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国际名人的民国印象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戈尔眼中的中国三地
  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曾几度踏足中国土地。
  1916年,泰戈尔赴日本访问时途经香港。在码头上他看见普通的中国工人时,给予了“健美的体魄”“男子汉的伟岸”“全身运动着的美”这样的热情赞誉。在泰戈尔眼中,中国人“富有人性”和“人情味”,他对中国产生了心理上的亲近感。而他认为,日本则缺少人情味。抗日战争爆发后,泰戈尔始终靠近中国,支持和声援中国抗战。
  泰戈尔正式访华是在1924年。应梁启超邀请,泰戈尔率领“国际大学访问团”到达上海,并沿长江一路游历到南京,所到之处尽是鲜花簇拥。在东南大学,泰戈尔发表了自己的见闻,由随行的徐志摩作翻译:
  余乘轮船溯扬子江而上,于昨夜月朦胧时,登甲板瞭望,沿岸风景,依稀莫辨,于村林中窥见两三星火,回顾船上乘客,多入睡乡,鼾声大作,因发生种种感想,觉得世界上现时未普遍的光明,就等此村林中之星火,社会上乏清明的感觉,就等此乘客中之酣睡。及船近金陵,晨光熹微,鸟声杂树,无数帆船,顺风直驶,稳渡中流,又觉得此种光明浩大现象,即将来世界人类,经过混沌状态,由牺牲奋斗所得结果之比例。
  其后泰戈尔到了北京。他对北京极尽赞美之辞,对矜持保守、宁静舒适的京派文化十分欣赏,而对十里洋场、风花雪月的海派文化则颇有贬抑。泰戈尔认为,上海被物欲过分染指,长满了物质主义的荒革。
  罗素论中国人的性格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访华,在各地游学和讲演,目睹了风雨飘摇中的中国。1922年,归国后的罗素写下《中国问题》。在书中,罗素这样评价当时中国人的性格:
  初来乍到中国,一定对那里显而易见的弊端感到震惊:乞丐成群,贫穷惊人,疾病横行,社会混乱,政治腐败。每个有正义感的西方人,无不首先强烈地期待中国人能革除这些弊端。中国理所当然地应进行改革。但是,中国人,甚至是那些本来可以避免充当不幸的牺牲品的人,对外国人的这种激情表现出无动于衷和麻木不仁的态度。他们就像等待苏打水的泡沫会自行消失一样,等待着中国现状中的弊端自行消失。
  ……他们选择了由偏爱享受权力而产生的一种形式。正是这种贪婪泛滥,导致了中国人由强变衰。金钱意味着能带来享乐,因而中国人把金钱作为强烈渴求的对象……在中国,权柄在握的官僚们,几乎总是用权力去满足自己的唯一欲望——搜刮大量錢财。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在适当时候持巨额财富逃往国外安享余年。
  ……在我快要离开中国之前,有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诚恳地要求我谈谈中国人性格的主要缺点。我以犹豫的心情谈了三点:贪心,懦弱,缺乏同情心。
  ……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很会狂热激动,而且常常是一种集体的狂热激动。尽管我很少见到,但这无疑是事实。“义和拳”运动的兴起就证明了这点。中国历史上也或多或少地充满了这样的动乱。
  爱因斯坦在中国得知获得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1922年赴日本讲学,来回两度路经上海。碰巧的是,爱因斯坦正是在上海得知自己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爱因斯坦前后只在上海驻留了不足三天,但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苦难有着敏锐的触觉,对贫苦的中国劳动者十分同情。在他的旅行日记中有过这样的记录:
  在外表上,中国人受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勤劳,是他们对生活方式和儿童福利的要求低微。他们要比印度人更乐观,也更天真。但他们大多数是负担沉重的,男男女女为每日五分钱的工资天天敲石子。他们似乎鲁钝得不理解他们命运的可怕。
  (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在上海,欧洲人形成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他们好像是受折磨的、鲁钝的、不开化的民族,而同他们国家的伟大文明的过去好像毫无关系。他们是淳朴的劳动者……劳动者,在呻吟着,并且是顽强的民族……这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他们被残酷地虐待着,他们所受的待遇比牛马还不如。
  萧伯纳谈中国人的“内外有别”
  1933年,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游历中国,结交了不少文化名人。鲁迅对萧伯纳评价很高,称赞他具有“撕掉绅士们假面”的勇气,是“现在的世界的文豪”。萧伯纳对于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有过赞美,也有毫不客气的批评。在北平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是这样说的:
  中国人的一种奇异的特性,是他们对一切外国人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客气和亲善,而在他们自己的中间,却老是那么不客气,老在打仗。
  
  而当看到日本侵略者向华北步步紧逼,中国政府把故宫的文物向南方转移时,萧伯纳说:
  故宫古物的南迁,在北平文化史上增加了悲痛的一页,好似古物较数百万北平人民的生命更重要的样子。我们赴意大利游历,则罗马时代的种种古物犹存,未闻意大利因为内乱外争而把古物搬东移西的……中国富人亦南迁,好似北平可以放弃一样,富人的财产不可受丝毫的损失。我不懂是什么道理,是否富人的财产较北平全市的价格为高吗?
