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新娘”:美国淘金潮时的传奇华裔女子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d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的中国人来说,特别在排华年代,生活就是一场赌博。一位名叫波莉的女子,克服了身兼女性和华人两个弱势群体身份的诸多困难,凭借东方式的聪慧与勇气,加上独特的机缘,成功地逃离奴役地位,成为一个自由人,在太平洋彼岸的异乡扎下根来,从而成就了一段“扑克新娘”的传奇,并化为美国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寻找被称为“扑克新娘”的女子


  传说在十九世纪美国排华的年代,有一个名叫波莉·贝米斯的来自中国的女子,她被人贩子卖给美国一家酒店的老板。后来,美国白人查理·贝米斯在一场扑克赌博中,从该酒店老板处赢得了她,两人相爱并结婚。后来,波莉却成功地使自己成为居住的小镇里备受爱戴的人。在十九世纪爱达荷州,波莉或许是生活在那里的中国女子中,第一个或者也是唯一一个被人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许多年过去了,开始有历史学者试图寻找她,并探索她的生平和足迹。最初系统地搜寻波莉故事的,是一位叫林露德的华裔美国女作家。生于旧金山唐人街、成长于香港的林露德,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爱达荷州为写作《美国华人史图鉴》收集资料时,接触到波莉的故事,然后就专题收集关于波莉的资料,并于1981年完成了一本传记小说《千金》。
  林露德的著作造成一小股“波莉热”,唤起了许多拓荒者或后代对波莉的记忆,许多人寄送自己保留的关于波莉生活的照片、报纸、杂志、未发表的日记给她,希望以此记录波莉,以及他们自己那个逝去的淘金岁月。波莉的生平先是被编成电视剧;1991年,她还被搬进改编自林露德传记小说的同名电影《千金》。
  2010年3月,《纽约时报》推荐书单中出现一本追述美国早期华工史的书《扑克新娘:西部第一个华人》。此书作者克里斯托弗·科贝特是一名记者兼历史学家,他在此书中记录了在美国西部生活的中国女子波莉·贝米斯的一生。随后,各媒体相继报道和推荐这本书,一时间在美国社会又一次掀起了关注西部主題的热潮。如今,她所生活的农场也已经成为历史遗产保护地之一。

沃伦交集着来自各地移民的梦想


  爱达荷州沃伦镇的海拔一千二百多米,非常寒冷,在冬天的时候,雪厚得无法通车,使这个小镇与外界隔绝。留在沃伦镇的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大都做着艰苦的体力劳动,渴望着淘到金子,为自己置下一片庄园。他们来沃伦淘金的目的其实差不多,都是为了谋生糊口,继而梦想发财。只是一些人横越大陆,另一些人则跨过太平洋。沃伦镇的人口随着金矿被发现而呈现数量的波动,但中国人被允许进入此地后,他们成为这里的主要人口。
  小镇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两旁错落着酒吧、舞厅、旅馆和商店。这些街景,大概就是在1872年7月8日波莉被带到这里时,所最先看到的。就在她刚刚到来的时候,有个陌生人对她打招呼道:“哈,波莉来了。”并且把查理·贝米斯(Charlie Bemis)叫了出来,介绍道:“查理,这是波莉。”从此,波莉正式成为这位中国女子的名字,她也认识了查理。
  在中国人迁移到爱达荷州的头十年(大部分是从加利福尼亚,或者建设太平洋铁路的人们中来的),仍然受一定歧视,比如他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交每月四美元“采矿税”。周日中国小孩不能出门,以防被出来打猎的白人男子当目标打死。但毕竟在美国西部如此艰苦的环境,人们都是挣扎着求生存,更容易彼此接纳。比如在沃伦镇,地处美国边境,十分荒凉,中国人和白人的生活必须有交集,才能生存:一起在矿下工作、交换补给,甚至参加娱乐活动。波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女奴的身份来到了美国沃伦镇。
