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_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讨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为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与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选取包头市150名学生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提高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利于促进流动儿童对学校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学校适应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4-0058-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和就业,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随之进城居住和上学,他们成了城市中数量庞大的第二代移民,数量已达到不容忽视的规模,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我们称之为流动儿童。作为城市第二代移民,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生活,尤其是学校生活中可能会面临许多新挑战。如教育环境的变化,原有学习基础不适应城市学校要求,新的人际关系需要建立等等。近年来,心理学也开始了对这一都市新型青少年群体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普遍显示,与城市非流动儿童相比而言,城市流动儿童存在着更为严重的心理发展问题。对此本文期望以包头市流动儿童为例,探讨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希望结论不仅有助于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现状,而且能够为更好地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实证依据。
  一、相关概念解读
  本文首先对文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
  1.学校适应。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中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满足自己的需求,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
  2.自我效能感应。自我效能感应是班杜拉(A.Bandrua)1977年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
  二、研究方法概述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问卷189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其中流动儿童97人,本地儿童53人。问卷调查包括5个维度,具体包括同伴关系、老师关系、学校环境、自我评价、学习适应。问卷设计问题30个,采用5点计分,“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得分分别为1到5分,分值越高代表学校适应性越好。
  本文以150个调查结果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150份有效问卷进行编码,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对数据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1.本文通过对不同户籍所在地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各维度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各维度的差异
  由表1可知,本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市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无显著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一方面有可能因为研究的被试数量较少,不足以代表总体,其结果难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概括;或者是因为施测环境过于嘈杂对测量的外部信度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包头市流动儿童的家长虽然每天为生活奔波,但并没有减少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反而因为孩子生活环境的改变,加大了对孩子的关注。并且也可能因为流动儿童引起了包头市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在学校,流动儿童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使这些流动儿童能够在很好的环境中学习和发展。综上因素导致了所测得的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无显著差异。
  在包头市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的五个维度的比较中,老师适应这一维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流动儿童的得分高于非流动儿童,其余维度中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无差异。笔者认为,一方面有可能因为研究的被试数量较少,不足以代表总体,其结果难以对总体牲进行概括;或是因为施测环境过于嘈杂对测量的外部信度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包头市的流动儿童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老师考虑到由于流动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包头,导致生活环境造成巨大改变,所以流动儿童相对于非流动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当来到新的学校时,就得到了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所以在老师适应这一维度上流动儿童的得分没有比非流动儿童低,反而比非流动儿童高。
  2.本文通过对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流动儿童不同年级的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的各维度差异
  本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四个年级在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差异显著,初一年级的得分最高,小学六年级的得分最低。这可能因为小学六年级的儿童面临着即将升初中的考试压力,功课繁多,面对学校生活中的事情也更加敏感,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也容易产生波动,自我效能感也随之降低。初一年级的得分最高,是因为儿童从小学进入初中,流动儿童的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意识增强,渴望单独处理事情,体验自主带来的成就感。而且有研究发现大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觉得孩子进入初中就意味着长大,教育方式有所调整。因此,主观和客观条件都间接满足了流动儿童的需要,增强了其自我价值感,提高了自尊水平。
  对于本研究学校适应的五个分量表的调查中,老师适应差异显著,小学六年级的得分最高,初一年级的得分最低。这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随着儿童年级的逐步升高,他们的老师适应能力也不断增强。儿童小学六年级时,对自已的各科老师都已经了解,对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已经习惯和适应。而当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时,因为都换成了教授初中知识的老师,更高层次的知识系统,新的老师,新的环境,对于老师的教学方法都要从新适应,导致初一年级的老师适应得分最低。
  3.本文通过学习成绩不同的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学习成绩不同的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各维度的差异
  由表3得出,学习成绩不同的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的得分有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随着排名的靠后而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在学校生活中,老师和家长对成绩排名还是比较重视的,认为排名反映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而且也一直用成绩排名来衡量一个儿童,如果排名靠前,得到的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夸奖也相对多些,这样也就直接导致儿童越来越自信,自我效能感水平也随之提高,而且成绩好的儿童也能更好地完成学校、老师的各项要求,有较高的学校适应的能力。那些成绩排名靠后的儿童,得到的关注也相对少些,当老师和家长在平时的暗示中,也会让他们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能力,自我效能感很低,对于学校的学习生活很难适应。在学校适应的五个维度中,与成绩关系最近的就是学习适应维度,这也就可以解释学习适应随着排名的靠后而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
  三、研究结论概述
  本研究考察了包头市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包头市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获得如下主要结论:
  1.包头市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差异不显著。在学校适应的五个分量表中,老师适应有显著差异,其余四个分量表无差异。
  2.包头市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初一年级的得分最高,小学六年级的得分最低。包头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无显著年级差异,在学校适应的五个分量表中,老师适应差异显著,小学六年级的得分最高,初一年级的得分最低,其余的四个分量表无显著差异。
  3.包头市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在最近一次考试成绩排名上差异显著,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随着排名的靠后而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在学校适应的五个分量表中,学习适应的得分的差异非常显著,随着排名的靠后而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其他四个分量表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等.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4).
