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互动论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73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发展和成熟,从来都是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完成的。人自身的内部心理环境构成了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而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即是基于外部环境变迁造成的被动选择。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欧洲民众的表现,到世界范围内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通胀压力”,其实质上已经超越了单边环境互动的过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路径选择,危机中人的行为适应性,以及危机后人的行为选择性,成为环境变迁中必须持续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互动论;环境适应性;人的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054-03
  
   自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环境发展趋势,从一般意义上可以说是美国“一枝独秀”的时代,而且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发源于美国的“脸谱”(Facebook)、“推特”(Twitter)等跨国网络交互通讯方式的出现,使得美国的触角可以延伸到世界任何一个存在互联网终端的地方,进行美式价值理念的传播。另外,“9·11”事件后,特别是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之后,使得自20世纪90年初,苏联解体以来的世界环境变迁发生了些许带有环境替代性的变化趋势。作为基于生存选择进行的主动选择性环境适应,这种环境变迁的后果直接导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欧洲民众,特别是青年人群体在心理上的直接对抗性反应,同时,引发社会认同的“危机”,诱发环境互动的初始。
   一、环境互动论的基本理论概述
   环境互动从一般意义上讲,是环境参与的主体,在环境要素的参与之下完成的环境选择和环境适应的过程。本文认定的环境互动,其基础是建立在环境主体与环境要素之间,在环境变迁过程中基于生存选择而做出的环境适应性选择。其中,环境主体是人,环境适应性选择的目的是适应环境变迁的要求,完成自我认同和环境意识重塑的社会化。
   作为对人适应环境的研究,环境互动的早期立足点在于通过信息流的交流,考察人的行为塑造过程和表现特征。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类之间信息交流力度的加大,这种通过人的行为表现特征,研究人在环境中的发展性,超越了一般的环境理论研究范畴,也厘清了人与环境互动信息传递的路径问题。谢菲尔德大学的T.D.威尔逊在其《人类的信息行为》一文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认为:“信息的行为是人类行为的整体,涉及(人与环境沟通的)信息来源和渠道,包括主动和被动信息寻求,以及信息的使用。另外,它包括与他人面对面沟通,以及人在环境中对信息的被动接收。”[1]
   T.D.威尔逊在信息角度对人环境适应性的探讨,一方面脱离了原有介质交流的界限,认为人作为环境主体在与环境构成要素互动的时候,是可以脱离介质和媒介的;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也成为环境互动的一部分,不再是单纯的人与环境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单个个体与环境要素的互动中,环境主体之间互动是整个互动的有机组成,信息的被动接收是整个过程的重要环节。
   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在环境互动的构成上,首先应该界定清楚环境互动主体和环境要素的构成。T.D.威尔逊的说法阐释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但是对于环境要素的构成,以及类似研究中人的环境主体地位的作用和环境的整体框架交代不清。这些都是需要在环境互动的基本理论概述中予以解释的。
   在笔者的《Adapt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ross-cultural environment》一文中,就此也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首先,环境互动构成的主体是人,人是环境互动中的核心。人自身也生成环境,即图一中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人形成有效环境适应性和环境选择的基础。作为人适应和接受环境信号选择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是人的内部环境在意识层面形成适应的基础,人只有在意识层面形成行为模式以后,才能为真正的肢体行动奠定基础,而人的初始行为就是在初始行为模式形成以后对外部环境刺激的第一次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积极的,可能也是消极的,但是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下,无论是短时间内应激性的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还是“深思熟虑”以后的反应,人的初始行为是人的意识层面与外部环境刺激相互作用后的行为选择,从而在内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了人的环境行为适应的第一个互动过程。
   其次,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动态的,其最终的选择是以人的行为适应为目标的。在初始行为互动完成以后,如果第一轮互动是积极的,那么在人的意识层面会形成下一步行动的模式,就会在外部环境因素的支持下,形成有效和深入的行为,即环境适应的第二个阶段,即有效行为阶段,但是如果在初始行为阶段遇到行为挫折,那么在从初始行为向有效行为阶段导入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复杂情况的时候,人会面临内部环境从潜意识中无形渗透的压力和心理的焦躁反应,这时需要来自外部环境的沟通,以便抵御挫折,找到形成有效行为的途径,这时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比较明显。意见领袖存在的意义在于,在内部与外部环境要素之间形成了一个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使初始行为可以有效而完善地延续到有效行为阶段,并完善初始行为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些构成了人的行为适应的第二个互动过程。
   再次,环境互动的最终选择是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合一”的结果,是建立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之上的。有效行为生成之后,人针对外部环境特性和自身内部环境互动的结果,会在一定成绩之后产生高期望的动机取向,这样的期望动机使得人希望在环境互动中,形成更高的行为层次,以期达到成熟的行为阶段。
