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黑龙江地区广泛种植。为确保大豆的产量,应在种植过程中,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基于此,文章从选地整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论述。
1选地整地
1.1科学选地
依据大豆的生长习性,可将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首选。前茬以小麦、马铃薯等作物为宜,避免迎茬或是重茬。
1.2精细整地
可采用深松的方式整地,通过旋耕整地机对土壤深松,在提高透气性的基础上,增强蓄水保墒能力。整地时,可将耕深控制在25cm左右,并在整地的过程中,施足底肥,以此来确保大豆高产。
2适时播种
2.1选种
在选种时,应当以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作为首选,以此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为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所选的大豆品种要经过相关部门审定,避免选用带病的种子。
2.2种子处理
2.2.1晒种
在播种前晒种,选择晴朗的天气,连续晒种3d,以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晒种时要摊开种子,控制种层厚度,经常翻晒;要避免强光曝晒,避免种皮水分流失过快造成破损。
2.2.2拌种
选用福美双或克菌丹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有效预防根腐病、霜霉病等病害,以及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在药剂拌种时,可以选用辛硫磷乳油药剂,用12.5kg的水稀释50%辛硫磷0.5kg,稀释后药液可拌种10kg[1]。拌种后闷4h,放置阴凉处以备播种。
2.3播种
2.3.1播种时间
根据天气温度变化和土壤墒情确定最佳的大豆播种期,当土壤表层5cm处的温度稳定在10℃时,且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0%便可播种大豆。
2.3.2种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确定种植密度,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降低种植密度,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提高种植密度;根据大豆品种确定种植密度,晚熟品种应降低种植密度,早熟品种提高种植密度。
2.4播种方法
2.4.1等距穴播法
使用播种机按照相等的距离播种,可以保证出苗后植株分布合理,促进植株均匀生长,形成均衡的长势,提高结荚密度。与传统的条播方式相比,等距穴播法能够提高大豆产量10%左右。
2.4.2窄行密植法
在整地过程中缩短垄距,适当增加行数,以窄行播种的方式提高种植密度,达到高产目的。黑龙江地区的大豆栽培行距一般为60-70cm,可将该行距缩小为40-50cm,能够增加大豆产量10%以上。
3田间管理
3.1间苗定苗
在大豆出苗期间观察出苗状况,及时查苗补种,补栽断垄20cm以上的苗,不足20cm的应在断垄两端留下双珠;当苗长到10-20cm时,要人工间苗和定苗,控制好大豆的种植密度,促进苗早分枝,尽量留单株。
3.2中耕除草
在田间管理前期中耕2次,中耕与除草同步,封垄前中耕,控制培土厚度,增强植株的抗倒伏性,便于排灌。可以结合间苗定苗,对田间杂草进行有效去除,并在大豆播种前,选用适宜的除草剂进行除草,如乙酰胺乳油等。
3.3追肥
大豆花期至鼓粒期是植株对养分需求旺盛的时期,要在开花前追肥,每亩追施磷酸二铵20kg,以提高大豆产量;在鼓粒时继续追肥,每亩施入尿素1kg,同时追施叶面肥,每亩喷施磷酸二铵0.15kg,有效降低花荚脱落数量。
3.4控制旺长
在田间管理时如果发现大豆旺长,则要在初花期喷施多效唑进行控苗,每亩使用15%多效唑0.05kg,将多效唑兑水50kg,喷洒到叶面上;如果大豆进入盛花期仍然出现旺长,则要继续使用多效唑进行控制,药量比第一次用药量增加20%。
4病虫害防治
4.1病害的防治措施
4.1.1防治大豆根腐病
为预防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可在播种时,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播种后,加强田间管理,通过除草、浇水,提升大豆自身的抗病能力,降低根腐病的发生几率。防治时,可在植株发病的初期阶段,选用适宜的药剂,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农抗120等。
4.1.2防治花叶病
选择适宜的杀虫剂,如蚜螨清乳油、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通过杀虫剂将传播花叶病致病菌的害虫杀死,这样便可以达到预期中的防治效果。
4.2虫害的防治措施
4.2.1防治大豆食心虫
