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个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群体:一年365天,他们多数时间都是在等待中度过;“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子女的陪伴,高楼大厦也只不过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山珍海味也只不过是食不知味的残羹冷炙——他们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已成为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这一概念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著名人口学家邬沧萍提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现在,一些学者提出将空巢老人分为3类:本身就无子女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子女在身边却疏于联系的老人。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老人杨秀英,今年67岁。2008年,在独子离京工作后,杨秀英成为了空巢老人队伍中的一员。据杨秀英的家人介绍,杨秀英早年在北京某皮革厂工作。由于常年处于皮革漂染等化学加工的工作环境下,年轻时,杨秀英就已经基本丧失嗅觉。退休后,杨秀英与丈夫分居已久,且因自身性格内向等因素,平时交友范围极为有限。曾与独子相依为命的杨秀英,在独子离京工作后,每天本就平淡的生活变得更加索然无味,并于两年前,患上了阿兹海默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症”。
《经济》记者到达杨秀英家中采访时,已过午饭时间。但据记者目测,杨秀英家中并无用过午饭的痕迹。在记者的提醒下,杨秀英才半信半疑地为自己准备起午饭。而所谓的午饭,只不过是杨秀英从冰箱中拿出的一个用保鲜膜包裹着的小碗。据记者观察,碗里饭菜的贮藏时间应该不少于2天。在杨秀英家中,不足30平方米的房间内,记者看到老旧但却一尘不染的家具。杨秀英告诉记者,因为每天无事可做,因此,就只好多擦几遍家具,但究竟一天内能擦几遍,杨秀英自己也记不清楚。“我的弟弟、妹妹每周都来看我,给我买好一周需要的蔬菜、水果,有事我也会打电话叫他们。”杨秀英说。但当记者问到儿子多久回家一次的时候,杨秀英的脸上流露出了难言的无奈与思念:“不一定。儿子在深圳做生意,生意好、时间也富余的时候,就会多回来几趟,不然一年到头,可能也就可数的两三趟。”
在北京,像杨秀英这样的空巢老人为数众多。据2013年2月27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颁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空巢老人人口数量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将突破1亿人大关。在北京、上海等部分大中城市,空巢家庭甚至超过70%。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的种类不断增多、人数不断扩大,使空巢老人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空巢老人”是必然,还是偶然?
空巢老人人数的不断上升,使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这是必然,还是偶然?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13年,我国“春运”期间,全国道路、水路、民航、铁路运送旅客总量超过34亿人次,增幅显著。每年的春节前后,好似大规模人口迁移的旅客输送量,似乎为不断加剧的空巢老人现象做出了有力的解释。当前,在中国社会变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状下,因教育、财富等资源分配不均,使得流动人口的数量激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在谈到空巢老人问题时,向《经济》记者表示:“大量务工人员的人口流动,造成了城市、乡镇地区的空巢老人不断增多。”
此外,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也为原本的“独生子女家庭”埋下了成为“空巢家庭”的伏笔。传统的“4对多”模式,即4个老人对多个子女,被今天的“421”模式,即4个老人对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所取代。子女为生计、工作的忙碌奔波,加剧了老人独守空巢的现象。
对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蓝皮书副主编党俊武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客观看待空巢老人现象。在看到造成空巢老人人数不断增多的负面因素的同时,也应注意到空巢老人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是整个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一个进步表现。“从西方等国家看,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使‘与老分居’成为整个现代化当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因为每个人的自主意识在提高,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个体独立能力增强,子女不再像传统农业社会那样依附父母。我国的现状也正是如此。”党俊武指出。
“空巢老人”面临的三大挑战
