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转身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书的研究则有助于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对传统政府管理范式的彻底反思和批判,突破传统范式的束缚,进而提出建立中国公共管理新模式的构想和设计,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对政府管理范式转换过程进行多维理论反思。从而揭示出走向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管理模式几经变化:先是“政治导向型政府”,后是“经济导向型政府”,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如何全景式展现这一新型共和国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型?有“文革”式的灾难,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高潮,确立“政治导向型政府管理”和“经济导向型政府模式”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当前中国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未来合理的构架是什么?《嬗变与重构: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模式转型研究》给了我们极具建设性的回答。
  与现有的研究相比,该书在以下几方面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一是运用新的分析框架,全面、系统地研究当代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公共管理模式演变有著名的“三阶段论”:前工业社会时期的统治型政府管理模式、工业化社会时期的管理型政府管理模式、后工业化社会时期正在兴起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作者运用“三阶段论”,对西方国家政府管理模式演变进程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并据此框架,考察自1949年以来中国公共管理模式的演变进程,对比分析中外公共管理发展轨迹,从中揭示中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大势所趋,使这一理论分析框架更加清晰、准确和系统。新鲜、深刻而又明白晓畅。
  二是将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的历史研究,将理论与历史相融合。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有关公共管理范式转换问题,成为国内行政学界的研究热点,其中的大多数研究都提出: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深化中国政府改革,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但却鲜有关于中国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范式转换的研究。目前仅有的两部(杨冠琼的《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沿革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编的《新中国行政管理简史(1949---2000)》)对建国50年来政府管理活动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变革进行研究的著作,都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探讨的。运用公共管理理论探讨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模式演变的过程和趋势的作品,几为空白。该书的出版无疑弥补了这一空白。
  三是创造性地将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模式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三种管理模式
  1949年至1978年期间是政治导向型政府管理、1978年至2003年期间是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2003年以来是从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逐渐转型的模式。同时,深入分析了政治导向型政府管理、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各自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主要特征及其价值取向,以及各自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而以往的研究,只是笼统地将建国以来的政府管理模式,统一归为传统行政模式或全能统制(管制)型政府。然而,在实际的运行中,1978年之前和1978年之后的中国政府管理模式在本质上是完全迥异的——前者强调的是政治导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后者强调的是经济导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管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政府管理模式都带有浓厚的管制色彩,但管制只是一种表象而不是实质。把建国以来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统一归为全能统制(或管制)型政府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该书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相关研究的窠臼,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
