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除要给予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外,还要给予他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将德育内容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索和顿悟。
一、适时渗透精打细算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实际生活的方便。而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大多养成了“粗手粗脚”——随处浪费的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渗透精打细算理念,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题,以此来渗透精打细算理念。
例如,在进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时,我设计了如下题目:
1 为保证学生的卫生安全,学校决定给每个学生发一条手帕。每条手帕的价格是2元。在近期促销活动中,华联超市打八五折,三江超市“买五送一”。如果学校要买630条手帕,到哪家超市购买比较合算?
2 张叔叔每个月的手机通话时间约为60分钟,王叔叔每个月的手机通话时间约为300分钟。通信公司现有两种手机卡可以供顾客选择:
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帮助两位叔叔各选择一种比较合算的手机卡。
上述练习素材都是生活中学生经常看到或经历过的事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明确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练习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精打细算的无穷魅力。
二、适时渗透挫折教育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从理论上讲,既然是自主探究,就意味着学生有可能面临挫折与失败。而当前绝大部分学生并不缺乏愉快的体验,他们缺乏的是“经过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和“并不总是成功”的体验。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能一马平川,要让学生经历认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从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体验一次成功的挫折教育。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条形统计图”时,就有意识地设计了三道坎:
第一道坎:学生在第一次涂条形统计图时,发现格子不够(表格纵向只有10格,而小狗有14只)。于是学生自作聪明,有往上面延长画的,有往下面延长画的,有的则干脆画在右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时,我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画起来很不美观,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使这条形统计图不用延长而看起来又美观呢?”过了一会儿,有学生说把表格的格数设计得多一点,也有学生说可以把一格当做二来涂。于是,我就顺着这些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用一格当做二的思路重新把这张统计图涂好。
第二道坎:学生在进行以一当二的统计图中涂色时,出现跳绳13次这一条件,13是一个单数,学生又不知道怎么涂了。这时,我又进行适当地引导,有学生提出只要在12上面再涂半格就可以了。于是,我又顺着这位学生的思路要求大家把统计图补充完成。
第三道坎:在最后的练习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统计,结果满意的有24人,而统计图中只有8格,学生发现以一当二又不行了,怎么办?这时有学生说,可以以一当三。困难也就随之解决。
通过这样三道坎的设计,整个教学进程虽然看起来是一波三折,但给人的感觉很有挑战性,大多数学生都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挫折教育也在这豁然开朗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可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兴风起浪”,既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又可以让学生经历一次次挫折教育。
三、适时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而如今的一些学生因为习惯了一切待遇,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回报父母的良苦用心。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感恩因素,适时渗透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成为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教学“连加”一课时,一位教师创设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师:小明的妈妈过生日时,小明从下面商品中挑选了几件商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假如你有20元钱,你妈妈过生日,你会从中挑选哪些礼物送给妈妈?(发夹:7元2个;电子表:9元1只;贺卡:2元1张;手套:6元1副;鲜花:1元3朵;音乐盒:8元1个。)
生1:我会买2个发夹、1副手套和6朵鲜花送给妈妈。这些要用去7+6+2=15(元),还可以剩下5元。
师:你为什么要买这些礼物?
生1:因为我妈妈留着长头发,发夹可以夹住头发,也能使妈妈更漂亮;手套可以保护妈妈的手;鲜花可以使妈妈开心。
师:你知道关心妈妈,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老师听了很感动。
生2:我买1只电子表、1个音乐盒和9朵鲜花送给妈妈。这些要花9+8+3=20(元)。因为我要用全部的钱给妈妈买礼物。
师: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在上述片断中,教师巧妙地把“连加”知识依附在以“为妈妈买生日礼物”的生活背景中,为落实感恩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渗透,让学生既学会了连加的知识,又受到了一次难忘的感恩父母的教育。
四、适时渗透合作意识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还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养成一种团队合作精神。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力求创设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合作的宽松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没有压抑感的情境中愉快地合作。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师:看,小猴正在挑选比赛服装呢。它有2件背心,3条短裤,从中选l件背心、1条短裤配成1套服装,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生:纷纷猜测,各抒己见。
师:到底有多少种穿法呢?请你拿出图片移一移、配一配,用操作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学生动手操作,在尝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果:1,没有规律地搭配,没找全;2,找全了但比较乱;3,从背心出发分别和3条短裤配,共有6种配法;4,从短裤出发分别和2件背心配,共有6种配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进行组际交流。)
师: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哪些想法是正确的?
生:……
师:如果不摆图片,你有什么好方法把6种不同的搭配方案表示出来呢?
生:我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这样更方便。
师:怎样连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生:有规律地依次连线。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全班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有规律地依次搭配比较好,并且学会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教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一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新的发现。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与方法,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理念。
五、适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的发现,数学的发展,数学内在矛盾的统一,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等,处处皆含“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等客观变化的发展规律。这些都是客观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要结合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公式、定律的推导等自然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一些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等科学的思想方法。
例如: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时。我首先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同时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接着,让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拼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通过观察比较:已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最后归纳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都可用底面积乘高这个公式来计算。这样学生在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同时,也受到了联系、比较、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做到与时俱进,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使德育渗透与数学知识教学有机结合,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稳定地发展。
一、适时渗透精打细算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实际生活的方便。而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大多养成了“粗手粗脚”——随处浪费的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渗透精打细算理念,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题,以此来渗透精打细算理念。
例如,在进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时,我设计了如下题目:
1 为保证学生的卫生安全,学校决定给每个学生发一条手帕。每条手帕的价格是2元。在近期促销活动中,华联超市打八五折,三江超市“买五送一”。如果学校要买630条手帕,到哪家超市购买比较合算?