空巢老人的人数不断增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空巢老人也逐步向高龄、失能或伴有多种疾病的趋势靠近。空巢老人面临的三大挑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时刻牵动着出门在外的游子心。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老人姚庆淑,今年56岁,家中独女在两年前出国留学,自此,姚庆淑与老伴便过上了独守空巢的日子。姚庆淑告诉《经济》记者,年轻时,她靠个体经营赚了一些钱,老伴也是国企单位的职工,因此,家中的经济情况一直不错。但女儿大学毕业后,提出继续出国深造的想法,老两口为女儿的前途着想,将自己辛苦挣来的“养老金”全部投资在了女儿身上。本能颐养天年的姚庆淑,在女儿出国后的这两年期间,无奈又重新做起小买卖,亏盈不定。目前,家中唯一稳定的经济来源,只有姚庆淑与老伴每月8000元左右的退休金。此外,由于女儿刚刚出国留学不久,光靠平时打工赚钱不足以支付生活费和学费。因此,姚庆淑和老伴每隔半年还要汇一笔不小的开支给远在国外的女儿。已到耆艾之年的姚庆淑夫妇,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十分力不从心。在北京,与姚庆淑夫妇遭遇相同的空巢老人并不在少数。据2013年发布的《北京老龄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子女及孙子女每年支付老人的赡养费仅为2607.7元,而老人每年则会“倒贴”后代1500元左右。
此外,在问及姚庆淑夫妇是否考虑过今后入住养老机构的问题时,姚庆淑夫妇表现出明显的迟疑与排斥。据姚庆淑透露,她所居住的这个小区,虽空巢老人人数不少,但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却不到10%。“养老院住着不仅没家舒服还挺贵,而且外人看了也笑话”。姚庆淑向《经济》记者解释道。据蓝皮书显示,近年,我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明显下降,居家养老的意愿仍占据主流。其中,城镇地区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从2006年的16.1%下降至11.3%。在自报个人(家庭)平均每月可承担费用方面,城镇老年人1016元。此外,蓝皮书对城镇自报社区为老人服务情况的调查显示,37.4%有上门护理服务,仅2%有过利用;46.5%有上门看病服务,6%有过利用。由此可见,空巢老人对入住养老机构及享受社区老年人服务的意愿明显不足,而服务价钱及水平是使其受阻的最大因素,这造成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料服务问题堪忧。 2013年2月21日,一则“寻狗启事”一经转发,便在网上引起广泛热议。一位名叫“家居曹老师”的网友,因自己的爱犬在街头不慎走失,便以一套价值过百万的房产作为答谢,“悬赏”送还者。“家居曹老师”表示,因儿子常年在外工作,自己只能独守空巢。而常伴身边的爱犬是“家居曹老师”的唯一生活寄托,因此,便引发了这场“寻狗风波”。事件背后,却道尽了空巢老人独居生活的寂寞与无助,引人心酸。据北京市密云县法院资料显示,近年来,包含精神赡养诉求的案件明显上升,一些空巢老人因对子女不常回家探望,忽略其精神需求不满,便诉诸法律。这也充分证明,精神慰藉问题成为空巢老人的通病亟待解决。
“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料问题之解
针对日常照料服务方面,蓝皮书提出以老年人自我服务和家庭养老服务为基础、以社区居家服务、公寓服务和日间照护服务为主干、院舍服务为支撑、邻里服务和志愿服务为补充的中国特色老龄服务体系。“作为中国特色老龄服务体系,蓝皮书所提出的理想养老模式就是按照‘老年人自管-子女管理-入户提供服务-入住养老机构’的规律逐渐递进。”党俊武解释道。
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显示,2015年年末,我国养老机构,每千名老年人将达30张床位。但近年来,老年人不断下降的养老机构入住意愿,使空巢老人的养老去处成为问题。党俊武认为,其中原因主要归结于两点:第一,空巢老人的自尊心作怪;第二,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据统计,由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养老机构,每增加一个床位,便随之增加10万到15万不等的财政支出,开销庞大。以社区为单位的居家养老模式,每年仅需政府为每个老人援助1200元左右,大大节约了社会成本。因此,以社区为单位居家养老模式将入住养老机构取而代之,将成为今后中国特色老龄服务体系中的有效可行途径,并大大缓解了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料服务问题。
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开展以社区为单位居家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为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料服务提供了极大便利。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东高地社区,在这方面就率先做出了表率。东高地社区“为老服务团”成立3年以来,累计志愿服务4000次,受到空巢老人、行动不便及有特殊需求老人的普遍欢迎。今年已经92岁高龄的余浴清,是一位十分典型的空巢老人。余浴清的丈夫于1989年过世,由于生理原因,余浴清没有亲生子女,她领养的一儿一女也很少到家中看望。孤身一人的余浴清生活贫苦,并在几年前患上脑血栓。两年前的一次发病,导致余浴清的左脸完全失去知觉,左耳的听觉也全部丧失,这使余浴清本就已经劳损过度的身子更加脆弱。《经济》记者到余浴清家中采访时,同楼的邻居王女士和刘女士已经到达多时。据东高地社区党委书记康丽萍介绍,这两位便是“为老服务团”的志愿者,她们的志愿服务对象就是余浴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女士和刘女士今年的年龄分别是65岁、74岁,在家中也是和老伴独守空巢。自2011年加入“为老服务团”后,已志愿照顾余浴清2年有余。每天为余浴清买菜、做饭、收拾房间,偶尔带她看病,叮嘱她按时吃药,甚至帮助余浴清洗头、洗澡,充实忙碌的志愿服务工作让她们在日常闲暇时间有事可做。康丽萍告诉《经济》记者,东高地社区是老龄化现象极为显著的社区之一。社区内,80%以上的年轻子女都已进城或离京务工,留下许多像余浴清这样高龄、失能或患病老人独守家中。“为老服务团”是社区内老年人自发组织成立的团体,以“小老服大老”的宗旨为空巢老人提供日常入户服务,并为需要特别照顾的空巢老人制定“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退休金及病史等资料,既系统又详细。目前,这种以社区为单位的居家养老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江苏省南京市等多地成效显著。
