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汤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时期,江宁府乃南方名城,福春街则是城内最繁华的一条小吃街,食客云集,生意红火。
  可这日,“清欣阁”酒楼的刘亦德掌柜愁眉不展,坐在大门口唉声叹气。这时,一个伙计背着包袱从酒楼里走出来,安慰道:“大掌柜,您想开点儿,大伙都走得差不多了,我也得回乡下伺候老娘去了。”
  “都走吧……”刘亦德喃喃自语。
  当年“清欣阁”在整个江宁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卤味尤负盛名,一年四季生意兴隆。可今非昔比,两年前的一次地震,让“清欣阁”一锅秘制老卤水统统洒尽,菜品味道大不如前。眼下酒楼萧条冷落,让刘亦德心如刀绞。
  正当刘亦德烦心时,一个声音响起:“掌柜的,给点儿吃的吧。”刘亦德抬头看,见是个年轻乞丐,看上去有十八九岁。刘亦德细细打量,此人虽落魄,倒也不卑不亢。刘亦德生出恻隐之心,便说:“进来吧,我炒个青菜,再给你几个馒头。”
  小乞丐踉踉跄跄走进酒楼坐下。不一会儿,炒菜和馒头都来了,小乞丐饿极了,张开大嘴,风卷残云地吃了起来,很快吃了个精光。小乞丐抹了把头上的汗和嘴边的汤汁,咂咂嘴道:“掌柜的,小生自小在酒店帮厨,您要是愿意雇我,只要给我一张草席子铺就行了。”
  刘亦德摆摆手,叹息道:“年轻人,你看我这酒楼生意如此惨淡,再过半个月房租到期,我就得关门走人了。”他看了小乞丐一眼,接着说:“你若不嫌弃,店里的帮工都走了,正好缺个打杂的,处理一下杂物。”
  小乞丐就这样留在了“清欣阁”大酒楼。说来也怪,眼看就要倒闭关门的酒楼,接下来的十几天里生意却蒸蒸日上,顾客源源不断。原来,小乞丐调制出的卤水汤料香味独特,回味悠长。有了这卤水,烧出来的饭菜都奇香无比,酒楼每天都爆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
  这小乞丐真名叫宝生,是从外地逃荒过来的,之前在饭馆里当过厨。他对刘亦德说,这卤水方子是舅舅传给他的,刘亦德非常高兴。就这样,“清欣阁”起死回生。
  时间久了,刘亦德问及宝生的身世,宝生总是支支吾吾,遮遮掩掩,不愿多谈。一晃一年多过去了,这天傍晚,突然下起了暴雨,酒楼客人很少,刘亦德听到柴房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刘亦德悄悄摸到柴房,提起灯笼一看,一个熟悉的身影立在他面前。“宝生,你怎么不在后厨,跑到这里来了?”
  宝生吞吞吐吐地说:“掌柜的……没什么。”
  刘亦德看着宝生,觉得有些不对头,说:“雨下大了,客人走得差不多了,你收拾一下,回屋休息吧。”
  天黑了,店堂里一个客人也没有了,一个小伙计正在收拾桌凳。这时,进来一个汉子,他满脸黑须,头戴一顶毡笠,脚穿一双皮靴;胯口挂把板斧,手里提把朴刀。他把毡笠掀在脊梁上,敞开胸脯,坐在店堂正中间,高声喝道:“快给大爷端酒上菜!”刘亦德一看,此人来者不善,又想到刚才宝生异常的举动,忽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刘亦德赶紧笑脸迎客,问:“客爷,请问您想吃哪些菜?”
  “随便。”汉子死死地盯着前方,眼神冷得几乎结冰。
  刘亦德忙退到后厨,见宝生神色慌张,他盯着宝生问道:“宝生,到底怎么回事,你一定隐瞒了什么,快说吧?”
  宝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大掌柜,救救我吧!”
  刘亦德沉吟道:“果然和你有关。说吧,怎么回事?”