选择抗虫害的大豆品种,并在食心虫进入化蛹期时,增加中耕除草的频率;收割后及时采用深翻细耕的方法进行整地,将潜藏在其中的虫蛹和幼虫杀死;在食心虫进入产卵期后,可用敵百虫进行喷施防治,并在幼虫期,使用杀螟松灭虫。
4.2.2防治大豆蚜虫
可将化学药剂作为首选方法,选用适宜的药剂,能够达到预期中的防治效果。防治大豆蚜虫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以下几种:氧化乐果乳油、溴氟菊酯乳油、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用药防治应避免使用一种药剂,要轮换使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
4.3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4.3.1物理防治技术
在田间设置防虫网,或者挂设银灰色塑料袋,起到驱避害虫的作用;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黄板等,利用部分害虫趋光性、趋色性的习性消灭害虫;在田间投放糖醋液、性诱剂等,降低害虫数量;在田间悬挂诱捕器,将诱捕器悬挂在大豆顶部20cm位置,诱捕器内安装性诱剂,每5d清理一次,每30d更换一次诱芯,持续降低害虫数量。
4.3.2生物防治技术
当大豆食心虫处于繁殖高峰期时在田间投放赤眼蜂,每公顷投放30-45万头;在病虫害防治中,尽量选用低毒的生物农药,如球孢白僵菌、中生菌素、苏云金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为促进植株生长,可以选用生物制剂,如赤·吲乙·芸苔等生物调节剂,对种子包衣,增强大豆抗逆性。
5结论
综上所述,大豆栽培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其中涵盖的内容较多,为提高大豆的产量,可对高产栽培技术合理应用,通过对种植地科学选择,并对地块精细整地,为大豆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大豆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为大豆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小南 转基因大豆胞囊线虫病和炭疽病抗性研究 浙江大学 2014
[2]王艳华 探究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新农业 2021-02-10
[3]彭龙腾 大豆种植技术现状分析与方法探讨 农民致富之友 2021-04-30
作者简介:孙微 19870522 女 汉 黑龙江省绥化市 本科 农艺师 玉米水稻大豆方向 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宝泉岭分公司
1选地整地
1.1科学选地
依据大豆的生长习性,可将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首选。前茬以小麦、马铃薯等作物为宜,避免迎茬或是重茬。
1.2精细整地
可采用深松的方式整地,通过旋耕整地机对土壤深松,在提高透气性的基础上,增强蓄水保墒能力。整地时,可将耕深控制在25cm左右,并在整地的过程中,施足底肥,以此来确保大豆高产。
2适时播种
2.1选种
在选种时,应当以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作为首选,以此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为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所选的大豆品种要经过相关部门审定,避免选用带病的种子。
2.2种子处理
2.2.1晒种
在播种前晒种,选择晴朗的天气,连续晒种3d,以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晒种时要摊开种子,控制种层厚度,经常翻晒;要避免强光曝晒,避免种皮水分流失过快造成破损。
2.2.2拌种
选用福美双或克菌丹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有效预防根腐病、霜霉病等病害,以及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在药剂拌种时,可以选用辛硫磷乳油药剂,用12.5kg的水稀释50%辛硫磷0.5kg,稀释后药液可拌种10kg[1]。拌种后闷4h,放置阴凉处以备播种。
2.3播种
2.3.1播种时间
根据天气温度变化和土壤墒情确定最佳的大豆播种期,当土壤表层5cm处的温度稳定在10℃时,且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0%便可播种大豆。
2.3.2种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确定种植密度,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降低种植密度,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提高种植密度;根据大豆品种确定种植密度,晚熟品种应降低种植密度,早熟品种提高种植密度。
2.4播种方法
2.4.1等距穴播法
