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跟着感觉走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乏科学依据的“四季养生”最有可能成为“再造病”的温床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在《中国新闻周刊》与新浪网联合所做的题为“你怎么看待保健和养生方面的书籍?”的问卷调查中,总共有1436人参与调查,对这类书表示“完全没兴趣”的仅有250人,占到总数的17.63%;余者均表示看过、或有意观看这类书籍,其中有7.33%、即104人表示“对这些书本作者很了解,买了好几套这类书”。
  对于中西医的看法,接受调查者有71.23%(1010人)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中医在保健养生方面胜过西医”,另有11.78%(167人)认为“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西医治标不治本”,而认为“现代医学产生后,中医已经落伍”以及“中医理论太玄,对它半信半疑”的人,分别占到8.53%和8.46%。
  这类书籍几乎无一例外地打着中医的旗号,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出版商的确是找准了市场。
  
  “我们生不起病”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从一个职业医生的角度谈了这类书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中国社会在发展,当衣食住行这些基本保证没有困难后,普通百姓一定开始关注健康问题;
  目前的中国医疗保障问题没有解决,导致人们贫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疾病;
  现代医学在目前还远没有那么成熟,医学可以解决的疾病问题大约只有1/3,剩下的2/3甚至是医学无法触及的、束手无策的。
  来自福建的林清老人的故事典型地反映了纪小龙提到的这三点原因。
  “每天早晨要喝一杯蜂蜜,要多吃红薯。”林清俨然成为了晚辈们的健康导师。而他津津乐道的养生理论,最早只有老年学校的专家讲座这一单一来源,到现在,林老称自己是“博览群书”。
  林清退休之前,从事的是法律职业,现在书架上的法学书籍已经“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各派各系、花样繁多的保健书。“这些书,有的是讲座的专家推荐,拿到学校来卖的,更多的是我自己到书店买的。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关注这个,看身边身体好的朋友,多少都会有点保健的知识,也是在他们的带动下开始学的。”
  林清现在最遗憾的莫过于没有更早重视保健,“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只知道工作,哪有这些保健书,要是早知道这些东西,调理好了,现在也不会老生病。”
  尽管许多保健书的观点相冲突,但林清称,各有各的效果。他告诉记者:“养总比治好,现在最害怕生病,一次两次还好,天天往医院跑,最拖累的是儿女。看个病可烧钱了,医生就喜欢开一些新药特药,医保还管不了,吃一次两次还行,天天吃可吃不起。”林说。
  因此,除非急病,林清并不愿意上医院,去药店买些传统药,更多的是自己熬中草药。
  而这些调养的药方子,就是从各种保健书中学来的。对林清来说,这些调养方法简单易学,配药的材料也既便宜又常见。至于调养方法是否有效,林老说:“这得试过后才知道。久病成良医,像我这个年纪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保健经。”
  有效吗?“感觉有效!”
  这些书长久畅销,并且很多读者都买了不止一套,甚至这类书的出版商都有买好多套送人的,是不是因为它们真的给读者带来了健康效益呢?
  接受本刊问卷调查的养生类书读者中有8.01%表示“坚持按照书本要求去做,效果明显”,过半数的人(52.79%)选择“觉得有点道理,但没试过”,31.61%的人选择“试过,好像有点效果”。
  中南大学研究科学哲学史的张功耀教授表示,造成这些书“效果明显”“好像有点效果”“觉得有点道理”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公众长久坚持的一种错误的因果观念。
  “中医直到现在还拒绝接受全世界通行的评价医疗过程是否有效的‘双盲’方法。循证医学一再证明,一个治疗过程与一个紧随其后的康复过程,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比如说,一个病人,先吃西药,再吃中药,都没有好,最后找巫婆神汉划水喝,结果好了。中国人很容易就相信,这个患者的病是巫婆神汉给治好的。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学家何计国也表示,这类书本以中医为依据,而其理论没有接受严格检验,有一些甚至很荒唐,却已经在社会上造成巨大影响。
  “就有学校跟我反映,有学生家长来找学校领导,声称学校给学生的配餐不符合这些保健养生类书籍的观点,搭配的一些菜肴存在‘相克’问题。而根据这类书籍的观点,几乎就没有什么可吃的了,学校因此极为头痛。”何计国说。
  张功耀再次举出那个著名的“人参是大补之王”的证明过程,说明中国公众以“跟着感觉走”的方式判断“有效”式的思维:
  正面的论证是:“人参是大补之王,我吃了人参以后,昨晚睡得特别好。”
  反面的论证是:“人参是大补之王,我吃了人参以后,补得我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
  于是,“人参是大补之王”可以在感性层面得到100%“有效”的证明。
  本刊的问卷调查印证了张功耀所分析的这种现象:关于中医理论中的人体经络,有53%的养生保健类书本读者选择“相信它的存在,但我自己感觉不到”,另有32.17%的人表示“经络很神奇,我自己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认为经络“纯属子虚乌有”的人仅占7.65%。
  来自海南、现在北京工作的竺付阁就是“我自己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的读者之一,他几乎把林光常系列、“刘太医”系列以及中里巴人、吴清忠等人的书全买齐了。“我觉得自己已经感觉到了经络的存在,要不,怎么会在静坐之后感到手指发麻、腿脚发胀、特别地重呢?”
