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8717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桐子花
  ①季节就是那么奇怪。
  ②油桐树开花之前,再晴朗的天,也并不意味着天气真正稳稳当当地暖和过来了。当我也同小伙伴一样急不可耐要脱去厚厚的粗布棉衣时,母亲年复一年说过无数次的那句话又来了:“冻桐子花都还没有开,还有冻的日子呢。”
  ③果然,天说变脸就变脸了。寒潮来袭,村人又清涕唰唰,再度围着灶屋里的柴火烤手指,大狗小狗也时不时卧在灶前烘鼻子,蹭暖和。不过,在这倒春寒的日子里,人们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也终于到来:桐子树开花啦!
  ④冻桐子花已经成了村人判别天气经验中的一个参照物,冻桐子花开,漫长的寒冷季节就结束了,大地回暖,晴日渐多。周边的油茶山,村前的江岸,村北那片平坦开阔的桐树坪,一树一树的繁花开得洁白亮丽,远观如雪。油桐的花期很长,花朵也大,在桐树坪里玩耍细看,那雪白的花瓣挨着金黄花蕊的地方,还有丝丝缕缕的粉红,显得愈发漂亮。待到繁花落尽,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花瓣,宛若又下了一场大雪。好在那时我还是懵懂孩童,对此情此景不以为意。若是成了多愁善感的青涩少年,怕是要黯然伤怀一番了。
  ⑤此时,油桐的树叶也生长出来了,长长的叶柄,宽宽的叶片,仿佛一把把绿色的小蒲扇,密密匝匝地重新占据了原本光裸的树枝,将油桐树打扮得如亭如盖。
  ⑥油桐的树皮略微泛白,质地厚,有光亮,很容易与里面白色的木质部分相分离。许多时候,我们上山捡柴,或者在桐树坪玩耍,折一根嫩枝,用刀子环绕切一圈,小心一拔,就能抽出一截手指长的圆圆的树皮筒子,一端捏扁了,能当哨子吹,声音尖锐又响亮。从大树干上剥下半圈长长的树皮,那树皮像一片长瓦,是捉鱼虾的好引水槽子。常有男孩子一手提着小竹篮,一手拿着油桐树皮,对着挖开的水田口子,将水流引进篮子里,小鱼小虾也就成了篮中之物,在劫难逃。
  ⑦盛夏到来之时,树叶间的桐子长得像小拳头,一个个高高悬挂着,青翠油亮,很是馋人。我常想,要是桐子也像桃子、李子一样能吃该多好!那样的话,三下两下爬上去,站在枝丫上伸手一摘,就可饱餐一顿了。可惜得很,这些看着令人垂涎的果子,竟不能吃。不过,它那深绿光滑的大叶,倒是常被村妇们摘了来,包麦子粑,包米粑。蒸熟的粑子,剥去桐叶,已染透了黄绿的色泽,有着独特的清香。
  ⑧每年的寒露,是摘桐子的时节。这时的桐子,已大过碗口,很多变成红色,就像熟透的苹果,圆润可爱,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摘桐子也称打桐子,人站在树下,手举长竹竿敲打,桐子一个个掉落下来,有的要滚很远才停下。
  ⑨桐子皮厚而结实,挑回村里,都倒入屋旁的阴沟,任其日晒雨淋,风吹霜打。起初的几天,我们常在桐子堆里玩耍打滚,玩得不亦乐乎。慢慢地,桐子皮沤烂了,腐败了,最终成了一堆乌黑的烂泥。
  ⑩这时,正适合挖桐子仁。挖桐子仁有一件专门的铁质工具,颜色乌黑,就叫桐子挖,它犹如一根屈着的手指。一手握紧乌黑的烂桐子,一手拿着乌黑的桐子挖,一挖,一撬,乌黑的桐子仁就破皮而出了,一粒一粒,像鹌鹑蛋。经过晾晒,就可榨桐油了。
  11在榨油坊里,桐子仁同其他原料一样要经过烘烤、碾粉、蒸粉、踩饼、上榨、打油这全套流程。只是桐油的气味大,需待村里打完茶油之后,方可打桐油。
  12金黄浓稠的桐油,是那时村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点灯,漆棺材,漆水桶,漆打禾机,样样都离不开它。木器经桐油拌石灰漆过底子,结实,耐用,又不透水,长久不坏。
  13现在的故乡,恐怕连一棵油桐树也找不到了,人们早没有了对冻桐子花的期盼。那如雪花般铺满大地的落花盛景,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何变得如此决绝。
  (作者黄孝纪,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10期,有删改)
  阅读练习:
  1.请品读第④段、第⑥段中的画线句。
  (1)周边的油茶山,村前的江岸,村北那片平坦开阔的桐树坪,一树一树的繁花开得洁白亮丽,远观如雪。
  
  
  (2)许多时候,我们上山捡柴,或者在桐树坪玩耍,折一根嫩枝,用刀子环绕切一圈,小心一拔,就能抽出一截手指长的圆圆的树皮筒子,一端捏扁了,能当哨子吹,声音尖锐又响亮。
  
  
  2.第⑦段巧妙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你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作用。
  
  
  3.本文作者想通过写冻桐子花表达什么情感?
  
