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住长江头》析青主的音乐创作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近代音乐史主要是记载从1840年到1949年间传统音乐的发展与历程,在此时期中国音乐文化与中国社会一样面临变革与转型的关头。在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音乐文化输入的背景下,与传统音乐不同而又与之紧密相连的新音乐文化应运而生。以学堂乐歌为先驱的新型音乐教育事业在新音乐文化发展中起带头作用,随后又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本文主要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音乐创作特征,以《我住长江头》为例,去分析这一时期的音乐家青主的音乐创作,以了解他的音乐性格与情感。
  关键词:近代音乐;我住长江头;青主;音乐创作;情感
  20世纪30年代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步繁荣,原来主要在农村流传的说唱曲种、戏曲剧种在城市中落脚,并向职业化发展。这个时期掀起了群众进步音乐运动,对我国的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此时期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体裁占突出地位。而青主,便是其中一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音乐家。青主,原名廖尚果,笔名黎青、青主,广东惠阳人。1912年为国民政府公派赴德国留学,在柏林大学法学系修习法律,同时兼学钢琴、作曲理论等音乐课程。1929年在萧友梅的帮助下进入国立音专,担任音专创办的学术性季刊《乐艺》和校刊《音》的主编。在此期间,青主创作了一些抒情独唱歌曲,《我住长江头》便是代表作品之一。
  《我住长江头》创作于1930年,是据北宋词人李之仪的词作《卜算子》创作而成。旋律自由舒畅,富于浪漫气息和民族风味,钢琴的织体成功渲染了源远流长的长江水流的背景,又表现了人物内心奔腾起伏、一泻千里的强烈情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青主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几大特征:
  一、音乐即语言
  青主善于从古诗词里找到音乐的表达,不得不提的是另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首以古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在这首歌曲中,运用了富于戏剧性的、朗诵与咏叹结合的音调,生动表现了原词中慷慨激昂又深思感叹的丰富情感。而《我住长江头》也同样的从古诗词中寻找到音乐的灵感,使得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中的温婉典雅与歌曲中强烈的情感表达相联系,惟妙惟肖,将心中所感所悟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曲旋律为表达相思之情,以三拍一字的节奏贯穿始终,以跌宕多变的音调阐发情感,营造了平静水面下湍流涌动的音乐形象,给演唱者抒发激情提供了很好的音乐背景和较为广阔的发挥空间。作者把前四句的激情集中在此句阐发。“长江水”句的渐强和渐强后最高音a上的弱音,都是对情感的细微处理与表现。最低音在第八句,在前句尾长音渐强后,在强烈的情绪下唱出,声音和情绪都有一种放下来的感觉。最高处是“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无奈,最低点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补偿。江头江尾的无奈得到了满怀相思、相互爱恋的补偿,因而趋于平衡、平静。“此水何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尾句在ff、rit的情绪中推出最高音,结束在高八度的主音g2上,意犹未尽而又完整结束。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音乐是人性化的音乐是表达内心的直接语言。词作者与曲作者所处时代几近千年,虽然时代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人性是相通的,情感是相通的,所以音乐即语言。
  二、多重情感的暗喻
  历来文艺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无外乎聚、散两类情境所造成的思想与情绪。聚则幸福悱恻,极尽喜剧的审美色彩;散则相思苦涩,充满悲剧气氛。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小诗数行,优秀传世、脍炙人口的作品真是不少。《卜算子》应该算是写相思之苦的小品中的典范,八句四十五个字,包含了丰富的想象与意境。该词把相思不尽的惆怅与江水不休的无奈相互映衬,尤其是首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把一对热恋的情人置于空间长河的两头,千般无奈、万般相思便由此而生。下半阙借用汉乐府《上邪》起誓之格式,江水不休,爱情不止,“此恨”即“相思”之苦是由爱而生。因此,此恨即此爱。所有爱恨只一个愿望――“君心似我心”。《我住长江头》也正是表达了相思之苦,相思之情。而有专家考证,认为《我住长江头》是作者对1927年国民党“清党”中牺牲或失踪的同志的感怀之作。
  1927年春天,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方面的国民党人,发起过一个大规模的“清党”运动。“清党”运动,名为清除国民党内的共产分子,但其直接起因,却是由于蒋介石与苏联顾问鲍罗廷及武汉方面国民党左派矛盾冲突的公开化。此一运动的展开,以“四一二”事变为标志,前后两期,持续到9月。对国民党而言,清党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党内人才逆淘汰运动,一批对革命有信仰、有理想和有热情的党员受清洗,有的因致力于农工运动而被当作共产党惨遭杀害。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与环境之下,想要直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不可能的,而青主借助古代文学作品中古诗词的意蕴加上曲旋律的悠扬,将词曲本身对于爱情、对于心上人的强烈情感升华为对“清党”中牺牲或失踪的同志的感怀,这样的情感实际上是在歌曲中的暗指,旁敲侧击中给予展现,所以在《我住长江头》中的相思之情才如此的热烈、激昂。这也正是体现了革命情谊中对同志们的深情与思念。这样的感情是真挚的、伟大的。
  三、注重钢琴伴奏的织体编配
  《我住长江头》这首作品是一首具有吟诵韵味、独具特色的艺术歌曲,该曲采用6/8拍, 速度是小快板。整首作品的钢琴伴奏都是以右手十六分音符快速分解和弦型为伴奏织体的,音的变化不太多,右手伴奏连贯入耳,真如江水般奔流不息,与歌声相结合烘托出歌曲气氛。有推波助澜、层层递进之感。
  整首歌曲是复二部曲式结构,结构工整、层次鲜明,下阕的四句话在整首歌曲中共出现了三次,層层递进的关系,一次比一次的情绪激动,伴奏也要跟者演唱者的情绪起伏弹出递进的伴奏音乐。上阕的伴奏弹的速度要平稳适中,不能时快时慢,力度也要把握得当。当进行第一次的下阕弹奏的时候弹得要与上阕的速度一样,当进入第二次下阕过度的时要跟随着演唱者的速度渐渐慢下来,等演唱者开始演唱第二次下阕的时候才能跟随着它的歌声钢琴缓慢进入,如果抢在演唱者的前面进行弹奏就失去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韵味。第二次下阕过度到第三段的时候处理和上一次的处理一样,而到第三次歌曲下阕的演奏时候右手伴奏转为和弦,要以很强的力度奏出和弦的音响,展现出滔滔不绝的江水声,此时要与强有力的演唱融为一体达到全曲的最高潮部分,展现给观众的是最为震撼一部分,紧接着进入作品的尾声。
  四、结语
  总之,《我住长江头》是青主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我国古诗词音乐作品中的精华,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我们能够看到青主的音乐创作中的几个特征。从歌曲整体结构来看,《我住长江头》把诗中的含义表达的淋漓尽致,情感的内在于在外的相互交融、平淡而又厚重。通过作品可以也看出主青作品的特点:西方音乐与民族音乐特点有机的结合;主青艺术歌曲中有“诗情画意”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学气质。
  当然,笔者只是根据自己的演唱经历以及对该歌曲的理解与体会,对其进行粗略的总结与概括。诗歌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在今后的学习中,青主的音乐创作依旧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喻意志编著,中国音乐史[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153.
