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化学微观知识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zh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对于身边的物质,看得见、摸得着,有感性认识,学习起来轻松自如。例如,学习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物质》水这一节时,学生学得毫不费力,因为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吃的、喝的、用的都离不开它,每天都接触它,对它有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他知识也就比较容易。而在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微观知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感知,教师讲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那么如何进行本阶段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一、联系实物,模拟教学
  学习原子结构时,我让学生把汉堡想象成原子,当然把汉堡上的芝麻想象成核外电子,在学习原子内部结构时,把原子核想象成苹果中的种子。课堂上我还拿了汉堡、苹果、刀子,让一学生把苹果切开,为了渲染气氛,我对大家说:“现在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把‘原子’打开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我进一步提示他们,苹果中的种子相当于原子中的原子核。讲到这,我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他们说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我接着讲述: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核外电子作高速运动,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虽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增加感性认识,我做了一个比较,如果拿原子与乒乓球比,就好像拿乒乓球与十层大楼相比。学生听了很惊讶,感叹自然界之微妙。
  二、结合化学史知识,再现微粒发现过程
  刚才讲到切开苹果后,同学们发现了种子,我问学生种子能否被分开呢?同学们回答能。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原子核能否分开、它是如何构成的呢?接着讲述种子相当于原子中的原子核,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它可以分成质子和中子。我利用多媒体放映了二战时期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图片,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本67页,英国化学家卢瑟福发现质子、中子的实验过程。同学们好像身临其境,参与了实验与探究过程,仿佛“看到了”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课堂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让微观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自然生成,不要把概念强加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结合化学史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揭开物质世界的神秘面纱。
  三、利用化学教具,培养想象能力
  化学以研究物质为基础,而物质又是由微粒构成的。讲授微粒知识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教具、模型。学习生物知识时,有标本、模型,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化学实验室里有各种物质结构的模型,我们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怎么发挥作用呢?我让他们先观察,再拆拆装装,拆的过程是分解,装的过程是结合。不要小看这一拆一装,它恰恰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外部反应。例如,学习化学反应实质时,我就借助教具让学生展示水分子分解成氢分子、氧分子的过程。同时启发小组讨论:这分分合合的过程,体现了哪些化学知识?学生回答后,我进一步总结:本过程体现的知识有:(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3)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数目不变,还能为以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作铺垫。
  四、结合科学成果,培养学生信服度
  教师单纯的说教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对微粒的存在仍有疑惑。虽然教师说了我们走到花园附近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学生听的遍数多了,能记住这句话,但还是不能感知分子的存在。课堂上我结合科学成果,用多媒体放映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硅原子的图像,以及国际上借助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在铜的表面镶嵌48个铁原子,并将其排列成一个圆形图像。同学们看了图像后,心服口服,感知微粒是客观存在的。再结合生活实际讲述每天喝水、吃菜,不知道吃进去多少个水分子、钠离子。学生在生活中建立起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不再感到陌生,不再感到化学知识的枯燥无味,同时体会到生活处处皆化学。
  五、通过实验,验证猜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猜想,增加感性认识。例如,学习分子性质时,了解到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我鼓励大家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加以验证。有的同学把一滴红墨水滴到水中,观察扩散过程,感知分子运动;还有的同学利用体温计测体温,感知微粒之间的空隙可以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通过亲手做实验,学生参与了科学探究,增加了对微观知识的感性认识,不再感到微观知识那么深奥,仿佛“看到了”微粒的真实存在。
  六、归纳总结,整理思维过程
  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学生对微观知识有了感性认识,还教会了学生总结、整理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理清思路,把知识串成线,理性归纳,以树状图或其他列表形式呈现出来的技能。课后同学们把第三单元1、2两节知识进行了总结,我看了几个同学的作业,整理得很有条理性。不光学习微观知识要求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学习其他知识也应该这样。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该不断钻研教法,综合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化学知识以更好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知识自主形成,不断发现化学世界的奥秘。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中学)
其他文献
进入7月份,鸡蛋现货行情迎来'转折点',产区各地大码货源偏紧,随着走货加快,鸡蛋价格开启上涨模式。目前,多地鸡蛋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涨幅超过三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课标的普及,历史影视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愈加广泛使用。结合教学实际,归纳了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探讨
放学了,孩子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儿“飞”出了教室,我也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向车库。忽然看到一个学生在前面焦急地喊我:“老师快来,这边出事了!”我心里一紧,连忙跑过去,只见我们班
近日闻听有位女学生课堂上大搞恶作剧,把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气得拂袖而去,我不禁咂舌:该女生真可恶,为那位老教师愤愤不平。然静而思之,且不说那女生的不文明、不守纪行为之不敬
针对油液减振器异响检测、活塞杆加速度测试方法以及对弹性与刚性两种夹持方式下外特性测试结果存在差异等问题,开展了对比在不同安装方式下油液减振器外特性测试的试验研究,
摘要:现阶段幼教师资缺口较大,中职校开办幼教专业弥补了幼教专业培养人才的不足。由于中职办学条件的制约,在幼教专业的办学中存在着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各方面解析了中职校幼教专业办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谈了解决这些不足之处的办法。  关键词:中职幼教;制度;师资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中职幼教专业也是职业
摘要: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十分重视,然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认为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好基础。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优化课堂设计,注意学生的心理流动趋向;大胆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为学生开启有效阅读的门窗找到一把钥匙。  关键词:有效阅读;阅读习惯;课堂设计;学生心理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新的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与决策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在心理系统中应用层次分析法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应用层次分析法来为心理系统建立最
历史课程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必然要体现出一定的思想、社会、道德、价值等意识和观念。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曾经说过,历史教育有三项任务:一是讲做人的道理;二是讲历代兴衰治乱之故;三是讲历史的前途。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我们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历史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等,而往往忽视了利用历史学科的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情感等方面的教育。  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问题,从总体上说,目前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