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选址刍议——“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城市选址思考

来源 :中外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于是,生态与环境日益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生态理念及其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亦已成为世界各地规划研究的热点。有鉴于此,本文借鉴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和规划思想,深入探讨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选址实践意义,深刻认识如何从环境与自然中获得知识与信息并将之运用到城市规划当中,从而在规划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亦保护自然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期为四川灾后重建提供对策借鉴,达到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他文献
本文是从城市文化的视角对游览798艺术区所见所想的随笔,探讨了旧建筑再利用对城市更新的价值与意义,并反思了798艺术区发展历程和现状困境等表象背后的内在作用机制。
我谨代表集团公司对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公司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业主、社会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我问蔡老师,能否用一两句话概括他这么多年来,从事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感悟时,他非常有感触、毫不犹豫而且可以说是有点沉重地说出上面这句话——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太少关注普
纵观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中国和西方两大势力是最具有活力和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主体,中国通过20年左右的改革,发展的趋势直追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年的发展成就中最具有代
十七年,一直在追寻,追寻一个梦,在不同的项目实践中反复坚持着一个理念——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贵州农学院林学系、黑龙江林科院林研所、林业部调查规划院造林经营室共同承担的“用材林基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研究”专题,于1991年5月17日至18日在
规划上建筑流畅地扇形打开,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讲求空间的再创造,营造有生命的空间,有故事的空间。将室外台阶与教学建筑群体用文化矮墙进行分隔,既增添了主要道路的景观效果,又给
本文介绍利用象片量测树高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建立数字地面模型,解决林地上树根被灌木遮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树高量测精度。
一些故事其实很平凡。它是由一些不知名的人,在一个偏僻的角落,用一些平淡的岁月垒砌而成的。星转斗移,生生息息,默默地,一晃几百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