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雅”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近年来,在书面语和人们的日常言语交际中, “雅”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比如化妆品的名字:妮维雅、蔻雅、欧莱雅、雅倩、雅芳、雅嘉、雅姿、雅顿、雅诗兰黛等等。虽然这些名字中有音译和意译的,但却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雅”字。本文就现今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雅”字的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二、“雅”之高频使用的原因
  
  (一)语音方面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汉语也不例外。那么,语音的情况会影响汉字的使用范围和频率。也就是说,一个汉字的发音情况和听觉感受都会影响到这个汉字在社会中的应用。
  “雅”字惯用的原因,自然也需要从语音学角度来分析。这里先从“雅”的发音情况分析,采用我国传统的语音分析方法:声韵调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符合汉语的实际。它着眼于语音结构部件的组合,将音节分析为几个组成部分,音节的前部为声母,音节的后部为韵母,贯穿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是声调。韵母部分再进一层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雅yǎ[ iA214] ,ia是一个后响复元音韵母,i是韵头,a是韵腹,没有声母和韵尾。韵腹是发音的主干部分,故ia里的a在整个发音过程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i的发音轻而短,只表示复元音韵母发音的起点,一发就滑向另一个元音a了,a比起i来,声音更清晰响亮。后响复元音韵母的整个韵母的动程也比较稳定,动程能够缩短到接近于单元音。那么ia[iA]里的[A]和单韵母a[A]舌位基本相同。这样的发音,人们无论是认真读还是随便读,ia的动程都不大会受到影响,发音也就简单,因此被使用得更为广泛。在生活中,人们总会用一种相对简单的发音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相对简单的发音会减轻人们说话的负担,缩短人们谈话的时间,使交流轻松随便,惬意自然。
  再从听觉感受来分析:首先,“雅”的声调是214,先降后升,欲扬先抑,让人听起来觉得节奏鲜明,韵律丰富。其次,“雅”的发音开阔响亮,清晰易辨,形成了良好的听觉效果。
  (二)语义方面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雅”的释义丰富,并可作形容词(①②③),用作副词(④⑤),和用作名词(⑥⑦⑧⑨),如下:
  ①正确;合乎规范 。
  ②高尚;美好。
  ③尊敬他人的敬辞。
  ④素常;向来 。
  ⑤表示程度很甚,相当于“很”“极”。
  ⑥平素的交情。
  ⑦《诗经》中六义之一 。
  ⑧训诂中多有名雅的书。如:《尔雅》;《广雅》;《通雅》。
  ⑨姓。
  由于汉字是表意的文字,语义的丰富,就扩展了“雅”字的使用范围。人们也就惯用“雅”去描写一种情境,抒发一种情感,展示一种情怀。
  (三)语用方面
  1.使表达简洁
  先来看下面的句子:
  (1)——“您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雅!”
  (2)——“我这个房子的装修怎么样?”
  ——“很雅!”
  (3)——“这个饭店行吗?”
  ——“行,很好,挺雅的。”
   “雅”的评价功能是指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话语作出明确的答复或评价。这里的“雅”“很雅”“挺雅的”分别是对“画”“装修”“饭店”这一评价的强调,回答简洁清晰。
  2.增强审美感
  妮维雅、蔻雅、欧莱雅、雅倩、雅芳、雅嘉、雅姿、雅顿、雅诗兰黛,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化妆品的名字,而且名字中都带有一个“雅”字。在化妆品的名字中,如果选用既有意境美又有含蓄美的文字,那么会给人带来从里到外的美感。此“雅”是动态的,从深层词义的解释中得到的,是人们在具体的语言应用中得到的。表层词义到深层词义,反映了人们词义理解的进程,是词义在动态中积极参与交际扩大功能的结果。
  3.加大负载的文化信息
  在文化方面,“雅”是有着某种深刻含义的,向来被认为是用来表达一种至美的境界的汉字。“雅”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与其负载的文化信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文化角度对“雅”进行思考具有其特殊的意义,以期与概念义场相得益彰。事实上,在语言研究中进行文化阐释的时候,与在语言教学中需进行文化渗透的时候,语义场理论的介入是合乎情理且十分必要的。因此,仅限于概念层面的研究的语义场理论是不完善的,文化义场的理论的介入是必须的,这一点首先可以从词义的文化性得到充分的诠释。
  
  三、结束语
  
  人们利用言语传递表达情感,当然就希望所运用的词语能够恰当妥帖地表达情感,能够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雅”字的使用不仅体现了言语的生动性、丰富性,而且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分析“雅”字高频使用的原因可以更为系统地概括人们的言语活动的基本规律, 从而满足人们言语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理嘉、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郭 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夏中华.语言学教程[M].辽海出版社,2000.
  [5]王 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邓炎昌、刘润青.语言与文化背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8]彭泽润.普通文字学中的“字”及有关理论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
  [9]辞海[S].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0]现代汉语词典[S].商务印书馆,2005.
  (王 颖,渤海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注意到了“形容词+里”可以表示方向、方面的用法,例如:
本文前半部根据简单的关系逻辑讨论学科史上的两种传递模式,进而探讨修辞学研究如何介入并影响到比较文学研究。第一种是法国比较文学家保罗.梵地根的跨国传递模式;第二种是
“咬文嚼字”是指导学生学习文章时,对一些关键词语反复咀嚼、推敲、体味。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达到把握课文主旨的目的。“旁征博引”指在理解课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习一篇课文,这两种方法都很重要,既要“咬文嚼字”准确地把握字意、词意、文意,还要善于“旁征博引”不断地积累、充实、提高自己。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
[摘要} 新词的不断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在各种各样的新词中,旧词新义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现象占有一定比例,在旧词新义产生的过程中,无论从新义与旧义之间的关系来看,还是从旧词的跨域使用来看,隐喻思维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旧词 新义 相似 隐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推动了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新词的大量产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附于语言中的固有
摘要: 通过文言文 “两略”现象的成因、表现、影响和应对的分析,指出文言文的“两略”现象应在文言文阅读,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予以突出和强调。  关键词: 文言文“两略” 成因 表现 影响 应对    文言文的“两略”,指文言文具有简略和省略两方面的特点,文言文的“两略”既可能是文意的,也可能是语法的。  现代汉语时代,文言文陷入难读、难教困境,“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成为中小学语文教
7月11日,中国印刷业对外加工贸易发展新闻发布会于2013上海国际印刷周同期举行。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司长徐胜帝发布了《中国印刷业对外加工贸易发展报
一、引言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该书完全打破许慎《说文解字》“分别部居,据形系联”的体例,创造了“以声为经,以形为纬”的编排体例。就同源词研究来说,这是一本便利的工具书。  拟考察《丰部第一》中的内容,来看其对同源词研究的贡献。    二、正文    《说文通训定声》由三部分构成,即说文、通训、定声。对同源词研究来讲,它的编排体例、说文和通训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  
语言是一种“约定”,也是一种“俗成”,每个民族都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语言。它与一个民族特有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密切相关。中国人一见面常问声“吃饭了”,起初,因为吃
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它又是专为满足人类社会交际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因此任何一个独立统一的主权国家都得根据其自身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规范,促进其
吉羊踏歌去,灵猴起舞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中联"),向世界中联65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个会员团体以及96个专业委员会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