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新学期开始,惊奇与高兴写满脸的初一新生,面对陌生的我,一个个怯生生地道着“老师好”。我站在讲台巡视全班同学,一张略带菜青色的圆脸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常人所说的营养不良所致吧,但那自信、坚定的目光,却给人一种值得信任的感觉。他就是后来成了班长的李荣宽。他那好学、善良、乐于助人的良好性格,渐渐赢得了我和全班同学的信任。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李荣宽的家庭状况:家住山区,经济拮据。
转眼到了初二的下学期,我的工作依然忙碌,生活一样快乐,但学习更加紧张了。临近期末考试,班里竟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班长李荣宽一改常态,无缘无故连续旷课三天!我寝食难安,多方打听事由,都没有结果。直至第三天下午,才有同学告诉我李荣宽已回到了学校,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轻落下来。我让同学通知李荣宽到我的办公室,我急于要知道他这几天的去向,也想顺便批评一下他这种无视组织纪律的行为。
我沉思着该选择怎样的批评语言。李荣宽的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沉思,一样的矮小、一样的菜青色,只是平日坚定的目光有些游离。在他进入我办公室的刹那,我注意到了他左边衣袖上挷有一根黑色的布条,我的心一颤,随即明白了他几天不到校的原因。已想好的批评语竟让我一时无语,反是李荣宽自责解释:“对不起班主任,我旷课了三天,让你生气了吧?”“没,没有的,我只想和你隨便聊聊,快请坐。”利用给他倒开水的间隙,我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想好了此次谈话的主题。
原来是李荣宽的父亲在维修自家的电路时触电过世,作为儿子的他这几天去奔丧守灵了。他父亲这一去,使原本已拮据的家庭经济更加窘迫了。突来的变故使他茫然失措,陷入了读书与辍学的两难选择。在悲伤与同情中,我反复重申一个人读书的意义及克服困难的伟大。可能是缘于他对理想的追求,最终他答应我完成初中的学业。
仅凭借其多病的母亲的操劳,李荣宽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初三重点班。但分班时,他被分到了另一个重点班。可我与李荣宽的师生情没有因此而止步,我们还时常一起谈论未来、讨论着学习中的问题。那时,我相信他已经把我当成是他的知心朋友了。他的目光又渐渐变得坚定,只是少见他像过去那般开怀大笑了,磨难的确会让人变得深沉。
然而不幸再次向他袭来。在紧张的中考备考期间,也就是在他父亲逝世后一周年,他的母亲在一次劳作中摔倒,造成了腿部骨折,医生断定以后其母将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李荣宽的心里再次流出泪水:苦难为何总和自己过不去呢?
消息传到我这时,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在他一本书的首页写上:知识改变命运,苦难磨炼人生。我试图向他传达这样的道理:在顺境下,或许成功成才的机会很大,但逆境下的成功成才,却是一生中最美的风景,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也不知道他是否明白我教科书式的说教,但在毕业前的日子里,李荣宽确实擦干了泪水,以更加刻苦的学习领跑着他们班的备考。
中考结束,李荣宽和所有考生一样,默默卷起行囊返回了家乡。离校前,李荣宽留下一句我无法释疑的话:“我之所以刻苦学习,为的是我不会再读书。”我有些愕然,但我意识到,他将以自己幼嫩的肩膀承载风雨。是的,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的农村,许多小孩纵有万般聪明,却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贫穷的孩子早当家。“别在困难前低头”,“有机会要继续学习”,“有什么需要的话,和班主任说一声”,那是我留给他的三句话,尽管我说话时有些底气不足。
此后,我再也没有李荣宽的消息,而我渐渐地由一名青年教师变成了一名老教师。我还是担任班主任工作,还是一样地忙碌,却再也没有碰上过像李荣宽那样苦难而坚强的学生。
四年后的某一天,我意外地在县城的一家酒楼遇上了李荣宽,他是来这儿帮亲戚打工的。除了身材比以前略高外,其他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我有些失态地连拉带扯把他请进我与朋友的包厢,一杯酒,一颗泪,是相逢的激动,还是被苦难折磨的委屈,愈显成熟深沉的李荣宽与我对饮一杯酒后,竟泪水外渗,我一时说不出什么话语。李荣宽举起酒杯看着我说:“异地相逢是件值得高兴的事,班主任我敬你一杯!”席间,李荣宽谈起他的计划:打工积累一些钱,到南宁继续读书,学技术。
三年后,在与他同村学生联系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得知李荣宽如今已在南宁生活,是一家家电商场的技术顾问,同时也是某品牌家电的代理商。
