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怎么“流血”?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视劇大都离不开打打杀杀的情节,但拍戏不可能真的让演员受伤,那么那些以假乱真的伤口和鲜血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舞台上的第一抹“血”


  血管几乎遍布全身,因此我们一旦受伤通常都会出血,而“血流成河”的场景也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样,“打斗必要见血”就成了影视剧的标配。但是,在生活中,人血还是稀缺的医疗资源,而且离体的血液很快就会凝固,并不适合作为影视剧的道具。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人们发明了“人造血”。
  在美洲沙漠中生长着一株株粗壮的仙人掌,这些仙人掌向阳而生,生机勃勃。但有一天,当地人发现,有些仙人掌身上出现了“枪伤”!一个个圆圆的“伤口”或成片或单个出现在仙人掌上,中心是白色的,周边晕染着一圈红色,活像仙人掌流出的“鲜血”。随着“伤口”逐渐扩大,仙人掌慢慢死去了,而周边的仙人掌身上也出现了“枪伤”……
  后来,当地人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这些仙人掌身上寄生着一种通体红色的小虫,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之为胭脂虫。胭脂虫孵化和生长的速度很快,当虫子越来越多,将仙人掌内部蛀空时,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一个个“枪伤”。白色的是虫卵,红色的则是成虫。人们将这些“受伤”的仙人掌摘下来,汁液溅到了衣服上,染上的红色鲜亮好看、经久不褪。很快,这种漂亮的颜色风靡了整个美洲。1600年,发现了“新大陆”的欧洲人同样发现了胭脂虫背后的巨大商机,他们用仙人掌饲养胭脂虫并将其广泛运用到食品饮料、化妆品及纺织品等多个行业中。
  1897年,靠拍摄恐怖片发家的法国大木偶剧院遭遇了瓶颈期,因为他们的舞台剧有许多的血腥场景,但是“血液”却不如人意,往往是借着昏暗的灯光和猩红的地毯、手绢掩人耳目。时间长了,观众就不买账了。这时,剧组导演灵机一动,想到了胭脂虫这种安全无毒的动物色素,只要将胭脂虫在锅中煮沸,它体内的红色色素就会流出,择去虫体,便成了一锅“血水”。这摊热乎乎、血淋淋的“鲜血”往舞台上一泼,观众们的尖叫声更加情真意切了,剧院再次红火起来。

“人造血”走进百姓家


  后来,欧美的一些影视剧也借鉴了这个做法。虽然胭脂虫“血”效果不错,观众们也不容易分辨出它与真血的区别,但是剧组还是很快发现了它的弊端。作为染料,胭脂虫的成本并不低,再加上加工过程繁琐等缺点,许多剧组放弃了这个做法。作为替代,巧克力糖浆加少量红色素的“人造血”风靡一时,可惜这种假血并不“耐看”,它的粘稠度比真血更高,又极易风干,变干后会凝结成一粒粒小珠子,使用寿命很短。
  直到1960年,英国药剂师约翰·泰能盖特用各种“食材”配出了一款看起来最真实的假血——“肯辛顿血”。从此影视剧化妆师们才真正开始“脑洞大开”,在“肯辛顿血”的基础上通过变换配方而获取剧情需要的“血液”,为观众们带来了越来越好的视觉体验。“肯辛顿血”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我们也可以在家里自己制作一罐独特的“肯辛顿血”。
  和人血一样,假血的主成分也是水,而模拟血浆黏度则要靠各种质地粘稠的材料,比如面粉、玉米糖浆、巧克力糖浆和蜂蜜等。含氧量不同的血液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此我们还需要红色、蓝色和绿色等食用色素来调整假血的颜色。另外,如果是热兵器造成的伤口,还可以用酒精或冰块等模拟出冒烟的效果。
  原材料准备好后,让我们跟着化妆师来“做”一摊血吧。首先将水和玉米糖浆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地往混合物中滴加红色色素,同时轻轻搅拌,直到颜色和想要的血差不多。如果想制作暗红色的静脉血再往里加入少量的蓝色或者绿色食用色素。颜色调好后,就要加入面粉、糖浆或蜂蜜等使“血液”变粘稠,同样是缓慢加入面粉并不断搅拌,慢慢地,“血液”会越来越稠,用筷子沾一沾,大约每秒2~4滴的流速就差不多了。最后再用色素调一下颜色就大功告成啦,如果颜色偏粉,加红色素;如果颜色不够暗,加蓝色;如果血浆颜色太透明,就加点面粉。