“空巢老人”求助,更需自助
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乌鸦反哺”的典故以示儿女在成年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与西方国家相比,在我国,孝敬老人更是长久以来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因此,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已经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民进中央分别将“呼吁全社会关注失独老人”,作为今年政协会议期间的界别重点提案。民进中央特别提出“提高国家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根据国家财政收入状况和上一年度的消费物价指数,制定动态化的扶助标准,并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因为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和消费水平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级负担的方法制定差异性的补贴方案”的议案,针对空巢老人,特别是失独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空巢老人遇到的最大挑战——精神慰藉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012年12月28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提到,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内,大力呼吁子女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党俊武认为,“常回家看看”虽已被列入法律条文,但其只是起到倡导意义,并非强制执行。“子女不可能‘常回家看看’,在金钱和时间上都难以协调。因此,不能机械地理解这项条文,而是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党俊武强调。同时,在解决空巢老人精神孤独的问题上,空巢老人不仅要“求助”,更重要的是“自助”。1999年,国际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观点,即人类个体老年期的健康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生的经历和行为,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空巢老人也该树立积极老龄化的健康心态,尽量摆脱“空巢心理”。“首先,老年人应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赖,适应与子女分开的独立生活环境;其次,各个工作单位应在老年人退休前,提供退前培训、教育等活动,让老年人尽快适应独居后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变化,使其对老年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次,加强老年群众自制组织的建设,扩大交际范围、提升交友能力;第四,提供多种多样的老年服务,比如:老年旅游、老年大学等。”党俊武补充道。
“空巢老人”已成为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这一概念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著名人口学家邬沧萍提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现在,一些学者提出将空巢老人分为3类:本身就无子女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子女在身边却疏于联系的老人。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老人杨秀英,今年67岁。2008年,在独子离京工作后,杨秀英成为了空巢老人队伍中的一员。据杨秀英的家人介绍,杨秀英早年在北京某皮革厂工作。由于常年处于皮革漂染等化学加工的工作环境下,年轻时,杨秀英就已经基本丧失嗅觉。退休后,杨秀英与丈夫分居已久,且因自身性格内向等因素,平时交友范围极为有限。曾与独子相依为命的杨秀英,在独子离京工作后,每天本就平淡的生活变得更加索然无味,并于两年前,患上了阿兹海默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症”。
《经济》记者到达杨秀英家中采访时,已过午饭时间。但据记者目测,杨秀英家中并无用过午饭的痕迹。在记者的提醒下,杨秀英才半信半疑地为自己准备起午饭。而所谓的午饭,只不过是杨秀英从冰箱中拿出的一个用保鲜膜包裹着的小碗。据记者观察,碗里饭菜的贮藏时间应该不少于2天。在杨秀英家中,不足30平方米的房间内,记者看到老旧但却一尘不染的家具。杨秀英告诉记者,因为每天无事可做,因此,就只好多擦几遍家具,但究竟一天内能擦几遍,杨秀英自己也记不清楚。“我的弟弟、妹妹每周都来看我,给我买好一周需要的蔬菜、水果,有事我也会打电话叫他们。”杨秀英说。但当记者问到儿子多久回家一次的时候,杨秀英的脸上流露出了难言的无奈与思念:“不一定。儿子在深圳做生意,生意好、时间也富余的时候,就会多回来几趟,不然一年到头,可能也就可数的两三趟。”
在北京,像杨秀英这样的空巢老人为数众多。据2013年2月27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颁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空巢老人人口数量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将突破1亿人大关。在北京、上海等部分大中城市,空巢家庭甚至超过70%。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的种类不断增多、人数不断扩大,使空巢老人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空巢老人”是必然,还是偶然?
