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生底子较薄、水平参差不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中职《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从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考核分层几个方面展开,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
【关键词】分层教学 电子线路 中职
随着世界进入电子信息时代,现代电子制造企业对一线工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对中职学校培养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线路》是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实用的知识?在相关班级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教学法。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排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根据差异、动态分层
先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分层。以11级电子技术应用预科班为例,全班38人,入学的成绩参差不齐。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电子线路》课程时,我根据学生第一学期主要课程的期末成绩以及各任课老师的建议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A层的同学10人,占全班26%,相对优生,基础扎实,学习自律性较强,理解能力强,以参加单招为明确目标,在教学中要加强知识的深度和难度,为其今后升入高等院校打好基础。
B层的学生17人,占45%,这部分学生学习缺少恒心,学习成绩不稳定,学习目标不明确,容易受到其他学生的影响,摇摆不定。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提高其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应用。
C层的同学11人,占29%,这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但动手能力尚可。对他们的要求是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点和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基础。
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一个学期调整一次,调动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产生一个良性激励的竞争环境。
二、各有所得、目标分层
由于学生能力存在差异,我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层: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基础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电路图、电路原理,并会初步运用,这是要求A、B、C层同学都要完成的;提高目标是能利用学到的知识通过公式转换、多步计算等分析中等难度电路,要求A、B层同学完成;拓展目标是对重点知识点加深难度,要求学生对电子电工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综合应用,A层同学完成。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向上发展。
三、课上课后、施教分层
采用分层教学,学生和教学目标都有分层,但所有学生都在同一班级,因此在具体操作时:课上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分为主,合为辅。
课上讲解知识点时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以两课时的“移位寄存器”这节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强弱搭配两人一组,利用数字电路试验箱,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以B层中等学生为标准,教学进度中速推进。基础目标是移位寄存器的原理和判断左移、右移。提高目标是学会使用74LS194实现左移、右移、置数、清零功能。拓展目标是在熟悉了74LS194芯片后,利用该芯片设计简单时序逻辑电路。
四、提高效率、分层作业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作业总是相同的,作业抄袭现象严重。在分层教学中,课后作业也进行分层。C层同学以书后的基础题为主,难度较低。B层同学作业以中等难度的加深题为主,在对基础概念及公式理解的基础上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答,这样巩固了基础又有所提高。A层同学要在B层同学基础上,增加拓展题,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高解题技巧。不同层次的同学有不同的作业任务,使同一层次的同学在解题过程中要积极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分层考核、综合评价
为保证大部分同学考试合格,鼓励学生,同时既要拉开层次;试卷内容这样设计:60分为基础题(以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为主)、30分为中等题(以简答题、小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10分为难度题(以大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0分的附加题(一般为大综合计算分析题)。通过多次考试,成绩分数分布正常。
在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评时,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常规如上课纪律、回家作业,平时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几个方面:期末考评分=学习常规×40% 平时测验×10% 期中成绩×20% 期末成绩×30%
学习常规占了较为重要的部分,这对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肯定。对于考试成绩着重突出期中和期末,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一个总结反馈,希望学生能及时复习学习内容,不能放松。
11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预科班经过三个学期的分层教学,《电子线路》一书的内容已经顺利教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体上比前几届的同学大大提高,每学期学生期末考核100%合格,学生表示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
在分层教学中虽然教师花的时间和精力要比过去的“齐步走”方式要多,但最大程度地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了教学成果;同时对教师专业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 电子线路 中职
随着世界进入电子信息时代,现代电子制造企业对一线工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同时对中职学校培养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线路》是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实用的知识?在相关班级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教学法。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排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根据差异、动态分层
先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分层。以11级电子技术应用预科班为例,全班38人,入学的成绩参差不齐。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电子线路》课程时,我根据学生第一学期主要课程的期末成绩以及各任课老师的建议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A层的同学10人,占全班26%,相对优生,基础扎实,学习自律性较强,理解能力强,以参加单招为明确目标,在教学中要加强知识的深度和难度,为其今后升入高等院校打好基础。
B层的学生17人,占45%,这部分学生学习缺少恒心,学习成绩不稳定,学习目标不明确,容易受到其他学生的影响,摇摆不定。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提高其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应用。
C层的同学11人,占29%,这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但动手能力尚可。对他们的要求是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点和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基础。
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一个学期调整一次,调动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产生一个良性激励的竞争环境。
二、各有所得、目标分层
由于学生能力存在差异,我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层: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基础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电路图、电路原理,并会初步运用,这是要求A、B、C层同学都要完成的;提高目标是能利用学到的知识通过公式转换、多步计算等分析中等难度电路,要求A、B层同学完成;拓展目标是对重点知识点加深难度,要求学生对电子电工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综合应用,A层同学完成。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向上发展。
三、课上课后、施教分层
采用分层教学,学生和教学目标都有分层,但所有学生都在同一班级,因此在具体操作时:课上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分为主,合为辅。
课上讲解知识点时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以两课时的“移位寄存器”这节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强弱搭配两人一组,利用数字电路试验箱,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以B层中等学生为标准,教学进度中速推进。基础目标是移位寄存器的原理和判断左移、右移。提高目标是学会使用74LS194实现左移、右移、置数、清零功能。拓展目标是在熟悉了74LS194芯片后,利用该芯片设计简单时序逻辑电路。
四、提高效率、分层作业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作业总是相同的,作业抄袭现象严重。在分层教学中,课后作业也进行分层。C层同学以书后的基础题为主,难度较低。B层同学作业以中等难度的加深题为主,在对基础概念及公式理解的基础上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答,这样巩固了基础又有所提高。A层同学要在B层同学基础上,增加拓展题,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高解题技巧。不同层次的同学有不同的作业任务,使同一层次的同学在解题过程中要积极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分层考核、综合评价
为保证大部分同学考试合格,鼓励学生,同时既要拉开层次;试卷内容这样设计:60分为基础题(以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为主)、30分为中等题(以简答题、小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10分为难度题(以大综合计算分析题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0分的附加题(一般为大综合计算分析题)。通过多次考试,成绩分数分布正常。
在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评时,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常规如上课纪律、回家作业,平时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几个方面:期末考评分=学习常规×40% 平时测验×10% 期中成绩×20% 期末成绩×30%
学习常规占了较为重要的部分,这对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肯定。对于考试成绩着重突出期中和期末,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一个总结反馈,希望学生能及时复习学习内容,不能放松。
11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预科班经过三个学期的分层教学,《电子线路》一书的内容已经顺利教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体上比前几届的同学大大提高,每学期学生期末考核100%合格,学生表示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
在分层教学中虽然教师花的时间和精力要比过去的“齐步走”方式要多,但最大程度地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了教学成果;同时对教师专业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