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音乐艺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具有不可复制的民族原创性,有利于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当代文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对少数民族音乐感兴趣的群体越来越少,民族音乐的继承空间逐步压缩,缺乏传承环境,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这些现状入手,探究在新时期背景下,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具体策略.
其他文献
时间副词在语言交流中是一种层见迭出的现象,研究它对避免交流和翻译过程中产生歧义具有重要意义.汉语和维吾尔语分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类型,二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然而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现代汉语新词汇的造字方法。伴随时代不断发展,社会的包容程度也越来越高,自然开化程度也随之提升,作为社会劳动的产物,用于交流信息的语言工具发展也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体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人们对全新词汇的接受能力,因此很多汉语新词汇也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这些新词汇的产生,呈现出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特点。如何创造汉语新词汇成为语言学
【摘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的歌》是18—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的长诗,诗歌生动描绘了苏格兰一带的风尚习俗,是研究苏格兰文化的重要文本。苏格兰成为大不列颠的一部分后,苏格兰文化长期处于被忽视、被英格兰主流文化掩盖的状况,中国译者在翻译苏格兰文本之时也往往未能足够重视苏格兰文化,导致译本苏格兰性缺失。本文以《最后一个吟游诗人的歌》的两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植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且在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文化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各个国家以及各个区域的文化相互交织、交融,呈现出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局面.这虽
【摘要】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整体格局虽然呈现出“东升西降”趋势,但是中西方发展差距仍然很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发展的源源动力在广大乡村地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中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合,具有民族性、开放
【摘要】本文以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燕赵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梳理,分析燕赵舞蹈的文化生态适应。燕赵文化的产生是由历史决定的,燕赵舞蹈的形成是受到其密切的影响而产生,这其中包含文化、历史、环境等诸多生态因素,其文化适应在形成、发展、成熟多阶段具有相互的适应性,这也是燕赵舞蹈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燕赵舞蹈;文化适应;文化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J709.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客家音乐是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音乐艺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客家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分析,并对客家音乐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也提出地区政府合理保护、客家音乐艺术合理传承的客家音乐保护措施。  【关键词】客家音乐;艺术特色;客家音乐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7-4198(2021)08-122-03  【本文著录格式】杨靖.客家
【摘要】中华5000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国学经典凝聚我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我国文化精髓,是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全球经典教育专家王财贵博士认为“经典是最有用的知识”。因此在现阶段,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国学经典诵读的价值,有针对性的引导当代青少年汲取国学经典中的宝贵精神
【摘要】在宋代诸多礼节中,鼓吹乐一般分为以下三种用途:首先,做卤簿仪式方阵之用,也是宋代时期鼓吹乐最常见之处,具体表现为道路行进途中的鼓吹乐演奏以及“警严”时所用鼓吹乐两种分类;其次是鼓吹,属于宫廷音乐一类的乐种,常常作为宫廷宴飨时,与教坊乐、杂戏等一并合奏;再次是在军队阅武或凯旋献捷时的军乐演奏。  【关键词】宋代:礼乐:鼓吹乐  【中图分类号】J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在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占据了极其重要地位。我国对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日渐加强。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两旗作为“非遗”丰富且独特的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被新的元素所替代,日益处于边缘化位置。面对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式微现状,探究出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服饰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模式,可归纳为:文物保护模式、创业基地模式和专业教育模式。这三个模式构建了蒙古族乌珠穆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