  [2]王涛,李海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25-29.
  [3]李华英.流动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开封:河南大学,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优秀辅导员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方面特征明显。为培育更好更多优秀辅导员,主要对策是保质保量选聘辅导员,严把入口关;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提升工作战斗力;优化辅导员个体工作有效性评价,树立典型。  关键词:优秀辅导员;群体特征;培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129-03  引言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期刊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大学生职业化教育师资与专业教师分离、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知识结构不全面、教学方式传统、精力投入不足等情况。针对现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多方协作,合力营造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精心设计,多方打造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的师资培训体系;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的兼职教师效用;奖惩并重,科学构建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的评价
期刊
摘 要:以”身份认同”为研究思考的逻辑起点,构建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管理模式,以”认识—情感—评价—行为”问题分析框架,分析大学新生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表现与成因,针对问题及原因所在,以”身份认知—身份构建—身份内化”干预机制,开展大学新生的养成教育,最后以”认知认同—实践认同—价值认同”评估体系,评估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成效,最终实现”角色规定”到”身份认同”的转变,为大学新生养成教育提供新的思考。 
期刊
摘 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工作是“十二五”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基于《管理学原理》视频课程长期的教学实践,以该课程为例探讨了当前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善建议:拓宽视频公开课的宣传渠道、丰富《管理学原理》课程相关资源、强化视频公开课程的交流与反馈机制、提升《管理学原理》授课方式的趣味性、探索《管理学原理》课程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点。  关键词:视频公
期刊
摘 要:参照高校艺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研究,了解艺术教育在医学院校中实施现状,联系医学生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揭示艺术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医学院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新思路。希望能从根本上促进医学生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方法的创新,推进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医学生;文化素质;艺术教育;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之一,本文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其近些年的教学状况,分析了该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155-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是我国高等
期刊
摘 要: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中国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应当从三个方面付出努力:吃透理论内涵,融入教材内容;把握教育规律,创新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152-03
期刊
摘 要:新疆维汉大学生作为维汉民族交往的主体之一,由于受其自身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跨文化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维族学生对汉族文化的跨文化认知能力高于汉族学生对维族文化的跨文化认知能力;来自城市的维族学生其跨文化认知能力明显高于来自乡镇的学生;来自疆内的汉族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高于来自疆外的学生。  关键词:维汉大学生;跨文化认知能力;调查与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模式的构建,是现代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将主体间性哲学思想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这对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和弊端的改变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实效性的增强有着重要意义。将主要从价值诉求及基本原则两个方面论述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模式构建 
期刊
摘 要:中国腐败的根源是带有“中国特色”的,这个根源融合了传统文化因素和当今的经济因素,周遭的牟利诱惑无孔不入金钱意识横流,政治权力拥有者仍要恪守“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道德理想,这种主流文化的矛盾和混乱可能是当前中国官员遭遇的角色困境,是导致中国式腐败泛滥的深层根源。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指出官员具有自利性特征,这为我们分析中国官员遇到的角色困境提供了思路,它推翻了传统文化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