   三次行为结果最终构成的是人行为环境适应性的直观互动过程和影响因素,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实质上人的行为形成都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人行为形成和完善的基础,也是人内部心理环境和外部自然、社会环境接触选择的结果。因此,可以说,“人的环境适应性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人适应自我行为环境形成和发展、参与环境互动、积极完成自我社会化的过程。”[2]
   二、群体中的环境互动
   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模式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难以脱离群体影响的。无论是正式的群体还是非正式的群体,在人的自我环境适应性和行为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外部环境的构成,群体意见和群体本身在环境中的适应性,也是发挥着重要作用。Joseph E. Mc Grath教授(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在名为《群体:互动与技能》的书中,认为 :“群体是很重要的。群体是有机的构成,很多工作通过群体完成。同时,群体也是基于伙伴关系完成多种不同行为塑造的一种情景。另外,群体的机能发挥依靠于影响、塑造、改变群体成员的个体行为……”[3]
   群体性行为适应性的构成,虽然不是个体行为适应性的简单累加,但是也是与群体成员个体的行为影响、塑造和改变发生着某种必然联系的。
   首先,要解释的是群体的工作机能问题。其实质是凝聚个体力量的集合体。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中,群体的分工始终伴随着每一个发展阶段,进入当代文明社会以后,社会分工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细化,使人类群体整体的工作机能达到一个集合体的顶峰。无论是人类处于幼年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生存而与环境搏斗,还是进入高度文明化时代的今天,为生存而奋斗始终是群体工作机能存在的基础。在整体的群体环境互动中,群体的行为选择总是依据个体对外在环境刺激提供的信息和信号凝聚而成的。群体工作机能,一方面为群体的凝结提供一种共同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接受个体成员在与环境接触中提供的信息和信号,为群体行为的适应选择,做出初步的甄别。另外,成为群体完成任务的必然要求,群体的任务和目标就是群体的工作,群体中的个体是在工作的前提下实现各自在群体中分工的。
   其次,群体中存在伙伴间的行为塑造情景。群体中的伙伴关系实质是人作为个体与外在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在人的行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中,有效行为的形成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意见领袖的意见和对初始行为中消极行为结果的后果建议。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伙伴间的工作关系,通过群体的工作机能和人的情感机能,完成了对人行为的塑造和改变。群体中存在的伙伴关系和对人行为从初始行为到有效行为的塑造和改变,证明在群体环境中不但存在个体在群体环境中的互动,对群体内环境的适应,也直接影响到群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个体对外部环境做出有效行为的互动结果。
   最后,群体整体的环境适应能力,依赖于对群体中个体行为的塑造、影响和改变。个体的行为适应性是群体适应性的前提和基础。个体作为构成群体的基础,一方面,其对外在环境刺激的感受,传递到群体中,引发群体适应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但是在群体中,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不是同时、同步进行的。因此,这就需要在群体行为适应性的过程中,利用伙伴间的情景模式对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在工作机能的基础上进行塑造,从而使群体整体适应外在环境的互动要求。另一方面,个体的行为适应是主动进行,而非单纯接受外在环境的刺激。但是这种主动的适应,有时会在群体中被视为“异类”,而不被认同,最终的结果不是引发群体的变迁,便是被群体中固有的行为模式影响和改变。
   总之,跳脱传统环境社会学理念的环境互动论,其引起重视的根本原因在于发端于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人行为影响引发的关注,在经济危机这样的社会环境的变迁中,处于不同文化背景和文明构成的人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社会向何处发展、危机如何应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1]T.D. Wilson. 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 [J]. Informing science, volume,2000(2).
  [2]Ma Feng (2009). Adapt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ross-cultural environment [M].ISBN:978-966-8788-95-6.
  [3]Joseph E. Mc Grath (1984). Groups: interaction and performance. Prentice-Hall.inc, Englewood cliffs[M].ISBN:0-13-365700-0.p5.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A Way of Choice in Terms of Human Behavior
  HAO Yu-xiang1, MA Feng2
  (1. Institute of Marxism,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22, Shandong, China;
  2. Facul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Skills Development Training, Odessa
  National Maritime University, Odessa, 65029, Ukraine)
  
  
  Abstract:Human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are completed always i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Human interna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adaptation to nature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People get new environmental reorganizations from the environment of global economic crisis. From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is to the inflations of emerging countries,environmental changes teach people new existence skills. As a result,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becomes a new way to research human adaptations and choices in the environment.