  宝生抬起头,揭开了老底:“我舅舅原本在析津府开着一家酒楼,我帮着他打杂。后来,辽军南下中原,我们被一起掳掠入辽国王爷府。因为舅舅做得一手好菜,我们被安置在府厨当厨师。一次,我在给王爷上菜时,在窗外无意间听到王爷与手下在密谋篡位之事。后来在一次宴席中,我酒后说漏了嘴,于是连夜逃出府中,南下避难。一路上风餐露宿,逃到此地,本以为不会再有危险,谁知……”
  刘亦德问:“你确定这人就是王爷派来的杀手?”
  宝生说:“我以前同您讲过,我八九岁时父母双亡,从家乡一路乞讨到析津府投奔舅舅。途中,遇到一个同样逃难的少年,我们一路相互帮助才到了舅舅家。少年被舅舅推荐到一户富人家当短工,我们还一直有来往。后来,这个少年也和我们一样被辽人抓去。少年正是今日这个大汉,他被迫加入禁卫军为王爷效力,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我刚才出去买酒,恰好被正在酒坊里喝酒的他看了个正着。当时酒坊人来人往,他不便下手,没想到却一路跟了过来!”
  刘亦德胸有成竹地说:“宝生,这汉子想吃的菜,由我亲自来做。”
  一会儿工夫,刘亦德就做好了,亲自端去给那汉子。他微笑道:“客爷,天气寒冷,小的只做了一碗热汤,喝下去暖暖身子。”
  那汉子瞟了一眼汤,清汤寡水。他眉头一皱正要发作,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低头看那碗汤,汤色醇厚,里面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几块冬瓜。汉子右手颤抖着拿起勺子,喝了一口……
  汉子的眼睛渐渐有些湿润了,不一会儿,他就将一大碗冬瓜汤吃了个精光。
  “掌柜的,结账!”那汉子放下筷子,好久才缓过神儿来。
  刘亦德微笑道:“客爷,这汤不要钱的。我斗胆多说一句,这只是我徒弟的一点儿心意。东西贱薄,但情谊深厚,他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小人物,只想平平安安度过后半生,还望壮士手下留情。”
  那汉子犹豫半晌,缓缓说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让他好好掂量!”说完.拿起刀,戴上毡笠,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店门。
  一旁的宝生泣不成声地说:“多亏掌柜的眼明心亮,今日我宝生能逃过一劫,您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难忘。”
  刘亦德望着那汉子远去的背影,微微一笑。
  刘亦德听说那个侍卫和宝生是一起逃难到舅舅那儿的,就想起宝生曾说起,兵荒马乱那么多年,他吃过最好的一顿饭就是刚到舅舅家时,舅舅为他们做的一碗冬瓜汤。虽然只是几片冬瓜,但汤头里加了舅舅自制的卤水汤料,奇鲜无比;更重要的是,这碗汤,让他们在苦难中找到归属,所以记忆犹新。今日汉子吃上了这碗冬瓜汤,不由想起當年的恩人,冰冷的心融化了,最终放下了手中的屠刀。
其他文献
毕业后多年,她收到了他的结婚請柬。犹豫再三,她还是决定去赴宴。  他变得风度翩翩,十分健谈。他的新娘也很美丽,让她心里一阵伤感。  如果当年自己没有离开他,那么站在他身旁的是不是就是自己?  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还是走过去祝福他。  “这么多年没见,你变了很多,记得那时候你没这么健谈,跟喜欢的人说话总是结巴,好腼腆。”她顿了顿继续说,“没想到现在跟新娘说话这么流利,爱情的力量真强大!”  他听后
期刊
我是个捉鱼迷,人送外号“吃鱼郎”。“吃鱼郎”是一种很会捉鱼吃鱼的水鸟。在桐柏山脉有座百余米高的小山,有头有腰,有爪有尾,被称作“狮子山”。山的西边有一条河,叫东河,四季水流不断,河边有青翠的杨柳,河里有鲜嫩的菱角。然而,吸引我的却是水中游动的鱼儿,只要我往水边一站,河沟里有没有鱼、鱼大鱼小、是什么鱼,一说一个准,完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春天,是捉鱼的黄金季节。一场春雨过后,沟里渠里都是哗哗的
