观念、新习俗的题材,也是孩子们值得去捕捉的。孩子们摄取这些时尚画面,把它们写入作文,既可以留下美好的记忆,又能得到情感的陶冶。
  三、体验农活的乐趣
  相对于城镇孩子,农村的学生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会更多,也更有感触:田间的收割播种、路边摘野果抓麻雀、造新房时的搬砖运瓦……这样的劳动对孩子们来说如数家珍,而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如果教师给的作文要求是这方面的,那孩子们还会抓耳挠腮、无法下笔吗?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就应该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比如可结合夏收时农忙时节,一方面让学生帮助家人劳动,一方面结合亲身的劳动实践来写相应的作文。孩子在与家人分享收获喜悦的同时,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品味出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有位学生曾写了一篇《充实的星期天》:记叙的是一个星期天在自家的养鸡场里,帮家人给鸡喂饲料、喝水、喜滋滋地捡鸡蛋的事。文中有鸡的鸡叫声、啄食声,有“我”匆忙紧张的身影,有丰收的喜悦,有辛勤的汗水,也有被鸡啄时发出的尖叫声,更为可喜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劳动的热爱,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之情,对生活的珍惜。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只要我们有心,就能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的被我们平时所忽略的农村优势,并尽可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也更会让农村作文教学展示出新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最有价值的收获往往在教师教案的内容之外,这就是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生成性创造了语文教学的境界。课程具有丰富性,正是这一特点要求课堂教学要努力激发生成性的内容。生成的资源主要有师生双方的灵感、与文本之外的联系等。生成的策略主要有激发期待、顺应实情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
期刊
【摘要】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从根本上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观念、模式。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阵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悉心指导,耐心启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时代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造人才;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充分调动语文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双方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学习状态;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42-02    虽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也在推广新课标中的新理念、新方法,但传统的观念
期刊
【摘要】“好习惯,是开启智慧的钥匙”。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入手,在日常的教学中,落到实处。这样,良好的学习风气必将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习惯;学习风气;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44-02    “好习惯,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开学初,学校提出:培养良好习惯,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使
期刊
【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专题”教学为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了教师自身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课;专题教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43-02    专题教学是苏教版的特色,教材中特别设立了1~2个“专  题”,7~9年级全套教材共安排了10个专题,
期刊
【摘要】通过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可以看出,考生在选择材料时既无标准,也无原则可言,文章显得“散而浅”,根本无法做到“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主张。所以,只有根据写作文章的具体要求,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挑选,取其最合用的精当材料,才能把文章写好。  【关键词】高考作文;选材标准;选材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47-01  对于写
期刊
【摘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由原来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自然世界的客观规律,达到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48-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要】阅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英语基本技能,在各类考试中阅读题必不可少,而且分值也高。所以,我们必须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进行英语阅读。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阅读;速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55-01    阅读是外语学习中学生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阅读在高中英语新教材
期刊
【摘要】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国家、社会的迫切要求。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阵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也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也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期刊
【摘要】俗话说“文无定法”,即写文章无方法可循,只要写出真情实感就可以了,这样的文章才自由洒脱、才能让人赏心悦目。但对初涉写作的多数初中生而言,恐怕就不太合适。尤其是写应试作文,那就是“戴着镣铐去跳舞”。  【关键词】初中写作;弊端及应对;综合能力;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45-02    俗话说“文无定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