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建桥梁腹板出现的位置、及其受力情况,并分析了腹板裂缝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桥梁;腹板裂缝;监测;成因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工程概况
下板城滦河大桥位于河北省承德县老牛河入河口下游,跨越滦河主流。主桥上部结构采用50+4×80+50m变截面连续箱梁结构,挂篮施工。主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直腹板箱梁,主梁根部梁高4.8m,跨中梁高2.2m。箱梁腹板厚度1#-5#梁段为0.75m,7-11#梁段为0.5m,6#梁段为腹板变化段。箱梁腹板厚度各单“T”箱梁除了0、1号块外分为7对梁段,箱梁纵向长度分为3×4.0m+4×5.0m。0号块和1号块全长14m,其中0号块长6.0m,1号
块为2×4m,中跨和边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0m。
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结构,分纵向、竖向及横向三种。纵向预应力钢束:纵向预应力钢束分为顶板束、底板束和腹板束三种束型。腹板束(W1-W5)采用19Φs15.2规格钢绞线束;竖向预应力钢束:采用JL32mm规格精轧螺纹钢筋,下端锚固,上端张拉,锚下张拉控制应
力0.9fpk=706.5MPa,其中fpk=785MPa,纵向标准间距0.5m。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无论在经济合理性、工艺成熟性上,都是具有强劲可比性的桥型。但随着这些大跨径桥梁逐步的投入营运、经历荷载及时间的考验,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也在逐步地暴露,尤其是各种不同性质的腹板裂缝较为普遍得出现 [1-4]。在下板城大桥施工过程中,发现在滦河大桥的3号墩东区南侧腹板3m、20m处有细小裂缝产生,如图1。
图1 腹板裂缝位置
通过实测的腹板应力和混凝土质量,分析两处裂缝产生的原因, 了解和定位混凝土裂缝位置和发展、发育程度,增强技术人员对变截面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内部裂缝发育情况
了解,有助于管理和施工人员做出是否需要支护的决策。
1 腹板裂缝的出现位置
腹板裂缝主要包括结构裂缝和非结构裂缝。由外荷载引起的腹板混凝土的裂缝,称为结构性裂缝;由腹板混凝土自身应力形成的裂缝称为非结构性裂缝。受力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有明显的区别,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有时两类裂缝融在一起。实践表明,在两类裂缝中以
变形引起的裂缝占主导的约占70%;以荷载引起的裂缝占主导的约占30%[5]。
预应力张拉、挂篮行走前后,采用裂缝监测仪,对大桥腹板的表面进行扫描,得到混凝土声速和腹板的表观情况。在前三个月施工过程中,没有检测到裂缝。当3号墩县城侧施工到第6块时,在3m(1号块)和20m(5号块)腹板处,发现两条裂缝;3m处裂缝长12cm,宽
0.15mm;20m处裂缝长2.1cm,宽0.2mm。
2 腹板的受力情况
结构裂缝大多是拉剪裂缝,外部载荷导致的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所致[6]。非结构裂缝主要包括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和钢筋腐蚀裂缝[7]。在1 ~5号墩箱梁悬臂根部和1/4跨处,向腹板表面黏贴电阻应变花(0°、45°、90°三片直角形),粘贴高度与该处箱梁剖面形心高度相等。应变片和静态应变仪相连接,实时监测腹板的应变。箱梁为空间结
构,受力复杂,但箱梁腹板可简化为平面应力状态[8,9],如图4。
图4 腹板应力简化图
由应变花测得腹板应变,根据公式,计算出腹板的最大主应力[10]。
其中E——混凝土的弹性模量;μ——混凝土的泊松比。
3号墩县城侧悬臂根部和1/4跨处腹板主应力的变换趋势,如图5。悬臂根部受力始终是较大压应力,在-13~-17.9Mpa之间。1/4跨处受力范围为-7.8~-10.7Mpa。两处在张拉时压应力都增加,浇筑时压应力都减小。由于合拢段混凝土浇筑量较小,合拢对两处受力影响不大。
合拢张拉对悬臂根部处影响较大,压应力增加1.5Mpa。
图5 悬臂根部和1/4跨处腹板应力趋势
3 腹板裂缝的发育和成因分析
