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做我的研究生,一个月读三本书,没商量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xio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有人问我:你对中国未来的读书状况乐观吗?我说乐观,非常乐观。我反问他:你对中国足球的未来乐观吗?他说当然乐观,因为不能再惨了。”

  有人问我怎么挤出时间读书。这很奇怪。我觉得人生应该是在读书的间歇、活着的间歇挤出时间去忙其他事,怎么可能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呢?大家都在忙什么?是活着,还是在生存?
  如果还在生存,忙的确很重要,读书就没那么重要了。但是如果你想好好地活着,读书就很重要。
  有的時候读书并不是为了想要什么,就是读书而已,这就是活着的一种意义,这是开心的事。“挤时间读书”这句话本身就非常荒谬。
  我不推荐书单。我们总想当圣人,告诉别人哪一本书一定要读。人和人区别太大了,你以为的蜜糖可能是别人的毒药。每一个人的阶段也不同,曾国藩年轻的时候靠的是孔子,后来靠的是法家,最后靠老庄哲学,他一生还三变呢。
  阅读这件事千万别下定义。几年前美国各路人马都在为奥巴马开书单,说总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后来一个畅销书作家跳出来,结束了这场推荐,他甚至用了近似粗话的语言:“让他爱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吧!”
  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我跟我的学生倡导:咬紧牙关读完头十页。不要“喜欢喜欢”,要“喜欢别扭”。


  有些书你看早了,反而麻烦,比如说很多世界名著。我在台湾101大厦推广世界名著,我说不主张初中生读太多世界名著。读《简·爱》、读《傲慢与偏见》,读得进去吗?读《呼啸山庄》有用吗?我建议初中生从《鲁滨逊漂流记》读起,这对初中生是很好的书;高中的时候可以读《巴黎圣母院》;到了大学阶段,你可以读《傲慢与偏见》了,可以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理解力,有时候你读早了,反而会把书读废了。比如说,《道德经》在十几岁读就有点早了。曾国藩年轻的时候就读过《道德经》,但是不以为然,等到他屡败屡战之后,为父奔丧回家,重读《道德经》,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后来他带着《道德经》的思想重新出山,反而屡战屡捷,最后把叛军消灭了,达到了人生最高峰。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要严丝合缝地放在某个年龄段去读,这不一定。《道德经》应该成为一生之书,属于一辈子每个人生阶段读总能读出新东西的书。曾国藩二十多岁的时候,出道不久,对《道德经》的理解当然不同。我二十多岁的时候读《曾国藩家书》,豁然开朗;今年我将近五十岁,重读《曾国藩家书》,感悟又不一样。



  你读着非常累的、读不下去的,不一定不是好书。但是起码此时它不适合你,你不如放下它,缓一缓。我跟我的学生倡导:咬紧牙关读完头十页。有很多书头一两页很难读进去,但是当你读完十页的时候,就会发现真的很好。可是现代人太急躁了,经常是一页没读完,便扔一边去了。
  我常跟我的学生说,不要“喜欢喜欢”,要“喜欢别扭”。在你做学生的时候,喜欢是一堵墙,但凡你喜欢读一本书,说明这本书对你来说没有障碍,可能是你知识体系之内的,是完全同质化的营养。只有别扭才意味着新的领域,别扭里头可能会有一定的比例真的不适合你,但是会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新知。
  假如你突破了别扭,它就重新定义了你,让你拥有新的东西。当然,这个观点,我指的是学生。当你到了一定的岁数,像我们这岁数,那就像美国那个畅销书作家说的,让他爱他读什么就读什么吧!

金字塔底层的这一批人也开始读文字了,原本的精英阶层却开始放弃深度阅读了!