  张功耀:“治未病”未必无害
  更多的人会认为按照这些“保健”的法门去行事“至少不会有害”。专家认为,实际上这可能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上文提到的林清就有过尝试失败的时候。去年,他按照保健书中介绍的方法用牛尾巴入药来滋补身体,结果血压和胆固醇一同升高(编者注:实际上这也未必是牛尾巴入药的结果)。
  但林清并不认为保健书是错的,他说,保健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方法并不一定对所有人适用。
  林清的女儿说,平时看父亲按照保健书的介绍熬一些中草药其实心里特没底,不确定这些药是否有副作用。因此,她也只能鼓励父亲多看一些比较权威的保健书,以免偏听偏信。
  而在张功耀看来,寄希望于以中医理论作为基础的这类书籍是不明智的。“中医不是经验医学。经验医学的特点是不断来自经验,又不断还原经验,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医学方法要在经验过程中不断地得到纠谬和提升。”
  张功耀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写《黄帝内经》的作者是医生;而写《伤寒论》的张仲景和写《针灸甲乙经》的皇甫谧,明显不是医生。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迄今为止只能证明他是一个医学著作家,他作为医生的经历至今不明确。“诸如此类,怎么可以说这些著作是经验的总结呢?尽管这样,中国的中医师却至今依然把这些不是医生写的医学著作奉为不可更改的教条。不厌其烦地在这些既没有观察依据、更没有实验依据的故纸堆中兜圈子。”
  另外,张功耀不认为这些书籍中强调的“治未病”是有益的。“在所有的疾病当中,大约有一半会自己痊愈、缓解或有益。一个可以自愈的疾病,你不治它可能会自愈。但如果你盲目地去治它,就可能会再造一个病。实际上,任何盲目的治疗都可能导致‘再造病’。然而,遗憾的是,中国有许多医生漠视了这种再造病的潜在风险。其中,中医‘治未病’对这种风险的漠视是最严重的。”
  张功耀举了一个例子:中国不少地方用葛根煲汤或文火煮粥来“养生”,自认为这样会对改善“脾胃虚弱”有益。还有一些“中医养生专家”甚至鼓吹用葛根为少女丰胸。这些都是很盲目的。据中国医生观察,葛根具有损伤胃黏膜的副作用。这意味着它不但不能有益脾胃,反而还会损伤脾胃。另据日本医生观察,葛根汤可引起丘疹。“可见,缺乏科学依据的‘四季养生’最有可能成为‘再造病’的温床。”
其他文献
“四条汉子”的称谓语出鲁迅,这原本只是鲁迅语言风格的一种表现,在“文革”中却一度成为贬义词    “四条汉子”的称谓,语出鲁迅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指阳翰笙、田汉、夏衍、周扬四人。在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时期,他们四人都是“文委”(上海临时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成员。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虽然不是中共党员,但他与中共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还是中共领导下的“左联”的盟主。“文委”的
2006年的“超女”,在人们的眼中开始变得更像一个淑女。而超女被“驯化”,既来自于主管部门的“规范”,也来自社会舆论的“教化”    为了“想唱就唱”,5月12日晚上,蒋丽丽和她的同学们离开了位于都江堰市郊区的学校,来到成都。次日(周六)一早,在成都百联购物中心排队3个小时后,她与3000多名姑娘一起,在这一天获得了2006超级女声成都唱区的报名机会。  从这一刻起,她和她的同学都已经是“超女”了
“当时,我们虽然已经成年,但可以说都是一群没有经过启蒙的男孩女孩,突然间遇到了一种解放,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热情释放出来,我想,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外国思潮给我们如此的爆炸性冲击了。”    1981年的一天,吉林大学历史系学生雷颐听同学说,学校图书馆新到了法国哲学家萨特的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他当即决定,马上把书借到手,下节课不上了,坐在图书馆抄书。之所以决定要旷课,是因为,他后面立刻又排