一秒变身刀疤男


  获得了假血后,化妆师们又如何在不伤及演员的情况下让其“自然”流血呢?这就需要在皮肤上“画”出伤口。
  首先,根据要做的伤口大小,剪一段相近大小的卫生纸,放在“受伤”的位置,然后在卫生纸上挤上一些白乳胶。将白乳胶抹开,可以超出卫生纸的面积,使部分白乳胶沾到皮肤上。在白乳胶未全干时再贴上一层卫生纸,然后再涂上白乳胶,重复上述步骤。如果“伤口”较浅,需要的卫生纸就少一些,反之则覆上多层卫生纸。
  等到最后一层白乳胶干了之后,把与肤色相近的粉底液均匀涂在白乳胶上,然后用牙签之类的尖锐物,将白乳胶从中划开,并且把卫生纸拨乱拨皱,做出一种伤口突起的效果。接着在“伤口”的中心涂上口红或唇膏,在“伤口”的边缘抹上假血。如果是一个陈年的“伤疤”,就可以用黑色的颜料取代口红给伤口“上色”。这样,一个狰狞的“伤口”就新鲜出炉了。
  “伤口”画好了,接下来就要让观众看到伤口在流血。首先,让海绵吸满鲜血,然后用一个顶部有洞的塑料包包好,让演员将它藏在衣服里面。当“凶手”拿着一柄刀身会自动收缩的刀子或一把玩具手枪发射橡皮子弹戳中海绵“血包”时,在狰狞的“伤口”下,“鲜血”就会汩汩流出了。
  如果我们光看电视不过瘾,想要体验一下影视剧中英雄的感觉或做个小小恶作剧,用刀背沾上假血在手腕上“割开”一道血淋淋的伤口也可能是一个好主意。当然,如果真的骗到了父母亲大人,也许就要做好真的受伤的准备了。
  影视剧从业者为了呈现给观众们最精彩最逼真的画面,在道具制作方面煞费了苦心,现在知道了这些小秘密的你,还会被吓到吗?
其他文献
我们常常在新闻中看到,东边气温又创了新高,连续数月干旱,西边又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北部冷得需要提前一个月开暖气,南部大半年都在过夏天……而这么多的气候异常归根结底都是人类的“锅”,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这让人不禁想问,如果地球上再也没有人类,气候又会怎么变化呢?  实际上,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外部条件不稳定  太阳是地球的母星,它对地球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它每打一个“喷嚏”(太
期刊
核桃与大脑的褶皱相似又不同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桃,它们的外形实在是太相似了,都有着层层叠叠的褶皱和深深浅浅的沟回,也难怪崇尚“以形补形”的中国人会认为“核桃能补脑”了。但是其实两者也不太一样。  如果你拿幾个核桃来比较一下,会发现核桃的沟回是有差异的,它们长得并不一样,可是大脑却不是。科学家发现,人们的大脑长得都很相似,有的地方沟回很多,有的地方就相对平滑。看来,大脑也有
期刊
你相信动物有语言吗?猫咪向人撒娇时求抱抱的呼噜声,争宠时示威般的咆哮声,发情时孩子哭声般的声音,每一种都展示着猫咪的不同情绪,这是猫的语言吗?狗狗们相遇时发出的嚎声是在互相打招呼吗?你想不想加入它们的“微信群聊”呢?  值得欣喜的是,人與动物实现语言“互通”,让人类听懂动物语或者让动物听懂人语,很快就能实现了。动物如何交流  动物们有自己的语言,它们可以通过模仿和学习来互相沟通,这个观点被许多研究
期刊
对很多人来说,海藻是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不是放在餐桌上的食物。但实际上,人类食用海藻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1.3万多年前,当人类从亚洲首次进入北美时,就是依靠沿海海藻及其带来的鱼类,作为食物生存下来。  今天,我们仍然在利用海藻。比如用它制作寿司等美味佳肴,或通过提取它的某些成分,来制造可回收塑料等。  除此之外,海藻还有更大的价值正在被开发。譬如,清理海洋,恢复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力,从空
期刊
人类的身体构造十分复杂,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人体这台精密的“机器”。而除了一些大型器官外,要完成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也离不开一些小“零件”。眼睛里多了一层膜  从前,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角膜可分为5层,依次为: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它们分别起着滋养、保护和补充细胞等作用。不过,2013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实验发现,原来角膜还有第六层。  研究人
期刊
变温动物能发烧吗?  没有人喜欢发烧,发烧往往使人浑身无力、头晕脑胀。但发烧虽然使人痛苦,却是对身体内部有害细菌和病毒的一种大规模的清除。从这个角度上看,发烧是一件好事。甚至有科学家表示,正常频率的发烧能够定期清除包括细菌和病毒在内的病原体,降低患癌的几率。  发烧一般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身体的细菌或者病毒的数量过多了以后,身体内的体温调节系统会升高体温,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相关的酶的活性,
期刊
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丛林里,我们大多数人会不时迷路。尽管如此,我们的大脑在“导航”(寻找正确方向)方面确实非常了不起。即使我们在日常上下班途中走神了,大脑仍然能够把我们安全地送达目的地——科学家认为,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们“海马体”(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一部分)中的“位置细胞”。  “位置细胞”是2018年公布的一个生物物理学新名词。它是大脑定位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对环境中的特定位置有反应,并
期刊
你见过蓝色的烟花吗?  一束束亮光伴随着“咻咻”的声音依次冲上夜晚的空中,随后轰隆隆地爆炸出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花朵”,照亮了夜空,也愉悦了我们的心情。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烟花可以是任何颜色的,但仔细想一下,你几乎从没见过蓝色的烟花,这是为什么呢?  烟花之所以能发光,靠的就是其内部的发光剂与发色剂。发光剂是铝粉或者镁粉,它们猛烈燃烧时,发出强烈的白光并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从而刺激发色剂中的金属发光
期刊
演化是否有方向性?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圆,还是一条永不回头的直线?这个问题很难有确定的答案,如果我们考虑不同时间长度的不同物种的演化历程,也许我们将得到不同的答案。演化是场轮回?  生物考古学家根据发现的化石证据,推测说,到目前为止,地球曾经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如果把每一次大灭绝作为循环的终点,物种的复苏作为起点,那么物种的演化过程是否是一个个相似的圆呢?  发生于距今2.51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第
期刊
在人类看来,太阳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输出体。在其中心到0.25倍太阳半径的范围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四个氢核聚变成一个氦核的核聚变反应,这个区域也称为太阳的核反应区。在这里,每秒钟有6000亿千克的氢经过热核聚变反应为5960億千克的氦,并释放出相当于40亿千克的氢的能量(通过E=mc2将质量转化为能量)。剧烈的核反应使得太阳核心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其压强也达到了2000亿个大气压。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