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特殊产物,它兼具人文性、工具性,既能够为不同文明交流、碰撞、融合提供有效渠道,同时也在文明交流碰撞中实现自我丰富,因此在一门语言的教学活动中,不能将“语言”视为一种孤立的知识体系,必须将其置于对应的人文语境当中进行阐释,才能体现其价值与意义。立足全球一体化发展现状及趋势,英语是众多语言种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贯穿于我国各级学校教育学科建设体系,以“第二语言”的身份演化出中文语境下独特的教育模式,即宏观上的“课堂模式”。围绕着课堂模式所采取的具体教学实践方式又存在明显差异,尤其高校英语课程,在整体划分上,形成了“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两大形态,而根据不同专业学科对英语知识能力、范围、目标的要求差异(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等),形成了种类多样、复杂无序的英语教育教学评价标准。整体上,局限于宏观的“课堂模式”,导致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过度重视“工具性”价值,如侧重词汇、语法、语音等英语知识传授,而日常生活层面却很少采用英语交流,这就造成了英语语言“实操性”的严重不足.出现“聋哑英语“的現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迈人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英语已经不仅是简单的交流工具,更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保障,如何提升大学生英语人文素养,构建高校英语“新课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课题。 《英语教育与互动课堂模式研究》 (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5月版)一书由马予华、孙茂华、曹李宏等著写,作者以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者与创新者的身份,对于如何运用互动课堂模式促进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发展展开了全面且系统的探索。纵览全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特色。
一、导向鲜明、内容丰富
《英语教育与互动课堂模式研究》一书在内容呈现上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所涉及的理论及实践观点均指向英语教育的互动课堂模式,且将具体成果融人到英语教育教学的不同侧面,有助于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高校英语课堂模式创新。本书共由七个章节组成,作者依次从不同侧面展开了对英语课堂中“新课堂”模式的探索。第一章“英语语言学研究”以理论阐述为主,分别介绍了英语语言学内涵、发展历程,语言系统特征及英语语言学的社会功能,从理论角度论证了英语所具备的互动性特色,指出互动课堂模式应该作为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常态。第二章“英语语言语用教学实践研究”详细说明了语言语用教学现状、教师语言语用教学意识、语言语用教学内容等。书中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减少学生的语用失误,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此处的“语用语言”本质上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语言的实用效能,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听说领先”的原则,不断丰富课堂模式的互动形式。第三章“英语语言教学的应用”结合高校英语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展开探讨,阐述了英语教学中的听说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本教学等具体知识点,对“互动模式”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我国英语学习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采取了具体案例研究方式,归纳了中外英语教学情况对比、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特征、未来发展趋势等。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长期以来中文语境中形成的英语教育理论进行了梳理,以文秋芳、王立非等专家提出的“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理论为核心,将国内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特征归纳为宏观性、微观性和综合性三类表现。第五章“英语与英语翻译的研究”针对英语教育的舶来理论、舶来方法、舶来资源等进行了全面梳理,一方面从英美等国的英语发展历程出发,指出在英语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结构、特点及内涵:另一方面从英语自身的“语言价值“角度出发,阐述了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及类型,指出了解相关知识对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互动课堂模式”的创新大有裨益。第六章“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中,作者立足跨文化交际的宏观环境,分别从经济角度、文化角度、教育角度列举了具体策略,同时也指出了“英语翻译背景下的文化错位现象”,而这也是国内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容易忽略的现象——英语语言翻译中经常涉及到“程式化语言”,其本质类似于中文语言中的成语、俚语,直白地翻译就会造成“文化错位”。第七章“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旨在通过“互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迅速打开学生英语文化视野,消除英语在社会活动中互动性差的缺陷。整体上,全书内容十分丰富、知识要点充盈,将英语课堂中“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进一步延伸至高中、初中等基础教育层面,有力地保障了与高校英语互动课堂模式的衔接。
二、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全书围绕着英语“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属性构建了清晰的逻辑架构,其研究思路可归纳为“英语语言学一英语语言学应用一英语语言教育一英语语言应用一英语教育现状一英语教育创新”。其中,有关“英语语言学”的内容主要是为后期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本书设计了一个很好的落脚点,即“语言语用教学”——立足于宏观层面的“语言学”,语言语用价值源白于语言的社会功能,人类社会出现以后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采取“言说” (或言语)的方式展开,声音、符号、图画、文字等都是“言说”的具体媒介,由于受到人类社会局限性(包括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等隔离条件),语言语用的实际开展方式逐渐形成独特的“内部标准”。以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对比来说, “语法”的差异造成语言语用的组织方式不同, “词汇”的差异造成语言语用的表达方式不同, “语音”的差异造成语言语用的传播方式不同,同时语言语用还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维、行动,由此构成的语言复杂形态不可仅局限于“语言教育”层面,而是要将其置于整个“英语语言学”架构中审视。