期刊
他和一帮朋友在主人家里喝茶,他眼睛盯着手中的茶杯,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主人刚从法国留学回来,开了一家画室。他曾经是主人的崇拜者,他也喜欢画画。  夜深了,他們从主人家里出来,回到住处,他才发现自己口袋里装了一样不属于他的东西,灯光下,那只瓷杯显出细腻通透的瓷质和青翠欲滴的绿色花纹。他坐在沙发上,冷汗淋漓,回忆刚才的情景:一刹那,似乎主人盯着他现出惊讶的神情,然而,很快,他转移了视线,他脸红了,仿佛那
期刊
这段时间,博物馆正在展出一件精美的传世玉器。玉器良好的玉质和鬼斧神工的雕刻技巧,吸引了很多人。当然,这样精美的玉器,还会吸引盗贼。  这天,博物馆即将关门,一个盗贼趁机溜了进去。  盗贼带着一把雨伞、一个包和一个相机,四处观看,见没有人注意,便躲到楼梯下面。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清场完毕,纷纷离开,没发现溜进来的盗贼。他从包中拿出工具,轻易地打开锁。然后,他将和这件玉器一模一样的赝品拿出来。  天色
期刊
列车上。我在看一本书,一本医学书籍。我出差时总爱带一两本书。窗外,山川河流迅速后移,红彤彤的夕阳被列车远远甩在后头,隐在一道山峦后边去了。  “妈妈。妈妈。”  随着一声女童的叫声,一阵芬芳飘来。抬头,对面的座位上来了一位年轻妇女。女人一手拎着一只黑色皮箱,一手牵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女孩,径直走到我对面的座位上坐下。随之几个人也上了车。其中一个个子高高的男人,也拎着一只黑色箱包,坐到我身后的座位上。
期刊
小小是AB型Rh阴性血型,俗称熊猫血。她觉得,自己的“特异功能”,应该跟这罕见的血型有关。  小小是由农村的奶奶带大的。六岁的那一年,她在小镇上的幼儿园上大班。一天中午,小小吃完饭正晒太阳,突然“扑通”一声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大约十几秒后,在小朋友的惊呼下,小小苏醒过来,她闻到了一股微咸微酸微甜微辣微香的泡菜味。  傍晚,姑姑来接小小回家,告诉她奶奶死了。中午,奶奶正往泡菜坛里加调料,突
期刊
小城故事多。  这不,正当大伙被恼人的酷暑搅得无精打采之际,一则近乎传奇的消息传遍了淮城的大街小巷,犹如一股劲风,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胡蛟为霸占王凤来的绸缎铺,雇杀手于子夜时分潜入王宅,殺手在行凶的一刹那自己反倒当场毙命。  天亮后,县衙派仵作来验尸,发现死者眉心有针尖大小的绢丝,拂之不去,竟是硬生生嵌入皮肉中了。  于是便有人联想起半月前扬州发生的奇事。当地恶霸“金环蛇”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
期刊
期刊
王克是埃持市大华公司的职员,公司业务兴旺,生产繁忙,他经常忙得头不是头,脚不是脚,好不容易盼来个星期天,准备陪爱人去逛公园。可是一早儿还没起床,他的手机就响了,一接,是经理打来的,说公司值班员有急事离开,让他临时去值两小时的班。他对经理派的临时任务很反感,于是随口撒谎说:“不行啊经理,我在外地昵。”  经理说:“你怎么跑外地去了?”他说:“我表弟今天结婚,我昨天赶过来的,中午吃过饭,下午往回赶。”
期刊
一宅分两院。  外院临大街,一排五间青砖瓦房;内院连住户,拔地而起二层小楼。  李家两媳妇,英和莲,小镇梧桐树上栖着两只凤凰。  嫂子英精明、强干。她说话干脆,做事泼辣,骨子里贮满了男性因子。娘家妈说,这丫头转生错啦,自小女娃娃堆里不去,扎在男娃娃堆里爬房溜瓦,攀树掏鸟,性子比男娃娃都野三分。英过门时见公婆住两间简陋平房,挑着眉梢说:“二老搬到瓦房一块住吧。”话音轻飘飘地,没一点底气。公婆没应允。
期刊