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的适用与防范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b2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个人拥有信用卡逐渐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但伴随的是信用卡诈骗行为的数量也逐年升高,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信用卡诈骗罪相关问题的争论也较多。本文仅以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型信用卡诈骗角度出发,就司法实践中冒用信用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金融检察对策。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冒用;防范对策
  一、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法律适用
  在现实司法实践中,冒用型信用卡诈骗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它们的表现差别主要是前行的信用卡获得手段不同。在实践中,他人的信用卡可以通过捡得、欺骗、盗窃、抢劫等手段获得。在《刑法》第196条明确规定了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盗窃罪;在《司法解释》第五条明确规定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他人信用卡具体包括四种情形:(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虽然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不同前行行为的冒用信用卡进行明确规定,统一了实践的操作,但是理论界的争论还是存在的,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用欺骗手段获取他人信用卡后使用
  对于此行为,理论中有三种观点:(1)认为冒用他人信用卡是前行为即欺骗行为的延续,应该用欺骗行为来整体评价,定诈骗罪;(2)冒用他人信用卡是目的行为,前行为欺骗行为只是手段行为,骗取与冒用之间是牵连关系,应按重罪定罪,定为信用卡诈骗罪;(3)前行行为并没有侵犯他人的财产,不以犯罪论处,后自然人使用信用卡的,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类型的信用卡诈骗罪。
  《司法解释》也认定了骗取他人信用卡使用的情形是属于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笔者认为此种明确规定是正确的,但是对上述的三种观点均不予赞同。首先,前行的骗取行为单独认定为诈骗罪是不充分的,因为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仅骗取到卡还没使用时其骗取的数额最多是卡本身的价值,是远不够诈骗罪的入罪金额的,所以第二种观点认为两者是牵连犯,前行骗取行为触犯诈骗罪是欠妥的,不应用牵连犯来认定这种行为是冒用型信用卡诈骗;其次,第三种观点认定为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要理由是“因为侵犯财产的行为是使用行为,所以,必须根据使用行为的性质确定罪名,而不能根据并不侵犯他人财产的取得信用卡的行为方式确定罪名”,此理由有些牵强,因为《刑法》第196条第3款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刑法第264条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显然与第三种观点的理由是矛盾的,而且前行行为不论是盗窃还是诈骗也都是侵犯财产的行为,为什么一定要用后面的行为作为定性依据第三种观点持有者并没有解释清楚;最后,正如前述的仅看前行的欺骗行为是不能认定为诈骗罪的,另一方面,行为人在使用欺骗行为获得他人信用卡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卡内的钱,可以说骗卡行为和用卡行为是连续的,中间不应人为地将其割裂,在作为犯罪行为评价时整体行为的停顿点是出现在信用卡被行为人使用后,因此笔者认同第一种观点中关于整体行为的评价,但是对于其因此认定诈骗罪不认同。笔者认为使用骗取行为获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符合法条竞合犯的规定,对于此行为从犯罪构成理论来看即符合诈骗罪也符合信用卡诈骗罪,而该两法条在客观行为方面是存在重合的,因此有竞合,两者属于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的关系,根据特殊法优于特别法的原则,对于此行为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是较合理的。
  2、拾捡信用卡后冒用行为
  实践中,拾捡他人信用卡后主要有两种使用方式:①拾得他人信用卡同时又获得密码,在自动柜员机上取款;②拾得他人信用卡,为在银行或特约商户提取现金或消费,进而又伪造持卡人的身份证件并使用的。对于第②种行为,理论界并无多大争议,认为此种行为完全符合冒用型信用卡诈骗,应定信用卡诈骗罪。而对于第①种行为的定性分歧较大。有人认为,行为人虽冒用了他人名义,但并未使用欺诈手段,一般应认定为民事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1]也有人认为,对拾得他人信用卡及密码而提取现款的,应根据信用卡遗失人遗失信用卡的情况,分别将信用卡界定为遗忘物或遗失物后,再进行冒用行为性质分析。对于拾得遗忘的信用卡而使用,应认定侵占罪;对于拾得遗失的信用卡而使用,应认定属于民事违法行为。[2]也人认为,对于①的行为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而《司法解释》采纳了最后一种观点,笔者也赞同最后一种观点,对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同时又获得密码,在自动柜员机上取款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理由主要如下:首先,在这种情况下,被骗者是存在的,自动柜员机虽然是在正常程序下出钞的,但真正的被骗者是信用卡主人,而且行为人实际上是在冒充持卡人,银行信以为真而付款,即银行是在虚假情况下出钞的。