相对应的,英语语言教育及英语语言应用属于“英语语言学”的具体分支,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英语语言学在不同语言文化基础上的传播形式。立足我国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互动性”很好地契合了英语语言学中“语言习得”的规律,即通过在课堂上充分的交流,强化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语言应用”的频度,可以在一定空间、时间内模拟相对真实的“英语环境”,从而提升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英语素养,避免陷入“聋哑英语”的拘囿。本书在“英语语言教育”层面的研究,非常贴近中国学生的实际特征,即针对“听说读写”的语言基本技能展开,最终汇集整理成为英语语言教育内容。这其中, “阅读教学”被作为一个重点,作者在书中指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采用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对口语、写作能力形成有效的促进。事实上,“阅读教学”也是一种具有互动性特色的课堂模式,它既包括了师生之间围绕着“阅读材料”的现实互动,也包括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潜在互动”。 本书第三章“我国英语学习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部分,一次性阐明了高校英语课堂中“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三个方面,即现状、趋势、策略。针对现状,主要包括舶来理论不够完整、自主策略相对滞后、具体方法不切实际等,很多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在沿用高中、初中时期的理论,包括所谓的“互动式教学”,也仅仅局限于课堂空间之内。因此,在“趋势”的阐述中,本书指出“学会学习”要比“学会什么”更加重要,在现有的独立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模式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发散互动式教学的思路,例如利用互联网途径展开网络交互学习。最终,本书有关英语课堂中“新课堂”教育模式的探索落实在“创新”层面,但本书对“英语教育创新”的关注并未局限在方法、手段、策略等方面,而是主张重新构建高校英语课堂的“生态环境”——这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际语境、网络化教学空间等外部因素的必然途径。
三、方法具体、重视创新
本书围绕着“英语翻译教学”这一具体方法,对高校英语“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实效性较强的方案。首先,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教学,高校将专业学科与英语有效结合,不断丰富英语教育的内涵与功能,例如可抓住与全球经济对接中最热门的专业学科(金融、管理、营销、电商等),展开专业英语范畴下的翻译教学“试点”,从中汲取经验,以便全面推广。其次,针对文化错位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教学,高校应从英语师资层面出发,深入了解英语文化错位的影响因子,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确保在“互动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实践做到信息对称。 “信息对称”是一个宏观概念,具体到英语语言教学方面,包括语义信息对称、风格信息对称、意象信息对称等。本书针对文化错位列举了很多案例,例如“燕子”(swallow)这一动物在中英语语境中所代表的文化寓意,就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将燕子视为一种“吉祥鸟”,在古典诗词歌赋中有很多赞美燕子的描写,而英语国家文化中对燕子则持有完全不同的态度,认为它是不吉利的象征,进一步引申到商务英语、营销英语中,相关产品的中文品牌中如果有“燕子”,则要尽量避免直接翻译,否则在英语文化背景下的市场就很难被接受。再次,针对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教学,互动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本质,就从中英语言教学上升到中英文化教学层面,教师要加强英语知识相关的文化要素解读,具体方法可立足本专业学科,积极向人类学、管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等方面扩展,尤其应该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互动机制,以此不断消解英语课堂教育模式下的文化隔阂。
纵览全书内容,作者以清晰的逻辑思维、丰富的研究内容、實用的教学方法为高校英语课堂“新模式”的发展指明方向,满足了“互动课堂”模式在不同专业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实践需求。本书理论阐述深入浅出,实证探索契合我国实际,不失为一本学术性、实用性、创新性价值俱佳的英语教育专著。
(吴继琴,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一、导向鲜明、内容丰富
《英语教育与互动课堂模式研究》一书在内容呈现上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所涉及的理论及实践观点均指向英语教育的互动课堂模式,且将具体成果融人到英语教育教学的不同侧面,有助于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高校英语课堂模式创新。本书共由七个章节组成,作者依次从不同侧面展开了对英语课堂中“新课堂”模式的探索。第一章“英语语言学研究”以理论阐述为主,分别介绍了英语语言学内涵、发展历程,语言系统特征及英语语言学的社会功能,从理论角度论证了英语所具备的互动性特色,指出互动课堂模式应该作为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常态。第二章“英语语言语用教学实践研究”详细说明了语言语用教学现状、教师语言语用教学意识、语言语用教学内容等。书中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减少学生的语用失误,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此处的“语用语言”本质上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语言的实用效能,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听说领先”的原则,不断丰富课堂模式的互动形式。第三章“英语语言教学的应用”结合高校英语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展开探讨,阐述了英语教学中的听说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本教学等具体知识点,对“互动模式”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我国英语学习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采取了具体案例研究方式,归纳了中外英语教学情况对比、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特征、未来发展趋势等。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长期以来中文语境中形成的英语教育理论进行了梳理,以文秋芳、王立非等专家提出的“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理论为核心,将国内英语语言学习策略的特征归纳为宏观性、微观性和综合性三类表现。第五章“英语与英语翻译的研究”针对英语教育的舶来理论、舶来方法、舶来资源等进行了全面梳理,一方面从英美等国的英语发展历程出发,指出在英语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结构、特点及内涵:另一方面从英语自身的“语言价值“角度出发,阐述了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及类型,指出了解相关知识对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互动课堂模式”的创新大有裨益。