  
  老 王
  ①老王的炒货摊在巷子的交叉口旁。
  ②每天我骑车经过时,老王已经把摊支好了。瓜子、花生、核桃、葡萄干……,分门别类放好,然后他笑呵呵地坐在小板凳上。从早到晚,无论我什么时候经过,都会看见老王满脸笑容地与别人说着话。即使在冬天最冷的日子里,老王也没有休息过。他披着厚厚的军大衣,手缩在袖子里,苍老的皱纹折出热情满满的笑容。“要不要来点瓜子,喷香的!”“来尝尝啊,小鹏,新上的貨!”
  ③七年了,我从一个孩子长成了青年,而老王依然摆着自己的小摊。
  ④渐渐知道,老王家是郊区的。最初,老王每天都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客,后来骑不动了,才狠狠心买了辆电动三轮车。再后来,他眼睛不好使了,便开始卖干果、炒货。老王家里只有他一人——老伴早早去世,孩子也因车祸先走一步。可在他告诉我之前,我一直没有看出来。老王脸上的笑容始终那么和善,像是清晨明媚的阳光,带给人一天的愉悦和美好。
  ⑤巷子口不光有老王的炒货摊,还有刘阿姨的菜摊、张大姐的水果摊、王叔的理发店,等等。如果炒货摊前找不到老王了,四处望望,必然能在别人的摊子旁找到他。没生意的时候,他就喜欢到王叔那儿聊上几句,或是和刘阿姨拉拉家常。有时候刘阿姨有事,他会主动帮忙照看摊子。偶尔,我会在老王的摊旁聊会儿天。老王总是笑眯眯的,说着过去的故事。“想当年我一天能拾一百多斤粪,走上三十里路交给生产队……三十斤换十分工,十分工能换三四毛钱呢。每天都能喝上点小酒……”有时候老王说得夸张了些,张大姐就会大声揭穿,取笑老王吹牛。老王也不以为意,哈哈大笑几声,然后接着说。老王的笑声很有特点,像浪一般一波一波的,让我们的嘴角也跟随着荡漾出欢乐的弧度。老王已经把这巷子口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脸上都是满满的笑容。   ⑥老王中午依旧守在摊位上。有时候看见他吃午饭,一个搪瓷大碗里盛满了面条,白溜溜的。老远就能听到他呼噜噜的吃面声,似乎很是香甜。一次,我与父亲闲聊时,说起巷子口的老王吃面时的样子,看着很让人嘴馋。父亲略带不屑地说:“好吃?一点油星子也没有,就用白开水煮的。”“不可能吧,好歹也應该有点菜吧,不然光有面条怎么吃啊?”“你没听刘大姐说嘛,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只吃面条子,鸡蛋都舍不得吃一个。”仔细想想,怪不得出礼时,有些吃剩下的肉菜,父亲总会打包带回去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早上送给老王。老王每次都会一个劲儿地感谢父亲。一看到我从他面前经过,就会热情地塞一把香喷喷的炒货给我吃。
  ⑦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看到老王,我心里总感觉有些沉沉的。一次不经意间谈起这事,老王淡淡地说:“比年轻那会儿强多喽,当年啊,连肚子都吃不饱,现在都已经能吃上白面条了,日子好过多了。”听老王说,他们以前都是将山芋用磨磨成浆,冲成稀饭,忍住那刺鼻的酸味,一口气灌进肚里。像萝卜干什么的,都算得上美味了。哪怕是过节,菜也只有一点点的肉味,甚至连糖都要化进水里用。老王说话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一抹笑容,嘴角浅浅的弧度,从过去一直弯到未来。
  ⑧一天又一天,老王始终坐在他的炒货摊前。一年又一年,老王把日子守成永远绽放的笑容。
  ⑨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吧。
  (作者仇士鹏,选自《陇东报》2018年8月11日,有删改)
  阅读练习: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点作答。
  
  
  2.结合语境,根据相关要求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老王的笑声很有特点,像浪一般一波一波的,让我们的嘴角也跟着荡漾出欢乐的弧度。(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这句话的表现力。)
  