裂缝A区域受压应力,在-13~-17.9Mpa之间;裂缝位置在0号块和1号块的接缝附近;裂缝宽度在浇筑8号块时,由0.15mm增加到0.21mm,在9号块合拢张拉后,又降低到0.07mm;裂缝出现在腹板上沿。所以,判定裂缝A是建桥后期桥墩附近负弯矩过大引起的
腹板裂缝。
对腹板来说,弯曲裂缝首先出现在弯矩最大的截面的混凝土受拉区。箱梁桥合拢前,随着施工进行,悬臂梁板的支座附近所受的负弯矩在增加,腹板上沿局部负弯矩过大,产生垂直裂缝[8]。裂缝自上向下发展,随着荷载的增大,裂缝宽度增大,长度延伸,裂缝数增多。
裂缝B 区域受力为压应力,在-7.8~-10.7Mpa之间;裂缝纵横交错,深入的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与腹板短边方向(竖向)接近平行;裂缝具有中间粗,两端细的形态特征;裂缝发生在施工的中后期,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在0.05~0.2mm之间变化。因此,裂缝B
是由温度引起的非结构裂缝。
8月下旬的一次冷空气使温度骤然变化,造成箱体内外的温度差,在这种温差的作用下,腹板有轴向变形和弯曲变形。腹板的弯曲变形在超静定结构中不但引起结构的位移,而且因多余约束存在,还要产生结构内部温度应力,当內、外温差变形产生的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
强度极限值时,混凝土就要出现裂缝[5]。
4 规范验算
该区域天气严寒,冰盐环境、滨海环境,属Ⅱ类环境。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
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11] ,规定设计最大裂缝允许宽度:
(1)采用精轧螺纹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Ⅱ类环境0.20mm
(2)采用钢丝和钢绞线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Ⅱ类环境0.10mm
腹板是纵向采用精轧螺纹钢筋,横向采用钢绞线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施工过程中,随着箱梁延长,裂缝A处腹板温度趋于稳定,合拢时,该处温度接近外界最高温度。裂缝A宽度最终稳定在0.11mm。合拢后,桥梁体力发生转换,桥墩附近负弯矩减小,裂缝B收
缩到0.07mm。裂缝A和裂缝B基本满足规范的要求,不会对桥梁运行造成大的影响。
关键词:桥梁;腹板裂缝;监测;成因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工程概况
下板城滦河大桥位于河北省承德县老牛河入河口下游,跨越滦河主流。主桥上部结构采用50+4×80+50m变截面连续箱梁结构,挂篮施工。主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直腹板箱梁,主梁根部梁高4.8m,跨中梁高2.2m。箱梁腹板厚度1#-5#梁段为0.75m,7-11#梁段为0.5m,6#梁段为腹板变化段。箱梁腹板厚度各单“T”箱梁除了0、1号块外分为7对梁段,箱梁纵向长度分为3×4.0m+4×5.0m。0号块和1号块全长14m,其中0号块长6.0m,1号
块为2×4m,中跨和边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0m。
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结构,分纵向、竖向及横向三种。纵向预应力钢束:纵向预应力钢束分为顶板束、底板束和腹板束三种束型。腹板束(W1-W5)采用19Φs15.2规格钢绞线束;竖向预应力钢束:采用JL32mm规格精轧螺纹钢筋,下端锚固,上端张拉,锚下张拉控制应
力0.9fpk=706.5MPa,其中fpk=785MPa,纵向标准间距0.5m。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无论在经济合理性、工艺成熟性上,都是具有强劲可比性的桥型。但随着这些大跨径桥梁逐步的投入营运、经历荷载及时间的考验,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也在逐步地暴露,尤其是各种不同性质的腹板裂缝较为普遍得出现 [1-4]。在下板城大桥施工过程中,发现在滦河大桥的3号墩东区南侧腹板3m、20m处有细小裂缝产生,如图1。
图1 腹板裂缝位置
通过实测的腹板应力和混凝土质量,分析两处裂缝产生的原因, 了解和定位混凝土裂缝位置和发展、发育程度,增强技术人员对变截面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内部裂缝发育情况
了解,有助于管理和施工人员做出是否需要支护的决策。
1 腹板裂缝的出现位置
