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戈尔眼中的中国三地
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曾几度踏足中国土地。
1916年,泰戈尔赴日本访问时途经香港。在码头上他看见普通的中国工人时,给予了“健美的体魄”“男子汉的伟岸”“全身运动着的美”这样的热情赞誉。在泰戈尔眼中,中国人“富有人性”和“人情味”,他对中国产生了心理上的亲近感。而他认为,日本则缺少人情味。抗日战争爆发后,泰戈尔始终靠近中国,支持和声援中国抗战。
泰戈尔正式访华是在1924年。应梁启超邀请,泰戈尔率领“国际大学访问团”到达上海,并沿长江一路游历到南京,所到之处尽是鲜花簇拥。在东南大学,泰戈尔发表了自己的见闻,由随行的徐志摩作翻译:
余乘轮船溯扬子江而上,于昨夜月朦胧时,登甲板瞭望,沿岸风景,依稀莫辨,于村林中窥见两三星火,回顾船上乘客,多入睡乡,鼾声大作,因发生种种感想,觉得世界上现时未普遍的光明,就等此村林中之星火,社会上乏清明的感觉,就等此乘客中之酣睡。及船近金陵,晨光熹微,鸟声杂树,无数帆船,顺风直驶,稳渡中流,又觉得此种光明浩大现象,即将来世界人类,经过混沌状态,由牺牲奋斗所得结果之比例。
其后泰戈尔到了北京。他对北京极尽赞美之辞,对矜持保守、宁静舒适的京派文化十分欣赏,而对十里洋场、风花雪月的海派文化则颇有贬抑。泰戈尔认为,上海被物欲过分染指,长满了物质主义的荒革。
罗素论中国人的性格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访华,在各地游学和讲演,目睹了风雨飘摇中的中国。1922年,归国后的罗素写下《中国问题》。在书中,罗素这样评价当时中国人的性格:
初来乍到中国,一定对那里显而易见的弊端感到震惊:乞丐成群,贫穷惊人,疾病横行,社会混乱,政治腐败。每个有正义感的西方人,无不首先强烈地期待中国人能革除这些弊端。中国理所当然地应进行改革。但是,中国人,甚至是那些本来可以避免充当不幸的牺牲品的人,对外国人的这种激情表现出无动于衷和麻木不仁的态度。他们就像等待苏打水的泡沫会自行消失一样,等待着中国现状中的弊端自行消失。
……他们选择了由偏爱享受权力而产生的一种形式。正是这种贪婪泛滥,导致了中国人由强变衰。金钱意味着能带来享乐,因而中国人把金钱作为强烈渴求的对象……在中国,权柄在握的官僚们,几乎总是用权力去满足自己的唯一欲望——搜刮大量錢财。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在适当时候持巨额财富逃往国外安享余年。
……在我快要离开中国之前,有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诚恳地要求我谈谈中国人性格的主要缺点。我以犹豫的心情谈了三点:贪心,懦弱,缺乏同情心。
……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很会狂热激动,而且常常是一种集体的狂热激动。尽管我很少见到,但这无疑是事实。“义和拳”运动的兴起就证明了这点。中国历史上也或多或少地充满了这样的动乱。
爱因斯坦在中国得知获得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1922年赴日本讲学,来回两度路经上海。碰巧的是,爱因斯坦正是在上海得知自己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爱因斯坦前后只在上海驻留了不足三天,但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苦难有着敏锐的触觉,对贫苦的中国劳动者十分同情。在他的旅行日记中有过这样的记录:
在外表上,中国人受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勤劳,是他们对生活方式和儿童福利的要求低微。他们要比印度人更乐观,也更天真。但他们大多数是负担沉重的,男男女女为每日五分钱的工资天天敲石子。他们似乎鲁钝得不理解他们命运的可怕。
(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在上海,欧洲人形成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他们好像是受折磨的、鲁钝的、不开化的民族,而同他们国家的伟大文明的过去好像毫无关系。他们是淳朴的劳动者……劳动者,在呻吟着,并且是顽强的民族……这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他们被残酷地虐待着,他们所受的待遇比牛马还不如。
萧伯纳谈中国人的“内外有别”
1933年,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游历中国,结交了不少文化名人。鲁迅对萧伯纳评价很高,称赞他具有“撕掉绅士们假面”的勇气,是“现在的世界的文豪”。萧伯纳对于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有过赞美,也有毫不客气的批评。在北平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是这样说的:
中国人的一种奇异的特性,是他们对一切外国人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客气和亲善,而在他们自己的中间,却老是那么不客气,老在打仗。
而当看到日本侵略者向华北步步紧逼,中国政府把故宫的文物向南方转移时,萧伯纳说:
故宫古物的南迁,在北平文化史上增加了悲痛的一页,好似古物较数百万北平人民的生命更重要的样子。我们赴意大利游历,则罗马时代的种种古物犹存,未闻意大利因为内乱外争而把古物搬东移西的……中国富人亦南迁,好似北平可以放弃一样,富人的财产不可受丝毫的损失。我不懂是什么道理,是否富人的财产较北平全市的价格为高吗?