  波莉的主人是一个华裔,叫洪金,当时他管理着沃伦镇的一家酒吧兼赌场。当然洪金并不是镇子上唯一拥有酒吧的老板,查理·贝米斯也开了一家酒吧。镇子上的酒吧是这里最热闹的地方,许多白人和华人在这里一起饮酒作乐。在酒吧里,波莉几乎负责所有的工作:制作食物、打扫卫生、端咖啡、陪客人跳舞等,可是她决不卖身。
  在那个蛮荒的年代,在其他中国女子来到美国后大多被迫从事色情业的残酷历史阶段中,波莉养成了坚强的性格,她不得不坚强起来,只有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才能在异国他乡活下去。同时,好强的波莉从未放弃过为“自由”而做的努力。比如在每天酒吧打烊后,仔细打扫卫生的过程中,波莉都会小心地淘洗客人付账时掉在地上的金粉,并将它们妥善收集起来,以期有朝一日可以用金粉来赎身。
  所有看到过年轻时波莉的人,描述中大都提到她惊人的美貌,即使到了老年,她仍被称为“充满智慧和魅力的”。其实,波莉令诸多拓荒者印象深刻,更多的是因为她迷人的个性。这个很有性格的中国姑娘,尽管长得很美,却坚持不放低自己。她曾在一个大喊大叫的食客面前挥着餐刀,嚷着“谁对我的咖啡不满意”,从而成功制止了该食客的发飙。在那个排华的年代,她用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征服了身边的美国牛仔和矿工。
  然而,要化解美貌和魅力给她带来的“过分要求”的危险,却并不轻松。每当波莉的“智慧”不足以帮助化解她不想做的事情时,她就会从后门逃进查理的酒吧。如果无法逃出,她就喊查理前来救援。查理凭借着好枪法,几次把波莉从险境中救出,据称查理“从未让她失望”。当得知洪金不同意她赎身,希望破灭之后,波莉曾试图用猎枪打死洪金……波莉撑过了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光,也使她幸运地被爱情垂青,她与查理相爱了。
  查理·贝米斯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新英格兰名门之后,父亲是医生,因为不满家人对其生涯的安排,而选择远赴美国西部淘金,后来在沃伦镇开酒吧。他非常有才学,精通法律,且为人诚恳,经常帮助矿工解决争端,因而颇受当地人尊重。查理也极为尊重波莉的选择,始终守护在她身边。这个细心的男人甚至因为波莉身材矮小,而将家里的家具改矮、改小,以便她能起居方便。在艰苦环境下,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给予波莉爱与关怀的查理,久而久之成了波莉的依靠。而设法为波莉赎身的想法,也越来越深地植根于查理的心中。

传说是“扑克”改变了她的命运

  由于当时的华人移民,乃是一个游离在政治家和记者视野之外的群体,因而对这段历史的生动叙述,尤为难得。不过这些叙述,归功于无数的拓荒者将自己的回忆拼凑起来。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知道的波莉,乃是活在无数人记忆中的一个中国女子。
  波莉之所以有名,更多是因为她被称为“扑克新娘”。相传查理和洪金玩扑克赌博,洪金一时兴起,拿自己的“私有财产”波莉作为赌注。命运之神在这一刻给了查理和波莉最大的关照,查理赢得了扑克牌局,他从洪金处将波莉赢到手,使波莉迎来了自由!这是西部片所喜欢的牛仔与美人的浪漫故事,真实情况未必如此。当然,波莉和查理两个人此时已经相爱,只是渴望自由的波莉,并没有选择立即成为查理的新娘。坚强独立的她,在查理的酒吧旁边,经营了一家小小的寄宿公寓。她一边为矿工洗衣服,一边在缺少医药的当地,用她在中国老家学过的中草药及护理知识,为许多邻居治疗简单的疾病。时间长了,波莉深受当地人们尊敬和爱戴,人们称赞她是勤劳善良的女性,许多人都喜欢去她的公寓里做客闲聊。1890年,查理与人结仇,被人打中了一枪。当时,昏迷十几天的查理生命垂危,医生已经宣布无力挽救,波莉却始终不放弃希望。她用编织工具钩针,以自己独创的方式取出子弹,清洗伤口,并通过中草药治疗和精心护理,竟奇迹般地拯救了查理的生命。于是,波莉与查理就这样相偎相伴,不离不弃,只是没有一纸婚书的证明。
  戏剧化的是,将他们关系合法化的是1892年颁布的《基瑞法案》,该法案称:所有在美谋生的华人均属非法入境者;他们必须领取居留证,没有身份注册的华人将被遣返。1894年8月13日,查理与波莉结婚,这年波莉四十一岁。两年后,四十三岁的波莉顺利地拿到了美国居留证。

在鲑鱼河谷生活了五十年


