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良藏《瑜伽师地论开释分门记》跋

来源 :收藏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绍良藏《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卷,存10纸,长275.9厘米。正面抄写147行,背面抄写94行,共计241行。
  《瑜伽师地论>为印度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著作。当年玄奘赴印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瑜伽师地论>。玄奘回国后,将该论译为汉文,计100卷,成为中国佛教唯识宗立宗的基本典籍。9世纪下半叶,即敦煌归义军统治时期,著名义学僧人法成曾参照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释>,为弟子们讲解该《瑜伽师地论>。听讲弟子有洪真、一真、悟真、福慧、谈迅、福赞、福性、法镜、智慧山、明照等等。法成的讲解包括科分与疏义两方面,弟子在听讲现场做了笔记。本遗书即为保存在敦煌遗书中的某弟子笔记,内容为对“本地分”的科分,即《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卷第三部分文字的科分。由于原卷个别部分曾被后人剪开重装,故次序略有错落、缺漏。
  现知敦煌遗书存有此类分门记数十号,其中与本号内容基本对应者约有2号,即伯2035号、斯2552号。日本《大正藏>曾据该2号录文收入第85卷。 《藏外佛教文献》亦曾依据伯2035号发表过整理本。由于这些笔记由不同弟子分别记录,内容难免有详略差异,本遗书的发现为整理这一文献提供了新的资料。
  令人意外的是本遗书正面第八纸抄写《八转声颂》 -篇。首尾具全,有首尾题,首题下署“国大德三藏法师法成译”。 《八转声颂》乃用两首偈颂论述梵文名词的八格变化,每首五言八句,是古印度声明学的重要著作。前此,我们仅知道法国国家图书馆及中国北京大学藏有《八转声颂》的敦煌遗书抄本,现知天地间尚有第三个抄本,由周绍良收藏。本遗书《八转声颂》首题、译者署名下有“至德/周绍良/”阳文石朱印一方,由此得知周绍良对该《八转声颂>的关注,可谓“巨眼”。敦煌遗书中也存有《八声转颂》的藏文写本,且有题记: “大编审堪布、译师法成由天竺本译出并审定”,说明法成亦将该文献翻译为藏文,汉、藏本所据的底本均为梵文。本文献反映了当年敦煌地区梵、汉、藏佛教文献的流传,及当时对梵文、对不同语言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习,甚为可贵。又,本遗书背面有用“楞严弯”勾画的科分,这在敦煌遗書中亦甚为罕见。
  本遗书的价值还不仅仅在此。
  若干年前,我曾经撰文提到:从东汉到北宋,中国的写本流通期约1100年;而从东晋到五代,写本的盛行期约为700年。遗憾的是,随着刻本的产生,写本的地位变化,乃至后人论古籍,言必称“版本”,且唯以“宋版”为矜贵。写本研究的缺失,起码使中国700年学术文化之依托难明。
  写本研究包括写本形态、写本对学者治学与学术沿革之影响等诸多方面。本遗书就是我们研究写本的极好标本。比如:
  本遗书有各种硃笔圈点,可供我们研究古人如何用圈点标示文献结构。
  本遗书有大量殊笔、墨笔的修订、行间加字,行间加行,石朱笔、墨笔的涂抹,还有倒乙、校改等种种书写符号,不但让我们了解一篇写本文献的形成过程,而且可以由此窥见当年寺院的教学过程。
  本遗书所抄的《八转声颂》属于加文,这种情况在敦煌遗书中非常罕见,可谓特例,故更加值得注意。
  本遗书通篇是对《瑜伽师地论》的科分,何以在文间抄写这一《八转声颂》呢?考察原卷,原来此处法成正在讲述“六色”中的“声”。佛教不同派别对“声”有不同的解说,此不具述。想必此处为法成解释《瑜伽师地论>所主张的“十八种声”时顺便提及。该听课弟子则全文照录。有意思的是,本遗书对“声”的笔记从第九纸开始,但《八转声颂>却抄写在第八纸。可能正因为如此,抄写者在《八转声颂》的首题下特意标注其科分:“三杂明声等聚之相”。而这一科分正是第九纸的第一句话。这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寺院佛教教学的信息,也为我们整理此类笔记应如何处理此种文字提供了样例,这无疑是写本研究的珍贵资料。
  又如,本遗书背面抄写文字94行,其中有些亦为《瑜伽师地论》卷二的分门记,大部分则属于我所谓的“补记”。这种补记一般书写在所补文字的背面,是对正面文字的补充。因此,整理写本时,应把背后的补记与正面文字视为一体。但以往研究者有把它们当做杂写甚或直接予以忽略者,当然这也是由于仅从图版难以确认正背面文字位置的缘故,不可苛责。本遗书则为我们研究写本的此类补记提供了直观的样本,识者鉴之。
  (责任编辑:田红玉)
其他文献
2016年3月,翠鸟航空公司前老板维贾伊·马尔雅曾留下15亿美元的债务逃离印度前往英国,留下一团糟的局面。据《印度时报》9月1日报道,在拍卖其翠鸟航空公司的资产期间,他收藏的一些老式车获大批竞拍者抢拍。据报道,马尔雅老式车收藏中的30辆藏品日前被拍卖,其中包括印度最古老的跑车1903年的亨伯。拍卖由印度联合酒业集团发起,6个月前马尔雅将该集团出手全球最大洋酒公司帝亚吉欧,并辞去主席职位。  马尔雅
期刊
