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涂鸦艺术被视作环境艺术或公共艺术,现在已经出现了以涂鸦艺术为表现风格的涂鸦墙面作品,但鉴于涂鸦艺术在中国的时间过短还没有完整的理论支持,在应用过程中会流于表面和形式,对于城市的发展可能带来双面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街头;涂鸦艺术;设计;表现手法
1.对现代化城市环境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1.1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入了丰富的地域文化
涂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吸收各种不同的艺术和文化内涵,并将其表现在作品中,因此可以在城市的发展中融入丰富的地域文化,如图1就体现出浓厚的都市创意特点。
1.2改善城市面貌,使老建筑焕发新生命
城市的墙面是城市面貌表现的载体,因此街头城墙涂鸦作品都可以看做是不同的插图作品。这些作品与平面艺术有着很深的关联,在线条、图形、色彩、编排等方面都会经过一定的设计而使其具有更强的表现张力,如图2。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涂鸦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可以改善城市面貌,更能使一些老建筑焕发新的生命力,既能表现出合适的主题,也能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
1.3体现城市的艺术氛围
涂鸦艺术在发展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与平面设计在历史运动中经常会产生交错和概念重叠,特别是在现代主义后期,人们开始对设计师“强制性”的重功能、轻形式的表现形式感到厌恶甚至抗拒,從而出现了后现代艺术。在其潮流中,城市涂鸦艺术也吸取后现代的设计理念开始进行图形和色彩的表达,个性化和随性化的特征迅速涌现于各类街头作品中,为整个城市的艺术氛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墙面的个性化艺术与主流的简约现代主义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整个城市的艺术氛围逐渐浓厚,也宣示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到来,如图3中的涂鸦墙就具有很强的艺术特点。
1.4体现城市对新艺术的接受力
涂鸦艺术的发展还可以体现出城市对新艺术的接受力。例如,在60年代中后期,欧美大陆经历了一场政治及文化方面的风暴,各个文化领域都对现代主义发起了挑战,人们开始对过于理性的思维产生了怀疑,于是产生了“POP”的大众文化。战后的年轻人需要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而涂鸦艺术正好孕育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并得到迅速的发展,是年轻一代表达自我、表现叛逆的艺术方法,而这在美国大众思想下也体现出了城市对新艺术的接受度。涂鸦艺术强调自我、非理性、荒谬和怪诞、杂乱与无章,这些艺术思想与传统艺术相比是离经叛道的,但是街头涂鸦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不仅与思想的开化有关,更重要的还是城市对于新艺术发展的宽容和接受。
1.2涂鸦艺术的随意出现对于城市环境的破坏
1.2.1影响城市环境的美化
涂鸦艺术作为嘻哈文化的分支,其实与朋克也有密切的关系,朋克和嘻哈文化几乎同一时间在不同地方发起的文化热潮。如果说朋克是叛逆音乐,涂鸦就是货真价实的叛逆艺术。同时“朋克”也被纳入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流派,它是具有破坏性的街头文化运动,朋克在中心思想上与涂鸦艺术是相通的,其风格的经常把各种流行艺术元素组合在一起,总是以杂乱而有挑衅性的方式展示出来,随意的拼贴手法与手绘的字体与涂鸦艺术再一次达到契合。但是,这种表现手法虽然具有个性化魅力,但是随意出现在城市街头对于环境的美化还是具有负面作用,不利于整体城市的审美统一发展。
1.2.2 影响商业区的环境色彩
涂鸦这种艺术行动是将个人潜在欲望视觉化的过程,反之也可以说涂鸦是草根阶层的生活风格与态度。因此,为了表现出浓厚的自我意识以及个性特点,涂鸦艺术往往选择强烈的对比色彩进行表达,虽然表现出创造者的真实的内心世界,但是这种个性涂鸦的艺术形式过多的出现于城市街头也会为城市的环境色彩带来不利因素,尤其是商业区的发展更不适宜有街头涂鸦的出现,否则突兀的色彩可能给人们的游览带来不利,反而会对整个区域的售卖及商业活动带来不良影響。
1.2.3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街头涂鸦风格往往会受到艺术家们的喜爱,认为其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个性特色。但是不幸的是,过度频繁地使用也会大大降低其在表达上以及在受众心理上的接受度。最典型的是,很多城市居民就无法理解这种艺术形式,认为这是一种对墙面的破坏,很多老人也不喜欢过于张扬的色彩以及过于夸张的表现。这种群众心理便可能会使街头涂鸦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毕竟,一旦涂鸦作品完成,墙面涂鸦便会一直保留下来,其材料的特性甚至使其在风雨中也不褪色,人们每天从涂鸦墙边经过,久而久之厌恶的心理便会更甚。因此,涂鸦墙不能过多的出现在居民小区内,以防引起居民的不满,降低生活质量。
2.街头涂鸦墙的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涂鸦艺术的逐渐复兴可谓是为视觉传达艺术注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和新鲜血液。由于涂鸦艺术的独特发展渊源,使得这种艺术具有草根的创作特点,且人人都可成为街头涂鸦艺术的创作者。因此,街头涂鸦在现代艺术中具有着很强的魅力,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创作者的追捧,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流派和潮流。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平面世界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蒂莫西·萨马拉.设计元素—平面设计样式[M].齐际,何清新,译.广西美术出版社.