空巢老人人数的不断上升,使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这是必然,还是偶然?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13年,我国“春运”期间,全国道路、水路、民航、铁路运送旅客总量超过34亿人次,增幅显著。每年的春节前后,好似大规模人口迁移的旅客输送量,似乎为不断加剧的空巢老人现象做出了有力的解释。当前,在中国社会变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状下,因教育、财富等资源分配不均,使得流动人口的数量激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在谈到空巢老人问题时,向《经济》记者表示:“大量务工人员的人口流动,造成了城市、乡镇地区的空巢老人不断增多。”
此外,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也为原本的“独生子女家庭”埋下了成为“空巢家庭”的伏笔。传统的“4对多”模式,即4个老人对多个子女,被今天的“421”模式,即4个老人对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所取代。子女为生计、工作的忙碌奔波,加剧了老人独守空巢的现象。
对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蓝皮书副主编党俊武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客观看待空巢老人现象。在看到造成空巢老人人数不断增多的负面因素的同时,也应注意到空巢老人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是整个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一个进步表现。“从西方等国家看,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使‘与老分居’成为整个现代化当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因为每个人的自主意识在提高,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个体独立能力增强,子女不再像传统农业社会那样依附父母。我国的现状也正是如此。”党俊武指出。
“空巢老人”面临的三大挑战
空巢老人的人数不断增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空巢老人也逐步向高龄、失能或伴有多种疾病的趋势靠近。空巢老人面临的三大挑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时刻牵动着出门在外的游子心。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老人姚庆淑,今年56岁,家中独女在两年前出国留学,自此,姚庆淑与老伴便过上了独守空巢的日子。姚庆淑告诉《经济》记者,年轻时,她靠个体经营赚了一些钱,老伴也是国企单位的职工,因此,家中的经济情况一直不错。但女儿大学毕业后,提出继续出国深造的想法,老两口为女儿的前途着想,将自己辛苦挣来的“养老金”全部投资在了女儿身上。本能颐养天年的姚庆淑,在女儿出国后的这两年期间,无奈又重新做起小买卖,亏盈不定。目前,家中唯一稳定的经济来源,只有姚庆淑与老伴每月8000元左右的退休金。此外,由于女儿刚刚出国留学不久,光靠平时打工赚钱不足以支付生活费和学费。因此,姚庆淑和老伴每隔半年还要汇一笔不小的开支给远在国外的女儿。已到耆艾之年的姚庆淑夫妇,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十分力不从心。在北京,与姚庆淑夫妇遭遇相同的空巢老人并不在少数。据2013年发布的《北京老龄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子女及孙子女每年支付老人的赡养费仅为2607.7元,而老人每年则会“倒贴”后代1500元左右。
此外,在问及姚庆淑夫妇是否考虑过今后入住养老机构的问题时,姚庆淑夫妇表现出明显的迟疑与排斥。据姚庆淑透露,她所居住的这个小区,虽空巢老人人数不少,但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却不到10%。“养老院住着不仅没家舒服还挺贵,而且外人看了也笑话”。姚庆淑向《经济》记者解释道。据蓝皮书显示,近年,我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明显下降,居家养老的意愿仍占据主流。其中,城镇地区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从2006年的16.1%下降至11.3%。在自报个人(家庭)平均每月可承担费用方面,城镇老年人1016元。此外,蓝皮书对城镇自报社区为老人服务情况的调查显示,37.4%有上门护理服务,仅2%有过利用;46.5%有上门看病服务,6%有过利用。由此可见,空巢老人对入住养老机构及享受社区老年人服务的意愿明显不足,而服务价钱及水平是使其受阻的最大因素,这造成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料服务问题堪忧。 2013年2月21日,一则“寻狗启事”一经转发,便在网上引起广泛热议。一位名叫“家居曹老师”的网友,因自己的爱犬在街头不慎走失,便以一套价值过百万的房产作为答谢,“悬赏”送还者。“家居曹老师”表示,因儿子常年在外工作,自己只能独守空巢。而常伴身边的爱犬是“家居曹老师”的唯一生活寄托,因此,便引发了这场“寻狗风波”。事件背后,却道尽了空巢老人独居生活的寂寞与无助,引人心酸。据北京市密云县法院资料显示,近年来,包含精神赡养诉求的案件明显上升,一些空巢老人因对子女不常回家探望,忽略其精神需求不满,便诉诸法律。这也充分证明,精神慰藉问题成为空巢老人的通病亟待解决。
“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料问题之解
针对日常照料服务方面,蓝皮书提出以老年人自我服务和家庭养老服务为基础、以社区居家服务、公寓服务和日间照护服务为主干、院舍服务为支撑、邻里服务和志愿服务为补充的中国特色老龄服务体系。“作为中国特色老龄服务体系,蓝皮书所提出的理想养老模式就是按照‘老年人自管-子女管理-入户提供服务-入住养老机构’的规律逐渐递进。”党俊武解释道。