  推广阅读时,我总在消除人们的一个误解。我经常听到人们说:现在中国人怎么不读书了?其实,中国人什么时候读过书?读书的前提是识字。我为什么说我人生头十年最重要的一本书是《新华字典》,因为没有《新华字典》我就不识字,不识字我就走不进书的世界。
  中国的文盲率1949年时据说是八成,我觉得八成都不止。国民中起码80%以上是文盲,怎么可能会有悠久的读书传统?
  我们从来都只有精英读书,而没有全民阅读。上世纪50年代对于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创制拼音和帮着几亿人走出文盲的世界。我们现在的文盲率已经缩小到了个位数,90%的人是识字的,这才有全民阅读的基础。不要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一直热爱读书,突然这些年被人民币和欲望冲击了,大家都不读书了。



  别逗了,中国人什么时候读过书?我们今天谈的是全民阅读,精英早就读书了,这一帮人一点都不傻,所以把权利都控制在自己手上。过去,但凡说一个老爷比较好,就是教自己的丫鬟读几个字,把读书的权利还给丫鬟。
  我们现在有两亿多流动人群,他们在打工之余戴一个耳机在听歌,听的歌也许不是你认可的,但是他们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他们开始听歌了。我说的是金字塔底层的这一批人,他们也开始读文字了!即使他们现在读的是言情、武打小说,但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他们看字了,他们阅读了。
  相反,现在真正的大问题,是原本进行深度阅读的人群正在浅阅读。我举一个例子,现在的大学生不进行深度阅读了,大学生不读书的状况已经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相当多大学老师不读书了。老师不读书怎么让学生读书?   我每年带11个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北大、清华、人大新闻系的研究生,应该算是中国新闻领域不错的学生了。我跟他们感慨,又不好直说,就含蓄地说了一句:“我怎么觉得你们是高中毕业直接上的研究生呢?”我这句话的意思,是奇怪怎么大学里该有的阅读量居然都没有,这太可怕了。
  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上大学时会读一些一样的书。我跟我夫人不是一个年级的,但多年以后我们相识,两个人要住到—起时发现,我们有很多书是一样的。像《傅雷家书》《朦胧诗选》,我有,她也有。再回头一想,我母亲她们也都有。就在这些书里头,有着中国人共有的灵魂密码。
  现在大学生共有的书是什么?大家会说,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真的吗?你相信自己的话吗?他们现在不读书!
  现在有一个错觉,觉得看手机就是阅读。我说我不反感你们玩手机,但是千万不要堂而皇之地说,天天看手机就是在阅读。别逗了,你自己心里最清楚。看手机的第一需求是人际交往,打发无聊时间,然后是游戏,然后读一点零碎的资讯,顶多读篇流行的公众号文章。有几个人每天拿着手机,还能按计划一个月读完四本书?别自欺欺人。曾国藩说过一句话:人要诚。不骗别人这容易做到,但最难的是不骗自己。我在北师大跟大学生交流时说,你们在手机上天天跟与自己同等智商甚至低于自己智商的人交流,因此你们是在原地踏步。现代人的问题是,资讯爆炸,知识越来越多,智慧越来越少。无所不知,但没有办法。

  现在获取知识太容易了,只要百度一下就OK。知识再无门槛,问题就在于知识不等同于智慧。

  资讯跟深度阅读的区别在于,深度阅读是接近智慧的过程。但是我们每天的碎片化阅读只是知道。《新周刊》不是创造了“知道分子”这个说法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發现,现在大部分人是知道分子,而知道分子已经穷途末路了。
  什么叫穷途末路?一个大学老师如果只讲知识,越来越难混。你在台上刚讲到第三点,底下人百度到第八点了,你怎么讲?为什么倡导阅读?首先阅读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另外,我们说的阅读,指的是指向智慧的深度阅读。

