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也要用有创意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才能构建出灵动的数学课堂。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体验、探索和合作中更好地提高数学能力。
一、“看”,全面观察
“看”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全面观察,在观察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质量,在看到表面现象的同时思索有关事物的关键问题,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观察和思维的能力。
例如,一些学生将圆形和圆柱混淆,或者是将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全面观察的方法来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相关的图形模型,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观察到了这些图形的不同之处。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平面的,但是圆柱形、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立体的,圆柱形的一个面正好是圆形。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学生可以使用三角尺等工具来进行测量,观察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每一个面的角是否都是90度等。
学生乐于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全面地观察事物,唤醒他们学习的好奇心,让他们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二、“比”,实践检验
布鲁纳曾经提出:“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室,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实践检验中探索知识,教师就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要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各种数学规则,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不要告诉学生该如何进行计算,而让学生尝试使用各种数学工具来进行自主学习,看看用什么方法能够最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商量出了很多可以有助于运算的方法,并且采用了各种方法来检验自己的想法。例如有的学生采取摆放小木棒的方法,然而在进位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超过十根的小木棒。这时候又有学生提出了建议:个位数如果超过十根小木棒的话,就可以换算成一根十位数上的小木棒,这样就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还有些学生尝试摆弄算盘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更有些学生尝试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这其中有的方法比较简便,但是也有些方法较为复杂,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学生讨论了一段时间之后让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方法整理出来,并且一一验证,最后找到计算速度最快也最准确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学会了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
心理学的实践表明动手操作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帮助,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猜想验证,从而解决自己面对的数学问题。
三、“购”,联系生活
在进行教授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生活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可操作的练习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小超市购物”的游戏,渗透加减法的教学,联系生活来进行学习。游戏中准备一些物品来代替货品,并标注上相应的价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有的学生扮演营业员的角色,有的扮演顾客的角色,然后尝试进行商品的购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考验对方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如扮演顾客的一方提出:“我要买一个两块钱的本子,一个一块钱的橡皮,一共多少钱?”扮演营业员的学生必须快速地回答出答案:“2 1=5。”在学生能够快速地进行计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小型的比赛,如进行“超市大赢家”的比赛,教师提问:“现在有10元钱,要如何购买才能够买到数量最多的商品呢?注意每一样商品不能够重复。”这不仅考验学生加减法的计算问题,还考验了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虽然说橡皮是预设的价钱最便宜的商品,但是教师规定了不能买相同的商品,学生就要合理地安排,既用光全部的十元钱,又要买到数量最多的商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并能使用自己学会的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并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进行一些小游戏的确能够起到促进学生探究数学本质、掌握数学规律的作用。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重建、更新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全面观察、实践检验、联系生活等方法能够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灵动自然,能够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知识构建和完善,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发现事物的本质所在,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小学)
一、“看”,全面观察
“看”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全面观察,在观察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质量,在看到表面现象的同时思索有关事物的关键问题,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观察和思维的能力。
例如,一些学生将圆形和圆柱混淆,或者是将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全面观察的方法来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相关的图形模型,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观察到了这些图形的不同之处。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平面的,但是圆柱形、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立体的,圆柱形的一个面正好是圆形。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学生可以使用三角尺等工具来进行测量,观察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每一个面的角是否都是90度等。
学生乐于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全面地观察事物,唤醒他们学习的好奇心,让他们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二、“比”,实践检验
布鲁纳曾经提出:“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室,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实践检验中探索知识,教师就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要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各种数学规则,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不要告诉学生该如何进行计算,而让学生尝试使用各种数学工具来进行自主学习,看看用什么方法能够最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商量出了很多可以有助于运算的方法,并且采用了各种方法来检验自己的想法。例如有的学生采取摆放小木棒的方法,然而在进位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超过十根的小木棒。这时候又有学生提出了建议:个位数如果超过十根小木棒的话,就可以换算成一根十位数上的小木棒,这样就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还有些学生尝试摆弄算盘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更有些学生尝试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这其中有的方法比较简便,但是也有些方法较为复杂,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学生讨论了一段时间之后让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方法整理出来,并且一一验证,最后找到计算速度最快也最准确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学会了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
心理学的实践表明动手操作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帮助,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猜想验证,从而解决自己面对的数学问题。
三、“购”,联系生活
在进行教授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生活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可操作的练习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小超市购物”的游戏,渗透加减法的教学,联系生活来进行学习。游戏中准备一些物品来代替货品,并标注上相应的价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有的学生扮演营业员的角色,有的扮演顾客的角色,然后尝试进行商品的购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考验对方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如扮演顾客的一方提出:“我要买一个两块钱的本子,一个一块钱的橡皮,一共多少钱?”扮演营业员的学生必须快速地回答出答案:“2 1=5。”在学生能够快速地进行计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小型的比赛,如进行“超市大赢家”的比赛,教师提问:“现在有10元钱,要如何购买才能够买到数量最多的商品呢?注意每一样商品不能够重复。”这不仅考验学生加减法的计算问题,还考验了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虽然说橡皮是预设的价钱最便宜的商品,但是教师规定了不能买相同的商品,学生就要合理地安排,既用光全部的十元钱,又要买到数量最多的商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并能使用自己学会的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并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进行一些小游戏的确能够起到促进学生探究数学本质、掌握数学规律的作用。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重建、更新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全面观察、实践检验、联系生活等方法能够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灵动自然,能够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知识构建和完善,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发现事物的本质所在,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