2 张叔叔每个月的手机通话时间约为60分钟,王叔叔每个月的手机通话时间约为300分钟。通信公司现有两种手机卡可以供顾客选择:
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帮助两位叔叔各选择一种比较合算的手机卡。
上述练习素材都是生活中学生经常看到或经历过的事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明确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练习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精打细算的无穷魅力。
二、适时渗透挫折教育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从理论上讲,既然是自主探究,就意味着学生有可能面临挫折与失败。而当前绝大部分学生并不缺乏愉快的体验,他们缺乏的是“经过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和“并不总是成功”的体验。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能一马平川,要让学生经历认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从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体验一次成功的挫折教育。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条形统计图”时,就有意识地设计了三道坎:
第一道坎:学生在第一次涂条形统计图时,发现格子不够(表格纵向只有10格,而小狗有14只)。于是学生自作聪明,有往上面延长画的,有往下面延长画的,有的则干脆画在右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这时,我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画起来很不美观,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使这条形统计图不用延长而看起来又美观呢?”过了一会儿,有学生说把表格的格数设计得多一点,也有学生说可以把一格当做二来涂。于是,我就顺着这些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用一格当做二的思路重新把这张统计图涂好。
第二道坎:学生在进行以一当二的统计图中涂色时,出现跳绳13次这一条件,13是一个单数,学生又不知道怎么涂了。这时,我又进行适当地引导,有学生提出只要在12上面再涂半格就可以了。于是,我又顺着这位学生的思路要求大家把统计图补充完成。
第三道坎:在最后的练习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统计,结果满意的有24人,而统计图中只有8格,学生发现以一当二又不行了,怎么办?这时有学生说,可以以一当三。困难也就随之解决。
通过这样三道坎的设计,整个教学进程虽然看起来是一波三折,但给人的感觉很有挑战性,大多数学生都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挫折教育也在这豁然开朗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可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兴风起浪”,既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又可以让学生经历一次次挫折教育。
三、适时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而如今的一些学生因为习惯了一切待遇,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回报父母的良苦用心。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感恩因素,适时渗透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成为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教学“连加”一课时,一位教师创设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师:小明的妈妈过生日时,小明从下面商品中挑选了几件商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假如你有20元钱,你妈妈过生日,你会从中挑选哪些礼物送给妈妈?(发夹:7元2个;电子表:9元1只;贺卡:2元1张;手套:6元1副;鲜花:1元3朵;音乐盒:8元1个。)
生1:我会买2个发夹、1副手套和6朵鲜花送给妈妈。这些要用去7+6+2=15(元),还可以剩下5元。
师:你为什么要买这些礼物?
生1:因为我妈妈留着长头发,发夹可以夹住头发,也能使妈妈更漂亮;手套可以保护妈妈的手;鲜花可以使妈妈开心。
师:你知道关心妈妈,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老师听了很感动。
生2:我买1只电子表、1个音乐盒和9朵鲜花送给妈妈。这些要花9+8+3=20(元)。因为我要用全部的钱给妈妈买礼物。
师: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在上述片断中,教师巧妙地把“连加”知识依附在以“为妈妈买生日礼物”的生活背景中,为落实感恩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渗透,让学生既学会了连加的知识,又受到了一次难忘的感恩父母的教育。
四、适时渗透合作意识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还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养成一种团队合作精神。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力求创设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合作的宽松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没有压抑感的情境中愉快地合作。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师:看,小猴正在挑选比赛服装呢。它有2件背心,3条短裤,从中选l件背心、1条短裤配成1套服装,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生:纷纷猜测,各抒己见。
师:到底有多少种穿法呢?请你拿出图片移一移、配一配,用操作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学生动手操作,在尝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果:1,没有规律地搭配,没找全;2,找全了但比较乱;3,从背心出发分别和3条短裤配,共有6种配法;4,从短裤出发分别和2件背心配,共有6种配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进行组际交流。)
师: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哪些想法是正确的?
生:……
师:如果不摆图片,你有什么好方法把6种不同的搭配方案表示出来呢?
生:我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这样更方便。
师:怎样连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生:有规律地依次连线。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全班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有规律地依次搭配比较好,并且学会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教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一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新的发现。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与方法,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理念。
五、适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的发现,数学的发展,数学内在矛盾的统一,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等,处处皆含“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等客观变化的发展规律。这些都是客观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要结合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公式、定律的推导等自然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一些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等科学的思想方法。
例如: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时。我首先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同时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接着,让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拼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通过观察比较:已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最后归纳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都可用底面积乘高这个公式来计算。这样学生在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同时,也受到了联系、比较、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做到与时俱进,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使德育渗透与数学知识教学有机结合,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