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脑血管瘤介入栓塞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血管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瘤介入栓塞围术期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血管瘤;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128-02
脑血管瘤是起源于中胚叶细胞胚胎残余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小脑,偶见于脑干和脊髓[1]。脑血管瘤介入栓塞术是现阶段治疗脑血管瘤的主要方式,如何在围术期采取更有效的护理方式以保证治疗安全、提高治疗效率是护理工作者的讨论重点[2]。笔者以58例脑血管瘤患者作为对象,分析综合护理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脑血管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955±673)岁;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基底动脉瘤10例。实验组男性17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874±613)岁;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1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基底动脉瘤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治疗方案一致,均为全麻下行脑血管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明确病变性质及病灶点,全身肝素抗凝,于股动脉置入动脉鞘,顺入导管、导丝行栓塞术;术后撤出导管与导丝,移除动脉鞘,穿刺点止血包扎,术后常规抗感染。对照组:术前完善患者的病历资料,术中积极配合医师操作,术后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日常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介绍检查的意义,记录检查结果,完善病历资料;患者及其家属医疗知识匮乏,并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护理人员需简单介绍病症的发生及发展机制,列举经典案例说明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优势,同时,明确治疗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练习,预防术后尿潴留及并发症的发生。
122术中护理手术前与患者交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手术区消毒,铺置无菌手术巾;清点手术器械及所需物品,检查抢救设备,连接监护仪,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积极配合医生操作,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便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123术后护理术后患者取仰卧位,上部躯干抬高30°,下肢垫高,以促进静脉回流;穿刺点定时消毒、更换敷料,观察并记录穿刺点周围皮肤颜色,是否出现肿胀、结节;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告知患者家属监护设备的读取方式,增加家属的护理能力,如有大幅波动,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术后8h内禁食,术后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由流质、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每小时帮助患者改变体位一次,进行轻微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翻身后可轻叩患者背部,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护理过程中尽量多与患者交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影响患者情绪;利用瞳孔对光反射、疼痛反射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如出现意识障碍立即进行抢救、处理;如患者有躁动倾向,则约束患者躯干及四肢,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13效果评价应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问卷内容包含护理态度、专业水平、护理管理、健康教育4个维度,每个维度含3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三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分为1、2、3分三个等级;问卷总分≥28分为满意,总分≥20分但<28分为一般;总分<2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对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脑血管瘤介入栓塞术是现阶段治疗脑血管瘤的主要方式,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4]。需要关注的是此类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联合更加完善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安全。
文中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术前分析患者手术指征,判断患者的配合能力,完善准备工作,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以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5]。术中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术后合理调整患者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综上,脑血管瘤介入栓塞围术期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晓燕,贾秀玲,杨秀瑾.介入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1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01):54-56.
[2]尚青秀,蔡蔚,李蔚然.放射性钇-90玻璃微球介入治疗肝癌的观察与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01):192.
[3]陈会校,张海军,张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四例[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0,(03):351-352.
[4]王京京,张晓春.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08):19-21.
[5]周勇,伍丽红,刘娜.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10例报告[J]. 临床误诊误治,2011,(02):155.
(收稿日期:20160322)
【关键词】脑血管瘤;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128-02
脑血管瘤是起源于中胚叶细胞胚胎残余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小脑,偶见于脑干和脊髓[1]。脑血管瘤介入栓塞术是现阶段治疗脑血管瘤的主要方式,如何在围术期采取更有效的护理方式以保证治疗安全、提高治疗效率是护理工作者的讨论重点[2]。笔者以58例脑血管瘤患者作为对象,分析综合护理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脑血管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955±673)岁;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基底动脉瘤10例。实验组男性17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874±613)岁;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1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基底动脉瘤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治疗方案一致,均为全麻下行脑血管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明确病变性质及病灶点,全身肝素抗凝,于股动脉置入动脉鞘,顺入导管、导丝行栓塞术;术后撤出导管与导丝,移除动脉鞘,穿刺点止血包扎,术后常规抗感染。对照组:术前完善患者的病历资料,术中积极配合医师操作,术后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日常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介绍检查的意义,记录检查结果,完善病历资料;患者及其家属医疗知识匮乏,并存在一定的思想误区,护理人员需简单介绍病症的发生及发展机制,列举经典案例说明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优势,同时,明确治疗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练习,预防术后尿潴留及并发症的发生。
122术中护理手术前与患者交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手术区消毒,铺置无菌手术巾;清点手术器械及所需物品,检查抢救设备,连接监护仪,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积极配合医生操作,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便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123术后护理术后患者取仰卧位,上部躯干抬高30°,下肢垫高,以促进静脉回流;穿刺点定时消毒、更换敷料,观察并记录穿刺点周围皮肤颜色,是否出现肿胀、结节;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告知患者家属监护设备的读取方式,增加家属的护理能力,如有大幅波动,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术后8h内禁食,术后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由流质、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每小时帮助患者改变体位一次,进行轻微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翻身后可轻叩患者背部,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护理过程中尽量多与患者交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影响患者情绪;利用瞳孔对光反射、疼痛反射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如出现意识障碍立即进行抢救、处理;如患者有躁动倾向,则约束患者躯干及四肢,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13效果评价应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问卷内容包含护理态度、专业水平、护理管理、健康教育4个维度,每个维度含3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三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分为1、2、3分三个等级;问卷总分≥28分为满意,总分≥20分但<28分为一般;总分<2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对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脑血管瘤介入栓塞术是现阶段治疗脑血管瘤的主要方式,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4]。需要关注的是此类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联合更加完善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安全。
文中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术前分析患者手术指征,判断患者的配合能力,完善准备工作,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以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5]。术中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术后合理调整患者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综上,脑血管瘤介入栓塞围术期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晓燕,贾秀玲,杨秀瑾.介入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1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01):54-56.
[2]尚青秀,蔡蔚,李蔚然.放射性钇-90玻璃微球介入治疗肝癌的观察与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01):192.
[3]陈会校,张海军,张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四例[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0,(03):351-352.
[4]王京京,张晓春.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08):19-21.
[5]周勇,伍丽红,刘娜.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10例报告[J]. 临床误诊误治,2011,(02):155.
(收稿日期: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