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生态下“媒介素能”解析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p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出现,媒介融合的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融合平台的建构以及融合新闻的常态化,增强了受众参与社会公共活动、进行新闻报道及信息传播的主动性,传者和受者之间的截然界限已经被打破,实现了传者和受者之间的融合。媒介融合生态对所有新闻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媒介教育需要从媒介素养向媒介素能教育转型,实现公民意识和新闻理念的融合。
  关键词:
  媒介融合;传受融合;媒介素养;媒介素能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17)01-0083-0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新闻传播已经进入后Web2.0时代。宽带网络和无线网络快速发展,网络和手机成为媒介融合的重要载体,新的融合媒介不断出现,博客、播客、微博、微信、客户端次第出现,并成为媒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融合的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新闻传播的业态已经发生极大的改变。融合平台的建构以及融合新闻的常态化,增强了受众参与社会公共活动,进行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的主动性,传者和受者之间的截然界限被打破。“新媒体的勃兴,把人类带入大数据、微传播的新时代,尤其是‘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客户端)变革着传播方式、传播环境,一个全新的、立体的、多维的传播体系正在形成,对意识形态传播是机遇也是挑战。”[1]媒介融合的生态下,把关人的门槛大大降低,这对信息传播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当前新闻传播领域需要认真应对的挑战,也是媒介教育必须重视的现实课题。
  一 媒介融合的特征是传受融合
  数字革命和互联网带来了新闻传播业的变革。文字、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使得此前具有截然界限的媒介同质化,从而可以整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传播,这为媒介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Web1.0时代,媒介融合主要是从媒介组织和新闻业务两个层面来进行的,重点体现在结构融合和内容融合上面,通过报网融合、台网融合初步搭建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桥梁。受众通过跟帖、聊天室、新闻组等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和信息的参与权。进入Web2.0时代,以博客、播客、微博、微信、即时通讯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使得受众更加容易地参与传播活动中,受众参与信息传播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个人传播技术不断进步与普及,为受众传播信息提供了平台和渠道。自媒体蓬勃发展,“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s)成为现实生活中信息传播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它被定义为“任何诸如博客、维基、论坛、帖子、聊天、微博、播客、数字图像、视音频文件、广告和其他形式的内容,这些内容来自在线系统或用户,经常通过社交媒体网站发布”[2](P7)。鉴于其在新闻传播上的重要作用,它被称为“公民新闻”,是“公民或公民群体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3]。从本质上说,所谓公民记者就是原来被称为受众的人。在自媒体阶段,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用户和消费者,还是信息的采集者、提供者和发布者。
  “多年来新的通信技术推动了新闻界的急剧变化。从印刷机到互联网,新闻已经随着多个新媒体的诞生而发生转变。新媒体不仅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快,还改变了信息流的方向。此前专业记者完全占据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责任。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信息流不再单向地自上而下从媒体人到被动的受众。受众目前正积极参与到新闻活动中。他们不仅响应主流媒体承载的内容,还生产自身的内容。获得技术授权的受众孕育了完全的新闻新形态,这就是俗称的公民新闻。这被视为在新闻领域的文化迁移。”[4]“‘公民新闻’对普通公民‘新闻生产力’的开发正在改写新闻传播的历史,它不仅鼓励公民关心身边的公共事务,采集、编辑及传播新闻信息,而且还鼓励公民创建自己的媒介。”[5]
  自媒体新闻在2005年进入主流的应用,用户生成内容(UGC)出现了爆炸式发展。这个庞大的新趋势,使用户能够在内容发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创造巨大的机会。传统媒体开始致力于协作新闻平台的打造,致力于专业新闻和公民新闻的结合,通过对公民新闻的选择,弥补自身信息来源的不足,从而提高新闻的时效性。英国广播公司BBC曾设置了一个用户生成内容的制作团队,2005年伦敦爆炸案后,它被扩容并永久化存在。2006年,CNN推出iReport,旨在使用戶生成新闻内容进入CNN的节目。其竞争对手福克斯新闻频道也推出了类似的节目“uReport”。这是典型的大型电视新闻机构的融合实践。时代杂志2006年年度人物是“你”,意味着对所有自媒体内容的肯定。