  波莉初访美国时,正逢西部淘金潮,数千华工赴美求生。随着金潮退去,当年来沃伦草原采砂金的几百名华人都已不知去向,大多数华工选择海归、回国。于是在美国西北内陆荒原上,便再也难以见到中国人的身影了,田野上只留下被大蒸汽挖土机采掘过的坑坑洼洼。
  结婚之后,波莉和查理沿着鲑鱼河向下考察,在距离沃伦镇十七公里处,他们找到了一处好地方。鲑鱼河两岸山崖陡峭,被称作“不归河”,他们却在河谷间找到一小块平地,建了一幢两层小楼,定居下来,并开辟了自己的农场,过上了与世无争的惬意生活。据说,查理买下了这块地,不过历史学家并没有发现地产交易记录里有这一笔。至于查理在沃伦镇的酒吧,他雇人代为管理;而波莉开的那家客栈,已经被她卖掉了。
  这段惬意而丰富的农场生活,在一张波莉在饲马的照片里,也许仅仅反映了一小部分:照片背景是雪山青松,遍地皆白,这是冬天的情形。这个峡谷有四百多千米长,一千八百多米深,尽管他们的农场可以耕种的土地僅有十五亩,但在波莉精心照管下,种植了李、桃、葡萄、樱桃、草莓、黑莓、谷物、西瓜和各种蔬菜,还养了若干只鸡、鸭以及一头奶牛。而有些他们无法生产或制造的必需品,诸如煤油、棉布、鞋子等,查理就到城里,用他们生产的果蔬去交换。
  即使离开了沃伦镇,波莉仍未离开人们的生活。这对夫妇因为好客和慷慨而声名远播,查理摆渡人过河不收钱,还把他们带回家来过夜。客人走的时候会带上很多馅饼、蛋糕、水果和蔬菜,送给沃伦镇的老朋友。冬天河流封冻时,附近农场的人以及沃伦镇的老朋友们便纷纷来访,到他们家住几天,大家通宵达旦地谈着,讲新闻,说故事,打纸牌,这时查理会拿出提琴,让琴声伴着歌声,有时还即兴起舞。每天除了享受波莉的厨艺,还要喝波莉亲手用黑麦和蛇麻草酿制的威士忌酒,于是很快,贝米斯农场就被叫成了波莉的农场。
  1909年,他们的邻居查尔斯·舍普与彼得·克林卡默,买了河对面的地。在寂静的山谷里,有邻居是好事,舍普帮波莉写下要买的种子,帮她测量尺寸,订购新的服装。后来他们安了电话,便每天通话,诸如“你今天捡了几个鸡蛋?六个?我捡了十个”。“今天抓了多少鱼?没有抓着?你不行!你们几个周日过来,我来做我今天抓到的大鱼”……无论如何,在这里,波莉度过了一生中最安稳平和的时光。
  不幸还是在波莉晚年时接连到来,1922年8月的一天,他们的房屋、包括里面的一切财物,全毁于火灾。舍普的日记记下了波莉的不幸:“贝米斯的房屋毁于火灾。我用牙齿把查理拖出。失去了泰弟(波莉的狗)。大约在四点钟我与波莉把老人(指查理)安顿好。困难的时光。未能救出一丁点财物。”当时彼得不在,他从外地一回来,便连夜过河为波莉找回坛子、面粉和三十只鸡。火灾发生两个月以后,1922年10月22日,被烧伤的查理离开了人世。舍普记道:“贝米斯于凌晨三时逝世。我们在晚饭后安葬了老人。”
  在这个荒野的农场,只剩下波莉独自一人生活。几天后,舍普的日记写道:“波莉去沃伦了,彼得跟她一起去……”喜欢记日记的舍普,在日记中保留了波莉在农场生活的很多细节。但他通常只记事实,未能描述波莉的伤心之情。实际上,彼得之所以把波莉带回去,是因为觉得波莉和中国人在一起,可能会开心点。不过,显然波莉已经住不惯沃伦镇,她很快就想家了。有一天早上,舍普和彼得起来,发现波莉的房屋冒出炊烟,他们划船到对岸,才知道波莉徒步走回来了。
  此后,波莉开始了独自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朋友们帮她在河边搭建了新的木屋,并为她制作了床、桌、椅、娱乐用具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还重新拉了电话线。在这栋木屋里,波莉坚持抵御并驱逐着内心的伤痛,凭借着自己乐观、坚强的天性,她仍然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波莉留给后世人们的历史遗产


  为了减轻波莉的悲伤,朋友们把波莉带出木屋,去见外面的世界。1923年8月,波莉第一次离开偏僻的农场,乘汽车前往爱达荷州格兰治镇。当她骑马在格兰治镇溜达,访问早年熟识的友人时,还是在这个小镇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波莉成为格兰治镇上备受爱戴的人——在那个排华的年代,这尤其不易。