  
  在萧伯纳眼中,民国时的中国人对外过分逢迎和客气,对内则“窝里斗”、自私自利。
其他文献
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西班牙举行全国各地的市政选举,选民投票要出示身份证。当局通过电视告知选民,身份证过期可以使用,但不可使用复印件。这就符合常识,也符合逻辑——虽然过期,但证明“你是谁”的效力并不过期。不能使用复印件是因为它不是国家相关职能机构颁发给你的正式文件。这里,类似红绿灯秩序,你接受的强制是必须出示身份证,你获得的利益是稳妥行使你的选举权。  说到证件,还有几个小例子。在西班牙,到法院作证
期刊
随着持续数年的房价快速上涨已告一段落,投机者逐步退场,房屋有望回归居住的本意。而对居住来说至关重要的小区管理,在今天中国的城市里却不乐观。无论是法律文本、执法意识、政府与公民素质,都存在巨大的管理欠债。  以广州东逸花园为例,2014年底,来自这一住宅小区的新闻真正地“伙呆”了法律界人士。事情要从2008年开始说起。东逸花园那时正准备成立业主委员会,而业主大会的投票也已达到法规规定的、成立业委会需
期刊
社会的发展,落脚点在个人;国家的治理,立足点在基层。從古至今,治国理政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基层治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矛盾问题的交汇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方面,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承担相当的责任和压力,存在干群矛盾隐患;另一方面,压力型体制的限制让基层治理难度重重,政府维稳与民众维权的矛盾使基层治理常常陷入“双维困境”……  但基层也是改革创新的发源地。“郡县治,天下安”,
期刊
东亚国家的历史伤痛  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当从亚洲东部开始,首先关注的应当是中、日、朝、韩的经济一体化。历史上,中国与朝鲜、日本的文化融合度最高,往来最多。然而,由于近代历史问题,中日友好邻邦这一伙伴关系现已不存在了。朝鲜也出于种种原因与中国保持距离,韩国与中国则暂时走到了一起。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地区暂无大文章可做。  鉴于此,本文就略过这一地区,将目光伸向亚洲的北部——蒙古和俄罗斯。  
期刊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而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则标志着中国大陆认可了市场经济,随着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成为改革开放的新目标。  1978年,身为“知青”的我,从农村考上了大学,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而1994年,终于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彻底改善了生活环境——尽管当时的住房还是单位分配,但这套住房已经落在北京的新型社区里,并且是商品房建
期刊
“单位人”现象严重阻碍人才顺畅流动  人才是创新之本,人才健康成长的核心在于顺畅流动。最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因素,是那些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核心是“单位人”制度。所谓“单位人”,指依附在人身上的社会属性,包括社会地位、身份、工资福利、职务职级、户籍、档案、编制、工资管理等手段,将个人的成长、晋升、评价完全和单位捆绑在一起,把人“标签化”“禁锢化”,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时期的人事管理特征
期刊
1900年,對老朽帝国倍感失望的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为“少年中国”鼓与呼;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并在发刊词中写道:“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由此,社会开始将目光聚集到这一群体身上,“青年”开启了在中国历史舞台的集体亮相。  无论是在新思想感召下走出家庭的五四青年,或是手持红宝书、高呼“造反有理”的革命小将,还是歌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80年代新一辈”,青年作为
期刊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为应对全球和亚太战略格局新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长远培育我国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种包容性的对外开放政策,涵盖并超越了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其发展主线是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共定规则和礼尚往来;发展重点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发展方式是广交朋友、共同探讨、平等协商、循序渐进;发展目的是共同
期刊
1949年,对留在大陆的很多知识分子来说,遇到了学术与创作生涯的一个拐点,尤其对那些正处于学术与创作生命高峰或上升期的人,无疑被踩了“刹车”。撰述停止,忙于应付各类学习和运动。在这些人当中,远离北方政治中心、居于岭南一隅的一位名震学界的学者,却是个例外。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以其高贵的人格,不羁的秉性,“孤清、倔傲”,保持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独立治学,艰难著述,为后世中国知识界留下了
期刊
近年来,在区域政治议题中,以“地区经验”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实质上已远远超出区域性的局限,而成为全局发展趋向的某种预兆。以“广东对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经验教训”为切入点,无疑是思考近现代中国历史与政治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兹事体大,学界时贤宏论在前,我只能略谈一点微末的浮思遐想而已。  【近现代史上广州最辉煌的年份】  身为广州人,如果问我近现代史上广州最辉煌的年份是哪一年,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