行为人冒充持卡人就是虚构事实,就是有欺诈行为存在。其次,拾得信用卡这一行为属于民事行为,即便拾得信用卡又知悉密码,并不等于拾得人就占有了卡内的钱。行为人必须通过冒充持卡人去取款这一行为来真正现实占有卡内的钱。这与单独捡到别人丢失的现金是不一样的,捡到别人现金仅是民事行为,行为人是消极占有;但对于①的情况,行为人是积极去占有本不能实际占有的现金,所以这在性质上就脱离了民事违法行为。实际上行为人“兑现”的行为就是“冒用”的过程。至于诈骗的数额,完全可以同盗窃信用卡后并使用的一样,以行为人实际占有的数额为入罪依据,即行为人在自动柜员机上取得的总数额作为诈骗数额。最后,从实际保护信用卡所有人财产安全和信用卡管理安全秩序出发,将①行为定为信用卡诈骗罪是较妥当的。因为仅从拾得行为来看,这只是一个民事行为。若按照某些学者的观点若卡为遗忘物,只有在拾得人拒不交出所取钱款的情况下才构成侵占罪。然而实际很难出现拒不交出的问题,因而拾得行为实际上很难构成犯罪。[3]一旦拾得人在取款机取款极有可能给持卡人的合法财产造成极大损害,不定罪实在是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不利于保护持卡人合法财产和信用卡的安全稳定性,因此对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加以冒用的行为必须惩治。综上所述,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冒用定为信用卡诈骗罪是较为合理的。
  3、抢劫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
  在现实司法实践中,在抢劫他人财物后获得信用卡,也即信用卡是包含于那些所抢财物中,行为人抢劫时并不知道其中有信用卡,在抢到手后才发现有信用卡。而后,行为人通过伪造持卡人的身份证或猜取密码等的行为,冒用持卡人的信用卡进行消费。笔者认为对于这种行为,应构成两罪——抢劫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因为行为人在抢劫时并非针对信用卡,在抢劫行为完成后才发现有信用卡,进而又冒用他人信用卡诈骗,这两者之间不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关系,且在抢劫行为完成以后就出现了一个既遂的停顿点,冒用行为并非抢劫行为的后续行为。所以对于此情况,应以抢劫罪与信用卡诈骗罪进行数罪并罚。
  如若行为人在抢劫时就是针对他人信用卡,而后又冒用,对于此种情形,有学者认为在此有抢劫和冒用他人信用卡两种行为,且这两者之间是具有牵连关系,应按一重罪定罪处罚;进一步根据罪刑均衡原则,认为若定信用卡诈骗罪量刑则畸轻,因为此时不仅有抢劫行为还有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的行为,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定抢劫罪合理。笔者对此并不苟同。在这种情形下,确实行为人抢劫时就是针对被害人的信用卡,抢劫时手段,最终获得信用卡内的钱是目的;看似这两个行为之间符合牵连关系中的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关系,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定此种情形属于牵连犯。笔者认为牵连犯中最重要的是牵连关系的认定,牵连关系的成立并非是简单的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两个行为或者说两个行为触犯的罪名在客观行为上存在牵连性——也即两个罪名的客观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可以涵盖在一个概括的行为中。如果将所有具有目的和手段关系的两犯罪行为认定为牵连犯,无疑是扩大了牵连犯的范围,无形中也放纵了一些犯罪行为,不符合罪刑责相均衡的基本原则。比如行为人为了实施诈骗而伪造公司的印章,这此两个行为分别触犯了诈骗罪和伪造公司印章罪,前者是目的行为,后者是手段行为,而诈骗罪和伪造公司印章罪都涵盖在虚构事实或者说是欺骗的行为中,因此可以认定两者具有牵连关系,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牵连犯,从一重处断。因此在如若行为人在抢劫时就是针对他人信用卡,而后又冒用的情形下,应以抢劫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分别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实行数罪并罚。该情形并不属于《司法解释》中的“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
  二、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特点
  1、犯罪主体复杂化、团伙化,内外勾结犯罪增多。既有农民、工人,也有在校大学生、无业人员,甚至还有公职人员以及金融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由于信用卡犯罪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作案环节多,需要细致的分工和配合,信用卡犯罪分子往往是团伙作案,甚至形成有组织的犯罪团伙,出现了盗取他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交易密码等系列活动的。另外,内外勾结犯罪明显增多。例如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勾结;与特约商户内部人员勾结;与非法中介勾结;与境内外犯罪分子勾结等。
  2、犯罪手段智能化、网络化。信用卡诈骗犯罪主体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实施信用卡犯罪的主体大多有较高的智力水平,且往往受过网络方面的良好培训,他们在作案时,不仅能避开网络安全系统的保护和稽查,而且能消除作案痕迹。近两年来,还出现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窃取或破获信用卡密码等新的犯罪形式。犯罪手段和工具也越来越先进,电子化的手段日益普遍,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网络信用卡犯罪日益猖撅。不法分子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采取黑客入侵、网络诈骗等形式,瞬间完成信用卡犯罪行为的实施。据统计,金融领域的计算机犯罪占计算机犯罪总额的40%以上,居各行业之首。在我国,其比例更是高达60%以上。[4]