  与查理结婚后,波莉在偏僻的鲑鱼河谷农场上已住了五十年,她从未坐过汽车,更不知道电影是什么。在这座城市里,波莉第一次乘火车(不过她早知道有不少华人为铁路出过力),第一次看电影,也第一次看到一只“说话鸟”(鹦鹉)。这个老太太的出山,成为当地报章《爱达荷华州自由报》的大新闻,放在头版头条进行报道,报纸的编辑还采访了她,将乐观又坚强的这位中国老太太比作“现代的瑞普·凡·温克(Rip Van Winke)”(相当于《红楼梦》里的刘姥姥)。   1924年,波莉又到更为现代化的、美国爱达荷州最大城市——首府博伊西旅行。在这里,她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有轨电车,她也第一次乘电梯。然后,波莉评论此次旅行说:“我丈夫说,我们将看不到铁路,随后他死了。现在我看见大的市区商店,电车在马路中间跑,我欢喜这些,但看得太多使我太累。”
  年近八十的波莉依然很有精神,对生活保持着兴趣,乐于接待客人,并且还出去访友;尤其是对孩子,每当小孩子的声音出现在屋里,她皱巴巴的脸都发光了。1931和1932年的探险者们说,波莉“很有活力”。不过,有人记录道:“她已经忘记如何说中文。”另外,波莉亲眼看见了淘金热和西进运动辉煌成果的一小部分,却不了解其中也包含着自己和查理的贡献。
  1933年8月6日,波莉未能起来接邻居的电话——她病了。在九个小时的颠簸旅途后,波莉被送到爱达荷州立护理中心,这时已经意識不清。据护士的女儿说,波莉到这里的时候,她穿着布鞋、棉布裙子,戴着一只铜耳环——另一只已经丢了。护理她的一个护士后来回忆道,当时波莉知道自己“太老”了,已经很难恢复健康。
  在护理中心住了三个月,1933年11月6日下午三点三十分,波莉去世了。据称,格兰治镇市政委员会成员亲自为她扶棺送葬。她原本想安葬在鲑鱼河边自己的农场,但由于冬天来到,舍普与彼得未能及时赶到,于是她被安葬在格兰治镇的公墓,并立了碑,碑上刻着“波莉·贝米斯——1853年9月11日——1933年11月6日”。1933年11月4日,即她病逝前两天,《俄勒冈人》报上刊载了她的故事,是曾经护理她的护士夏娃·维弗尔写的。此后西北地区许多报纸刊登的波莉讣闻,都引用了这篇文章。
  1943年,圣吉尔楚德博物馆接受了彼得捐赠的第一批“波莉藏品”,包括夜礼服上的自制金纽扣、结婚证书、三套衣服、一顶女遮阳帽、一条棕色披肩、许多钩针织品、朋友赠送的银器、几件首饰,还有若干照片,其中一张就是波莉在雪山牧场的照片。爱达荷历史协会还保存着波莉的婚装照片:对襟短袄、绸缎长裙,白手套,完全是西方服饰,只有面庞仍然是一张中国妇女的脸。
  如今爱达荷州已经把波莉曾经居住过“波莉庄园”建成了博物馆,并将流经萨尔门河峡谷的一条小溪命名为“波莉溪”,她被人用口、用笔、用电影和电视、甚至历史遗产保护之地,镌刻进美国西部历史,让后人永远缅怀这位华裔女性拓荒者的动人事迹。
其他文献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他缔造共和、建立民国的旷世伟业家喻户晓。他在革命救国前,从事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医护工作,十四岁就远赴檀香山求学,先后就读于广州博济医学院和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他兼采中、西医之长,提倡中西医药结合,实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先驱。行医过程中,孙中山有机会广泛接触清朝政府各级官吏,进一步了解到清朝政府的腐败黑暗,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术再高,只
自从文学革命运动以后,胡适先生名满天下,受邀到全国各地演讲,引领新思想和白话文学潮流。湘省各界也多次盛情邀请,但往往得不到他的回应,千呼万唤之后仅仅来湘一次,颇为让人疑惑。一  1949年12月15日,胡适匆忙飞离北京,留下了一批书信。后来,中华书局将这批书信编辑出版了《胡适往来书信选》,其中收录了赵恒惕致胡适的一封信,行文甚为谦恭:“局变岁迁,幸趋改造,发皇振导,责在时贤,公倡联治,为世所宗。此
据亦幻《弘一大师在白湖》记载,弘一大师在听静权法师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时,忽然当众哽咽起来,“泣涕如雨”,原因是弘一大师听到经文,想起了母亲的慈爱。大师难得的天性流露,感动了众僧,对亦幻法师触动尤其大。他说:“我平生硬性怕俗累,对于母亲从不关心,迨至受到这种感动,始稍稍注意到她的暮年生活。中间我还曾替亡师月祥上人抚慰了一次他的八十三岁茕独无依、晚景萧条到极点的老母。弘师对我做过这样浩大的功德,他
