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价值与路径

来源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管党治党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和拓展,是兴党之举、为政之要。推进管党治党向全体党员覆盖、向基层延伸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更是民主、善治、平等、公正价值在基层扩散、实现、生成和建构的过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实,应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四个方面入手,达到强基层、夯基础的目的。
  关键词: 从严治党;基层;价值;路径
  1985年,中共中央整党工作委员会在《关于农村整党工作部署的通知》中指出:“要从严治党,坚决反对那种讲面子不讲真理,讲人情不讲原则,讲派性不惜牺牲党性的腐朽作风[1]。”“从严治党”的概念被首次提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迈上新台阶[2]”。“全面从严治党”开始走进国家治理视阈,并上升为国家治理战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3]”。向全体党员覆盖、向基层延伸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新内涵。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再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这一过程是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过程,是管党治党从“点”到“面”、由“浅”至“深”、从“上”至“下”、由“运动式”到“常态化”的过程,也是管党治党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和拓展过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管党治党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是兴党之举、为政之要。
  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价值意蕴
  基层的贪腐之害、作风之弊在不少地方已经演变成“顽疾”,久“治”不“愈”,为此,习近平总書记针对基层时弊,开出了治理“良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号角,开辟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过程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成为民主、善治、平等、公正价值在基层扩散、实现、生成和建构的过程。
  (一)完善党内民主助推“民主”价值的扩散
  2009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确保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的有效行使,为完善党内民主勾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2016年党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要有效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表达权、选举权、批评建议权、申诉辩护权,对于党内意见分歧,要通过民主讨论来解决,不能乱扣“帽子”、打击报复。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次场合强调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维度,指明了党内民主化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因此,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过程实质就是助推基层党内“民主化”的过程、助推基层民主的过程、助推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助推“民主”价值外溢和扩散的过程。
  (二)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助推“善治”价值的实现
  十八大以后,中共中央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多份党内文件,为广大党员干部划清了行为边界,设立了行为“禁区”。同时,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约束,从严管理,通过领导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促使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压实。规章规定的完善,制度笼子的扎密,给权力戴上了“紧箍咒”,使权力不再“任性”,让权力运行重新回归其价值本位。在有效发挥“规”硬约束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德”软约束价值,通过倡导“好家风”、开展日常德育教育、弘扬“红色”文化、参观革命圣地等多种方式涵养道德情操,培育“慎独”能力,塑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文化氛围,净化政治生态。将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并向基层迁移,能够有效发挥两者间的正向互构价值,实现遵法与守德的良性互动,敬法与崇德的相互统一,进而重塑基层“政治生态圈”,实现基层“善治”。
  (三)确保党内平等助推“平等”价值的生成
  十八大以后,党中央重拳出击,重典治乱,整饬吏治,加大反腐治贪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无禁区、无死角,只要违反党纪国法一律严肃问责,绝不姑息,保证了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加大遴选力度,畅通向上流动的渠道,保障了发展机会的平等。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打破封建式人身依附关系,确保了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相处关系的平等。《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每个党员平等的权利地位和义务使命,确保了所有党员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上的平等。反腐治贪的深化、制度体系的优化、规范规章的精细化,助推党内“平等”得以实现,确保了党员的政治平等和机会均等。因此,规范和制度在基层的构建无疑使基层党员权利平等和主体性地位得以保障和维护,有助于基层“平等”价值的生成。
  (四)规范党内程序助推“公正”价值的建构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加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力度。2014年,党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选拔任用标准,严格选拔任用程序,实现民主推荐——差额考察——差额提名——投票表决——任前公示全流程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确保了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此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还积极推进行政决策程序改革。2015年,党中央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提高行政决策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决策程序。行政决策程序的优化过程即是正义价值的实现过程,“程序正义是政府决策程序优化的价值取向、评判标准和重要保证”[4]。因而,选拔任用程序和行政决策程序在基层的实践过程,在基层规范化、长效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公平正义价值的建构过程。   二、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实现路径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过程是管党治党政策、制度和理念向基层的“扩散”和“输入”过程,是管党治党政策、制度和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消化吸收的过程,是基层党组织思想深化、组织强化、作风净化、廉政内化的过程,也是强基层、夯基础的过程。
  (一)加强思想建设,强化思想引领
  目前,基层党员普遍存在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水平滑坡、理论素质低下、“四个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严重弱化了党员的服务、宣传、引导、教育、组织动员能力,降低了国家方针政策的效力与效益。因此,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加强基层党的思想建设,涵养政治道德,提高基层党员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主义理想为主要内容,以“两学一做”为主要抓手,以党校教育为主要依托,夯实精神之“基”,筑牢党性之“魂”。其次,要加强政策学习和理论教育。加强集中理论学习和日常政策学习,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健全日常学习与交流制度,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二)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民主集中制不完善、组织结构不合理、党务人才匮乏严重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消蚀着党的执政合法性。为夯实党的执政之基,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完善基层党内民主制。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党内民主选举程序,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其次,优化基层党组织结构。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范围,科学配置党组织职能,理顺各类党组织关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关系网络。再次,培养基层专业党务人才队伍。建立优秀党务人才数据库,加大年轻党务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构建优秀党务人才梯次队伍。
  (三)加强作风建设,净化政治生态