  可见,媒介融合重塑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将两者之间原来孤立的、单向的、对立的关系变成了一体的、双向的、互动的关系。媒介融合的特征是实现了传者和受者的融合,传者和受者之间的截然界限被打破,预示着新闻传播的主体由单一性转向双重性,原来由传统媒体主导的传播格局,单纯由传统媒体新闻记者参与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现在由记者和受众,即所谓的公民记者共同承担了。建设包容性、协作性的传受融合平台是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媒介融合建构的新闻传播新生态下,需要大力提高这种融合传者群的传播素质和能力。
  二 媒介融合生态下的媒介审视
  媒介素养是基于传受对立关系而提出来的概念。在传统的媒介生态下,传受是对立的。尽管大众媒体冠以专业新闻的标签,并且追求“独立、客观、真实”的新闻理念,但是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影响,对信息传播的垄断性导致受众对大众媒介产生质疑。如何看待大众媒介信息传播中所隐含的价值观以及有害信息就成了媒介素养产生的起源。
  媒介素养具有以下的特征:媒介素养首先是主要针对大众媒介的,其次是以批判为视角,侧重于对大众媒介的反思,最后是面向受众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在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逐渐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教育体系。   “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在大多数英语国家被认为是同义语。媒介素养被用来表述在一个媒体饱和的社会里充分参与社会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和思维。而所谓“媒介教育”是用来定义教学和学习媒体的过程[6]。媒介教育是过程而媒介素养是结局。
  从历史上看,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作为对视听媒体取得巨大影响的一个应对,诸如录像、电影、广播和电视等。在很大程度上,媒介教育在当时具有相当的文化悲观主义的倾向,主要是想捍卫消费者应对当时还是新媒体的视听媒介产品所带来的无法估量的影响、危险和信息充斥[7]。
  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一些工具来帮助人们批判性地分析信息,为学习者提供机会拓宽自己的媒体体验,并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媒体信息技能。批判性的分析包括确定作者的目的和视点,媒体的创建技术和风格,考察媒体的表达模式,并检测新闻写作中的宣传、审查和偏见。媒介素养教育还可以探讨媒体的结构特征,如其所有权或资本模式以及如何影响信息的表达。通过将媒体消费的过程变成一个积极和批判的过程,人们获得对虚假陈述和操纵,特别是通过广告和公关技巧的认识,并理解大众媒体在建构现实中的作用。
  在北美和欧洲,媒介素养立足授权和保护的视角[8](P1-17)。涉及对大众媒体、流行文化和数字媒体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能力。表达出对包括媒介暴力、个人隐私、性别偏见、种族歧视等传播的担忧,也包括对儿童色情内容、青少年酗酒广告、药物滥用信息等消极内容的预防。通过获得媒体和技术建设的知识和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对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一种保护,帮助他们在媒体消费习惯和使用方式上作出正确的选择。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的框架性文件《媒介素养资源指南》认为:“媒介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对大众媒介的本质有知晓和批判的理解力,懂得大众媒介所运用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所产生的影响。”[9]
  媒介素养教育核心的统一的概念是“媒体一定是被编码和解码的象征性符号系统”[10]。所有媒体都是建构的,进而通过媒体建构现实;媒体暗含意识形态和商业价值信息,从而具有政治和社会影响;受众应该有保留地解读媒体的意义。媒介素养的本质指它是“提供了一个严格审查和制作媒体内容框架的与众不同的一门学科”[10]。
  本质上,对媒介素养的重视源于大众传媒的副作用,防止由少数利益集团左右大众视听,误导社会和公众,通过提高传播活动的另一端——接受者的辨别、防范、抵制能力来解决,其对大众媒介的批判性倾向极为强烈。
  由于媒介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联系紧密,媒介素养的内涵也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快速崛起以及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素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认为媒介素养的目的是帮助公众成为成熟公民,而不仅仅是老于世故的消费者。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及信息的接触、分析、评估和生产的能力。”[11]进入新世纪后,受众的参与性和创造性继续得到了强化。2004年,英国通信业管理机构(Ofcom)采用了以下的媒体素养定义:“在各种环境下访问、了解并创造传播的能力。”[12]
  可见,随着媒介生态的变化,媒介素养教育也在转型之中。随着受众自身传输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在坚持批判导向的基础上,与受众参与社会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自我表达的诉求和生产信息的需要,并且对传播技术和技能有了要求。在传受融合的生态下,对于媒介的审视,已经不是单纯的受众对大众媒介和专业传者的质疑的矛盾,即排斥与质疑的矛盾,而是在融合媒介上由扩大化的传者群可能对信息造成的不良影响产生的矛盾,即参与和信息质量的矛盾。这需要传受双方都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具有专业的能力和素质。必須提出媒介素能的概念以实现媒介教育由媒介素养向媒介素能教育的转型。