故事就这样定格,作为李荣宽的班主任我倍感欣慰,我时常把他的故事说给学生们,包括我的小孩听。因为我坚信,苦难,对于不言败、不服输者而言,它注定是一笔财富。
(责编 韦 力)
转眼到了初二的下学期,我的工作依然忙碌,生活一样快乐,但学习更加紧张了。临近期末考试,班里竟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班长李荣宽一改常态,无缘无故连续旷课三天!我寝食难安,多方打听事由,都没有结果。直至第三天下午,才有同学告诉我李荣宽已回到了学校,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轻落下来。我让同学通知李荣宽到我的办公室,我急于要知道他这几天的去向,也想顺便批评一下他这种无视组织纪律的行为。
我沉思着该选择怎样的批评语言。李荣宽的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沉思,一样的矮小、一样的菜青色,只是平日坚定的目光有些游离。在他进入我办公室的刹那,我注意到了他左边衣袖上挷有一根黑色的布条,我的心一颤,随即明白了他几天不到校的原因。已想好的批评语竟让我一时无语,反是李荣宽自责解释:“对不起班主任,我旷课了三天,让你生气了吧?”“没,没有的,我只想和你隨便聊聊,快请坐。”利用给他倒开水的间隙,我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想好了此次谈话的主题。
原来是李荣宽的父亲在维修自家的电路时触电过世,作为儿子的他这几天去奔丧守灵了。他父亲这一去,使原本已拮据的家庭经济更加窘迫了。突来的变故使他茫然失措,陷入了读书与辍学的两难选择。在悲伤与同情中,我反复重申一个人读书的意义及克服困难的伟大。可能是缘于他对理想的追求,最终他答应我完成初中的学业。
仅凭借其多病的母亲的操劳,李荣宽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初三重点班。但分班时,他被分到了另一个重点班。可我与李荣宽的师生情没有因此而止步,我们还时常一起谈论未来、讨论着学习中的问题。那时,我相信他已经把我当成是他的知心朋友了。他的目光又渐渐变得坚定,只是少见他像过去那般开怀大笑了,磨难的确会让人变得深沉。
然而不幸再次向他袭来。在紧张的中考备考期间,也就是在他父亲逝世后一周年,他的母亲在一次劳作中摔倒,造成了腿部骨折,医生断定以后其母将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李荣宽的心里再次流出泪水:苦难为何总和自己过不去呢?
消息传到我这时,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在他一本书的首页写上:知识改变命运,苦难磨炼人生。我试图向他传达这样的道理:在顺境下,或许成功成才的机会很大,但逆境下的成功成才,却是一生中最美的风景,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也不知道他是否明白我教科书式的说教,但在毕业前的日子里,李荣宽确实擦干了泪水,以更加刻苦的学习领跑着他们班的备考。
中考结束,李荣宽和所有考生一样,默默卷起行囊返回了家乡。离校前,李荣宽留下一句我无法释疑的话:“我之所以刻苦学习,为的是我不会再读书。”我有些愕然,但我意识到,他将以自己幼嫩的肩膀承载风雨。是的,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的农村,许多小孩纵有万般聪明,却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贫穷的孩子早当家。“别在困难前低头”,“有机会要继续学习”,“有什么需要的话,和班主任说一声”,那是我留给他的三句话,尽管我说话时有些底气不足。
此后,我再也没有李荣宽的消息,而我渐渐地由一名青年教师变成了一名老教师。我还是担任班主任工作,还是一样地忙碌,却再也没有碰上过像李荣宽那样苦难而坚强的学生。
四年后的某一天,我意外地在县城的一家酒楼遇上了李荣宽,他是来这儿帮亲戚打工的。除了身材比以前略高外,其他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我有些失态地连拉带扯把他请进我与朋友的包厢,一杯酒,一颗泪,是相逢的激动,还是被苦难折磨的委屈,愈显成熟深沉的李荣宽与我对饮一杯酒后,竟泪水外渗,我一时说不出什么话语。李荣宽举起酒杯看着我说:“异地相逢是件值得高兴的事,班主任我敬你一杯!”席间,李荣宽谈起他的计划:打工积累一些钱,到南宁继续读书,学技术。
三年后,在与他同村学生联系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得知李荣宽如今已在南宁生活,是一家家电商场的技术顾问,同时也是某品牌家电的代理商。
故事就这样定格,作为李荣宽的班主任我倍感欣慰,我时常把他的故事说给学生们,包括我的小孩听。因为我坚信,苦难,对于不言败、不服输者而言,它注定是一笔财富。
(责编 韦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