在萧伯纳眼中,民国时的中国人对外过分逢迎和客气,对内则“窝里斗”、自私自利。
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曾几度踏足中国土地。
1916年,泰戈尔赴日本访问时途经香港。在码头上他看见普通的中国工人时,给予了“健美的体魄”“男子汉的伟岸”“全身运动着的美”这样的热情赞誉。在泰戈尔眼中,中国人“富有人性”和“人情味”,他对中国产生了心理上的亲近感。而他认为,日本则缺少人情味。抗日战争爆发后,泰戈尔始终靠近中国,支持和声援中国抗战。
泰戈尔正式访华是在1924年。应梁启超邀请,泰戈尔率领“国际大学访问团”到达上海,并沿长江一路游历到南京,所到之处尽是鲜花簇拥。在东南大学,泰戈尔发表了自己的见闻,由随行的徐志摩作翻译:
余乘轮船溯扬子江而上,于昨夜月朦胧时,登甲板瞭望,沿岸风景,依稀莫辨,于村林中窥见两三星火,回顾船上乘客,多入睡乡,鼾声大作,因发生种种感想,觉得世界上现时未普遍的光明,就等此村林中之星火,社会上乏清明的感觉,就等此乘客中之酣睡。及船近金陵,晨光熹微,鸟声杂树,无数帆船,顺风直驶,稳渡中流,又觉得此种光明浩大现象,即将来世界人类,经过混沌状态,由牺牲奋斗所得结果之比例。
其后泰戈尔到了北京。他对北京极尽赞美之辞,对矜持保守、宁静舒适的京派文化十分欣赏,而对十里洋场、风花雪月的海派文化则颇有贬抑。泰戈尔认为,上海被物欲过分染指,长满了物质主义的荒革。
罗素论中国人的性格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访华,在各地游学和讲演,目睹了风雨飘摇中的中国。1922年,归国后的罗素写下《中国问题》。在书中,罗素这样评价当时中国人的性格:
初来乍到中国,一定对那里显而易见的弊端感到震惊:乞丐成群,贫穷惊人,疾病横行,社会混乱,政治腐败。每个有正义感的西方人,无不首先强烈地期待中国人能革除这些弊端。中国理所当然地应进行改革。但是,中国人,甚至是那些本来可以避免充当不幸的牺牲品的人,对外国人的这种激情表现出无动于衷和麻木不仁的态度。他们就像等待苏打水的泡沫会自行消失一样,等待着中国现状中的弊端自行消失。
……他们选择了由偏爱享受权力而产生的一种形式。正是这种贪婪泛滥,导致了中国人由强变衰。金钱意味着能带来享乐,因而中国人把金钱作为强烈渴求的对象……在中国,权柄在握的官僚们,几乎总是用权力去满足自己的唯一欲望——搜刮大量錢财。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在适当时候持巨额财富逃往国外安享余年。
……在我快要离开中国之前,有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诚恳地要求我谈谈中国人性格的主要缺点。我以犹豫的心情谈了三点:贪心,懦弱,缺乏同情心。
……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很会狂热激动,而且常常是一种集体的狂热激动。尽管我很少见到,但这无疑是事实。“义和拳”运动的兴起就证明了这点。中国历史上也或多或少地充满了这样的动乱。
爱因斯坦在中国得知获得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1922年赴日本讲学,来回两度路经上海。碰巧的是,爱因斯坦正是在上海得知自己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爱因斯坦前后只在上海驻留了不足三天,但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苦难有着敏锐的触觉,对贫苦的中国劳动者十分同情。在他的旅行日记中有过这样的记录:
在外表上,中国人受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勤劳,是他们对生活方式和儿童福利的要求低微。他们要比印度人更乐观,也更天真。但他们大多数是负担沉重的,男男女女为每日五分钱的工资天天敲石子。他们似乎鲁钝得不理解他们命运的可怕。
(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在上海,欧洲人形成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他们好像是受折磨的、鲁钝的、不开化的民族,而同他们国家的伟大文明的过去好像毫无关系。他们是淳朴的劳动者……劳动者,在呻吟着,并且是顽强的民族……这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他们被残酷地虐待着,他们所受的待遇比牛马还不如。
萧伯纳谈中国人的“内外有别”
1933年,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游历中国,结交了不少文化名人。鲁迅对萧伯纳评价很高,称赞他具有“撕掉绅士们假面”的勇气,是“现在的世界的文豪”。萧伯纳对于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有过赞美,也有毫不客气的批评。在北平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是这样说的:
中国人的一种奇异的特性,是他们对一切外国人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客气和亲善,而在他们自己的中间,却老是那么不客气,老在打仗。
而当看到日本侵略者向华北步步紧逼,中国政府把故宫的文物向南方转移时,萧伯纳说:
故宫古物的南迁,在北平文化史上增加了悲痛的一页,好似古物较数百万北平人民的生命更重要的样子。我们赴意大利游历,则罗马时代的种种古物犹存,未闻意大利因为内乱外争而把古物搬东移西的……中国富人亦南迁,好似北平可以放弃一样,富人的财产不可受丝毫的损失。我不懂是什么道理,是否富人的财产较北平全市的价格为高吗?
在萧伯纳眼中,民国时的中国人对外过分逢迎和客气,对内则“窝里斗”、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