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小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同时,语文又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是小学生获得审美欣赏能力、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工具和主要载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点的开展审美教育,使小学生树立起基本的审美意识,为个人的成长发展和情感丰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意识;措施
  G623.6
  引言:对于小学语文而言,审美教育既是指教师利用自然美、社会美以及生活美为媒介,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并以此为基础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质量的效果。但是由于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的审美教育仍然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面临 的困境,随后分析了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
  一、小学语文审美教育面临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更加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极大帮助。改革后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是由于傳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小学语文审美教学受到了诸多制约,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主次位置颠倒,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现代教育要求将学生摆在教学的中心位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课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由于受长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主次位置,语文课堂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接受理论灌输。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味追求课堂进度,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就无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审美教育。
  2.教学工具单一落后,课堂内容枯燥乏味
  小学生审美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教材中的静态事物动态化,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在此过程中逐步的进行审美教育。现如今,多媒体教学已经在中高等学校得到了普及,但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乡村小学来说,教学工具仍然是“一书、一笔、一板”,学生的审美教育多数情况下只能从教材中的插画获得,审美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受到制约。
  二、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1.小学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工具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类知识,阅读、理解和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审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小学生尚处在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对于审美教育和其他外界事物的感知都停留在认知层面上,教师如果不以语文教学为载体,盲目的引进审美教学,往往会使得小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生动有趣的审美教育,是实现两者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2.审美教育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则表现平淡。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科普性和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在学习这类课文时,学生的课堂表现往往不佳。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时,进行适当的审美教育,让小学生主动的进行知识学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1.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
  时代在进步,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也随之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以往教材中篇幅较长、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被删减或更改,添加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短篇文章,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同时,语文教材中的插画数量较之以往明显增加,而且更加具有教育意义,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引领学生对教材中的图画进行欣赏。除此之外,教材中一些优秀的文章也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素材,例如在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古诗内容相契合的图片、动画,学生一边欣赏多媒体播放的画面,一遍朗读古诗内容,从而能够更加直观的体悟到诗人与友人之间诚挚的友情,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个人审美能力。
  2.丰富教学手段
  多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小学都引入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前播放一小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视频,营造活泼、积极的课堂气氛,提升學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抽象化的,教师通过口述很难表达出来,只有借助于多媒体设备,才能将抽象失误具体化,让学生充分调动眼、口、手等多个感官,体会教学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感。对于一些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小学,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到周边的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美,在这种自然环境下开展课堂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结语:在小学语文中融入审美教学,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个人成长有积极帮助。反过来说,语文学科本身就含有一定的审美色彩,审美教学恰恰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审美教学与语文教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中自然而然的融入审美教学,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琳.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19-22.
  [2]王玮.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浅论小学古诗教学的审美教育[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09):46-47.
  [3]姚晓南.美育的实施为何步履维艰---关于中小学美育理论和实践几个问题的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06):16-17.
其他文献
摘要:听力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升对于提升其英语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当注重对英语听力方面的教学,尤其是在新时期,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模式和综合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引言  由于我国的英语听力教学起步比较晚,对于英语听力教学的要求以及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导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具全局影响力的竞争.高校在人才强校战略中,要准确把握人才的评判标准,确定好人才定位,积极推进基础性科研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通信网络运行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数字信息资源数量的急剧增长,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高校图书馆如何适应
希腊文的“公民”(polites)一词就是由城邦(Polis)一词衍生而来,其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公民是一个城邦中分享统治权的自由人,亦即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公民有权参加司法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等。从而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爱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提高课堂教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G633.3  中学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如果语文教师不能综合处理好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效率自就会很低,结合我多年来的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主学习体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注重目标方法的统一。  关键词:自主学习;三维目标;学习方法  G420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并在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过程中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应最大限度
“物化”是卢卡奇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针对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现状,并在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物化”范畴.其中,人类主体的物化是卢卡奇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实行30多年来,人口快速转变的负面效应开始出现端倪,诸如过低的生育率、日渐降低的劳动力供给和加速的人口老龄化等.人口的结构问题日渐凸显,直接影响到社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浩浩荡荡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品牌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与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企业、消费者乃至国家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我国品牌缺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天皇制的国家,日本天皇的起源没有明确的说法,有关天皇的历史记载也充满了断层,但日本天皇制国家体制却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大皇制、近代专制主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