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拯救中国人不读书的风气,没有。


  推广阅读也只是提前打捞,但是谁决定上岸不是因为他马上要淹死了呢?
  现在很多老师自己不读书,又怎么能让学生读书呢?原来我以为全世界都这样,可是后来我才发现并不是。英国的文科本科生,每学期至少有一周阅读周。这一周一堂课都不用上,老师给学生开书目,你自己找地方读去,一周之后来考你。阅读周,我们哪个大学有?美国的文科研究生,像哈佛大学,学生基本上就是在老师指导下读书。他们一年起码要读150本以上,可怕。我开始带学生的时候,要求他们一个月读三本。我以为我非常苛刻,现在才发现,我太过宽松了。
  古人就非常明白。过去我们到了上学的年纪,老人会问:这孩子读书了没有?不叫上学,而是“读书了没有”,很有意思。中国最牛的是基础教育,高一之前我估计世界无敌。到了大学阶段我们已经落后太多,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时期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一上大一就开始找工作,都是成功学,都只要结果。到研究生就更没法跟人拼了。美国的基础教育很烂,本科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一到研究生阶段,美国绝对是世界老大。



  前几年我在伦敦听逍遥音乐节,幕间休息的时候,几乎所有老外都拿出了一本书来读。是几乎所有人!这挺吓人的。我在欧洲经常坐火车,乘客非常安静,都在看书。但在中国,每次坐火车都会见到,一上车就有人找乘务员,问座椅怎么调过来,然后两拨人对坐着开始打牌,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声音了。一会儿车厢基本上就被这声音占据了。
  我们看到的大学阶段就是苍白的四年——毫无阅读量,没有阅读量就不可能有成长。让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安安静静地读三年书,中国的面貌会为之一振,豁然开朗。我只说三年,后一年让他们找工作去吧,读研去吧。
  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拯救中国人不读书的风气,没有。只有当现在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糟时,人们才会想改变。没有其他路,推广阅读也只是提前打捞,但是谁决定上岸不是因为他马上要淹死了呢?
  比如说,多年以前说谁能制止中国人玩命胡吃海喝呢?没有。终于有一天,我们把自己吃成了全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高血压第一大国,高血脂等慢性病全是第一了,中国人就开始跑步了。
  坦白地说,我经常举的例子是,为什么没有吃饭日?读书不就是另一种吃饭吗?所有人都知道吃饭天经地义,那是要维持肉体健康,但是精神健康呢?
  经常有人问我:你对中国未来的读书状况乐观吗?我说乐观,非常乐观。我反问他:你对中国足球的未来乐观吗?他说乐观。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不能再惨了。
  对的,中国足球的世界排名已经是第86位了,你对未来不乐观吗?我非常乐观,我相信一定会重回前七十。中国现在是成年人人均一年读4.58本书。人均阅读4.58本书的民族,GDP都已经世界第二了,你就想一想我对未来得有多乐观!
  ——摘自《新周刊》
其他文献
四川风味现炸酥肉  酥肉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因为火锅店的努力,大有复兴之势。川味酥肉有一股非常奇妙的香味,这种香气来自于其特殊的调味方式——大量使用花椒和姜葱裹炸,让酥肉吃起来香而不膩。做法  步骤1  将五花肉切成厚片,再把花椒放在研钵中舂碎,或者用刀切碎。  步骤2  将姜葱加少许水打成姜葱泥,不喜欢糊状口感的厨友可以将泥过滤取葱姜汁。  步骤3  将五花肉片放入碗中,加入适量葱姜泥、盐、白胡椒
期刊
孩子好动、坐不住、上课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等估计是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时的“心头大惠”。很多家长也想在家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是苦于没有科学的方式方法,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一些关于孩子注意力训练方面的书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儿童注意力训练手册》  《儿童注意力训练父母手册》  这两本是关于注意力训练非常权威经典的好书,德国人劳特写的。  本书以行为治疗为依据,整合各家理论与近二十年的实践经验,