  3、移动支付方式的兴起为冒用信用卡提供了多元的可能性。随着新兴通讯工具用途的多样化,手机、平板电脑等成为了交易活动的支付媒介,人们可以通过移动媒介,使用信用卡来支付资金,完成购物、缴费、转账等活动。移动支付方式便于使用者随时随地进行购物和支付,但由于手机等移动媒介的加密能力较低、信息容易被拦截,客户的账号、密码容易泄露,为不法分子入侵账户、冒用信用卡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防范
  1、提高信用卡网络管理水平
  发卡银行应当以科技为依托开展信用卡业务,健全信用卡的信息系统,包括申请资信处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授权系统、交易管理系统、商户管理系统、信函系统、催收系统等,使信用卡业务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有效地管理信用卡的每个环节,防止冒用信用卡发生的漏洞出现。
  建立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系统。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系统可以为客户全天24小时提供信用卡业务的服务,客户只需要拨打电话,就可以及时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信用卡业务的相关信息;客户服务也为客户提供信用卡挂失业务,保证客户在发现遗失信用卡、或者察觉信用卡异常的第一时间能够及时办理挂失,缩短挂失的时间,保证在银行营业网点非工作时间段为客户提供信用卡业务服务的可能。
  2、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监控和检查
  银行的特约商户和支行营业网点是不法分子实施冒用信用卡行为的重点地区,加强对这些营业网点的信用卡业务经办人员的检查、辅导和培训,是预防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的有效措施。
  (1)发卡行应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系统培训,强化其风险意识,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同时,向特约商户的人员进行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法律宣传,使他们了解冒用信用卡的手段,学会对冒用行为的辨析,提高风险意识。根据特约商户的风险参数进行分级审核与特别监控。对特约商户,特别是高风险类商户的异常交易及时进行监控和分析,对可疑或非法的信用卡交易及时进行处理;对于进行非法交易的特约商户,要严格追究其责任。
  (2)信用卡部门应当加强营业网点的监管,统计和分析这些场所日常信用卡交易活动。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迅速做出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这类行为的发生。
  (3)组织信用卡部的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的进行信用卡业务检查,使得营业网点经办人员树立风险观念,增强责任感,能够严格按照信用卡的相关操作流程受理信用卡,对形迹可疑、交易异常的信用卡用户应当及时上报。
  (4)发卡行应加强与中国银联、其他商业银行、特约商户之间的合作,及时沟通和了解异常信用卡交易的相关情况,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此类金融诈骗犯罪。
  3、完善移动支付的安全保障
  根据市场需求,建立跨行移动支付平台,引入第三方移动支付安全方案,促进移动支付业务的安全、高效处理。同时,密切关注移动支付的发展,逐步将其纳入支付系统的日常监管范围,防范支付风险,促进移动支付的健康发展。
  
  
  注释:
  [1] 孙国祥、魏昌东著:《经济刑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24页。
  [2] 黄祥青:《信用卡诈骗罪司法适用中的四个问题》,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3] 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4页。
  [4] 王秀梅:《信用卡犯罪的变化趋势与防治对策》,载《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5期。
  (作者通讯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上海200063)
其他文献
摘 要: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全面系统而又艰巨浩大的工程。本文以几件典型的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为例,着重从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方面分析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及寻找相应的出路。  关键词: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  一、当前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所面临的困境  (一)现行刑事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我国对知识产权犯罪规定了以自由刑为主、罚金刑为辅的刑罚种类,划分了轻重两种刑罚幅度,最高刑期
期刊
摘 要: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是保证国家法律得到统一、正确实施,实现我国的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不完善,司法体制不尽合理,检察机关在开展监督工作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从研究检察诉讼监督的理论基础入手,阐述了检察诉讼监督的现状及不足。  关键词:检察诉讼监督职能;现状;不足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履行国家的法