使用播种机按照相等的距离播种,可以保证出苗后植株分布合理,促进植株均匀生长,形成均衡的长势,提高结荚密度。与传统的条播方式相比,等距穴播法能够提高大豆产量10%左右。
2.4.2窄行密植法
在整地过程中缩短垄距,适当增加行数,以窄行播种的方式提高种植密度,达到高产目的。黑龙江地区的大豆栽培行距一般为60-70cm,可将该行距缩小为40-50cm,能够增加大豆产量10%以上。
3田间管理
3.1间苗定苗
在大豆出苗期间观察出苗状况,及时查苗补种,补栽断垄20cm以上的苗,不足20cm的应在断垄两端留下双珠;当苗长到10-20cm时,要人工间苗和定苗,控制好大豆的种植密度,促进苗早分枝,尽量留单株。
3.2中耕除草
在田间管理前期中耕2次,中耕与除草同步,封垄前中耕,控制培土厚度,增强植株的抗倒伏性,便于排灌。可以结合间苗定苗,对田间杂草进行有效去除,并在大豆播种前,选用适宜的除草剂进行除草,如乙酰胺乳油等。
3.3追肥
大豆花期至鼓粒期是植株对养分需求旺盛的时期,要在开花前追肥,每亩追施磷酸二铵20kg,以提高大豆产量;在鼓粒时继续追肥,每亩施入尿素1kg,同时追施叶面肥,每亩喷施磷酸二铵0.15kg,有效降低花荚脱落数量。
3.4控制旺长
在田间管理时如果发现大豆旺长,则要在初花期喷施多效唑进行控苗,每亩使用15%多效唑0.05kg,将多效唑兑水50kg,喷洒到叶面上;如果大豆进入盛花期仍然出现旺长,则要继续使用多效唑进行控制,药量比第一次用药量增加20%。
4病虫害防治
4.1病害的防治措施
4.1.1防治大豆根腐病
为预防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可在播种时,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播种后,加强田间管理,通过除草、浇水,提升大豆自身的抗病能力,降低根腐病的发生几率。防治时,可在植株发病的初期阶段,选用适宜的药剂,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农抗120等。
4.1.2防治花叶病
选择适宜的杀虫剂,如蚜螨清乳油、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通过杀虫剂将传播花叶病致病菌的害虫杀死,这样便可以达到预期中的防治效果。
4.2虫害的防治措施
4.2.1防治大豆食心虫
选择抗虫害的大豆品种,并在食心虫进入化蛹期时,增加中耕除草的频率;收割后及时采用深翻细耕的方法进行整地,将潜藏在其中的虫蛹和幼虫杀死;在食心虫进入产卵期后,可用敵百虫进行喷施防治,并在幼虫期,使用杀螟松灭虫。
4.2.2防治大豆蚜虫
可将化学药剂作为首选方法,选用适宜的药剂,能够达到预期中的防治效果。防治大豆蚜虫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以下几种:氧化乐果乳油、溴氟菊酯乳油、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用药防治应避免使用一种药剂,要轮换使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
4.3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
4.3.1物理防治技术
在田间设置防虫网,或者挂设银灰色塑料袋,起到驱避害虫的作用;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黄板等,利用部分害虫趋光性、趋色性的习性消灭害虫;在田间投放糖醋液、性诱剂等,降低害虫数量;在田间悬挂诱捕器,将诱捕器悬挂在大豆顶部20cm位置,诱捕器内安装性诱剂,每5d清理一次,每30d更换一次诱芯,持续降低害虫数量。
4.3.2生物防治技术
当大豆食心虫处于繁殖高峰期时在田间投放赤眼蜂,每公顷投放30-45万头;在病虫害防治中,尽量选用低毒的生物农药,如球孢白僵菌、中生菌素、苏云金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为促进植株生长,可以选用生物制剂,如赤·吲乙·芸苔等生物调节剂,对种子包衣,增强大豆抗逆性。
5结论
综上所述,大豆栽培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其中涵盖的内容较多,为提高大豆的产量,可对高产栽培技术合理应用,通过对种植地科学选择,并对地块精细整地,为大豆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大豆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为大豆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小南 转基因大豆胞囊线虫病和炭疽病抗性研究 浙江大学 2014
[2]王艳华 探究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新农业 2021-02-10
[3]彭龙腾 大豆种植技术现状分析与方法探讨 农民致富之友 2021-04-30
作者简介:孙微 19870522 女 汉 黑龙江省绥化市 本科 农艺师 玉米水稻大豆方向 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宝泉岭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