  
  (2)有时候看见他吃午饭,一个搪瓷大碗里盛满了面条,白溜溜的,老远就能听到他呼噜噜的吃面声,似乎很是香甜。(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④段中,插叙老王“最初”“后来”“再后来”的生活情形,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本版由刘为民供稿)
其他文献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阐明(chǎn) 不求甚解(shèn)  骄傲 前后怪通  B.死抠(kōu) 开卷有益(juàn)  粗暴 豪无意义  C.要诀(jué) 狂妄自大(wàng)  固执 因小失大  D.暂时(zàn) 咬文嚼字(jué)  劝戒 经典著作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言文教学时,只
期刊
有时候,温柔的惩罚更让人难以忘却。  阳光明媚,时不时一缕凉风掠过微热的街道。我的心情如同这天气般清爽,咿咿呀呀地哼着歌从常去的小山上下来。这时,一位老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她的头发格外地奇怪,中间似秃秃的山顶。这可把我吓坏了,顿时脑海里便冒出了《西游记》中的老妖怪的形象。于是,我大叫一声“妖怪”,便一溜烟地跑回了家。  第二天,刚起床没多久,隔壁的阿姨就怒气冲冲地找上门。我依稀听见什么妖怪之类的话。
期刊
近年来,围绕“讲好中国故事”,我国的文艺创作呈現出向传统经典致敬与努力体现现代性的融合趋势。对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对经典作品的继承发展,正在成为中国当下大众文化生活中的热点。然而,致敬不能是简单的回归,创新也不能是颠覆的重构,它需要创作者们既能深刻地理解过去,又能纳入现代色彩和国际视野,进行一场“融合再造”。  在这方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屡现作为。从品读经典文学的《朗读者》,到破题文博领域的《国家
期刊
微信大概是这十几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普及的一项技术发明了。  我是出于无奈,周边亲友不断施加压力之后,才被迫学的,至今也才四年时间。  四年过去了,酸甜苦辣,五味杂陈。远隔万里的朋友联系上了,可以直接免费通话了,此乃最大的喜悦;众多亲朋也常常留个字条,留个语音,甚至留个表情,省去了写信贴邮票上街找邮筒了;三是海量的信息,感兴趣的,毫不相干的,统统进来了,如同不花钱订阅了一百份报纸,强迫你看,至少是强迫
期刊
■  惩 罚  ◎黄婉娥  那一次惩罚让我刻骨铭心。  小时候,我和爷爷住在一起,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爷爷宠溺,使我的性格变得倔强又顽皮。后来和爸妈生活在一起,时有冲突。  那天放学,我背着书包快步走回家,因为快赶不上自己想看的电视了。回到家后,放下书包立马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正在这时,半路跑出一只“拦路虎”,使我的心情瞬间变得糟糕。  妈妈叫我帮她把洗衣机里的衣服晾起来,我不耐烦地
期刊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是语文基本功,也是中考必考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等。  每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都会突出对汉字字形的考查,分值一般为2~4分,有的考卷甚至达到6分之多。因此,对字形的复习应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真题例析  一、看拼音写汉字  (2019·浙江温州)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同音
期刊
谢谢那盏灯带来的光明,谢谢那个为我执灯的人。  题记①  轰隆隆,外面响起了雷声,没一会儿功夫,天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刚刚补完课的我没有注意到台阶,摔倒在了雨地上,顿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身上一点力气都使不出来了,只能等待帮助。我在地上足足趴了一分钟,路过的学生都视而不见,可能大家都不想碰这个烂摊子吧。我趴在地上,又冷又痛,眼中的泪水再也绷不住流了出来。②。  又趴了一会儿,我好了一点,自己顺着台阶慢
期刊
中国有句名言:“小成靠智,大成靠德”,可见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德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德乃为人之本。难怪贾平凹曾说,“书是天下英雄胆,德是人间富贵根。”  明德,品德,道德。德虽无形,却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明德之质,方知前行方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人之学”或者“君子之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性。那么,德,究竟为何方神圣?如同建造房子必須打好地基,一个人立
期刊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何身?以何修身?我说,修德,以德修身。放眼望去,当今社会,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德者,必有所得。  居有德之室,則得芳邻。  一个家庭是否有德,观察内部固然可以看出,看邻居的态度也是一种可行之法。走访邻里,听听大家的评价,就可以迅速了解一个家庭的家风。如果一家人天天大吵大闹扰民,或者总是麻烦邻居做事,态度却不和蔼……那么,邻居们一定会说这家人品德不行。反之,一
期刊
曾在网上听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农民工和一群赶着上班的年轻人一起挤地铁。农民工旁边的年轻人,眼神中流露出嫌弃,紧紧缩着身子,生怕染上对方的气息。地铁中途停靠,一个小姑娘哭着跑了上来,许多人都恍若未睹,只是默默低头看自己的手机。不一会儿,一位妈妈神色焦急地上来了,说自己孩子上了车就不知道去哪里了,询问有没有人看见,大家几乎都摇头。只有那位农民工,他跟这位妈妈一样神色焦急起来,立马说:“是不是扎两个辫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