腹板裂缝主要包括结构裂缝和非结构裂缝。由外荷载引起的腹板混凝土的裂缝,称为结构性裂缝;由腹板混凝土自身应力形成的裂缝称为非结构性裂缝。受力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有明显的区别,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有时两类裂缝融在一起。实践表明,在两类裂缝中以
变形引起的裂缝占主导的约占70%;以荷载引起的裂缝占主导的约占30%[5]。
预应力张拉、挂篮行走前后,采用裂缝监测仪,对大桥腹板的表面进行扫描,得到混凝土声速和腹板的表观情况。在前三个月施工过程中,没有检测到裂缝。当3号墩县城侧施工到第6块时,在3m(1号块)和20m(5号块)腹板处,发现两条裂缝;3m处裂缝长12cm,宽
0.15mm;20m处裂缝长2.1cm,宽0.2mm。
2 腹板的受力情况
结构裂缝大多是拉剪裂缝,外部载荷导致的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所致[6]。非结构裂缝主要包括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和钢筋腐蚀裂缝[7]。在1 ~5号墩箱梁悬臂根部和1/4跨处,向腹板表面黏贴电阻应变花(0°、45°、90°三片直角形),粘贴高度与该处箱梁剖面形心高度相等。应变片和静态应变仪相连接,实时监测腹板的应变。箱梁为空间结
构,受力复杂,但箱梁腹板可简化为平面应力状态[8,9],如图4。
图4 腹板应力简化图
由应变花测得腹板应变,根据公式,计算出腹板的最大主应力[10]。
其中E——混凝土的弹性模量;μ——混凝土的泊松比。
3号墩县城侧悬臂根部和1/4跨处腹板主应力的变换趋势,如图5。悬臂根部受力始终是较大压应力,在-13~-17.9Mpa之间。1/4跨处受力范围为-7.8~-10.7Mpa。两处在张拉时压应力都增加,浇筑时压应力都减小。由于合拢段混凝土浇筑量较小,合拢对两处受力影响不大。
合拢张拉对悬臂根部处影响较大,压应力增加1.5Mpa。
图5 悬臂根部和1/4跨处腹板应力趋势
3 腹板裂缝的发育和成因分析
裂缝A区域受压应力,在-13~-17.9Mpa之间;裂缝位置在0号块和1号块的接缝附近;裂缝宽度在浇筑8号块时,由0.15mm增加到0.21mm,在9号块合拢张拉后,又降低到0.07mm;裂缝出现在腹板上沿。所以,判定裂缝A是建桥后期桥墩附近负弯矩过大引起的
腹板裂缝。
对腹板来说,弯曲裂缝首先出现在弯矩最大的截面的混凝土受拉区。箱梁桥合拢前,随着施工进行,悬臂梁板的支座附近所受的负弯矩在增加,腹板上沿局部负弯矩过大,产生垂直裂缝[8]。裂缝自上向下发展,随着荷载的增大,裂缝宽度增大,长度延伸,裂缝数增多。
裂缝B 区域受力为压应力,在-7.8~-10.7Mpa之间;裂缝纵横交错,深入的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与腹板短边方向(竖向)接近平行;裂缝具有中间粗,两端细的形态特征;裂缝发生在施工的中后期,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在0.05~0.2mm之间变化。因此,裂缝B
是由温度引起的非结构裂缝。
8月下旬的一次冷空气使温度骤然变化,造成箱体内外的温度差,在这种温差的作用下,腹板有轴向变形和弯曲变形。腹板的弯曲变形在超静定结构中不但引起结构的位移,而且因多余约束存在,还要产生结构内部温度应力,当內、外温差变形产生的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
强度极限值时,混凝土就要出现裂缝[5]。
4 规范验算
该区域天气严寒,冰盐环境、滨海环境,属Ⅱ类环境。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
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11] ,规定设计最大裂缝允许宽度:
(1)采用精轧螺纹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Ⅱ类环境0.20mm
(2)采用钢丝和钢绞线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Ⅱ类环境0.10mm
腹板是纵向采用精轧螺纹钢筋,横向采用钢绞线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施工过程中,随着箱梁延长,裂缝A处腹板温度趋于稳定,合拢时,该处温度接近外界最高温度。裂缝A宽度最终稳定在0.11mm。合拢后,桥梁体力发生转换,桥墩附近负弯矩减小,裂缝B收
缩到0.07mm。裂缝A和裂缝B基本满足规范的要求,不会对桥梁运行造成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