  四是运用了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马克思人本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对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模式演变历程进行多维理论视角的反思,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走向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以往学者们在讨论如何构建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构建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其历史与现实的逻辑何在?该书的研究则有助于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对传统政府管理范式的彻底反思和批判,突破传统范式的束缚,进而提出建立中国公共管理新模式的构想和设计,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对政府管理范式转换过程进行多维理论反思,从而揭示出走向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历史长河,无数过客如烟云飘散,也有极其少数的几颗昨夜星辰,永久闪烁。无论你怎样评价这位开国领袖,你都会发现,你所认识的几乎所有人,在这一生中都谈到过他的名字——毛泽东。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乍一看书名,你就会感到它的别样。所谓“最后七年”,指的是1970至1976年这个时间段。它对于毛泽东个人,对于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这七年中,中国的外交大门前所未有地
期刊
我把这本书和以前流行的家庭教育书做了一个比较,发现以往的家教书有过两个出版高峰期,一个《哈佛女孩刘亦婷》时代,这是一本成功妈妈写的家庭教育书,提供了一个成功妈妈的经验,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指导书,再加上当时的出国热和新闻效应,该书成为风靡一时的超级畅销书;另一个是卢勤时代,教育专家写的系列家教书,销售情况也非常好。之后国内原创的家庭教育书基本保持了以上两种模式。渐渐的,类似的家教书多了,这一领域的图书
期刊
【随便说说】    后贵族时代的传统出版,贫困化甚至比污浊化更为突出,根本的原因是国家急急地让它走向市场,垄断性资源眼看越来越少,而政策又明文规定民间资本不得介入出版的内容生产,国有出版没有民营资本的血肉补充,这叫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旧的已去,新的不来,空壳化、边缘化油然而生。    (一)    在没有电脑、网络和电视的年代,高度垄断的传统出版曾经是中国的贵族职业。那个年代全国加起来也就一百多
期刊
杜书伍先生在《将才》一书序言中表达了这种观点:“良善的观念加速扩散于整个社会,形成向上提升的无形力量。我认为以这个形式回馈社会,远比金钱或物质的赠予还来得有意义及有贡献。”    编辑托我写书评。书名为《将才:让年轻人少奋斗5年》(以下简称《将才》),作者系联强国际的总裁杜书伍。  对于联强国际以及杜书伍,我全然不知。  “联强国际相当于中国的联想,杜书伍相当于柳传志。”编辑的解释直观形象,至少让
期刊
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策划选题、审读加工、出版传播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以编辑应用文作为开展工作的辅助工具。因此,编辑应用文写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编辑水平、能力的重要体现。    常用的编辑应用文包括选题报告、审稿意见、内容提要、约稿信、作者简介等。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策划选题、审读加工、出版传播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以编辑应用文作为开展工作的辅助工具。因此,编辑应用
期刊
编辑的这种主导意识主要体现在:前期选题策划阶段,捕捉选题亮点,主动沟通;中期编辑加工阶段,对书稿热诚投入,精细打磨,努力挖掘作品的内涵价值;后期宣传营销阶段,设计适合的营销策略,努力实现产品的社会效益和市场价值。    图书出版是“内容为王”的产业,一切出版行为的根本目标是生产出具有文化含量和文化品格的出版物,这也是出版企业生存的根基所在。其中,编辑的主导意识在提升出版物价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我触摸到的那《海国记》里的55个字,仿佛是沈三白与陈芸在《浮生六记》里演绎小小哀愁与情爱的天与地!记载此情此景的佚文《海国记》浮出水面,钓鱼岛再添归属中国的一条新史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最新版《浮生六记》,它有一个别致的腰封,上书“《浮生六记》有重大发现!钓鱼岛主权有最新证据!”。这最新版收录了佚失200年之久的《海国记》,令有小《红楼梦》之称的《浮生六记》几近完璧。这腰封隐含着一段我亲
期刊
如何在变革中求发展,走出我国版权代理业自己的发展之路成为了现阶段出版业的当务之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版权代理公司较为成功的发展经验。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版权代理制度,从而最终促进中国出版产业的大发展,则不失为我们突破现阶段瓶颈的一条捷径。  中国的版权代理行业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晚了一百多年。中国的出版业正处在改革和快速发展阶段。而版权代理作为版权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却处在起步阶段,并且在发展过程中
期刊
卓雅长达二十多年地用镜头追寻沈从文留在湘西的踪迹,欲借助自己所拍的几千幅原始照片,配合沈从文的文字。形之于14册图书,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淳美的湘西画卷。    常读沈从文关于湘西的文字,却不曾亲眼见过湘西。这是郁积心底多年的憾事。终于寻得一次机缘,我褪去因其太美而不敢靠近的怯意,连夜赶往凤凰。然而清晨在新旧城交界处,我发现这远不是沈氏笔下的世界了。无论是游荡在城门口兜售花环的孩童,还是沿街而坐叫卖
期刊
“世博化”背景下的市场也的确会天然地向有关图书倾斜,使得该类书不至于成为包袱,而且又带来相应的心理安慰:重在参与。这样中庸的态度与营销的缺位,决定了大部分的世博图书印数在5000册左右,而图书市场上则几乎察觉不到它们的增量。    2010年最引人瞩目的是世博会,说是“出版商机”,并不为过。但随着入园人数的节节攀升,世博图书的表现似乎和世博园区的书店一样,存在,却几乎被淹没。这可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