第六章“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中,作者立足跨文化交际的宏观环境,分别从经济角度、文化角度、教育角度列举了具体策略,同时也指出了“英语翻译背景下的文化错位现象”,而这也是国内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容易忽略的现象——英语语言翻译中经常涉及到“程式化语言”,其本质类似于中文语言中的成语、俚语,直白地翻译就会造成“文化错位”。第七章“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旨在通过“互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迅速打开学生英语文化视野,消除英语在社会活动中互动性差的缺陷。整体上,全书内容十分丰富、知识要点充盈,将英语课堂中“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进一步延伸至高中、初中等基础教育层面,有力地保障了与高校英语互动课堂模式的衔接。
二、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全书围绕着英语“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属性构建了清晰的逻辑架构,其研究思路可归纳为“英语语言学一英语语言学应用一英语语言教育一英语语言应用一英语教育现状一英语教育创新”。其中,有关“英语语言学”的内容主要是为后期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本书设计了一个很好的落脚点,即“语言语用教学”——立足于宏观层面的“语言学”,语言语用价值源白于语言的社会功能,人类社会出现以后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采取“言说” (或言语)的方式展开,声音、符号、图画、文字等都是“言说”的具体媒介,由于受到人类社会局限性(包括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等隔离条件),语言语用的实际开展方式逐渐形成独特的“内部标准”。以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对比来说, “语法”的差异造成语言语用的组织方式不同, “词汇”的差异造成语言语用的表达方式不同, “语音”的差异造成语言语用的传播方式不同,同时语言语用还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维、行动,由此构成的语言复杂形态不可仅局限于“语言教育”层面,而是要将其置于整个“英语语言学”架构中审视。
相对应的,英语语言教育及英语语言应用属于“英语语言学”的具体分支,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英语语言学在不同语言文化基础上的传播形式。立足我国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互动性”很好地契合了英语语言学中“语言习得”的规律,即通过在课堂上充分的交流,强化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语言应用”的频度,可以在一定空间、时间内模拟相对真实的“英语环境”,从而提升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英语素养,避免陷入“聋哑英语”的拘囿。本书在“英语语言教育”层面的研究,非常贴近中国学生的实际特征,即针对“听说读写”的语言基本技能展开,最终汇集整理成为英语语言教育内容。这其中, “阅读教学”被作为一个重点,作者在书中指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采用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对口语、写作能力形成有效的促进。事实上,“阅读教学”也是一种具有互动性特色的课堂模式,它既包括了师生之间围绕着“阅读材料”的现实互动,也包括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潜在互动”。 本书第三章“我国英语学习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部分,一次性阐明了高校英语课堂中“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三个方面,即现状、趋势、策略。针对现状,主要包括舶来理论不够完整、自主策略相对滞后、具体方法不切实际等,很多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在沿用高中、初中时期的理论,包括所谓的“互动式教学”,也仅仅局限于课堂空间之内。因此,在“趋势”的阐述中,本书指出“学会学习”要比“学会什么”更加重要,在现有的独立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模式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发散互动式教学的思路,例如利用互联网途径展开网络交互学习。最终,本书有关英语课堂中“新课堂”教育模式的探索落实在“创新”层面,但本书对“英语教育创新”的关注并未局限在方法、手段、策略等方面,而是主张重新构建高校英语课堂的“生态环境”——这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际语境、网络化教学空间等外部因素的必然途径。
三、方法具体、重视创新
本书围绕着“英语翻译教学”这一具体方法,对高校英语“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实效性较强的方案。首先,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教学,高校将专业学科与英语有效结合,不断丰富英语教育的内涵与功能,例如可抓住与全球经济对接中最热门的专业学科(金融、管理、营销、电商等),展开专业英语范畴下的翻译教学“试点”,从中汲取经验,以便全面推广。其次,针对文化错位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教学,高校应从英语师资层面出发,深入了解英语文化错位的影响因子,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确保在“互动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实践做到信息对称。 “信息对称”是一个宏观概念,具体到英语语言教学方面,包括语义信息对称、风格信息对称、意象信息对称等。本书针对文化错位列举了很多案例,例如“燕子”(swallow)这一动物在中英语语境中所代表的文化寓意,就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将燕子视为一种“吉祥鸟”,在古典诗词歌赋中有很多赞美燕子的描写,而英语国家文化中对燕子则持有完全不同的态度,认为它是不吉利的象征,进一步引申到商务英语、营销英语中,相关产品的中文品牌中如果有“燕子”,则要尽量避免直接翻译,否则在英语文化背景下的市场就很难被接受。再次,针对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英语翻译教学,互动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本质,就从中英语言教学上升到中英文化教学层面,教师要加强英语知识相关的文化要素解读,具体方法可立足本专业学科,积极向人类学、管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等方面扩展,尤其应该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互动机制,以此不断消解英语课堂教育模式下的文化隔阂。
纵览全书内容,作者以清晰的逻辑思维、丰富的研究内容、實用的教学方法为高校英语课堂“新模式”的发展指明方向,满足了“互动课堂”模式在不同专业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实践需求。本书理论阐述深入浅出,实证探索契合我国实际,不失为一本学术性、实用性、创新性价值俱佳的英语教育专著。
(吴继琴,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