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zh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衰老像夜晚一样徐徐降临,光并不是一下子就散尽,死神有惊人的耐心,有时他喜欢一钱一钱地凌迟。壮年时的余晖犹在,八十岁时,姥姥的食量仍是阖家之最。她独个儿住在老房子里,自己伺候一个蜂窝煤炉子,自己买菜做饭,虽是颠着一对小脚,行如风摆杨柳,但还利索得很。她对大家都很有用,儿女的孩子尚小,都得靠姥姥来帮忙看管。六个外孙、孙女、外孙女,都经她的手抚养。于是她是有实质的,有威信,说话一句算一句,小辈们都不敢不认真听,稍有点嬉皮笑脸,姥姥脸色一沉,扬起一只大手,“打你!”喉咙里冒出不大不小的一个霹雳,威风凛凛。不听话者难免心头一凛,收敛起嬉皮笑脸,承认错误。
  后来她越来越老了,城池一座一座失守,守军一舍一舍败退,退至膏肓之中。她不能再为家人提供帮助,只能彻底地索取,因此她逐渐地透明下去,世界渐渐看不见她了。她的威严熄灭了,儿女们上门的脚踪也逐渐稀了,孙儿辈异口同声地说工作忙,好像都在同一家公司。春节团聚的时候,敷衍地拎一箱牛奶,进来叫一声姥姥或奶奶,这就算交差。她记忆力变差,一个孙女站在眼前,她要把所有孙女名字都叫一遍,才牵带得出正确的那个。
  除了行动能力,在最后的十年中,她也渐渐失掉正常交流谈话的智力。与人说话,一句起,一句应,一句止,她就很满足了,慢慢点着头,像回味这次对话似的,眼睛若有所思地轉向别处。
  有时,她想主动与人沟通,就拿手去碰触身边的人,叫着,哎,哎。脸色有点巴结地笑,郑重地问出一个问题,比如:我有点不记得,想了半天了——你今年多大?
  这当然是可笑的。被问的人和旁边的人对此都有默契的认识,他们面面相觑,嬉笑着,拿不认真的嗓音说,您看我多大了?
  她却仍认真的,我想你是十九,还是二十?
  被问的人呵呵大笑,姥姥,我都三十五啦。
  然后人们继续自管自说话,不再看她。剩她独个儿咂摸那一点愕然,并陷入喃喃慨叹,哎呀,我外孙三十五了?当初我带你的时候,你整天哭,搁不下,只能一只手抱你,一只手捅炉子炒菜……
  人们都同意跟她说话只要敷衍过去即可,谁让她活到这样老,老得跟世界文不对题。“衰老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菲利普·罗斯说。除非你幸运地蒙召早退,逃出这环链条。
  后来她的听力不太好了,人间把她又推远了一步。有时她会陷入沉思状态,陷得很深。盘腿坐着,小脚放在腿弯折叠处,手撑着额角,眼睛盯着墙,浑浊的眼珠停滞了,犹如哲学家整理胸中哲思。大家围坐在她旁边的沙发上,以这个行动表示孝敬。所有人当着她的面议论她,毫不避讳,也不用压低声音,就像她是一座标本。
  生命和岁月交给她的能力,最终按原本的顺序一样一样还回去。五年前,很难出门了,用轮椅推到外面花园里,还能搀着别人的手走两步,走到池子边看人用馒头喂金鱼。后来不再出屋,不过还能从这间屋走到那间屋。再后来彻底不能行走,但还勉强能站立。再后来站起来也不能了,三年里整日只倚枕坐着。她的食量逐渐减少,食谱逐渐缩短,需要多费牙齿之力与肠胃之力的美味一项一项与她道别。本来她还能喝几口黄酒,后来终至一喝酒就腹泻。
  筛子眼越来越细,兴致、乐趣都被筛出去了,日子唯余越来越纯粹的萧索。
  最后半年,她吃得像个初生婴儿,粥,牛奶,一点点肉糜。
  到临终两个月,粥和牛奶亦被肠胃拒绝了,只剩了饮水,蜂蜜调制的水,糖水。再让她喝两口牛奶,下午就泻了一床。仅余的生命力,负隅顽抗,又把这座孤城苦守了两个月,直至弹尽粮绝。
  最后一次回家看她,她的精神已不够把眼皮撑足。眯缝眼看我,仍笑,喊我乳名,声音又虚又小,像一片揉烂的纸条。阳光照着她,能透过去。
  我拉起她的手,攥一攥,又放下,然后做了一次从没跟她做过的动作:握着她硬邦邦硌手的肩膀,嘴唇碰着她颧骨,轻轻一吻。那皮肤薄得像一层膜。
  她眼皮下闪出一星欣慰和快活,低声说,哟。然后问,你回来呆几天啊?