  三 媒介素能的提出和解析
  “媒介素能”可以定义为融合媒介的传播者——专业记者和受众(公民记者)具有的对于各种媒介形式的把握和应用能力,立足新闻专业理念对于信息的认知、解读、分析、组织和传播的素质和能力。这包括专业新闻的理念、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等素质和媒介文本的建构能力、视音频的采编能力、以及信息的发布能力等。
  因此,媒介素能的特征是:首先,媒介素能是面向传受双方,而不只是受众单一方面的。它着眼于提升融合平台上所有具有传播信息的各个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其次,媒介素能针对的是融合媒介,而不单单是大众媒介,既包含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也包含了博客、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自媒体形式。再次,媒介素能对待媒介的态度是以积极参与的角度,侧重于对媒介的运用,而不仅仅是审视和批判。最后,媒介素能教育的实施主体在于媒体和社会机构的一体化平台,而不仅仅是在学校。
  媒介素能预示着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将由对受众的排斥性、应对性转向包容性、协同性。即传统媒体对受众参与发布信息活动由禁止、质疑、防范转向对其主动地引导、教育和培养。媒介素能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转变,从传者为主向传受双方为主转变,从批判角度向参与角度转变,从素养为主向能力为主转变。
  基于此,媒介素能教育的主体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它们是公民社会责任教育、新闻理念的教育以及数字媒介的技能教育等。媒介素能教育的主题主要有:学习公民的社会责任知识,明确其作为国家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加强其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学习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和操守,具备在新闻操作专业原则下做好公民记者的能力;学习当代数字媒介知识,掌握视听媒体、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能力,具有采集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媒介传播的流程,媒介生产和推广的知识,获得与大众媒介或传统媒体进行协作的能力。
  媒介素能教育的提出,首先是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升华。它在对公民实施公民社会责任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新闻专业理念教育,把公民的媒介素养看作是现代公民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公民不仅能够以独立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媒介,还对媒介的内容具有建设性的利用能力,并且具有发布信息的新闻理念和新闻道德,保证对新闻事实的最基本的真实性的要求。其次,媒介素能是对媒介素养的再造。从媒介素养范式的转变可以看出,媒介素养的发展趋势已经从保护模式向生产模式转变,这也是在向媒介素能教育的转型中。媒介素能教育突出了媒介教育从批判倾向向参与倾向的转变,更加明显地提出了对所有传播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最后,媒介素能是建立在专业新闻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基础上的一个融合体系,可以说是一种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的创新。   总之,媒介素能教育的目标是使来自专业媒体或者自媒体的传播者具备社会公民意识和专业新闻工作者的理念,具有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具有媒介信息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共同担负起新闻传播的责任,既能保障传统媒体的新闻时效性和公信力,也可以保障普通公民发布新闻和表达意见,实现媒体接近权和使用权,从而对公共事务实施参与和监督,同时承担相应的公民义务和责任。
  四 媒介素能教育的实施
  随着对新闻和传媒现象的认识不断加深,围绕“新闻”和“媒介”这些核心词汇,当前信息传播教育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培养传媒人才的新闻专业教育。一般是由高等院校实施的,始自于1908年密苏里大学创建的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主要面向新闻专业学生和专业新闻人员,提高传媒人才驾驭媒介工具的能力。另一块是面向全社会公民的媒介教育,又称为大众化新闻教育,是随着媒介素养的提出而开展起来的。一般由中小学等社会机构承担,培养公民认识媒介以及科学获取、判断、分析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
  无容置疑,两类教育都承认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和力量,但是基于对媒介的视角的不同,暗含着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内在矛盾。所以两类教育追求目标和价值取向有所不同。专业新闻的目的是打造传媒的公信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则对此提出了质疑。其对大众媒介的质疑性和批判性的倾向极为强烈,公民是作为媒介的审读者和质询者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的大众媒介格局下,传者和受者之间严格的分离所造成的。而在媒介融合时代,传受双方在协作新闻的平台上实现了专业新闻和公民新闻的合作,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受者对传者的侵入使其本身发生了角色的转变,两类教育的基点发生了动摇,对立的教育模式必然走向融合的教育模式,必须提出针对新闻传播复合主体的新的教育模式,这就是媒介素能的教育模式。