一个屠城的梦魇,回旋在我们脑际70年;一段数十万人的血泪和屈辱,我们诉说了70年。70年前的梦魇时刻,到底发生了什么?伤痛又该如何记忆?这是我们问了几十年的问题。  2年前,张纯如英文写作的纪实文学登上《纽约时报》书评排行榜,今年,好莱坞纪录电影《南京》在东西方院线放映;去年年底,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接待了8个西方背景的摄制组。那段被忽略的历史,突然进入了全球视野的历史讲述中。  2007年,中国对南
历史上,技术的产生与一个被广为传颂的神话联系在一起:  在造物主创造生命的最后阶段,上帝命令普罗米修斯和他的兄弟爱比米修斯替生物进行装备,分别赋予种种适于生存的特有的性质,爱比米修斯负责分配,普罗米修斯负责检查。由于爱比米修斯的过失,竟把能分配的特质全都分给了野兽,走到人面前时,一点装备都没有了。普罗米修斯前来检查分配情况时,正值人出世的时刻即将来到,情急之下,普罗米修斯只好偷了赫菲斯特的用火技术
哈姆雷特曾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对于无思考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婴儿,他们的生死应该由谁来决定?近日,荷兰对新生儿安乐死问题的讨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其社会历来以“自由”、“包容”著称。在那里,大麻可以作为软毒品准许限量出售:卖淫女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合法身份出现,同性恋人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登记结婚、领养孩子。而在西方社会极具争议的安乐死问题上
何为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1970年首次在日本发现,1972年由日本的Morooka等首次从赤霉病大麦中分离。DON是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等谷物及其制品中最常见的一类污染性真菌毒素。其主要产毒真菌为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等。由于具有引发人与动物呕吐的特征,所以DON被称为呕吐毒素。  DON的性质稳定,耐热、耐压、耐弱酸、耐储藏,一般的食
人们一说起健康饮食模式,就会提到“地中海饮食”。近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出了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江南模式”。  《報告》指出,中国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对健康结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多蔬菜水果、多鱼虾水产品、经常吃奶类和大豆制品、适量的谷类和肉禽类、烹调清淡少盐为主要特点的江南饮食模式,是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具有这些膳食特点的地区,人群发生
许多人坐飞机都有耳鸣耳痛的经历,这是因为中耳内外气压失去了平衡,从而引起耳鸣、耳痛。此外,有些颈椎部、腰椎间盘突出症者,由于久坐,颈椎腰椎压力增大,可能会诱发疼痛。  缓解耳鸣耳痛 飞机升空后会引起人的耳内压力变化。在地面时,中耳腔里的压力跟大气压相同;而到了高空,它的压力就会降低,压迫人的耳膜以及听鼓结构,引起耳鸣、耳痛。缓解的方法,一是可以采取药棉塞耳的办法,或者选择比较小的海绵防噪音耳塞;二
2005年的戏剧舞台较往年终究是冷清了许多,回想起来惟有75岁的朱旭老人扮演的“屠夫”历历在目    2005年的11月1日午夜过后,从《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末场走出来,我忽然发现,在这一年的文化事件中,竟没有留下关于戏剧的记忆。诚然,令人欣慰的是享誉50年的《茶馆》首次远赴美国,在纽约数地巡演,以及国家话剧院的《怀疑》创造出与纽约百老汇同时上演的新纪录,但是比起2004年由《厕所》“粗口”引出的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