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良好的的机遇。人民币国际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无论在现阶段还是未来都具有明显的利益。本文通过国际货币的职能与衡量标准着手,分析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通过地域上的三步走和货币职能上的三步走来渐进实现。
关键词: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渐进式路径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民币凭借着母国庞大的经济总量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国际化进程有着强大的后盾,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通过企业走出去可以加强投资和贸易领域的本币结算,为扩大国家贸易以人民币结算和计价带来了机遇,这些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2013年9月20日,中国银行向全球发布首个“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CRI指数)。该指数主要反映人民币在跨境及境外交易使用的活跃程度,从侧面体现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状况的指示性指数。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经济规模并不相符。不可否认,人民币国际化存在许多的制约因素,人民币如何进行国际化路径也尚未明确。
二、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的主权货币国内职能向国际扩展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从国际货币的职能来看,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须满足: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当前人民币已经开始成为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载体和计价货币,但是作用范围有限,价值储藏的功能也只是得到初步发挥。
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当前,人民币的流通范围相对狭小,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占人民币总量比例较低。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地区流通情况及使用范围可分为三种类型:在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主要是伴随旅游业的兴起而得到发展的;在中越、中俄等边境地区,主要是伴随著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第三种,在中国港澳门地区,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相互探亲和旅游人数日益增多,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
人民币的跨境结算。自2009年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从全球来看,2016年3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结算中的使用份额为1.88%,人民币保持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地位,但与我国经济地位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人民币价值储藏职能。自200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与28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越来越多的国家央行与货币当局人民币纳入了外汇储备。2014年,英国财政部发行了规模为30亿元的首只人民币主权债券,成为中国之外首个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的国家。2015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也说明人民币的国际价值储藏职得到体现。
三、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我国经济政治综合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万亿元,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同时仍是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借鉴各主要国际货币成功经验,人民币可以实行渐进式路径模式实现国际化。人民币渐进式路径可以分为地域上的三步走和货币职能上的三步走。
在地域上,遵循“人民币周边化→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国际化”的“三步走”战略。首先,人民币周边化。通过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往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发挥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次,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突破边境的限制,在周边化的基础上走出去,在亚洲发挥区域关键性货币的职能。在经贸合作的基础上积极的推进人民币的渗透,并逐步渗透到区域投资与金融领域。在这一阶段,我国不仅需要在增强本国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实现资本项目全面开放,更应该我国的完善金融市场机制,提高金融体系效率;逐步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还可以采取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债券等方式扩展展人民币业务、鼓励人民币的直接对外投资,构建一整套完善的人民币流出—回笼机制,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在货币职能上,遵循“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三步走”战略。首先是扩大中国与贸易国之间的贸易结算。随着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可以推动实现他国与他国之间使用人民币支付,水到渠成的成为结算货币。其次,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可以向国际投资层面上拓进。比如在投资方面可以大力推动国内企业使用人民币向国外人民币流通情况比较好的国家或者地区比如东南亚国家进行投资,也可以考虑邀请海外高质量的企业到A股发行人民币债券或股票,使得一部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流出境外,也由此改进中国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通过培育离岸金融市场,为周边及世界各国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给国外的人民币持有者创造投资的渠道,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最后,在国际经济贸易往来计价、结算的基础上,进而在外汇市场上成为交易货币,最后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鼓励人民币对外投资,鼓励金融机构扩展人民币业务,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货币合作。
参考文献:
[1]高海红,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J].国际经济评论,2010(1):46-64.
[2]李婧.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11(2):13-20.
[3]宋敏.人民币应“区域化”和“全球化”同时推进[C].2012年会“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专题会议会议论文,2012-11-18.
[4]刘辉,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历史机遇与现实选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6-73.
关键词: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渐进式路径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民币凭借着母国庞大的经济总量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国际化进程有着强大的后盾,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通过企业走出去可以加强投资和贸易领域的本币结算,为扩大国家贸易以人民币结算和计价带来了机遇,这些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2013年9月20日,中国银行向全球发布首个“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CRI指数)。该指数主要反映人民币在跨境及境外交易使用的活跃程度,从侧面体现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状况的指示性指数。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经济规模并不相符。不可否认,人民币国际化存在许多的制约因素,人民币如何进行国际化路径也尚未明确。
二、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的主权货币国内职能向国际扩展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从国际货币的职能来看,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须满足: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当前人民币已经开始成为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载体和计价货币,但是作用范围有限,价值储藏的功能也只是得到初步发挥。
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当前,人民币的流通范围相对狭小,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占人民币总量比例较低。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地区流通情况及使用范围可分为三种类型:在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主要是伴随旅游业的兴起而得到发展的;在中越、中俄等边境地区,主要是伴随著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第三种,在中国港澳门地区,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相互探亲和旅游人数日益增多,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
人民币的跨境结算。自2009年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从全球来看,2016年3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结算中的使用份额为1.88%,人民币保持第五大国际支付货币地位,但与我国经济地位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人民币价值储藏职能。自200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与28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越来越多的国家央行与货币当局人民币纳入了外汇储备。2014年,英国财政部发行了规模为30亿元的首只人民币主权债券,成为中国之外首个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的国家。2015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也说明人民币的国际价值储藏职得到体现。
三、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我国经济政治综合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万亿元,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同时仍是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借鉴各主要国际货币成功经验,人民币可以实行渐进式路径模式实现国际化。人民币渐进式路径可以分为地域上的三步走和货币职能上的三步走。
在地域上,遵循“人民币周边化→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国际化”的“三步走”战略。首先,人民币周边化。通过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往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发挥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次,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突破边境的限制,在周边化的基础上走出去,在亚洲发挥区域关键性货币的职能。在经贸合作的基础上积极的推进人民币的渗透,并逐步渗透到区域投资与金融领域。在这一阶段,我国不仅需要在增强本国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实现资本项目全面开放,更应该我国的完善金融市场机制,提高金融体系效率;逐步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还可以采取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债券等方式扩展展人民币业务、鼓励人民币的直接对外投资,构建一整套完善的人民币流出—回笼机制,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在货币职能上,遵循“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三步走”战略。首先是扩大中国与贸易国之间的贸易结算。随着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可以推动实现他国与他国之间使用人民币支付,水到渠成的成为结算货币。其次,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可以向国际投资层面上拓进。比如在投资方面可以大力推动国内企业使用人民币向国外人民币流通情况比较好的国家或者地区比如东南亚国家进行投资,也可以考虑邀请海外高质量的企业到A股发行人民币债券或股票,使得一部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流出境外,也由此改进中国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通过培育离岸金融市场,为周边及世界各国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给国外的人民币持有者创造投资的渠道,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最后,在国际经济贸易往来计价、结算的基础上,进而在外汇市场上成为交易货币,最后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鼓励人民币对外投资,鼓励金融机构扩展人民币业务,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货币合作。
参考文献:
[1]高海红,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J].国际经济评论,2010(1):46-64.
[2]李婧.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11(2):13-20.
[3]宋敏.人民币应“区域化”和“全球化”同时推进[C].2012年会“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专题会议会议论文,2012-11-18.
[4]刘辉,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历史机遇与现实选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