  基层党员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凸现,基层“四风”问题屡禁不止,甚至出现“反弹”、“回潮”,基层这些作风之弊严重影响干群关系,戕害党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革除基层作风之弊,净化基层党内生态。首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反“四风”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规矩意识,严守行为“红线”,不越法律底线。其次,强化反“四风”主体责任。基层党政领导带头抓、带头做,完善责任体系,层层传导压力,将中央要求有效贯彻落实。再次,加强日常反“四风”督查。紧盯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督查,加大问题曝光和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
  (四)加强廉政建设,筑牢反腐防线
  基层的贪腐之“病”久治不“愈”,成为“顽疾”,权力寻租问题尚未根决,基层“微腐败”的长期存在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合法性,影响民心向背,削弱党的群众基础。因此,强化党与人民群众的连结“纽带”,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首先,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培训,加强典型示范教育和岗位廉洁教育,积极开展廉洁文化活动,涵养廉政文化,塑造廉洁氛围。其次,注重廉洁风险防控。建立关键岗位廉洁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廉洁风险防控责任制,签订廉洁风险防控责任书,筑牢廉洁风险防控防线。再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发挥纪委监督执纪问责作用,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强化责任追究。
  三、结语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管党治党政策、举措和制度向基层“输入”的过程,是管党治党价值理念和治理哲学向基层“扩散”和“生成”的过程,是管党治党政策、举措和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消化吸收的过程,也是基层党组织思想深化、组织强化、作风净化、廉政内化的过程,必将对基层的政治生态和治理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基层党建和民主政治实践产生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媛,范瑜.全面从严治党的发展脉络及时代价值[EB/OL][2015-10-14].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5/1014/c117092-27697595.html.
  [2]志言.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EB/OL][2016-02-02].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6-02/02/c_128694682.html.
  [3]习近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EB/OL][2016-01-13].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113/c64094-28045267.html.
  [4]譚九生,戴娟. 程序正义与政府决策程序优化[J].理论导刊,2015(9):4-7.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选育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中晚熟耐密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M3-11为母本、D2-7为父本,于2008年选育而成‘中地88’。以‘先玉335’为对照,2011年‘中地88’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为13815.0 kg/hm2(增产4.1%、排第8位);2012—2013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3608
期刊
摘 要:为了探索红小豆根瘤菌在大田中的结瘤数特性,发现不同生态类型红小豆根瘤菌结瘤数之间的差异,研究以65份不同生态类型的红小豆种质资源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农艺性状及根瘤菌结瘤数大田采集,计算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性状的红小豆之间结瘤数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匍匐类型红小豆结瘤数均值高出直立类型23.97;极差高出值为32.3。通过各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瘤数和红小豆的株高、主茎分枝、单
期刊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国家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鉴于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对佳木斯技师学院学生进行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农业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农业职业院校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的主要动机,并提出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以及完
期刊
摘 要:为明确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目标、实现途径及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困境进行分析,指出大学生农村创业不仅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能够通过服务三农,促进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笔者结合安徽省大学生村官农村基层创业的实证调研,发现当前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中存在政府规划缺位、服务平台不完善、创业经验不足、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示范效应不强等问题,提出
期刊
摘 要:以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FG+H)为试验处理,膜下沟灌(FP)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及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后26~55天,FG+H处理明显提高了20 cm处地温;定植后118~154天,5、10、15、20、25 cm处地温均低于FP。FG+H处理的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明显提高,是FP的2.2倍。FG+H处理可明显降低0~60 cm土壤
期刊
摘要:为了控制条锈病为害,减少农药污染、防治成本和菌源传出数量,确保本地、邻近麦区与中国东部主产麦区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田间系统监测和普查、小麦品种抗性鉴定、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试验示范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各主栽小麦品种的抗锈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并逐步淘汰。3~5年更换一次具有不同抗源的主推品种,实现品种合理布局和多抗源品种集团当家,
期刊
摘要: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结合项目区特点及基础资料情况、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内容、采集基本原则、影像判读等,对数据采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解决了在地表覆盖内业分类解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在外业调查及样本建立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程序和注意的事项,以更好地保证成果质量,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期刊
摘 要: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无损地获取水稻生长状态的实时信息,是水稻生长监测和精确管理中实施变量投入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综述了以光谱技术监测水稻长势(包括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水稻生物化学参数(包括氮素营养和叶绿素含量)和水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些今后研究的设想,以期为提高水稻精确管理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水稻;光谱技术;生长监测  中图分类号:S311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其中农业生产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目前农村地区男性劳动力大量外流,形成了以女性为主的农业生产主体,给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在甘肃省武威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利用农民田间学校为平台,结合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部门,提高了妇女的节水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妇女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在农业女性化背景下推广节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笔者开展稻田蜘蛛研究的起因,江苏稻田2003—2017年害虫发生种类、危害状况和防治措施,江苏稻田蜘蛛主要发生种类、消长规律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稻田蜘蛛的保护措施、控虫应用及其出现的问题,利用稻田蜘蛛防控水稻害虫无需增加任何投入,简单、易操作实施,与传统的生物措施防控水稻害虫相比具有巨大优越性,并对稻田蜘蛛控虫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稻田;蜘蛛;害虫;防控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