  Keywords:Theory of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human behavior
  
  〔责任编辑:左安嵩〕
其他文献
摘要:一般认为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两次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之一,然而,对于大化改新的性质,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主要有原始公社制延续说、奴隶制确立说、奴隶制巩固说、封建制确立说、封建制巩固说,对此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博弈。而笔者通过比较分析后认为,日本大化改新是一次社会变革,其确立的社会具有明显的封建制特点,大化改新使日本封建制社会得以确立。  关键词:大化改新;律令;性质;奴隶制;封建制
期刊
摘要:华兹生、候格睿、杜润德是美国汉学界史记学研究领域最负盛名的学者。他们分别撰写的三部史记研究论著堪称该领域奠基之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然而国内学术界目前鲜有文章论述这些著作。本文将对这三部著作进行一番介绍和评述,以唤起国内史记研究专家对此的关注。  关键词:史记研究;华兹生;候格睿;杜润德  中图分类号:K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075-05  
期刊
摘要:从1921年到2011年的90年里,中国政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史变迁中,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中国政治历史的舞台,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活动也在这样的转变中经历了变化和调整。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活动“为何必要、如何可能、怎样运行”的分析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活动发生发展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逻辑分析的重要方面。这样的研究,
期刊
摘要:亨利?詹姆斯游记合集《意大利时光》不仅呈现了作者对这个历史文化古国的热爱而且包含了他对自己美国人身份的认识和建构。本文认为,詹姆斯在向读者逐步构建和阐释自己对意大利的印象的过程中,也在探寻能够把自己和祖国联系在一起并建立自己美国人身份的途径。而这个身份的建构主要借由他在旅游途中频繁地将美国和意大利进行对比得以实现。  关键词:身份建构;《意大利时光》;美国;意大利;亨利?詹姆斯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从傅雷与张爱玲1944年形成对峙的文章的主要观点入手,阐明张爱玲小说中人物浓郁的英雄气质。张爱玲塑造的主要人物具有鲜明的共性:敏锐冷静的洞察力、细致精微的感觉和强烈的自省精神,不与周围环境随波逐流,认真努力想在物质或精神上抓住一点可靠的东西而最终失败。可以看出张爱玲对人生的思考和她的结论。  关键词:英雄;洞察力;英雄气质  中图分类号:I2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当前,日记已成为自传研究的一部分,真实性是二者的共同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巴别尔马背日记》是一部记录作家生平活动的自传作品,包含许多极有价值的一手资料。日记记录了苏波战争期间巴别尔本人在骑兵军里的所见所闻,留下了他最真实的记忆和最真切的感受;它是一位孤寂者在自我诉说中呈现给世人的战争真相和个人真情,具有极高的真实性和时代精神。  关键词:《巴别尔马背日记》;自传;战争记忆;个人意识  中图
期刊
摘要:农民的叙述史,实际就是土地意识的叙述史。对土地意识如何表现、表现如何,实为品评农村小说经典性的重要尺度。本文以土地意识为视角,结合现代农村小说创作历史,分析了《白鹿原》在土地意识表现方面与现代经典小说相比所具有的多方长处,指出《白鹿原》揭现“民族秘史”的写作期许与创作成功,关键在于稳准把握了土地意识。土地是圭臬,圭臬是打开“民族秘史”的钥匙,有了土地意识的积淀,“民族秘史”才有了厚重感与沧桑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检验对河北省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对外开放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短期内对外开放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对外开放和实际GDP增长之间具有互相的因果关系,但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经济增长对对外开放的影响。  关键词:对外开放度;经济增长;河北省;协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04文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消费者行为心理角度,利用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地理标志农产品“地域”属性支付意愿的心理因素和外部产品线索等构建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影响我国消费者地理标志农产品“地域”属性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和二元 Logit模型进行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情感偏好和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认知状况对“地域”属性支付意愿为正,消费者心理倾向和风险偏好等心理压力因素影响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
期刊
摘要:公示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在译入语中找出同译出语相对的话语以传递译出语所表达的意思,双方间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过程中特别需要警觉的是“伪对应”翻译, 即形式上似乎完全一致而实际内涵根本不同的错译。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旅游景点和绍兴市名人故居公示语翻译为例,从文化关联理论和跨文化视域的角度,对公示语“伪对应”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示语;文化关联理论;跨文化视域;“伪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