  第一,媒介素能教育以公民社会责任教育为基点
  “为了提升社会公众参与媒介素养的教育效能,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13]面对新媒介的挑战,对于建构民主、法制和公平的社会,必须通过培养受众的“公民意识、人本意识、民主意识”来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表达意识”。通过公民教育,提升受众的社会责任感,使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由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进而利用媒体来发声,具有可以影响传媒、优化传媒环境的能力。进而由“社会公民”成为“媒体公民”,从而实现接近和使用媒体,作为“公民记者”有能力加入信息生产,并善用媒体进行公共信息传播及公共事务的监督。
  第二,媒介素能教育以新闻专业理念教育为核心
  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认为,新闻伦理努力确保信息的自由交换并且准确、公正和全面,这蕴含着新闻专业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新闻教育的根本是要培养新闻人才特有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和特有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实现其使命感和价值观的专业技能。”[14]这不再仅仅是对专业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是对自媒体信息传播人员的要求。对受众的教育必须拓展到专业新闻的高度,使其可以掌握现有的传媒技能,具有专业的新闻意识和道德,并且具有传播信息的知识和能力。
  第三,媒介素能教育以数字传播技能为重点
  后Web2.0时代,新的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得到了大量的引用,数字化的电脑排版技术、平面制作技术、数字摄录编技术已经成为当代传媒人员的必备技能,并对传播者提出了“全媒体记者”的能力要求,而且虚拟现实技术、H5技术等也成为提升新媒体形式影响力的关键,这些知识都需要在媒介素能教育体系中体现出来。
  第四,媒介素能教育以协作新闻平台为载体
  协作新闻平台是以媒介融合平台为载体的新闻发布平台,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互动,专业新闻和公民新闻的协同合作。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微信、微博、客户端之间搭建起桥梁。受众发表在新媒体的消息和评论可以引入报纸版面和广电的节目板块,主流媒体的两微一端可以接纳受众提供的自媒体信息和评论。同时通过新媒体将传统媒体的信息进行精确地推送,将传者把关(Gatekeeping)变成了共同守望(Gatwathcing),共同秉持新闻的真实、客观、准确的专业理念。
  第五,媒介素能教育整合政府、媒体、高校和其他社会机构共同参与
  政府可以主导整个融合教育体系的一体化建构,合理布局和分配各个要素的位置和任务,并且提供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高校可以发挥其科研优势和教学优势,利用专业化的教材和实验室,在培养专业新闻工作者的同时,为公民记者提供高层次的新闻学习机会。媒体可以发挥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成为受众接受新闻培训的平台,并通过开办相应的栏目或板块为受众提供信息发布渠道。而诸如图书馆等社会公益机构则可以利用藏书的优势和专家资源优势,联合以上机构开展公民教育和新闻传播教育讲座等。这样的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建设,可以使专业记者和受众都可以获得全面的社会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实现传播群体素质的提高。
  五 结语
  如果说媒介素养教育是着重媒体解码的话,那么媒介素能教育就是着重媒体编码。媒介素养是对媒介的一种应对教育机制,而媒介素能则是对媒介的一种应用教育机制。
  总之,应该充分认识到媒介融合带来了传受关系的变化,传受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包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平台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此前传统媒体的传者还是受众都已成为融合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对于传者和受众来说,媒介素質和能力的提高是做好当下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基础。
  有必要在公民社会责任教育基础上整合新闻专业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媒介素能教育,形成一体化的新闻媒介教育融合体系。媒介素能教育将把公民责任和新闻专业理念体现为一种素能,在新闻的实践中塑造一大批具有专业新闻理念和技能的专业和业余传播者,共同做好新闻的报道和信息传播,推动公共事务的开展。   參考文献:
  [1]
  蔡泉水,刘建光.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挑战与回应[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
  [2]Moens M F,Li J,Chua T S.Mining User Generated Content[J].Crc Press,2014.