[3] 尼尔逊·乔治.嘻哈美国[M].商周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城市街头;涂鸦艺术;设计;表现手法
1.对现代化城市环境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1.1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入了丰富的地域文化
涂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吸收各种不同的艺术和文化内涵,并将其表现在作品中,因此可以在城市的发展中融入丰富的地域文化,如图1就体现出浓厚的都市创意特点。
1.2改善城市面貌,使老建筑焕发新生命
城市的墙面是城市面貌表现的载体,因此街头城墙涂鸦作品都可以看做是不同的插图作品。这些作品与平面艺术有着很深的关联,在线条、图形、色彩、编排等方面都会经过一定的设计而使其具有更强的表现张力,如图2。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涂鸦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可以改善城市面貌,更能使一些老建筑焕发新的生命力,既能表现出合适的主题,也能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
1.3体现城市的艺术氛围
涂鸦艺术在发展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与平面设计在历史运动中经常会产生交错和概念重叠,特别是在现代主义后期,人们开始对设计师“强制性”的重功能、轻形式的表现形式感到厌恶甚至抗拒,從而出现了后现代艺术。在其潮流中,城市涂鸦艺术也吸取后现代的设计理念开始进行图形和色彩的表达,个性化和随性化的特征迅速涌现于各类街头作品中,为整个城市的艺术氛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墙面的个性化艺术与主流的简约现代主义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整个城市的艺术氛围逐渐浓厚,也宣示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到来,如图3中的涂鸦墙就具有很强的艺术特点。
1.4体现城市对新艺术的接受力
涂鸦艺术的发展还可以体现出城市对新艺术的接受力。例如,在60年代中后期,欧美大陆经历了一场政治及文化方面的风暴,各个文化领域都对现代主义发起了挑战,人们开始对过于理性的思维产生了怀疑,于是产生了“POP”的大众文化。战后的年轻人需要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而涂鸦艺术正好孕育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并得到迅速的发展,是年轻一代表达自我、表现叛逆的艺术方法,而这在美国大众思想下也体现出了城市对新艺术的接受度。涂鸦艺术强调自我、非理性、荒谬和怪诞、杂乱与无章,这些艺术思想与传统艺术相比是离经叛道的,但是街头涂鸦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不仅与思想的开化有关,更重要的还是城市对于新艺术发展的宽容和接受。
1.2涂鸦艺术的随意出现对于城市环境的破坏
1.2.1影响城市环境的美化
涂鸦艺术作为嘻哈文化的分支,其实与朋克也有密切的关系,朋克和嘻哈文化几乎同一时间在不同地方发起的文化热潮。如果说朋克是叛逆音乐,涂鸦就是货真价实的叛逆艺术。同时“朋克”也被纳入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流派,它是具有破坏性的街头文化运动,朋克在中心思想上与涂鸦艺术是相通的,其风格的经常把各种流行艺术元素组合在一起,总是以杂乱而有挑衅性的方式展示出来,随意的拼贴手法与手绘的字体与涂鸦艺术再一次达到契合。但是,这种表现手法虽然具有个性化魅力,但是随意出现在城市街头对于环境的美化还是具有负面作用,不利于整体城市的审美统一发展。
1.2.2 影响商业区的环境色彩
涂鸦这种艺术行动是将个人潜在欲望视觉化的过程,反之也可以说涂鸦是草根阶层的生活风格与态度。因此,为了表现出浓厚的自我意识以及个性特点,涂鸦艺术往往选择强烈的对比色彩进行表达,虽然表现出创造者的真实的内心世界,但是这种个性涂鸦的艺术形式过多的出现于城市街头也会为城市的环境色彩带来不利因素,尤其是商业区的发展更不适宜有街头涂鸦的出现,否则突兀的色彩可能给人们的游览带来不利,反而会对整个区域的售卖及商业活动带来不良影響。
1.2.3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街头涂鸦风格往往会受到艺术家们的喜爱,认为其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个性特色。但是不幸的是,过度频繁地使用也会大大降低其在表达上以及在受众心理上的接受度。最典型的是,很多城市居民就无法理解这种艺术形式,认为这是一种对墙面的破坏,很多老人也不喜欢过于张扬的色彩以及过于夸张的表现。这种群众心理便可能会使街头涂鸦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毕竟,一旦涂鸦作品完成,墙面涂鸦便会一直保留下来,其材料的特性甚至使其在风雨中也不褪色,人们每天从涂鸦墙边经过,久而久之厌恶的心理便会更甚。因此,涂鸦墙不能过多的出现在居民小区内,以防引起居民的不满,降低生活质量。
2.街头涂鸦墙的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涂鸦艺术的逐渐复兴可谓是为视觉传达艺术注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和新鲜血液。由于涂鸦艺术的独特发展渊源,使得这种艺术具有草根的创作特点,且人人都可成为街头涂鸦艺术的创作者。因此,街头涂鸦在现代艺术中具有着很强的魅力,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创作者的追捧,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流派和潮流。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平面世界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蒂莫西·萨马拉.设计元素—平面设计样式[M].齐际,何清新,译.广西美术出版社.
[3] 尼尔逊·乔治.嘻哈美国[M].商周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