  我说,明天就走,你等着我,我再来看你。
  她半迷蒙的一笑,代替回答。
  倒数第二样能力,吞咽。除了每天几口水,她无力吞咽更多东西,再多就累着了。
  到世上来学会的第一样本领以及丢掉的最后一样,都是:呼吸。初夏的上午,她咽下最后一口呼吸……
  (选自《人民文学》)
其他文献
陆游有两句脍炙人口的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列宁也说:“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由此看来,躬身实践,何其重要!(更换引言,准确扣合观点,言简意赅。)没有千里之遥的涉水跋山,何来处事之满腹经纶?没有细味生活的墨雅书香,又怎会有力透纸背的深思熟虑?  诚然,课堂的有效教学与课外的大量阅读,对于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可忽视,前者有助于我们掌握基础知识,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后者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历史对你的评价;“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这是世人对你的评价。  诗圣,你是那么的遥远而又那么的逼近;你是那么的神秘而又那么的平凡。虽然悲苦结束了你的一生,但是诗歌却延续着你的生命与灵魂。  每当读到你的诗歌时,我总会沉浸在你的精神世界里,仿佛看到了你所经历的一切,让我无法释怀。你曾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但上苍对你不公。
今日教育,有些就是一种“为了拿什么奖”的教育,不管教师课堂上是否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都难以改变其之灌输的特性,结果就是不少的孩子也许在学业上升的阶梯上,一步步成功地走过来,但他们几乎都没有真正体验过学习与成长的快乐、读书带来的自我生命的充实与愉悦。  好的教育一定是当下就能感觉到的教育,也就是个体能从中获得美好事物体验的教育,意味着能唤起个体对美好事物的欲求,让当下的孩子找到自我生命的尊严与作为儿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前沿阵地,而班级德育活动则是一种有效的载体,承载着完成德育教育任务。不少班主任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在班级活动设计上做出了不少改进,设计出构思巧妙的班级活动方案,但往往会出现学生在活动现场热热闹闹,走出教室却依然我行我素的现象。这種“知行不一”的现象,暴露出了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问题。如何让德育活动落到实处呢?  接地气,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  
班级内的学生群体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正式群体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下形成的,如班委会、团支部、各类班级代表队等,而本文所探讨的小团体是指由学生自愿结合、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體。  班级小团体以其特殊的力量,对班集体建设及学生个体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所以,班级小团体不可忽视。那么,如何发挥小团体的积极作用,消除其负面影响,让其与班级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呢?  本期
班干部作为教师的助手,对其他学生有一定的管理权,因此,班干部队伍中容易产生一定的社会“官本位”思想。这些不好的风气不利于学生成长和班级建设。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从班委的产生方式入手,促成班委角色的转型;以集中培训为依托,强化班委职责定位;以民主监督为手段,优化班委服务行为。多元产生,促成班委角色转型  产生方式的变革。在班集体中,常见的班委会选拔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是任命制,即由班主任根据自己对学
自1955年教育部下發《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60多年里,国家已经颁布了九道“减负令”,并明确提出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减负”再次成为教育话题里的热门词。  “教育要不要有负担?需要什么样的负担?什么负担是过重的?我觉得这些应该作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提出来。”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看来,落实“减负”必须做细。他认为,谈“减负”首先就要弄
“班主任专业发展”“班主任专业成长”“班主任專业化”等已是当下热议的话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重点研究的教育课题。  班主任专业化的历史考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专业化”这个在当时充满时代气息的概念,形成了专业化浪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  (一)班主任专业化的历史演进  “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是在2002年全国第11届班集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在做中学”,“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杜威把“在做中学”贯穿到教育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这说明了教育方法应具备“体验性”,让学生参与到过程中,体验到方法的教育价值,才会获得成长。  教育方法归根到底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所以选择方法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征的教育方法。从身心特征来说,不同阶段的
在班级建设中,对班级建设影响最大的是班级环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班风。打造什么样的班风,决定了班级建设的效度。  班风建设的底线是规则。所以,班级建设的第一任务就是让学生拥有规则意识、规则行为和规则能力。如此,班级就有了规则,班级建设就水到渠成。  规则:从混乱走向有序  为什么要建立规则意识,规则为什么那么重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几条非常显眼的规则: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