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公家的园子里有许多枣树,听外公说,那是他的爷爷种下的,到现在已有百岁多的树龄了。它们弯曲的枝柯和粗糙的树干,虽历经风雨的洗礼,依然倔强地挺立,就像是一个个久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地守望着日转星移。
每年春天伊始,外公就开始忙着侍弄那些枣树了。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地照料着每一棵枣树,不辞辛劳地为它们修剪、浇水、除虫,直至挂果。干活累了,外公就坐在枣树下,掏出旱烟袋,一边品着,一边笑眼看着枣树,感觉十分地惬意。到了秋季,那一颗颗挂满枝头的枣儿,红通通的就像一串串红色的玛瑙,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总会映红了外公那饱经沧桑的脸。冬季最重要的就是施肥了,在树根不远的地方,他用镢头刨出一个一米左右深的土沟,把腐烂的树叶和杂草等做成的有机肥填进去,之后再覆上土。听外公讲,这样的肥料要比使用化肥要好的多,能使结出的枣子又大又甜。
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落枣了。年轻时的外公带着外婆,拿上箩筐,抬着木梯来到树下。外婆紧紧扶着木梯,外公就顺势 “哧溜”一下爬上枣树,然后用尽气力,使劲摇动树干,满枝红玛瑙似的枣儿互相碰撞,纷纷脱离枝头。邻居们听到枣儿“哗哗”落地的声音,就会慌忙赶来捡枣。枣打在了头上,砸得人们呲牙咧嘴的样子,十分的搞笑,但是人们顾不上这些“小痛小痒”,用手揉一揉,依然继续捡,那神情像捡拾宝贝一般的兴奋。朴实好客的外公,会把一箩筐又一箩筐拾起来的枣子,分成好多份,让邻居们拿去品尝。看到乡亲们兴高采烈地带着“胜利果实”离去,外公的脸上就会流露出一种幸福而又满足的微笑。直到人走园静了,外公会悄悄来到园子里,守着他的这些“宝贝疙瘩”,他深情地望着枝叶凌乱的枣树,眼睛里充满着慈爱和一丝难以捉摸的伤感。他一一抚摸枣树龟裂的树皮,嘴里喃喃自语着什么,仿佛在对着自己的孩子说着悄悄话儿。
听外婆讲,在那些挨饿的艰难岁月里,枣树可是家人和邻居眼里的大“功臣”。那时候的人们缺衣少食,其他村子里饿死了不少人,正是这些枣树,使得村子里没有因饥饿而发生这样的事情,陪伴人们度过了那段黑暗的岁月。尽管当时村里人饥不择食,吃柳芽、树皮、树根什么的,但是就没有一个人舍得动这些枣树——他们知道,就是这些现在的人们看起来不起眼的枣儿,救活了一个村子里的人的命!同时,也因这些枣树,使得村里的乡亲,对外公都尊敬有加。
现在生活富裕了,吃枣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但外公还是和以往一样,继续守着那些枣树。累了,就燃起一锅旱烟,靠着枣树歇一歇;热了,就在枣树下铺一竹席,借着枝叶的阴凉,来个最亲近自然的午睡。只是到了收获季节,年岁大了的外公再也不能上树了,他只能用手里的长木棍儿来落枣。他抬起头,慢慢举起手中的长木棍儿,对着那些又大又红的枣儿轻轻地敲打。他动作很轻柔,像是怕敲痛了枣子,又像是怕惊醒了枣树甜甜的梦。枣儿好像是懂得外公的心思,一个个急急忙忙地从枝头跳下来,噼里啪啦的,像是弹奏的欢快小曲儿。枣儿落满了地,外公就小心地蹲下去,他伸出满是青筋的大手,一颗一颗捡拾起来,眼里流露着欢喜和幸福的神情。他把最大最红的枣儿放在一块儿,最小最青的放在一处。等到全部入了筐,外公就坐在树下,一边“吧嗒”着旱烟,一边静静地守望着那一箩筐一箩筐的枣子,就像是在守望他的孩子们。
枣树越来越枝繁叶茂了,而外公也越来越老了。儿女们也像那些熟了的枣儿,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家,走向了城市,外公和外婆就成了村子里留守的老人。儿女们多次劝说他们去城里住,外公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外婆说,他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那些枣树,听不见树间蜜蜂“嗡嗡”的叫声,他就睡不安稳。
每次我和妈妈回外公家时,外公脸上就乐开了花,他围着我们娘俩,烟也不吸了,就专心地听我们和外婆说话,像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听故事那样专注。临走时,外公就拿出那些早就为我们准备好的枣子,让我们带走,并对妈妈说:“孩子学习紧,你工作又忙,没事就多吃些枣子,对身体有好处。我身体还行,没事的,別挂我!” 等到我和妈妈出了家门,外公总是送了又送,直到车子走了好远,我回过头来,还能看到他风中佝僂的身影和凌乱的白发……
而今又到枣树发芽的季节了,看到树叶铺满了大地,我仿佛又看到了外公在树下守望的模样。清风徐来,枣树在风中轻轻摇曳,送来了阵阵的花香和虫鸟欢快的呢哝;长长的枝条伸向了远方,撑起了一方硕大的绿荫,营造出一片温馨的天地。外公徜徉于树林里,阳光穿过树叶的罅隙,映照着他瘦弱的脸庞,他时而喃喃自语,时而驻足凝思,静静地望着日愈葱茏的树叶,眼里满含着深情,仿佛在守望着远方的亲人。那日渐苍老的身子,就像那一棵棵枣树,虽历经风吹雨打,依然顽强地挺立着;那粗糙的大手,像皲裂的树皮,默默地承受着岁月风霜的洗礼……
想到这些,我不禁泪流满面!
