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的园林的经典佳作,走进课文前,我再三思考:我们的学生成长在一个全球化环境之中,被称之为“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动画片的影响有时超越了父母和教师,他们的自我表达不是文字,而是影像,如果直接进入叶老的作品,我们的学生也许领略不到其中的魅力。于是,我决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看、写、比、评”结合起来,进行了一次新的教学尝试,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一次阅读及写作说明文的教学任务。
一、直观形象“游园林”
在教学《苏州园林》前,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写作说明文的经历,但毕竟不熟练,更何况要写介绍园林的说明文。因此,要指导学生先由“物”到“感”,化“外物”为“内物”,即将客观事物“内化”为脑中储存的信息。所以,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家乡有哪些美丽的风光?”学生对此都能兴奋地回答。接下来我抛出第二个问题:“我们家乡有没有出名的园林?”这可把学生难住了,因为我们所处的地方是偏僻的丘陵地带,学生们根本未见过成规模的园林。我就顺势问了第三个问题:“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园林?”“想!”就这样,很容易就激起了学生们了解园林的兴趣。然后我再用多媒体播放苏州园林的影像资料,带学生走入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的影像世界里,让学生完成观察任务。
二、自选角度写“园林”
在学生跨越时空、赏心悦目地感受到苏州名园之美后,针对所看影片并结合片中的解析,我让学生自选角度完成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说明文。这一步一定要趁热打铁,看完片子后马上动笔,让学生把刚才观察到的“外物”转化为文字表达。于是,有些学生抓住拙政园的特点写了它的水美;有些学生抓住狮子林的特点写了它的石奇;有些学生并列介绍了几个园林……可谓文思泉涌,让人惊叹!
三、自信十足比写作
接着,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来和课本中叶老的《苏州园林》作比较。对于这一环节,学生们议论纷纷:“我们写的东西怎么能和大师的作品比?”我只给学生一句话:“比了再下结论。”于是,师生一起进入了《苏州园林》的阅读学习当中。
我们知道,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多方面探求阅读方法,也就是多方面地养成写作习惯。我设置这一步骤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了解和学习叶老的写作技巧,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发现叶老把去过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共性——“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高度概括了出来了,并有秩序地从“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当然,我们的学生在概括方面不可能做到如此精准,而只能介绍一个园子的几个特点,如写“拙政园”就突出水,写“留园”突出花,写“狮子林”突出假山造型……学生毕竟阅历有限,他们能做到这一步已是十分值得肯定了。之后,我们和叶老对比说明语言、说明方法的运用。在比较中,学生感悟到了叶老“说明语言生动形象而又准确”的特点,欣赏了丰富而又极富表现力的说明方法,同时,我们的学生还发现,自己的文章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生动的说明语言和准确的说明方法。这个发现既拉近了他们和课文的距离,也提升了大家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自信的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对课文的阅读学习任务。
四、各抒己见评习作
蔡元培先生说过:“最好能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鉴于此,我从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习作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印发给语文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让学生们合作修改。
(一)评说明语言的个性特点
在阅读了名家作品后,学生对说明语言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学生们很快就有了发现,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有个小组指出某篇习作中描写的语言过多,不像说明语言。如其中一段:“江南美,美在水,拙政园的水美在柔和、细腻,山水相依,潭中,一朵两朵莲花,绰绰约约,令人不禁赞叹出水芙蓉之美妙,卧莲清新之自然,宛若一船儿在水中荡漾,有一联对子作为凭证‘四面荷花三面柳,碧潭秋水一房心’。”这是个不错的发现,我抓住机会,让学生探讨这段文字是否为说明文的败笔。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苏州园林》的第4、5自然段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结论:介绍园林的说明语言可以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关键要看此语言能否准确形象地介绍园林特点,它与我们之前评点的关于“高新科技”的平实说明是有区别的。由此,我们肯定了这段介绍是成功的,因为它突出了拙政园水的柔美的特色。
(二)看知识介绍的严密准确
所谓的严密准确,就是指在介绍知识中不能有科学性的错误或失真的介绍,这是说明文必须具备的特点。
学生们对此认真审察,果然有了发现:有一个小组发现某篇文章把“又一村”中“700多米”的走廊误写成了“7000多米”;另一小组则发现有个学生写的一句话“苏州园林美,美在水,在园林之中,池水约占三分之一”表述得不够严密,这一句话到底是指苏州园林中每个园林中的池水都占所在园林的三分之一,还是指汇总的苏州园林的池水占整个苏州园林的三分之一呢?一句话,就是“园林”、“池水”指代不明确,令人费解。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学以致用,学习热情高涨,对说明文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三)赏说明顺序的有条有理
说明的顺序是否有条理,是一篇说明文习作成功的关键,学生在评议中推荐了一些成功的例子。如有个学生介绍的是“狮子林美景”,她在总起段后写到:“一进入园林,便会到达燕誉堂……”、“绕过燕誉堂,我们便来到以假山为奇的后园……”、“在假山的周围,随处可见水……”这样的空间顺序,环环相扣,清晰可感,好像有个出色的导游在引领你一步步感受狮子林的美景。而另一个学生则是以小标题“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的形式一一介绍了三个园林,也是井然有序。
(四)学说明方法的得当多样
各小组成员在赏析评价中,发现有个学生在开篇中引用了诗句“此园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游”,这是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使园林富有了诗意;而他的另一个句子“水流仿佛是園子的血脉”,这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运用又把拙政园中水的重要地位突显了出来。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来评价学生的习作,学生们积极主动,发现了很多问题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写作说明文的知识,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事做,大家有收获”。
我设置的这整个教学过程用了五个课时,紧扣了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教诲:“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我每个课时都让学生感受到了“参与式”学习的充实,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感受灵动的放松,真正做到了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让学生动起来吧,语文课堂会更快乐、更有趣、更有激情!