  [2]严文靖,《我住长江头》的作品分析及歌曲的二度创作[J].音乐时空.2015(04).
  [3]徐洁,青主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的演唱分析[J].大舞台,2011(12).
  [4] 戴莉容 冉光彪编,声乐曲选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越来越深,很多以前“了不得”的大病,现在也有了治疗的办法。而对于癌症来说,“化疗”就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化疗分为根治性化疗、姑息性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和腔内化疗,但不管是哪一种,化疗药物的作用都会渗透到全身。因此,很多人都对化疗有着很大的担心:使用化疗会不会造成严重的副作用呢?  我国有句老话,说“是药三分毒”,那么进行化疗的药物是不是毒性更
期刊
摘 要:当下农村经济在发展,而农民则是在农村农业领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占据着关键地位。农业技术实现更新升级,也有农民发挥的重要价值,提升农民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能力,促进农民在农业技术方面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借助合理的激励机制,让农民成为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在农业技术开展创新的过程中,农民起到的重要作用,希望对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是有促进作用的。  关键词: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创新
期刊
摘 要:为保证出厂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通常在生产之前,要先确定产品的实际尺寸与要求的精度,并以此调控好机床参数,以及选择适合的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要想实现切削刀具的最大化利用,就必须明确切削用量并且正确的使用切削刀具。对加工中心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探讨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合理的实现加工过程中刀具的使用,以及通过控制切削用量等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关键词:加工中心;刀具选择;切削用量  引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党群治理资源在系统管理中运行需要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在过程中,受到传统思维作用的限制,党群治理资源在实际开发中会有部分问题的存在。单纯对党群治理中所建立的资源系统进行管理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则对党群治理资源系统采取多维度的划分,实现差序式的资源管理,加大资源效益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助于促进党群治理工作实施目标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党群治理;资源系统
期刊
摘 要:皖北区域历史悠久,皖北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具备深刻的理论和社会价值。因此,将皖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谐观等伦理观念融入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文化资源的道德教化功能。进而探寻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外化为青少年的日常行为。  关键词:皖北传统文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期刊
摘要:由于经济在不断发展,因此,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必须要改革农作物种植方式,不只是为了达到农作物增产的目标,而是需要引进更为先进的种植方式,使用无公害的种植技术。将农作物的安全质量得以保证,加强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本篇文章主要就针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  目前,我国在研发农作物栽培技术时,不仅要保证农作物的产量,还必须要保证农作物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践行群众路线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以总书记为核心党中央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以此思想理论揭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传统文化规律,给人以思想启迪。  关键词:人民主体思想;群众史观;思想渊源  一、总书记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总书记的人民主体思想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可
期刊
摘 要:为了实现物流转型升级,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2018年初国务院提出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旨在解决互联网时代电商企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不够成熟的物流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者的发展问题。而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物流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人们的生活且二者逐渐开始相辅相成,电子商务促进了物流的发展,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保障。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动力、互为制约。本文就二者发展不
期刊
摘 要:在零陵古城柳子街区旅游开发中,过于注重对实体空间的保护而忽视了商业开发的控制,导致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传统文化景观产生一定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护中进行开发则成为零陵历史街区旅游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新时代下的历史街区保护要做好全盘统筹规划,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要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做到保护前提下的开发。  關键词:旅游开发过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加工的内涵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从一门由力学、切削理论为基础的学科变为了一门涉及了系统科学、信息交互、控制技术、工程材料和机械加工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就要合理地分配零件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尽量地降低成本,以此为研究目的,从而形成了机械加工这门学科。经过长期的研究探讨,零件加工逐渐变得系统化,主要体现在加工过程、资源调配和生产效率上。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在零件加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