  [3]Bowman S,Willis C.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J].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2003.
  [4]Noor R.Citizen Journalism and Cultural Migration of Media:A Case Study of Cj.IBNLive[J].Trends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3,9(1).
  [5]蔡雯,郭翠玲.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试析西方国家新闻传播正在发生的变化[J].新闻记者,2008(8).
  [6]Buckingham,D.Media Education:Literacy,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M].Cambridge:Polity Press,2007.
  [7]Pfeffer T.Media Literacy.Perspectives of Innovations,Economics & Business,2014(2).
  [8]Hobbs R.Empowerment and Protection:Complementary Strategies for Digital and Media Lite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M]//Formare,2010.
  [9]Ministry of Education.Media Literacy Resource Guide: Intermediate and Senior Divisions[Z].
  [10]Jolls T.The Core Concepts: Fundamental to Media Literacy Yesterday,Today and Tomorrow[J].Journal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2014(6):68-77.
  [11]Media Literacy.A Definition and More[DB/ OL].http://www.medialit.org/media-literacy-definition-and-more.
  [12]Livingstone S,Couvering E V,Thumim N.Adult Media Literacy: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J].Ofcom,2005.
  [13]肖国飞.新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公众参与:路径选择与效能抑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6):157-161.
  [14]吴信训.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百年流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6).
  The Analysis of “Media Qualities” under the Media Convergence Ecology
  —— From “Media Literacy” to “Media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DANG Dong-yao
  (School of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new media forms continue to be produced and the process of media convergence continues to advance in depth.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on platform and normalization of convergence journalism enhances the initiative of audience in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public activities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The diametrically limits between the press and the audience has been broken and fusion has be achieved between the press and the audience.Under the media convergence ecology all the Communicators need to be required for higher quality and ability.Media education needs to transition to the media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from the media literacy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itizenship and journalistic ideas.