参考文献
[1]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 刘宇帆)
一、直观形象“游园林”
在教学《苏州园林》前,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写作说明文的经历,但毕竟不熟练,更何况要写介绍园林的说明文。因此,要指导学生先由“物”到“感”,化“外物”为“内物”,即将客观事物“内化”为脑中储存的信息。所以,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家乡有哪些美丽的风光?”学生对此都能兴奋地回答。接下来我抛出第二个问题:“我们家乡有没有出名的园林?”这可把学生难住了,因为我们所处的地方是偏僻的丘陵地带,学生们根本未见过成规模的园林。我就顺势问了第三个问题:“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园林?”“想!”就这样,很容易就激起了学生们了解园林的兴趣。然后我再用多媒体播放苏州园林的影像资料,带学生走入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的影像世界里,让学生完成观察任务。
二、自选角度写“园林”
在学生跨越时空、赏心悦目地感受到苏州名园之美后,针对所看影片并结合片中的解析,我让学生自选角度完成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说明文。这一步一定要趁热打铁,看完片子后马上动笔,让学生把刚才观察到的“外物”转化为文字表达。于是,有些学生抓住拙政园的特点写了它的水美;有些学生抓住狮子林的特点写了它的石奇;有些学生并列介绍了几个园林……可谓文思泉涌,让人惊叹!
三、自信十足比写作
接着,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来和课本中叶老的《苏州园林》作比较。对于这一环节,学生们议论纷纷:“我们写的东西怎么能和大师的作品比?”我只给学生一句话:“比了再下结论。”于是,师生一起进入了《苏州园林》的阅读学习当中。
我们知道,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多方面探求阅读方法,也就是多方面地养成写作习惯。我设置这一步骤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了解和学习叶老的写作技巧,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发现叶老把去过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共性——“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高度概括了出来了,并有秩序地从“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当然,我们的学生在概括方面不可能做到如此精准,而只能介绍一个园子的几个特点,如写“拙政园”就突出水,写“留园”突出花,写“狮子林”突出假山造型……学生毕竟阅历有限,他们能做到这一步已是十分值得肯定了。之后,我们和叶老对比说明语言、说明方法的运用。在比较中,学生感悟到了叶老“说明语言生动形象而又准确”的特点,欣赏了丰富而又极富表现力的说明方法,同时,我们的学生还发现,自己的文章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生动的说明语言和准确的说明方法。这个发现既拉近了他们和课文的距离,也提升了大家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自信的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对课文的阅读学习任务。
四、各抒己见评习作
蔡元培先生说过:“最好能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鉴于此,我从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习作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印发给语文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让学生们合作修改。
(一)评说明语言的个性特点
在阅读了名家作品后,学生对说明语言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学生们很快就有了发现,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有个小组指出某篇习作中描写的语言过多,不像说明语言。如其中一段:“江南美,美在水,拙政园的水美在柔和、细腻,山水相依,潭中,一朵两朵莲花,绰绰约约,令人不禁赞叹出水芙蓉之美妙,卧莲清新之自然,宛若一船儿在水中荡漾,有一联对子作为凭证‘四面荷花三面柳,碧潭秋水一房心’。”这是个不错的发现,我抓住机会,让学生探讨这段文字是否为说明文的败笔。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苏州园林》的第4、5自然段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结论:介绍园林的说明语言可以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关键要看此语言能否准确形象地介绍园林特点,它与我们之前评点的关于“高新科技”的平实说明是有区别的。由此,我们肯定了这段介绍是成功的,因为它突出了拙政园水的柔美的特色。
(二)看知识介绍的严密准确
所谓的严密准确,就是指在介绍知识中不能有科学性的错误或失真的介绍,这是说明文必须具备的特点。
学生们对此认真审察,果然有了发现:有一个小组发现某篇文章把“又一村”中“700多米”的走廊误写成了“7000多米”;另一小组则发现有个学生写的一句话“苏州园林美,美在水,在园林之中,池水约占三分之一”表述得不够严密,这一句话到底是指苏州园林中每个园林中的池水都占所在园林的三分之一,还是指汇总的苏州园林的池水占整个苏州园林的三分之一呢?一句话,就是“园林”、“池水”指代不明确,令人费解。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学以致用,学习热情高涨,对说明文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三)赏说明顺序的有条有理
说明的顺序是否有条理,是一篇说明文习作成功的关键,学生在评议中推荐了一些成功的例子。如有个学生介绍的是“狮子林美景”,她在总起段后写到:“一进入园林,便会到达燕誉堂……”、“绕过燕誉堂,我们便来到以假山为奇的后园……”、“在假山的周围,随处可见水……”这样的空间顺序,环环相扣,清晰可感,好像有个出色的导游在引领你一步步感受狮子林的美景。而另一个学生则是以小标题“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的形式一一介绍了三个园林,也是井然有序。
(四)学说明方法的得当多样
各小组成员在赏析评价中,发现有个学生在开篇中引用了诗句“此园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游”,这是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使园林富有了诗意;而他的另一个句子“水流仿佛是園子的血脉”,这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运用又把拙政园中水的重要地位突显了出来。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来评价学生的习作,学生们积极主动,发现了很多问题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写作说明文的知识,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事做,大家有收获”。
我设置的这整个教学过程用了五个课时,紧扣了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教诲:“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我每个课时都让学生感受到了“参与式”学习的充实,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感受灵动的放松,真正做到了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让学生动起来吧,语文课堂会更快乐、更有趣、更有激情!
参考文献
[1]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