期刊
摘要:商标的显著性是商标功能得以发挥的首要条件,是商标保护的灵魂,它决定着一个标志能否取得商标权,它的强度还决定了商标的保护范围;具有显著性的商标有利于消费者选购商品,能促使生产者提高商品质量,有利于开展竞争,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显著性贯穿于整个商标法律制度之中。研究和分析商标的显著性以及其法律方面保护的问题,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商标的显著性的含义以及商标显著性的认定保
期刊
检察委员会是人民检察院在检察长主持下的议事决策机构,其法定的职责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讨论和决定重大案件和重大问题,检察委员会制度与检察长负责制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检察机关领导决策机构。然而检察委员会委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检察委员会运行的好坏,关系着检察工作质量,影响着检察工作大局。因此,各级人民检察院都要高度重视检察委员会委员任职制度的发展,对促进检察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
摘 要:虚假诉讼在扰乱正常司法秩序的同时也侵害了第三方的利益,必须加以遏制和打击。虚假诉讼隐蔽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现行法律对其规制不够完善。本文先是对虚假诉讼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最后以民行检察监督的视角,从完善立法、形成遏制、打击虚假诉讼联动机制、及重点案件类型监督、采取特别审查机制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应对。  关键词:虚假诉讼;第三方;民行检察监督  近年来,虚假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徇私舞弊、刑讯逼供、非法拘禁等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屡有发生,而且社会危害很大,严重侵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妨碍了司法公正。那么,近些年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都呈现出哪些特点,导致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原因又有哪些以及我们如何进行积极预防乃是一个值得去深究的课题。  关键词:司法;渎职犯罪;预防  一、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特点
期刊
简易程序是指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及辩护人对所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没有异议,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以及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的法庭审理方式。1997年1月1日,刑事诉讼法实施以后,简易程序作为刑事案件庭审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极大地节约了司法资源和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在司法实践中被大
期刊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延伸检察监督职能、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今年年初,醴陵市检察院在学习借鉴长沙、望城等县区检察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醴陵当地实际,报醴陵市委、市政法委同意,于4月13日以醴陵市政法委的名义印发了《关于设立乡镇检察联络室(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了该项工作。  一、试点工作基本情况   (一)设置了工作机构。在醴陵市各乡镇(街道)党委、政
期刊
确实充分的证据,是认定犯罪的基础,是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没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就不能正确定案,不能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到刑事诉讼中,由于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直接关系到正确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构罪、构成何罪、是否当罚及何种刑罚,所以证据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准确定罪量刑的核心和关键。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
期刊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房屋进入市场交易,由房屋买卖引发的纠纷也不断增加,其中相当部分的纠纷最后进入诉讼程序。但是进入诉讼程序的纠纷由于受当前法律法规及土地制度的制约并没有得到统一有效的解决,反而是各地法院处理方式各异,判决结果也是差别很大。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审判实践针对农村房屋买卖纠纷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试图提出一些解决纠纷的建议。  一、纠纷的类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