期刊
沈庆:廉洁行医 带头创佳绩  她带领科室业务收入连续多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药品比连年下降,实现科室发展与病人受益的双重目标。作为应急医学专家,曾在“非典”期间主动承担第一批发热门诊诊治工作,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称号。近年来她多次深入边远区县、对口帮扶医院和周边社区开展义诊、健康宣教和技术帮扶工作;坚持廉洁行医,坚持使用平价药,模范遵守医院廉洁规定,抵制
期刊
人们常说:穷养儿,富养女。但像林徽因这样的女子却不仅仅是用金钱富养出来的。富,还有精神的丰富。面对是非,用家风养气节  林徽因的祖父是清末办新学的先驱,中西文化的熏陶让林家人都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站上了历史的风口。  五四运动前,林长民从梁启超那儿收到消息,巴黎和会谈判失败,有人把山东卖给了日本。林长民义愤填膺,执笔一挥,写了篇不足三百字的《外交警报敬告国民》:“……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
期刊
沒人帮忙带孩子,要不要牺牲自己,全职在家带孩子?  回答人:亲子沟通如何说  看到这个题目马上想起“孩子,拿起工作抱不了你,放下工作养不了你”这句话。当工作和看娃相互冲突的时候,每一位母亲的心里都是纠结的。但现实生活就是如此残酷,有很多妈妈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在放开二胎之后,有更多的妈妈加入了这一行列。  不得不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处。当确实没有人帮忙看孩子时,夫妻两个就要做好协商。其
期刊
最近,屠呦呦这三个字刷屏了。因为她即将进入课本。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历史》,小学课本《道德与法治》都对她进行了介绍。  此外,2019年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已确定将屠呦呦2011年的获奖感言及同年发表的论文改编成课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她和整个团队的研究,不仅能解决青蒿素的抗药性,甚至还能用于治疗红斑狼疮,那个与艾滋齐名,号称“不死癌症”的病。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翻开她的人生履历
期刊
韩媒7月24日报道,6岁韩国YouTube博主李宝蓝在首尔江南区购买了价值人民币5000万元的房产,一份文件显示房产通过其父母创立的宝蓝家族公司购买。  李宝蓝在YouTube上有两个频道,拥有3000万粉丝。美国分析网站Social Blade称她的广告收益每个月高达3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30万元)。赚的多,在江南那样的富人区买房子也很正常,旁人看了顶多竖起大拇指赞小朋友厉害。但是,她的父
期刊
性侵、猥亵儿童是个沉痛的话题,让人感到压抑、气愤、不寒而栗!近年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法律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但不论法律多么严厉,性侵、猥亵事件总是屡禁不止,为什么呢?为什么猥亵案屡禁不止?  根据美国《杰西卡法案》,对性侵未满14周岁儿童的罪犯,最少判处25年有期徒刑,最高可至无期徒刑,终身不得假释。美国加利福尼亚、路易斯安纳等州,俄罗斯、波兰等欧洲国家,要求性侵儿童的罪犯必须接受化学阉割。在
期刊
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最近,一部国民电视剧《小欢喜》因剧情太过真实让网友们直呼扎心,其中黄磊饰演的方圆,与妻子童文洁(海清饰演)甜蜜相处,在妻子和儿子之间左右调停,都让我感到莫名的熟悉:这不就是黄磊本色出演嘛!  方圆和童文洁的爱情甜蜜而温馨,现实中黄磊和孙莉的爱情更是一本胸甜的言情小说,两人初见时一见钟情,从校服到婚纱,结婚十几年丝毫没有倦意。许
期刊
“别闹,安静些,出了地铁妈妈给你买冰淇淋”“再哭就不给你买巧克力了”……随着大人严肃的话语声,孩子的吵闹渐渐消停,偶尔会有孩子小声的讨价还价,但基本上已经消音。我见过无数家长用来制止小孩尖叫、哭闹、逃窜的招数。这招“物质奖励”很多时候有奇效,一剂“奖励”下去,见效快、疗效好。  孩子得到奖励安静下来,家长不用接受他人的“注目礼”,车厢也清净了,可谓是皆大欢喜。  如果只是一时的应急,这没什么。一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