  Key words:media convergence;convergence of press and audience;media literacy;media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其他文献
艾尔萨岩岛(Ailsa Craig)是一座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天然花岗岩岛,其优美独特的造型,犹如一颗巨大的宝石镶嵌在碧波万顷的大西洋中。该岛陡峭高耸的悬崖、气势磅礴的山峰,处处彰显着大自然的宏大与永恒。艾尔萨岩岛是英国西海岸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欧洲著名的鸟类自然保护区。岛上约有7万多只塘鹅,还有各类海鸟、海豹等在此栖息繁衍。茫茫无际的大西洋环绕着巍峨高耸的悬崖峭壁,岛上成片的灌木草地幽静殊美,
期刊
人家都说,椰子是长眼睛的,而且有三个。剥开椰果的外皮,真的可以看到椰壳上三个黑黑的小眼,骨碌碌地望着你,犹如二郎神。所以,我们在海南岛生活,从来没有听说过椰果砸过人。  我曾到过文昌的东郊。有话说,“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子半文昌。” 如此算来,东郊的椰树就占了海南椰树的四分之一了。的确,那里的椰海绵延十几二十公里,是椰树的海洋。我问那里的乡民,有没有发生过椰果砸人的事?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期刊
当炙热的岩浆由北往西,留下经万年沉寂而冷却的黑色石头,人们也依循着这自然地理环境,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地。缺乏耕地的洋浦盐田村,在两千多年前,被一对来自福建莆田的兄弟发现了另外一条通往生活之路——制盐。于是,这项日晒制盐的工艺便流传了下来。  黑石  琼西火山脚下的人们,对地质并不敏感。由于靠海的缘故,不管是儋州还是临高文昌一带,大多数的人都以捕鱼为生。沿火山带的住民通用的语言都和省内通行的海南
期刊
海南的盐,都是通过海水日晒而来,因为日晒时间以及工艺的不同,大致呈现四种形态。有的状如水晶,有的绵细如粉,虽然都是咸味,却又有各自不同的用途和风味。  粗盐  取自莺歌海盐场的日晒盐,颗粒较粗,能用来制作盐焗鸡、腌制食物,或者作为浴盐,是最常见的一种原盐。  老盐  莺歌海盐场职工的私藏。这种拇指大小的盐,是海水晒3-6个月之后结晶而成,耗时耗力,品质高,现在产量很小。韩国人曾专门进口来制作泡菜。
期刊
小时候,读过一个西方童话:  一个国王有三个女儿,小女儿对父亲说,我爱你就像爱盐一样。国王大怒,将小女儿驱逐出境。后来,小女儿被邻国的国王收养。有一天,国王去邻国做客,邻国的国王设了丰盛的宴席招待国王。国王尝遍了桌上所有的菜肴之后,问,这菜索然无味,为什么不放盐啊。邻国的国王便讲起了盐的故事。作为父亲的国王猛然醒悟,什么黄金、蜂蜜啊都不如盐啊,最爱自己的正是小女儿啊。正伤心之际,小女儿出现了,结局
期刊
摘 要:基于中部地区地级市层面,构建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模型;在实证分析中,针对三种不同情形开展整体分析与不同类型区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这一差距的持续扩大并跨越门限值后,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性的阻碍作用;不同类型区的两种划分情形下的结果同样表明,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收入差距扩大地区相对于收入差距缩小地區将可能更快地由
期刊
盐丁村村民世代以捕鱼、晒盐为生。这里有海边火山熔岩村庄地貌,原汁原味的古老盐田和晒盐工艺,独特的海边石屋、石路,成片的红树林等,可以随村民出海钓鱼。村东北海岸有儋州八景之一的“龙门激浪”。  盐丁村是儋州市峨蔓镇最边远的一个村委会,海边有距今一千两百多年、总面积达两千多亩的古盐田,一千三百多个由火山岩制成的盐槽散落其中,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盐丁村还有土地庙、细沙古灯塔、敬字亭、外翰林民居等文化
期刊
饮食口味与广东相似的海南,在许多菜品的流行上,都深受粤菜的影响。盐焗鸡,便是其中的一种。在海南的各大菜市场,都会看到有专卖盐焗鸡的摊子,这是日常佐料——粗盐和整鸡的“化学反应”。被盐包裹的整鸡,肉变得酥软,同时,也极富盐的香气。可谓皮爽肉滑,骨香味浓。食物是有气味的。这种气味因为用料的不同,气味也不同。这气味也是食物入口的味道。  在海南各大市场上,所看到的盐焗鸡,几乎都是用粗盐制作而成,也只有粗
期刊
本人有一个癖好,非常喜欢逛渔船码头或是水产市场、干鲜货市场。很多人对那些地方的腥味避之唯恐不及,甚至连古人都斥之以“鲍鱼之肆”——这里的鲍鱼不是指的名贵海产,而是再普通不过的咸鱼。是的,就是喜欢咸鱼的那种气味,腥又不是鲜鱼那种生腥,带着盐分腌渍过的鲜。  有研究指出,人们觉得咸鱼腌肉鲜,是因为这是蛋白质和盐分发生作用后的特殊味道,人们本能地嗅到了食物的味道。但个人喜欢咸鱼的气味和味道,主要还是从小
期刊
摘 要:鄱阳湖古渔村管驿前传统渔业生产习俗悠久绵长,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绿色、生态、共享、创新是当今时代新主张,而管驿前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的传承与保护的历史价值与现实需要,是当代社会建构的最好回应与注脚。当前,鄱阳湖古渔村管驿前传统渔业生产习俗面临消亡,究其主要原因是渔具的现代性、渔人的功利性、保护的缺失性。从历史弘扬与现实发展的角度,以保护与传承古渔村管驿前传统渔业生产习俗为中心,建设“四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