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显示,2015年年末,我国养老机构,每千名老年人将达30张床位。但近年来,老年人不断下降的养老机构入住意愿,使空巢老人的养老去处成为问题。党俊武认为,其中原因主要归结于两点:第一,空巢老人的自尊心作怪;第二,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据统计,由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养老机构,每增加一个床位,便随之增加10万到15万不等的财政支出,开销庞大。以社区为单位的居家养老模式,每年仅需政府为每个老人援助1200元左右,大大节约了社会成本。因此,以社区为单位居家养老模式将入住养老机构取而代之,将成为今后中国特色老龄服务体系中的有效可行途径,并大大缓解了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料服务问题。
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开展以社区为单位居家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为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料服务提供了极大便利。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东高地社区,在这方面就率先做出了表率。东高地社区“为老服务团”成立3年以来,累计志愿服务4000次,受到空巢老人、行动不便及有特殊需求老人的普遍欢迎。今年已经92岁高龄的余浴清,是一位十分典型的空巢老人。余浴清的丈夫于1989年过世,由于生理原因,余浴清没有亲生子女,她领养的一儿一女也很少到家中看望。孤身一人的余浴清生活贫苦,并在几年前患上脑血栓。两年前的一次发病,导致余浴清的左脸完全失去知觉,左耳的听觉也全部丧失,这使余浴清本就已经劳损过度的身子更加脆弱。《经济》记者到余浴清家中采访时,同楼的邻居王女士和刘女士已经到达多时。据东高地社区党委书记康丽萍介绍,这两位便是“为老服务团”的志愿者,她们的志愿服务对象就是余浴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女士和刘女士今年的年龄分别是65岁、74岁,在家中也是和老伴独守空巢。自2011年加入“为老服务团”后,已志愿照顾余浴清2年有余。每天为余浴清买菜、做饭、收拾房间,偶尔带她看病,叮嘱她按时吃药,甚至帮助余浴清洗头、洗澡,充实忙碌的志愿服务工作让她们在日常闲暇时间有事可做。康丽萍告诉《经济》记者,东高地社区是老龄化现象极为显著的社区之一。社区内,80%以上的年轻子女都已进城或离京务工,留下许多像余浴清这样高龄、失能或患病老人独守家中。“为老服务团”是社区内老年人自发组织成立的团体,以“小老服大老”的宗旨为空巢老人提供日常入户服务,并为需要特别照顾的空巢老人制定“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退休金及病史等资料,既系统又详细。目前,这种以社区为单位的居家养老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江苏省南京市等多地成效显著。
“空巢老人”求助,更需自助
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乌鸦反哺”的典故以示儿女在成年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与西方国家相比,在我国,孝敬老人更是长久以来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因此,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已经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民进中央分别将“呼吁全社会关注失独老人”,作为今年政协会议期间的界别重点提案。民进中央特别提出“提高国家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根据国家财政收入状况和上一年度的消费物价指数,制定动态化的扶助标准,并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因为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和消费水平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级负担的方法制定差异性的补贴方案”的议案,针对空巢老人,特别是失独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空巢老人遇到的最大挑战——精神慰藉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012年12月28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提到,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内,大力呼吁子女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党俊武认为,“常回家看看”虽已被列入法律条文,但其只是起到倡导意义,并非强制执行。“子女不可能‘常回家看看’,在金钱和时间上都难以协调。因此,不能机械地理解这项条文,而是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党俊武强调。同时,在解决空巢老人精神孤独的问题上,空巢老人不仅要“求助”,更重要的是“自助”。1999年,国际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观点,即人类个体老年期的健康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生的经历和行为,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空巢老人也该树立积极老龄化的健康心态,尽量摆脱“空巢心理”。“首先,老年人应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赖,适应与子女分开的独立生活环境;其次,各个工作单位应在老年人退休前,提供退前培训、教育等活动,让老年人尽快适应独居后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变化,使其对老年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次,加强老年群众自制组织的建设,扩大交际范围、提升交友能力;第四,提供多种多样的老年服务,比如:老年旅游、老年大学等。”党俊武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