2016年9月7日,“中国瑰宝”展览在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为当地观众奉上一次令人心潮澎湃的全新文化体验。此次展览得到了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主席阿尔·玛雅莎·宾特·哈马德·阿勒萨尼公主的鼎力支持。观众将有机会亲身领略中华文化瑰宝,一睹沉睡数千年之久守卫着神秘地下王国的秦始皇兵马俑的真容。作为此次展览的一部分,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将为观众开启一段独特的时光之旅,去探索跨越五千多年的中
期刊
意大利政府日前宣布,对在2016年年满18岁的意大利人和合法居民发放每人约560美元“文化奖金”,以鼓励年轻人参与文化活动和购买文化产品。该政策将于2016年9月15日起生效,至2017年12月31日结束。据了解,这项政策将花费意大利政府约3.3亿美元公共基金,约55万名年满18岁的意大利年轻人将享受到这项福利政策。  奖金可用于购买书籍、观看戏剧或音乐演出、参观博物馆和展览,但不可用于购买唱片。
期刊
8月24日意大利中部的强烈地震发生后几小时,缅甸中部也遭到了强震袭击,导致至少4人死亡、近200座建造于公元10世纪左右的佛塔及神庙受损。  多年以来,缅甸建造于公元10-14世纪的神庙、佛塔都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度假的主要旅游景点,这次的地震使得缅甸的旅游业陷入了混乱的境地。  缅甸总统廷觉于当地时间25日来到现场,了解受损情况,并组织官员制定修复计划。这些支离破碎的古建筑在缅甸的军管期间曾经被草
期刊
背带,也称“背儿带”。借助背带,婴儿可依偎在母亲身上,与母亲进行最亲密接触。存在于我国各少数民族生活中的背带,在原料、形制和使用方法上都存在差异。传统的背带制作是以棉、麻、丝、毛等为原料,经蜡染、刺绣等工序,最终完成。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背带的制作已开始简单化并大量使用机制配件替代耗费时间和巨大精力的人工技艺。大大节约人工、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对传统的背带制作工艺带来冲击,使传统技艺面临变
期刊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印度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该经在中国流传甚广,影响极大。从东晋十六国到唐,曾由鸠摩罗什、菩提留支、真谛、玄奘、义净等人先后五次译为汉文,现存译本六种,其中以姚秦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  本遗书为鸠摩罗什译本,首脱尾全。现存9纸,181行,计360.3厘米。原状未整修。另附启功题字,题字装以护首、玉池。首部经文起自“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尾全,存尾
期刊
指画又称手指画、指墨画或指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绘画艺术,以指、掌、拳甚至肘沾墨作画,别有一番古雅意趣与特殊技巧。关于指画艺术的起源,唐人张璪《文通论画》中有“或以手摸绢素”记载,近代李放《八旗画录》载顺治帝福临“尝以指上螺纹,蘸墨作渡水牛,神肖多姿。自后,臣高其佩等皆擅长指墨,其法实始自世庙也。”①然纵观唐至清初这一时间段,并无指画作品流传于世,顺治帝的指画可能为一时兴起所做,偶一
期刊
南京博物院收藏各类文物43万余件,其中瓷器近半,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便是其中难得的精品。这件瓷器作为现存惟一完整的明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胎质坚硬,造型优美,纹饰精致,釉质滋润。它的白釉微青,釉里红虽发色略黑,但瑕不掩瑜,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图1)。  明代,梅瓶一直被皇室、贵族用作重要的陪葬品。那么,这件明洪武景德镇官窑釉里红梅瓶的主人究竟是谁?它的背
期刊
记得2014年3月26日,94岁的著名华人艺术家朱德群在巴黎去世。他的去世标志着“旅法三剑客”时代的结束。  提起“旅法三剑客”,人们便会想到林风眠麾下的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他们三位都是享誉国际的当代艺术大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在海内外市场上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海外市场上,三剑客始终是香港佳士得、苏富比的台柱子。那么,他们的艺术如何?市场走向如何?笔者在此略做分析。  油
期刊
清代宫廷绘画,以康、乾两朝最为兴盛,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画家,其中有专在内廷所设画院机构供职的宫廷画家,也有兼任官职的大臣画家和院外卓有成就的画家。康熙年间有焦秉贞、冷枚、唐岱等人。乾隆年間有丁观鹏、金廷标、徐扬、张宗苍等人。还有一批外国传教士画家如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潘廷章等人。他们以不同的技艺,受到皇帝的重用,图绘为皇室服务的题材。也正是因为这些外国传教士供职于朝廷之后,使得这一时期在宫廷绘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