每年春天伊始,外公就开始忙着侍弄那些枣树了。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地照料着每一棵枣树,不辞辛劳地为它们修剪、浇水、除虫,直至挂果。干活累了,外公就坐在枣树下,掏出旱烟袋,一边品着,一边笑眼看着枣树,感觉十分地惬意。到了秋季,那一颗颗挂满枝头的枣儿,红通通的就像一串串红色的玛瑙,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总会映红了外公那饱经沧桑的脸。冬季最重要的就是施肥了,在树根不远的地方,他用镢头刨出一个一米左右深的土沟,把腐烂的树叶和杂草等做成的有机肥填进去,之后再覆上土。听外公讲,这样的肥料要比使用化肥要好的多,能使结出的枣子又大又甜。
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落枣了。年轻时的外公带着外婆,拿上箩筐,抬着木梯来到树下。外婆紧紧扶着木梯,外公就顺势 “哧溜”一下爬上枣树,然后用尽气力,使劲摇动树干,满枝红玛瑙似的枣儿互相碰撞,纷纷脱离枝头。邻居们听到枣儿“哗哗”落地的声音,就会慌忙赶来捡枣。枣打在了头上,砸得人们呲牙咧嘴的样子,十分的搞笑,但是人们顾不上这些“小痛小痒”,用手揉一揉,依然继续捡,那神情像捡拾宝贝一般的兴奋。朴实好客的外公,会把一箩筐又一箩筐拾起来的枣子,分成好多份,让邻居们拿去品尝。看到乡亲们兴高采烈地带着“胜利果实”离去,外公的脸上就会流露出一种幸福而又满足的微笑。直到人走园静了,外公会悄悄来到园子里,守着他的这些“宝贝疙瘩”,他深情地望着枝叶凌乱的枣树,眼睛里充满着慈爱和一丝难以捉摸的伤感。他一一抚摸枣树龟裂的树皮,嘴里喃喃自语着什么,仿佛在对着自己的孩子说着悄悄话儿。
听外婆讲,在那些挨饿的艰难岁月里,枣树可是家人和邻居眼里的大“功臣”。那时候的人们缺衣少食,其他村子里饿死了不少人,正是这些枣树,使得村子里没有因饥饿而发生这样的事情,陪伴人们度过了那段黑暗的岁月。尽管当时村里人饥不择食,吃柳芽、树皮、树根什么的,但是就没有一个人舍得动这些枣树——他们知道,就是这些现在的人们看起来不起眼的枣儿,救活了一个村子里的人的命!同时,也因这些枣树,使得村里的乡亲,对外公都尊敬有加。
现在生活富裕了,吃枣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但外公还是和以往一样,继续守着那些枣树。累了,就燃起一锅旱烟,靠着枣树歇一歇;热了,就在枣树下铺一竹席,借着枝叶的阴凉,来个最亲近自然的午睡。只是到了收获季节,年岁大了的外公再也不能上树了,他只能用手里的长木棍儿来落枣。他抬起头,慢慢举起手中的长木棍儿,对着那些又大又红的枣儿轻轻地敲打。他动作很轻柔,像是怕敲痛了枣子,又像是怕惊醒了枣树甜甜的梦。枣儿好像是懂得外公的心思,一个个急急忙忙地从枝头跳下来,噼里啪啦的,像是弹奏的欢快小曲儿。枣儿落满了地,外公就小心地蹲下去,他伸出满是青筋的大手,一颗一颗捡拾起来,眼里流露着欢喜和幸福的神情。他把最大最红的枣儿放在一块儿,最小最青的放在一处。等到全部入了筐,外公就坐在树下,一边“吧嗒”着旱烟,一边静静地守望着那一箩筐一箩筐的枣子,就像是在守望他的孩子们。
枣树越来越枝繁叶茂了,而外公也越来越老了。儿女们也像那些熟了的枣儿,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家,走向了城市,外公和外婆就成了村子里留守的老人。儿女们多次劝说他们去城里住,外公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外婆说,他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那些枣树,听不见树间蜜蜂“嗡嗡”的叫声,他就睡不安稳。
每次我和妈妈回外公家时,外公脸上就乐开了花,他围着我们娘俩,烟也不吸了,就专心地听我们和外婆说话,像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听故事那样专注。临走时,外公就拿出那些早就为我们准备好的枣子,让我们带走,并对妈妈说:“孩子学习紧,你工作又忙,没事就多吃些枣子,对身体有好处。我身体还行,没事的,別挂我!” 等到我和妈妈出了家门,外公总是送了又送,直到车子走了好远,我回过头来,还能看到他风中佝僂的身影和凌乱的白发……
而今又到枣树发芽的季节了,看到树叶铺满了大地,我仿佛又看到了外公在树下守望的模样。清风徐来,枣树在风中轻轻摇曳,送来了阵阵的花香和虫鸟欢快的呢哝;长长的枝条伸向了远方,撑起了一方硕大的绿荫,营造出一片温馨的天地。外公徜徉于树林里,阳光穿过树叶的罅隙,映照着他瘦弱的脸庞,他时而喃喃自语,时而驻足凝思,静静地望着日愈葱茏的树叶,眼里满含着深情,仿佛在守望着远方的亲人。那日渐苍老的身子,就像那一棵棵枣树,虽历经风吹雨打,依然顽强地挺立着;那粗糙的大手,像皲裂的树皮,默默地承受着岁月风霜的洗礼……
想到这些,我不禁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