沈从文先生没有读过大学,后来却当了大学老师,在学校里主要教授文学创作和中国小说史等课程。人们常说大学不是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些道理。沈从文的得意门生、著名京派作家汪曾祺也曾经谈过类似的问题:“他(指沈从文)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汪曾祺所说的“有那么几个”作家中就包括王林。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王林在国
没有一个作家是真的不想说什么的。那些卓越的作家即使在现实中备受打击,也会希望和配得上自己才情的未来展开对话。  费尔南多·佩索阿生前甘于困窘,像一只固执又老迈的蜗牛,在春天闪着银光的杨树上爬行,动作虽然迟缓,目标却高不可攀。明明是这辈子发生的事,他偏要否定,说成是前世梦里的景观。他在散文和诗歌中,通过数十位“异名者”的身份进行创作。他不是他们!连作者都成了虚构人物!  佩索阿和我们每天在写字楼遇到
任鸿隽为推进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可谓厥功至伟。早年组织中国科学社,自任社长,开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之先河;人生中年之后担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干事长十余年,资助或兴建许多公益事业,其中以北京图书馆、静生生物调查所、地质调查所、中华营造学社最为著称。这些业绩后的任鸿隽,则默默无闻,以陈衡哲在1961年于其逝世后所写《任叔永先生不朽》所云,是“截长补短,行现心隐”。此言出自夫人,殆为实情。  1949年,
《白石老人自述》是一本极薄的小书。虽薄虽小,我却以为,这是走近齐白石最重要的一本书。罗家伦讲得好:“这是一篇很好的自传,很好的理由是朴实无华,而且充满了作者的乡土气味。”“最动人的文学是最真诚的文学。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哪能不使人感动?”  据三联版《白石老人自述》的《写在前面》:“1962年,齐白石的口述记录稿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名为《白石老人自述》;1967年台湾
《许云樵来往书信集》收李长傅来函三通,编者按函示落款时间将其编列先后,结合函件内含历史信息可知,三通书信分别作于1936、1947、1937年,故集中编次有误。弄清了三通书信的写作时间,亦解决了李、许二人之初识交往和南洋学会成立问题,对深入认识和了解民国南洋研究学者交往和研究南洋学会成立问题有重要意义。  李长傅(1899—1966),江苏镇江人,地理学家,早年留学日本,肄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期
《李泽厚刘纲纪美学通信》出版,作为编者,有必要向读者作一些交代。  近十多年来,因为编撰《李泽厚学术年谱》的缘故,我和李泽厚先生的联系是比较多的。见面交流多次,邮件数十封,更多的是电话请教。每次联系,李先生很少主动讲起什么,总是我有所求教,他有选择地做些回答、解释,聊到高兴时,偶尔老先生也会宕开话题,作些与谈话话题有关或无关的发挥。但是,李先生从未主动提起过和刘纲纪先生通信的事。  知道两位先生有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叶,现代著名杂文家秦牧写了一篇题为《“谢本师”》的杂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以我们百年来的思想史上,那几回可怕的‘谢本师’的事件为例罢!清末俞曲园曾经以‘治小学不摭商周彝器,治经颇右《公羊》’的卓特态度闻名于世,而他的《群经平议》《古书疑义举例》诸书,直到今天看来也还锋芒宛在,但是晚年因为不赞同他的弟子章太炎的革命行动,被章太炎所‘谢’了!章太炎呢,主《时务》《昌言》报时的慷慨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